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黄花岗街道

黄花岗街道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中文名是黄花岗街道。所属地区是中国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    中文名: 黄花岗街道 下辖地区: 辖14个社区 面积: 4.43平方公里 人口: 8.94万人 地理位置: 位于越秀区东北部 所在地: 广州天河区越秀区东北部 票价: 免费 类别: 居民小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4.43平方公里

  •   主要职责

      (1)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街辖范围内的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

      (2)按照职责范围,负责街辖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市政、规划、房地产等监督、管理、服务工作。

      (3)负责街辖范围内的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出租屋和外来暂住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民事调解,法律服务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4)负责社区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大力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发动和组织社区成员开展各类社区公益活动;负责拥军优属、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区文化、科普、体育、教育等工作。

      (5)发展街道经济,管理街道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为街道经济组织提供人才、科技、信息和其他各种服务,以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街道经济发展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6)负责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监督、初级卫生保健和民事调解等工作;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

      (7)指导和帮助社区居民委员会搞好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群众自治组织作用。

      (8)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汛、防风、防火、防震、抢险和防灾工作。

      (9)向区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

      (10)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   人口数据

      黄花岗街道 80881 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人文景观

      黄花岗公园公园位于广州市先烈中路,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正门高13米的牌坊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浩气长存,园内300多米长的层级主干道两旁苍松翠柏排列有序。岗陵上安放着七十二烈士之墓,墓后的纪功坊上屹立 黄花岗街道1 着自由女神像,墓旁孙中山先生手植树苍劲挺拔。潘达微先生、邓仲元、杨仙逸、冯如、史坚如等革命烈士也安葬于此。园内还有黄花井、黄花亭、默池、四方池、八角亭、黄花园及网球角活动服务区。黄花岗公园七十二烈士墓园始建于1912 年 ,后因讨袁战争而停建 ,1918 年烈士方声洞之兄滇军师长方声涛募捐修建故墓 ,广州非常国会参议院议长林森又为此发起向海外筹款 ,并得到曾经为三二九起义献财出力、浴血奋战的美洲、南洋等地爱国华侨热诚赞助,加以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重建中华民国军政府的积极支持,1921年烈士墓和纪功坊先后落成。后经审查证实一共是86位烈士(其中华侨30位),并建立碑刻和护碑亭。墓园建成后,数度兴废,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投入大量资金,对墓园进行维护修缮,植树营林,把昔日荒凉的墓园建成今天庄严肃穆的黄花岗公园。我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牺牲烈士营葬于黄花岗,解放后该地建成纪念性公园,是国务院第一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黄花浩气及广州十大美景之一辛亥之光,是市级、省级和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辛亥年在广州发起的一场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三二九广州起义”、“黄花岗之 黄花岗街道2 役”。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中国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和清朝政府决一死战。1911年1月,黄兴、赵声、胡汉民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并在当时的香港屯门青山农场策划起义,又派人到广州附近各地,联络新军、防营、会党、民军,以备响应;同时在广州设立38处秘密机关,刺探敌情,转运军火,为起义作准备。4月8日,统筹部召集会议,会议议定起义时间为4月13日(宣统三年三月十五日),计划十路大军攻打广州:第一路由赵声率领江苏军攻打水师行台;第二路由黄兴带领南洋、福建同志攻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驻所);第三路由陈炯明领东江健儿堵截满界;第四路由朱执信领顺德队伍守截旗界;第五路由徐维扬领北江队伍进攻督练公所;第六路由黄侠毅领东莞队员打巡警道;第七路由莫纪彭领军策应徐维扬、黄侠毅两队;第八路由姚雨平率领陆军响应;第九路由洪承点派队分途攻守;第十路由刘古善领队分途攻守[1]。因同盟会会员南洋华侨温生才4月8日同天单独行动,枪杀广州将军孚琦,以及吴镜运炸药被捕,原定起义被迫改期。

      1911年4月23日,起义组织者在两广总督署附近的越华街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赵声任总指挥(留守香 黄花岗街道3 港),黄兴任副总指挥。将原定十路进军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下午5时30分,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黄兴连开三枪,率队攻入总督衙门,决心生擒两广总督张鸣岐。不料张越墙逃遁。由于清朝部队人数众多,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黄兴侥幸脱险。由于实际起义以黄兴率部为主,黄兴为实际起义领导人。赵声、胡汉民二十九日率200选锋队员出发,三十日凌晨抵达广州城外,但是大势已去遂返回。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姓名达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行政区划

      黄花岗街道:辖 永福、科苑、永泰、云鹤、空司、区庄、犀牛北、东环、菜寮、执信、水荫南、水荫西、水荫北13个社区。

  •   街道概况

      黄花岗街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北部。辖区总面积4.43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常住人口8.94万人。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