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向家镇

向家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向家镇,仁寿县辖乡镇。向家镇历史悠久,始于唐朝开元14年(公元726年),1935年建向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2016年撤销向家乡,设立向家镇,镇人民政府驻地向荣社区,辖原向家乡所属行政区域。辖区内设向荣一个社区,六角、林河、贵坪、平安4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子、蔬菜、水果等。北宋黄州刺史“花间派”词人孙光宪生于该镇贵坪村。

  •    中文名: 向家镇 所属国: 中国 所属市: 四川省仁寿县 面积: 28.4平方公里 人口: 1.8万 主要民族: 汉 特色产业: 水果 蔬菜 水产 著名人物: 孙光宪 方言: 四川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下辖地区: 向荣社区 六角村 林河村 贵坪村 平安村 车牌代码: 川Z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电话区号: 028 邮政区码: 620572 行政区类别: 镇 政府驻地: 向荣社区

  •   乡镇简介

      向家镇地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城东北部,与龙马镇、龙桥乡、中岗镇相邻,距仁寿县城26公里,距成都115公里,南距简阳50公里,国道仁简路纵贯南北。境内属沱江流域贵坪河和平安河、林家河水系。贵坪河自中岗镇静林村入境,林家河自中岗镇彻底村入境,在向家镇境内分别长5公里、4公里,生态自然条件优越。

      全镇辖区内有向荣一个社区,林河、贵坪、六角、平安4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人,常住人口1.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0余人。近年,仁寿至第二机场快速通道即将启动,通道将经过向家镇辖区,进而将对向家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新动力,推动向家镇城镇化进程。

      向家镇特产蔬菜、水产。其中蔬菜种植面积广,品种齐全,采用绿色生态方式种植,一年四季都有时鲜蔬菜;水产主要以四大家鱼和特种鱼为主,鱼的肉质鲜美,属无公害农产品。

      向家镇文化艺术气氛浓厚,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龙灯、耍狮子、打连霄、川戏等。孙光宪的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民政府驻向家镇中心街南段66号,邮政编码620572。

  •   交通

      向家镇距成都115公里,距仁寿县城26公里,距简阳市50公里,仁简路南北贯通,距即将修建的成都第二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25公里。

  •   历史名人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镇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生平

       《仁寿县志》第27编有孙光宪传,其中介绍了孙光宪30岁前的有关情况。说:孙光宪祖上数代都是农民,少年时很争气,勤奋苦读。后来,少年孙光宪翻越二峨山,负笈远行,开始了为期10多年的游历和求学生活,在资州、成都等地,以文会友,结识了一些当时蜀中较为有名的文人前辈。特别在与当时在前蜀国朝廷中担任官职的牛希济、毛文锡等人交往过程中,孙光宪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在词上崭露头角。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醉入花间。他所做的一首《浣溪沙》记录了自己早年蜀中生活的一些真实:

      “十五年来锦岸游,来曾何处不风流,好花长与万金酬。满眼利名浑幸运,一生狂荡恐难休,且陪烟花醉红楼。”

      这样的生活,孙光宪在成都大约过了15年。他在狂放颓废中自我挣扎,却无可奈何。后来,孙光宪离开蜀都,翻越秦岭,抵达秦陇,开始了他的山水游历生活。详尽领略西北秦陇风土人情之后,孙光宪放下了文人斯文与清高,在凤城东谷一带与当地的山人道士以及土匪强绅互相往来,为他后来的著述积累了丰富素材,开阔了胸襟。

      公元925元(同光三年),王衍降唐,前蜀国的历史走到尽头。这一年,孙光宪正好30岁,正值一个人做事的盛年。作为一个落魄的前蜀旧吏,蜀中和陵州都没有他的舞台了,便从嘉州乘舟南行,前往江陵避乱,这一走就是40多年,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直至去世。

      孙光宪唐时为陵州判官,有良好的声誉。后唐时(约926年左右),避难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梁震推荐他到南平国武信王(即高季兴,858—928,五代时荆南国的建立者)处任书记。武信王大造战舰,准备与楚国开战。孙光宪谏议:“荆南遭遇战乱割据之后,国王实行休养生息,国民才有了安宁的生活。如果又与楚国断交,一旦别的国家乘机而来,是很值得忧虑的。”武信王才终止了这个念头。

      文献王(高从诲)接替王位,遇到梁震请求退休,因而都把政事委托给孙光宪。文献王一直羡慕楚王豪华奢靡,对官员说:“如果像马王(应该是指五代时楚王马殷的之子),可称大丈夫了。”孙光宪说:“天子与诸侯,按礼制应有等级差别。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只知道骄奢淫逸,僭越礼制,只求一时的快乐,不知何时危亡,又哪里值得羡慕呢?”文献王忽然醒悟了,说:“孙公的话是对的。”文献王很久一段时间一直悔恨自己的错误思想,感谢孙光宪的及时提醒。

      孙光宪在南平国侍奉了三位国王,都处在幕府中,分别任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等官职,国王赠紫金鱼袋。

      高继冲当国王时,宋太祖派慕容延钊等平定湖南,借道从荆州过,约定士兵从城外经过。大将李景威劝高继冲严密防备。孙光宪呵叱他说:“你是峡江的一平民罢了,怎么知道成与败!中国从周世宗以来,已有统一天下的志愿。何况宋太祖秉承天命,真主出现了!王师不是轻易能抵挡的。”因而叫高继冲去了解情况,封府库以待,将三州之地都献给宋朝廷。宋太祖嘉奖孙光宪统一的功勋,授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刺史,赏赐礼品,增加待遇。孙光宪在黄州也治理有方。

      开宝元年(公元968),孙光宪被推荐为学士,未及召见即病逝。

  •   历史沿革

      向家镇,仁寿县辖乡镇。向家镇历史悠久,始于唐朝开元14年(公元726年),1935年建向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2016年撤销向家乡,设立向家镇,镇人民政府驻地向荣社区,辖原向家乡所属行政区域。辖区内设向荣一个社区,六角、林河、贵坪、平安4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子、蔬菜、水果等。北宋黄州刺史“花间派”词人孙光宪生于该镇贵坪村。

  •   地理位置

      向家镇距成都115公里,距仁寿县城26公里,南距简阳50公里,国道仁简路纵贯南北,距即将修建的成都第二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25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1100毫米,年均日照1196.6小时,无霜期312天。

  •   基础设施

      向家镇距成都115公里,距仁寿县城26公里,南距简阳50公里,国道仁简路纵贯南北,距即将修建的成都第二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25公里,向家镇2004年底,各村已实现公路、电话、有线电视三通工程。

      向家镇农村已开通500户程控电话,300户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

      实施村道硬化工程战略,向家镇平安、六角已硬化村道共7.1公里,其余村道也正在积极规划之中,同时2005年向家乡正式启动街道硬化工程和红层找水工程,街道硬化2公里即将完工,红层找水工程也将解决向家乡5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商贸和个体工商户180余户,中小学5所,在校学生达2000余人,有乡卫生院1所。

      境内属沱江流域贵坪河和平安河、林家河水系。贵坪河自中岗镇静林村入境,林家河自中岗镇彻底村入境,在向家镇境内分别长5公里、4公里,生态自然条件优越。

      全镇辖区内有向荣一个社区,林河村、贵坪村、六角村、平安村4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人,常住人口1.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0余人。近年,仁寿至第二机场快速通道即将启动,通道将经过向家镇辖区,进而将对向家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新动力,推动向家镇城镇化进程。

      向家镇特产蔬菜、水产。其中蔬菜种植面积广,品种齐全,采用绿色生态方式种植,一年四季都有时鲜蔬菜;水产主要以四大家鱼和特种鱼为主,鱼的肉质鲜美,属无公害农产品。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