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景阳镇

景阳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景阳地处湖北恩施州建始县城南部,八百里清江中游最开阔的地带,东接巴东县金果坪乡,西连恩施市红土乡,南靠本县官店镇,北抵本县花坪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东经110°,北纬30°22″,镇域国土面积1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境内最高海拔1641米(位于南部的轿顶山),最低海拔213米(位于野三河汇入清江的入口处),海拔高差悬殊,属典型的河谷台地。

  •    中文名: 景阳镇 面积: 164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地处湖北恩施州建始县城南部,八百里清江中游最开阔的地带,东接巴东县金果坪乡,西连恩施市红土乡。 著名景点: 凤凰展翅、雾中石人、雄关古道、绝壁挂莲、兴隆古刹、天主教堂、双石擎天、五花暮霭、土司古寨、龙湾瀑布等 地标建筑: 东经110°,北纬30°22″

  •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景阳镇独特的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香椿、箬叶、中华蚊母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干鲜果种类多,四季不景阳镇3断,春有桃李杏,夏有苹果梨,秋有核桃和板栗,冬有柚子和柑桔。“景阳薄壳核桃”、“景阳白柚”、“咸丰梨”是果中佳品,久负盛名,被誉之为“天赐的百果园、立体的水果带、干鲜果王国的一部百科全书”。“景阳九斤鸡”以其个大、肉嫩、味鲜、营养高而闻名瑕迩,成为全省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品种。

  •   土特产资源

      白肋烟、魔芋、茶叶、猕猴桃、核桃、板栗、柑桔、柿子等。已形成基地的有白肋烟、魔芋、干鲜果。著名作家齐克曾把景阳誉为“天赐的百果园,立体的水果带,干鲜果王国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名优产品有景阳核桃:果大、壳薄、肉丰、味美,出仁率高,含脂率高,属全国最优质的品种之一。咸丰梨:历史悠久,驰名天下,在清咸丰年间,被选送入宫,成为皇上享用的贡品。白柚:在全国干鲜果鉴评会上荣获优质奖章,倍受消费者青睐。

  •   旅游资源

      主要有:凤凰展翅、雾中石人、雄关古道、绝壁挂莲、兴隆古刹、天主教堂、双石擎天、五花暮霭、土司古寨、龙湾瀑布等景点十余处。凤凰展翅:位于镇西北部,离镇6公里,其间奇峰怪石,干龙洞遂道,顺山腰穿过,绝壁景阳镇4丛生,怪石嶙雄,以珠顶石最为壮观。

      雾中石人:离镇7公里,天二公路旁,四周良田广阔,双寨子拨地而起,在山峰有一高一矮两尊奇石,状若母子,尤其在薄雾弥漫时,时隐时现,飘然若仙,更显得微妙维肖,楚楚动人。

      景阳关:江北与花坪乡交界处,下临清江,自关口至江滨约7.5公里,曲曲折折,石级万千,为历代兵家重地,是县境唯一的川蜀古道之一。雄关古道与神父教堂、温泉水库相互毗邻,形成风景小区。

      五花寨:位于景阳镇西南,轿顶山脚下,寨颠由神庙峰、宝塔峰、观音峰、宝剑峰、怪兽峰组成五峰,状如一朵盛开的梅花,每逢岁末,周围群众上山烧香求神,其烟火续至今日。尤其是日暮时分霞光映照,五彩缤纷,景色绚丽,被誉为“五花暮霭”,属县古八景之一。

      双石柱:位于兴隆寺村境内,离镇2.5公里,双石柱擎天高百丈,两柱之间相距4米左右,拨地耸天,气势磅礴,巅峰古木苍天,奇树芳草,雄伟壮观,闻名遐迩。传说两石柱之巅设有金、银两盆,供天女下凡洗浴之用,因怕景阳镇5凡人看见而耸立云霄。后有人想去看看,仙人报梦,要一怀胎妇人抱一3岁水牛上山去取,至今无人上去。

      兴隆寺庙:位于兴隆寺村境内,距镇1.5公里,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有近三百年历史,庙旁有近三百余年的槐树掩映,环境幽静。1984年,县苏办拨出专款进行修复,仍保持原样,其间古色古香,各种花卉丛生,与双石柱、五花寨遥相辉映。

      龙湾瀑布:位于粟谷坝村境内,其瀑布生丛绝壁裂封之中,瀑布高120米,瀑冲所形成气浪,宛若烟云,气势磅礴宏伟。龙湾瀑布与三面绝壁古寨、龙湾大岩洞相邻,三个景点浑然一体,形成‘之’字。

      板壁崖:轿顶山、硝洞、潮水洞、土司古寨、将军岩等奇特景点散布各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   景点简介

      双石柱

      双石柱位于兴隆寺村境内,离镇2.5公里,双石柱擎天高百丈,两柱之间相距4米左右,拔地而起,直指天际,气势磅礴。双石柱背靠绵延高大的壁岩,独立成峰,壁立千仞,直入云霄。巅峰古木苍天,奇树芳草,奇特壮观。双石柱是一座奇特的孪生石峰,有当地的文人墨客送它一个雅号“双石擎天”。

      双石柱,一座奇特的孪生石峰。从东看,两根石柱如同孪生兄弟,相亲相拥,冲向蓝天。从北看,一根石柱用它宽大的身躯挡住了另一根石柱的部分躯体,像母亲护卫孩子般紧紧搂抱着,只让它露出一个侧脸来。当面石柱的半腰里有一个岩洞,似一扇山门,因其位置太高,只能远观,无法近看。从西看,双石柱就名不符实了,有四个主峰争相伸长,分不清主次,只见侧边绿树掩映,情趣盎然,增加了石柱的灵性。碰上雨天,雾中的双石柱更添几分神秘和俊秀。在双石柱的脚跟下,有一条东西延伸的石路古径小道,青苔密布,忽然间似乎增加了几许沧桑感。沿小径西行约两公里有一个古老的小集市,叫双土地,那里可见依山而建的吊脚木楼相连,吊脚楼的古朴向人们展示着土家族古老而独特的文化。

      双石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双石柱下住着大兰和小兰两姐妹。她俩聪明贤惠,纳鞋绣花,远近闻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凄厉的喊声惊动了大兰小兰,她们冲出屋外,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向她们的茅屋走来。姐妹俩慌忙跑过去,把老太婆背进屋里。原来是老太婆被不孝的儿子赶出了家门。姐妹俩收留了老太婆,认作母亲,从此一起生活。大兰小兰的善心感动了玉皇大帝,赐予她们牛羊、瓦房和米缸,还有吃不尽的大米,穿不完的布匹。她们常常把粮食、绸缎分给乡亲,共同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好景不长,村里有个财主眼红,带人来抢米缸,把老太婆活活打死,放火烧了房子。大兰小兰望着母亲死去,嚎啕大哭,泪流成河,把财主和他的下人冲进了清江河。大兰小兰伤心过度,悲绝身亡,化成了两个挺拔的石峰。传说与自然的神奇共同构成了双石柱迷人的景观。

      兴隆寺庙

      兴隆寺庙位于兴隆寺村境内,距镇1.5公里,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有近三百年的悠久历史。庙旁有棵树龄达三百余年的大槐树,树荫庞大,掩映寺墙,幽静古朴,沧桑悠远。1984年,县苏办拨出专款进行修复,寺庙建筑仍保持原样,其古色古香,四周各种花卉丛生,与双石柱、五花寨遥相辉映。

  •   矿产资源

      全镇已探明的矿种有煤、硫、铁、硒、石灰石、耐火土、磷、石膏、菊花石等11种,占全县20种的55%,占全州60种的20%。其中以煤、硫、石灰石、耐火土的储量最大,硫、硒和菊花石的储量居全县第一。无烟煤:据矿管部门提供资料,全镇储量为2千万吨。煤矿煤质优良,发热量5000—8000千卡,年产煤3.5万吨。其中尹家的煤层高达4米。硒:含硒量平均150毫克/升,属含硒较高的地区之一。磺矿:含矿率1331—1760公斤/立方米,含硫24.2—24.34%,总储量0.92亿吨。铁矿:总储量0.8亿吨,矿石为高磷低硫,大部分与硅伴生。石灰石:系大冶群嘉陵江灰岩,储量大。菊花石:属湖北省稀有矿产资源,其储量未明。乡镇植物资源

      镇境内常见的木本植物有62科(其中乔木42科,灌木19科)115属,235种。稀有树种有娥掌楸、金钱械、连香、檀香、银杏、中华文木等;一般用材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水杉、柳杉、油杉、柏、栎、椿、红椿、桦木、泡桐等,野生经济林树种有:锥栗、板栗、五倍子、油、川桂、山苍子、漆、山楂、李等。经济林木树种有:杜仲、黄柏、厚朴、辛夷、漆、桃、李、杏、枣、乌臼(木梓)等。

      竹类主要有荆竹、楠竹、水竹、斑竹、茨竹、紫竹、苦竹、冬竹等13种。

      药用植物,已查明有维药植物163科627属118种,低等植物有176科644属1206种。其中菌类植物6科8属8种,地衣植物3科3属4种,鲜类植物6属6种,蕨类植物21科35属62种,裸子植物5科6属6种,补子植物136科586属1120种。目前民间已用药1000余种,主要有金银花、鱼星草、夏桔草、车前子、伸筋草、金钱草、海金沙、鸡血藤、夜交藤、碧血莲、七叶一枝花、野灵芝、野菊花、首乌、合欢、麦冬、白三七、江边一碗水、益母草、百合、白芨、苦莲、防枫等。

      牧草优良品种54个,分属木本科、豆科、莎草科、菊科、毛茨科、蔷薇科、藤茨科、报春科、三百草科、忍冬科等10科,全镇没有较为专业的牧草地,其牧草品种都散生各地。密源植物,有48科121属193种,面积大、花期长、四季常有。主要有木籽花、菜花、油桐花、玉米花、柑桔花等。野生花卉植物有木、藤、草3类,计200多种。木类主要有野梅、杜鹃、栀子、海棠、油茶、芙蓉、迎春花、桂花、桃、樱、泡桐花等;草类主要有建兰、百合、菊等;藤类主要有金银花、牵牛花、牛麻藤花、木通藤花、金缨子花、红刺藤花等。

  •   简介

      景阳镇既是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的地方,也是革命老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关向应等曾在景阳镇1景阳开展革命活动,一九三三年,江南七乡都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是全国老区贫困乡镇,同时也是恩施州委州政府实施“五八思源工程”建设的重点老区乡镇。全镇辖32个村,268个村民小组,人口3.9万,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占59%。连接全县8个乡镇的天二公路纵贯全境,距县城业州镇67公里。清江开发后,逆流西进恩施州府仅87公里,顺江东下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仅30公里。

  •   自然环境

      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立体气候十分明显。由于受地貌、太阳辐射强度、土壤温度、植被密度、景阳镇2风力大小、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镜内还有谷地气候、凸地气候、坡地暖带等多种小气候特征。在光、热、水的配合上,突出表现为春末夏初的雨热同步和秋季的温光互补特点。因此,该镇年降雨量为1300—1500毫米,春季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夏季降水量500—750毫米,秋季降水量250—350毫米,冬季一般为100毫米左右。6、7两月雨量最多,年均降水量241毫米,极端最大月降水量514.1毫米,1、2月雨量最少,约20—30毫米。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