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古驿镇

古驿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襄樊市襄阳区古驿镇地处鄂豫交界,素有“襄阳门户”之称。古驿镇版土面积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万亩、8万多人。古驿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仅13公里,207国道、焦枝铁路穿境而过,毗邻二汽襄樊基地、襄樊飞机场和国家最大的火车编组站——桐树店车站,襄十、许樊、樊魏、孝襄四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古驿镇是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襄樊市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且资源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和投资前景。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古驿镇 所属地区: 中国 湖北省 下辖地区: 驿、黄渠河、吕镇、西尹、李岗、岳岗、前刘、大张、王楼、张巷、外沟、金王、西马、大营、小营、孙寨、黄渠河、张坡、东吴、下涂、罗岗、新庄、下张、张官桥、佘咀、高王庄、宋湾、二房 面积: 252平方公里 人口: 8万多人(2003年) 地理位置: 地处鄂豫交界,素有“襄阳门户”之称 地方特产: 水稻、玉米、花生

  •   中学教育

      古驿镇4古驿二中创建于1996年,地处鄂豫两省的交界处,是享誉襄阳区的一所农村中学,是襄阳区农村中学的佼佼者之一。学校毗邻河南新野县,东倚襄新大动脉。学校绿树掩映,环境幽雅、交通便捷。她像一株奇葩,绽放着四溢飘香的教育之花。是一所生机盎然的教苑,环境优美的花园,教学设备现代的校园,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师生情浓的家园。学校现有教职工105人,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1160多人。整个校园面积达50亩。校园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设施先进完善,建有:按远程教育模式三配备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学校重视师资建设,鼓励教师岗位自学成才,为教师进修深造提供各种便利。古驿二中教师中获得大专学历的有68人,本科学历的有20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市骨干教师、市县名师等数十人。古驿二中始终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执教、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勇立潮头,坚决走“教研兴校,科研强校”之路,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心、完善的人格”这一顺应时代潮流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努力形成了“爱岗敬业,博学善教”的优良教风和“勤奋善问,求真求实”的浓厚学风,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古驿二中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   乡镇建设

      古驿镇3基础设施建设古驿镇一是积极争取村级道路建设“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加快村级道路硬化建设步伐。截至2002年底,古驿镇所有村级主干道基本实现硬质化。针对士吴、吴浒公路损严重的问题,镇政府多方疏通,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已全线开工。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用地,实行一张蓝图管理到底。按照“规划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的原则,使占用良田建房和违章建筑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三是积极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市绕城公路贯穿古驿镇6个行政村,全长近8公里,镇政府积极配合区绕城公路建设指挥部,做好协调工作,仅用20天的时间完成了80余家、2100平方米房屋拆迁任务,迁移坟墓870座,拆迁还建规划新材2处。古驿镇还承担武惠闸和武惠堤0-5公里的建设协调工作,在补偿标准过低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在堤外为工程建设提供上场3处计700亩,提供土方130万立方米。四是狠抓环境全新工作。镇政府投入资金近30万元,对集镇2公里街道人行通道用彩砖翻新改造4000平方米,新修花坛26个,新植绿化树木300余株。同时,还加强对街头黑包和麻木等车辆的整治和管理工作,对重点地段实行划线停车,派专人负责。维持交通秩序,有效地改变了街道脏、乱、差的局面。

      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建设

      2002年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口出生实现负增长;教育事业继续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投资130万元对镇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基本达标,村民生活用水条件进一步改善;认真做好血吸虫防治工作。使疫区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五届村委会换届工作,通过合法程序19个行政村全部产生了新的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实行政务公开,签订二轮承包合同6000余份4颁发经营权证5885份。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得到了加强。三五普法通过验收,四五普法还在实施中、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依法进行了打击,对沙霸、石霸、路霸等强买强卖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开展了严打和专项整治斗争,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地保护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正常运转和实施,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   地理环境

      古驿镇2气候:古驿镇位于季风型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虽春秋两季稍短于夏冬,但严寒酷暑时间不长。每年12月-次年2月初,天气最冷。最低温度平均为3.7度,最冷时曾下降到零下10度左右。6月-8月下旬天气最热,最高温度平均为27.3度,最热时曾达到40度以上。年平均温度约在15度左右。古驿镇多年平均降雨量755.5mm,年最大降雨量1107.1mm,年最小降雨量462mm。雨量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常年主导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无霜期从3月24日至11月10日,约232天。古驿镇主要灾害天气:春季的低温,夏季的干旱涝渍,冬季的寒潮大风等。降雨:古驿镇雨量充沛,初夏有梅雨,盛夏有雷、阵雨,春秋季有连绵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044.7毫米左右。全年雨量分配大致是:春季3-5月约占24%,夏季6-8月约占41%,秋季9-11月约占23%,冬季12-2月占12%。7月份降水量最大,平均在290毫米左右。12月份降水量最小,平均在23毫米左右。梅雨期一般在6月中旬-下旬。据记载1973年3-5月三次春雨期降雨总天数达35天。1982年8月中旬-10月下旬三次秋雨期降雨总天数达20天。梅雨持续期最长的是1977年,达45天。古驿镇地势低,因而不怕缺水,只怕多雨,一般少雨年份,常出现暖冬,往往是农业的丰收年。

      河流:古驿镇是水网地区,境内河道纵横,水面广阔,灌溉便利,水质优良。全镇现有河流118条,计水面面积6776亩,池塘227只,计水面面积851亩,合计水面面积7627亩,占耕地面积的17.1%。境内主要河流有七条,横三竖四,即:淀浦河、林密泾、大田泾、新通波塘、新胜泾河、通波塘、崧泽塘,其中最大的是淀浦河。

      物产:古驿镇系鱼米之乡,自然条件良好,闻名遐迩。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古驿镇物产品种日益增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作物有粮食、油菜、棉花等数十种,还有蔬菜、花卉等。畜禽也品种繁多。其它类有向日葵、蓖麻、芦栗、白木耳等。

  •   简介

      古驿镇1古驿镇隶属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是襄樊市小康建设试点乡镇,古驿镇辖31个村委会:古驿、黄渠河、吕镇、西尹、李岗、岳岗、前刘、大张、王楼、张巷、外沟、金王、西马、大营、小营、孙寨、黄渠河、张坡、东吴、下涂、罗岗、新庄、下张、张官桥、佘咀、高王庄、宋湾、二房、唐吕、余沟、后咀、园艺场。古驿镇属典型的农业大镇,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古驿镇有镇直单位14个,分别为:财政所、农水服务中心、农技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劳动服务中心、司法服务中心、农经管理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城建办、民政所、中心学校、卫生院。一条编单位有10个分别是:工商所、国税分局、国土管理所、地税分局、派出所、邮政支局、电信分局、供电所、交管站、交警中队等。镇属企业6家,分别是:嘉丰纺织有限公司、新星纺织有限公司、顺达水电有限公司、襄阳长城建筑建材有限公司、面粉厂、油厂等。境内有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军需二系,解放军总后基地司训大队等单位。2001年来先后引进了4家企业,分别是美国丰年食品有限公司、九天纺织有限公司、施乐得生物有限公司、太福花圃苗木有限公司。古驿镇地势较为平坦,有一条东至王湾山西至沈岗的沿绵20多公里的山脉丘岭,小清河至西向东穿境而过,流位西马、大营、小营、孙寨、黄渠河、张坡、东吴等7个村,还有四干渠、五干渠、红水河水系,灌溉面积达5万亩,土质为黄粘土,相对高差20米,承压力在17T/m2以上。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