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竹镇镇

竹镇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竹镇镇位于南京市及六合区的西北部,西部和北部分别与安徽省天长市、来安县接壤,为江苏“百家名镇”。全 镇人口6.6万人,辖26个村和3个居民委员会,镇域面积209.4平方公里,是南京市地域面积最大的镇,也是江苏省镇域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

  •   交通

      竹镇在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镇内交通以柏油路面及水泥路为主,实现了“村村通”;在建的宁淮高速公路和六合区西部干线在2006年通车,宁淮高速公路竹镇互通立交距镇政府仅2.5公里、距中山门仅56公里,西部干线距镇政府仅0.5公里,镇政府距宁连公路、205国道仅20公里,距宁启铁路六合站仅25公里。

  •   农业企业

      竹镇镇6南京大泉湖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在2001年初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集资兴办的股份制企业,员工20多人,注册资金50万元,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基地,拥有自己的品牌、加工、包装、销售等基础条件,2003年实现经营额近300万元。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优势,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精包装为契机,以带动农民增收为宗旨,全面介入“止马岭”牌泉水板栗、红心山芋、竹镇小磨麻油、西瓜、富硒水稻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产品大部分销售到南京白云亭、宁果等批发市场,还有部分产品进入了超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止马岭”牌泉水板栗、红心山芋、西瓜、已经通过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并继续努力,积极申报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争创省市级名牌农产品。

      麻油又称香油,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为一体的高级植物油,具有降低和抑制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肥胖、高血压和心脏病之功效。儿童长期食用可以促进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中老年人长期食用可以增强体质,延续衰老,因而被营养专家称为“保健食用油”、“长寿营养液”。竹镇小磨麻油具有80多年的生产历史,“止马岭”牌竹镇小磨麻油是选用当地的优质无公害芝麻作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精制而成。产品经江苏省质检所检验符合NY143?88标准规定要求,其香味醇正,清澄透明,营养丰富,实属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用油。

      南京金色瀛洲葡萄种植园

      南京金色瀛洲葡萄种植园是南京市六合区2002年金秋招商重点农业生态保护项目,区工商局注册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集科研、种植、养殖、观光旅游、服务于一体,占地面积(一期)312亩正式投入生产。

      公司下设工程师室、科技组、销售服务部、药理部、养殖场、后勤服务部。基地已通过江苏省农林厅无公害基地认证。目前葡萄年产量达20万公斤,品种纯正,其中从日本引进的两个新品种处于国内鲜食葡萄的领先地位。

      南京希科富康富康鸽业

      富康鸽业始建于一九九六年,一次性投资300万元,是江苏省大中型良种鸽养殖基地,地处南京市最北郊竹镇镇,养殖面积3万平方米,现存纯白羽王种鸽1万对,山地草鸡5千只,猪200头,造经济林800多亩,鱼塘20亩,已形成一条良性农、林、牧、鱼、禽产业链。

      竹镇镇7这个公司现有员工及管理人员近40名,每年可培育种鸽3万对,出售乳鸽15万只。我们立足南京市场,部分产品销往苏、锡、常、沪等地区。每年包括草鸡、草鸡蛋、猪、林、鱼在内总产值250万元,利润在20万元以上。

      在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农科院、华南农学院、南农大等高等学府和科技单位参与下,严格加强各种传染病的防疫,本公司对种鸽进行进一步改良,种鸽、猪饮水都安装自动饮水器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了劳动强度,并有效控制了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公司在2002年成功地注册自己的产品商标“正云”牌,并准备研制开发产品深加工。他们以公司加农户模式带动周边100个家农户养殖,并为农民提供饲养技术和销售保障。

  •   历史

      竹镇春秋时已有历史记载,相传南宋名将韩世忠追击金兵,金一女将战死草葬于街东,栽植紫竹为标记,故称竹墩,后为避南宋兴宗赵墩,遂改竹墩为竹镇。1942年,竹镇由竹镇区划出改建为六合县,属竹镇市,辖民主、双桥、竹墩镇。1943年,竹镇市属来六办事处。1947年7月起我军北撤,国民党政府统治竹镇。1948年3月,我军解放竹镇,7月建立区政府,1992年撤乡建镇至今。

      竹镇竹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五支队在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政治部主任方毅率领下进入竹镇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此后,刘少奇、方毅、吴学谦、罗炳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1939年11月,在竹镇的送驾村建立了六合的第一个党支部。1942年8月,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竹镇已成为当时苏皖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期间中。在对敌斗争中,有114名英勇的竹镇儿女英勇献身,竹镇人民为抗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现“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已恢复原样,为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地方特色

      竹镇镇5竹镇是少数民族聚居地,19个民族和睦相处,其中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域文化浓厚。全国4大著名阿訇之一、原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领导人之一达浦生,就出生在竹镇镇。2000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竹镇镇享受民族乡待遇,成为南京市唯一的民族乡镇。具有民族特色的女子高跷队,在2003年9月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为江苏省获得了唯一的表演赛一等奖。

  •   城镇建设

      六合区竹镇镇地处苏皖两省交汇处,面积209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为186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89%,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全镇现有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9座,小Ⅱ型水库22座,5万方以上的当家塘158座,排灌站112座,抗旱用井7口,翻水线4条。现有水利设施虽基本解决了全镇绝大部分村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但部分地区抗旱设施较为落后,沿山几个村在用水高峰时期,年年闹水荒,提前插秧,提前抢水,甚至出现人畜用水困难,经常打架斗殴,为水上访,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所以搞好水源工程就成为该镇水利建设的重点。今冬明春,该镇将新建、扩建当家塘18面,河塘清淤29面,清理溢洪道1.4公里,新建排涝站1座,完成3座水库达标工程,清理抗旱干渠12公里。为确保水源工程的顺利实施,该镇将从几个方面入手,具体做到“三个到位”:一、强化领导,形成合力,确保组织到位。水源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为此,该镇将成立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村全面参与,对水源工程进行详细部署,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其次,抽调专门力量成立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明确专人负责,靠前指挥,监管工程质量、进度,现场解决和处理矛盾,定期召开工程建设推进会,认真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妥善的予以解决,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第三,规范程序,强化监管,认真签订相关施工合同,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第四,签订责任状,实行首尾负责和工作考核制度,各相关村一把手负总责,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实行奖惩激励,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全镇上下形成合力。

      竹镇镇8二、突出重点,科学安排,确保实施到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该镇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合理规划布局,具体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大户的生产需求,重点解决种粮大户、土地流转大户农业用水问题,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使他们安心生产;二是结合现代农业实验区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实施相关水利工程,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进入;三是结合“万顷良田”工程,加快改造落后的水利设施,建设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更加完善的农田水利体系;四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布局调整的需要,减一批小塘,改扩建一批大塘,使布局合理适中,同时集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使用率。三、创新机制,放大效益,确保管理到位为了使水利设施的效益最大化。该镇创新机制,在筹资、经营、管理等方面做文章,出台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水源工程建设。一是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受益,同时对修建一面当家塘,有效库容在1万方以上的,给予1万元补助,提高民间资金参与水源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对塘坝的产权、养殖权、用水权,实行租赁、拍卖,利用股份制、租赁制等多种形式进行资金筹集,做到以塘养塘,以塘管塘;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和管理范围,在水费和养殖租赁费中提取资金,给予管理人员一定报酬,实现权、责、利的同一对等。

  •   概述

      竹镇镇1竹镇特色明显,资源丰富。有耕地10.7万亩、园地1.68万亩、经济林地3.47万亩、生态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由于水体、植被保护完好,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以止马岭至大泉水库为轴心的6.67平方公里被市政府确立为市级风景名胜区、被市农林局命名为南京龙泉森林公园;农业经济地位突出,形成了波杂羊和经济林果两大主导产业,并初具产业化雏形;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组织的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镇内人文景观较多,“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清真寺、美食街、李元龙纪念林和事迹陈列室、民族女子高跷队等被相继开发。

      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帮促下,竹镇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确立了以大泉湖景区和中心镇为载体,以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业和边界贸易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并相继完成了一系列规划。近两年,该镇着力打造生态环境,发展主导产业,改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办实事,使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镇村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大的经济增长点建设相继启动,经济薄弱现状逐步转变,小康进程不断加快。该镇有生态林4.4万亩,经济林2.2万亩,用材林3.8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生态环境优美,动物和植物种类丰富。境内止马岭区域是空气质量标准对照区,由止马岭、大泉湖、龙泉寺古遗址等组成的风光带,总面积达6.67平方公里,被市农林局批准为南京龙泉森林公园,被市政府确立为市级风景名胜区,适合生态农业的发展。

  •   气候

      竹镇镇2全镇气候年降水量941.6毫米。平均气温15.6度,最高气温3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8.2摄氏度。无霜期254天。光 照1973小时。境内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走势,多为丘陵山区。全镇有耕地10.7万亩、园地1.68万亩、林地3.47万亩。一般农田高度在海拔8—35米之间。土壤种类以马肝土、岗黄土、黄白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全氮平均0.12%,碱解氮平均99ppm,全磷平均0.16%,速效磷6.2PPM,速效钾90PPM,PH值6—7范围。

  •   经济

      竹镇镇3农业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是高效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竹镇镇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扶持下,将土 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进行项目包装,引进省农科院畜禽养殖科技示范项目,打造畜禽规模化科学养殖示范区;引进山东金万方公司和南京康宁公司,在砣子山、周家洼等荒山野岭栽种优质桃和冬枣,建成现代农业观光区;引进南京经纬公司合作开发大泉湖特色休闲旅游区。丘陵山区的开发,带动了全镇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省农科院建设的金磁科技示范园,园区内土地流转农民年受益80万元,可吸纳农民就业300人,丘陵山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农民流转土地受益300万元,常年务工人员200人,人均年收在一万元以上。

      竹镇工业集中区位于江苏省和安徽省两省三县(天长、来安、六合)交界处,东邻马集镇,西接安徽来安,南接程桥镇,北邻安徽天长。全镇总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农业劳动力3.5万人。全年农业总产值2.5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4680元。

  •   自然资源

      竹镇镇4竹镇特色明显,资源丰富。有耕地10.7万亩、园地1.68万亩、经济林地3.47万亩、生态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40%;由于水体、植被保护完好,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以止马岭至大泉水库为轴心的6.67平方公里被市政府确立为市级风景名胜区、被市农林局命名为南京龙泉森林公园;农业经济地位突出,形成了波杂羊和经济林果两大主导产业,并初具产业化雏形;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组织的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镇内人文景观较多,“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清真寺、美食街、李元龙纪念林和事迹陈列室、民族女子高跷队等被相继开发。竹镇镇作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镇,已认定无公害基地7.65万亩,“止马岭”板栗、山芋、金色瀛州葡萄、“乌峰”茶叶、“远望”富硒米等5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止马岭”板栗、山芋、芝麻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止马岭”板栗获市名牌产品称号,“乌峰”茶叶在全市雨花茶评比中获奖。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