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台北市

台北市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台北市,台湾省省会,简称北市,台湾省最大城市,也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位置在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中央。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东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栅以南丘陵区,北包大屯山东南麓。东西最宽处20.5公里,南北最长约28公里。辖16区,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265万余。台北历史悠久,历史遗迹众多,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人类居住,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台北府,意为台湾之北从此有“台北”之名,统管台湾军民政务,从此逐渐成为台湾的政治中心。境内河流属于淡水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通常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海陆空交通发达。产业发展齐全迅速,收入高。台北与周边卫星市镇所连结而成的台北都会区,是台湾人口最多的都会区。其作为台北都会区的发展核心,也是台湾最国际化的城市。台北是台湾的核心城市,全岛规模最大的公司、企业、银行、商店均总部设在这里。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台北市 外文名: Taipei city 别称: 北市 所属地区: 中国 台湾省 下辖地区: 中正区、万华区、大同区、中山区、松山区、大安区、信义区、内湖区、南港区、士林区、北投区、文山区 建立时间: 1920年 面积: 2717997平方公里 人口: 268万(2013年) GDP: 5225亿人民币(2013年) 地理位置: 北纬25度02分0秒、东经121度38分0秒 友好城市: 高雄 著名景点: 台北故宫博物院、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 地标建筑: 台北101大楼 市花、市树: 杜鹃花、榕树 地域名人: 陈水扁、林志颖 机场: 台北松山机场 电话区码: 02 邮编区码: 222 政府驻地: 台湾省台北市信义区市府路1号 火车站: 台北车站 行政类别: 省会,地级市 地方方言: 闽南语、客家话 著名学校: 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师大 现任领导: 郝龙斌 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市长: 柯文哲

  •   交通状况

      公路国道

      台北市7大台北地区目前共有五条国道经过,其中为高速公路的有:国道1号(中山高速公路)及其高架侧线(汐止五股高架桥/五股杨梅高架桥)、国道3号(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国道5号(北宜高速公路/蒋渭水高速公路)与国道2号(桃园内环线/机场支线);为快速公路的有国道3甲(台北联络线)。

      快速道路

      大台北地区快速道路众多,大部分路线坐落于台北市境内,新北市部分路线已经纳入省道系统之中。

      台北市区的快速道路包括新生高架道路、建国高架道路、环河南北快速道路、水源快速道路、东西向快速道路(市民大道)、天母快速道路(堤顶大道平面段)、环东大道(高架)、洲美快速道路与信义快速道路。新北市部份则有新北环河快速道路、西滨快速公路(台61线)、东西向快速公路万里瑞滨线(台62线)、八里新店线(台64线)及新北市特二号道路(台65线)等。

      计划路线方面,共有芝投公路(连接洲美快速公路及跨越关渡平原到三芝,全长19.8公里,由交通部公路总局主办,工期预计4年)、淡水河北侧沿河平面道路(淡水台2线外环道路)等。

      省道

      台北市有部分道路已经纳入为省道系统之一部分,分述如下:

      台1线:起点(行政院前,中山忠孝路口)—忠孝西路一段(与台3线共线)-北门桥-忠孝桥—三重

      台1甲线:起点(行政院前)—中山北路一段-民权西路-台北桥—三重

      台2线

      台2甲线:金山—阳金公路(马槽)-竹子湖路-阳明路-格致路-仰德大道-福林路-中山北路五~二段(中山民权路口)

      台2乙线:起点(台北大桥头)—重庆北路三~四段-中正路(百龄桥)-承德路五~七段-大度路—淡水

      台3线:起点(行政院前)—忠孝西路一段-中华路一~二段-和平西路二~三段-华江桥—板桥

      台5线:起点(行政院前)—忠孝东路一~七段-研究院路一段-南港路一段—汐止

      台9线:起点(行政院前)—中山南路-罗斯福路一~六段-新景美桥—新店

      铁路台湾高铁起点位于台北,已于2007年3月2日正式通车,台北到高雄最快只需1个半小时,纵贯线经过台北市,市中心的台北车站、东区的南港站以及西区的板桥站是三大驿站,各级列车均停靠,班次密集,相当方便。

      台北是台湾铁路的发祥地,早在清代即有铁路自大稻埕分别通往基隆及新竹。日治时期除了将清代兴建的铁路改变路线,行经万华以外,还兴建由原台北后站分歧的台湾铁路管理局淡水线、由旧板桥车站分歧出的中和线以及由万华车站分歧的新店线铁路。淡水线已经于1988年停驶,并于1990年代初全面改建为台北地铁淡水线;中和线原是运煤的货运线,因为沿线居民反对以及煤矿逐渐用罄而停驶。新店线则由于巨额亏损,加上配合道路拓宽而于1965年废止。新店线之轨道已经改成汀州路及部分的罗斯福路。

      台湾铁路管理局西部干线(纵贯线)于大台北地区设有基隆、七堵、南港、松山、台北、万华、板桥、树林等多座车站,其中台北车站为大众运输转乘枢纽;台北市段铁路皆已经地下化或高架化。

      高速铁路

      2007年1月5日开始通车营运的台湾高速铁路,在大台北地区共设有南港、台北、板桥三个车站。板桥站在通车当日启用,台北站在2007年3月2日正式启用,南港车站则于2015年启用。这三站都与台铁纵贯线及台北捷运共站。

      航空从高雄小港、台中、嘉义、台南、屏东、花莲、台东、马公、金门、马祖等地的机场,均有班机直飞台北松山机场。自从东京羽田空港直航班机与两岸直航包机于2008年开通后,松山机场扩大营业范围为国际机场,计划转型为商务机场。

      松山机场座落于台北市松山区,为一座中型机场,目前由中华民国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台北国际航空站、中华民国国防部空军松山基地共用。本来是台湾地区唯一的国际机场,但自1979年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时称中正国际机场)启用后,松山机场曾经限用于国内航线;尔后为提供商务的便利,再开放予两岸和日韩客机,或国内外政要专机起降。若是桃园机场无法降落时,除了转往小港机场降落外,有时国际线班机也会改由松山机场降落。松山机场亦是两岸包机航点之一。

      地铁台北市8台北捷运(即台北地铁)营运路线总长度114.6公里,营运长度110.1公里,营运车站共96站(官方计为101站),平均每日运量已达160万人次。此外,亦有可以共通使用于捷运、市区联营公车、短程客运与公营停车场的非接触式IC智慧卡—悠游卡;并实施公车与捷运间的悠游卡双向转乘优惠制度。

      台北是全台湾第一个建有地铁(MRT,MassRapidTransit,台湾称作捷运)的都会区。整个台北捷运系统服务范围涵盖台北市全部行政区与新北市部分地区。目前新北市板桥区、中和区、永和区、新店区、淡水区、土城区、三重区、芦洲区及新庄区已有地铁路线行经,未来则规划兴建新路线行经汐止区、树林区、三峡区、深坑区、莺歌区、五股区。

      营运中的路线包括:

      文山线和内湖线(棕线)

      淡水线、信义线(红线,含新北投支线,目前与新店线以横渡轨连通)

      新店线(绿线,含小南门线营运区间、小碧潭支线,目前与淡水线以横渡轨连通)

      中和线、芦洲线和新庄线(橘线)

      南港线、板桥线和土城线(蓝线)

      兴建中的路线有:新庄机厂、信义线东延段、松山线、土城线延伸顶埔段、环状线及万大线

      另外尚有南北线、三莺线、安坑线、淡海线、深坑线、社子线、民生汐止线等仍在规划中。

      市内交通公交车

      台北市至2007年为止,整个大台北地区的营运中的公交路线共有421条,平均每日载客161万人次,并有8成以上的中短程路线加入了联营公车系统。

      公车是台北市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公车之路线多达300多条路线,行车间隔分成四种等级,并实施棋盘式便捷公车路线网,方便转车及搭车,另外还有11条休闲公车行驶路线(假日行驶)及18路的小型公车路线,让市民搭车更为方便。

      出租车

      台北市计程车数量众多,随处可见,计程车车身色彩为黄色,起跳价格为NT$70元,每超过350米加跳NT$5元。

      根据2008年9月底的统计,台湾计程车数量最多的地方是台北市,一共有31,040辆,比1995年开放计程车运输合作社申请后的3万9千多辆减少,主要的原因在于台北捷运各线陆续通车,使市民和旅客对计程车的需求逐步下降。

      目前登记在台北市的出租车数量约有3万辆,新北市也有相同数量,两者相加占去全台三分之一的比例,每日载客超过一百万客次,以人数计算可有台北地铁的规模,然而却有空车率过高(75%以上),市场过度竞争的问题,在台北市区随处可看见并未载客的空出租车满街跑。

  •   人口

      截至2012年1月,台北市总人口2,652,959人,人口密度为9760.71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居台湾第二位。

    行政区

    人口(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台北市

    2,665,602

    9,807

    中正区

    161,793

    21,269

    大同区

    128,352

    22,591

    中山区

    225,772

    16,501

    松山区

    210,751

    22,691

    大安区

    313,462

    27,590

    万华区

    191,910

    21,679

    信义区

    227,422

    20,292

    士林区

    288,261

    4,622

    北投区

    253,345

    4,459

    内湖区

    278,566

    8,821

    南港区

    117,593

    5,384

    文山区

    268,375

    8,517

  •   历史沿革

      台北市1依据辖内的芝山岩遗址所得到的最新考古研究,台北市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人类居住。也就是,当史前时代,台北仍为一个大湖泊时;仅有诸如圆山,芝山岩等高地浮现当时,就有其人类活动。他们食后所弃乌蚬壳、蚝壳、钟螺壳及川蜷螺等半碱水性和海栖性贝壳类成为贝冢,除此,亦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遗迹。

      根据记载,台北最早为原住民中凯达格兰人(属于平埔族)的生活地,明代初期开始有汉人来到此地。从17世纪初西班牙人占领台湾北海岸开始,历经荷治时期与郑氏王朝,到清代初期以前,此地均荒芜而未有大规模开拓,被统治者视为化外之地。1709年,泉州人陈天章、陈逢春、赖和永、陈宪伯、戴天枢合股立陈赖章垦号,向台湾府诸罗县申请开垦大佳腊地方,成为台北盆地开垦活动的开端。“大佳腊”之后多写作“大加蚋堡”,源自平埔族语“tagal”。

      19世纪中叶,淡水河流域的物产贸易(特别是茶叶)买买茶兴起,先是艋舺(今万华)成为重要贸易据点,然后是大稻埕后来居上,台湾经济重心逐渐北移,此后官方决定在艋舺与大稻埕间的田野地,兴建台北府城作为行政中心。

      台北一名始见于清蓝鼎元所撰“纪竹堑埔”,略曰:“竹堑埔宽长百里,行竟日无人烟。野番出没,行人过此,视为畏途。然郡城、淡水上下必经之地,其地平坦,极膏腴,辟田畴,可得良田数千顷。台北民生之大利,又无以加于此。”此文所指之台北,系指竹堑以北之台湾北部地区而言。光绪元年,清廷允许建台北府,光绪八年台北府城兴工,乃有专称台北城内为台北。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了台北府,统管台湾行政,从此就有“台北”之名。1884年,台北府城城墙及5个城门正式落成。1885年台湾建省,省会位於桥孜图,但是实际上是在台北。刘铭传担任台湾省首任巡抚,开始建设大稻埕至基隆与新竹的铁路,加强邮电、道路等基础建设,并将台湾巡抚衙门及布政使司衙门设置于城内(现址为中山堂),台北市的雏形至此已初步建立。1894年,继任巡抚邵友濂正式将省会由桥孜图(今台中市)移至台北,从此逐渐成为台湾的政治中心。1895年,台湾因《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

      1900年起,日本人逐步拆除台北府城城墙及西门,以原台北城范围内的区域(日本人称为“城内”)作为官方厅舍集中地以及来台日人的商业活动地带。并利用拆除后的城墙原址辟筑4条3线道路,兴建自来水及下水道系统,并分阶段进行“市街改正”计划,街道的建筑风貌略为西化;另外也新设公园绿地及新建其他公共建筑,台北市逐渐具有现代都市的形态。日本殖民统治初期,仍以原有的两座衙门作为台湾总督府,成为日本统治台湾的政治中心,直到1919年台湾总督府新厅舍落成为止。

      1920年行政区域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内三市街为基础,设立台北市,隶属于台北州。1938年,进一步将松山并入台北市。

      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台北市成为省辖市,隶属于台湾省。台北市政府于1945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市政府设于建成区长安西路。管辖区域:东为台北市松山区中坡,位于东经121°35′16″;西为双园区加蚊子(西园町),位于东经121°28′43″;南为大安区六张犁,位于北纬25°0′19″;北为中山区大直;位于北纬25°5′25″。本市四境均为台北县的各乡镇毗邻。东与内湖乡接壤,西以淡水河为界,与鹭洲乡相隔,东南与深坑乡为邻,西南隔新店溪与中和乡板桥镇相望,北隔大直山与士林镇相接。面积为66.9872平方千米,人口328591人。管辖大同、延平、中山、建成、古亭、龙山、松山、城中、双园、大安等10区。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台北市行政区域照旧。台北市管辖松山、大安、古亭、双园、龙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山等10区,人口155133人,面积为66.9872平方千米。管辖区域:东为台北市松山区中坡,位于东经121°35′17″;西为双园区路二段底,位于东经121°29′5″;南为古亭区罗斯福路四段底,位于北纬25°0′46″;北为中山区大直;位于北纬25°5′46″。中心位置为城中区“台湾省政府”大厦,位于东经121°31′,北纬25°3′。本市东与台北县内湖乡、南港镇接壤,西以淡水为界与三重镇相隔,东南与景美镇、木栅乡为邻,西南隔新店溪与永和镇、中和乡及板桥镇相望,北隔大直山与士林镇相接。市政府设于建成区长安西路39号。

      1967年7月1日,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次年,依地形自然形势及水源需要,以淡水河、新店溪为界,将台北市原有辖区及台北县的南港镇、内湖乡、木栅乡、景美镇,以及阳明山管理局所辖的士林、北投两镇一并划归台北市,分别改制为南港区、内湖区、木栅区、景美区、士林区、北投区。(注:1968年7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台北市除了直辖其他十四区外,士林北投两区是透过阳明山管理局管辖的。北高两市的区一样是属於乡镇级,但阳明山管理局是属於县级,且非派出机构,真正算派出机构的是市区。)

      1990年,台北市行政区重划,将原来16区调整为12区,合并龙山区、双园区及古亭区西侧为万华区,合并城中区、古亭区为中正区,合并景美区、木栅区为文山区,将建成区、延平区并入大同区,将松山区南半分割为新设置的信义区。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台北市位于台湾北端,台湾岛北部的台北盆地,四周均与新北市接壤,被新北市环绕,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东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栅以南丘陵区,北包大屯山东南麓。东西宽处20.5公里,南北长约28公里。经度东经121.6度,纬度北纬24.9度。

      地形台北市中心区域位于台北盆地底部,大屯火山群(休眠火山)位于市区北边与台北县接壤处,整个山系于市区内大致向南延伸并趋缓,直抵圆山、大直与内湖等地,是台北市境内最大的山系。最高的七星山为1120米,次高的大屯山为1092米,山系中心地带与北投侧的外缘地带有不少火山地形。市区东边的内湖、南港与南边的木栅多为丘陵地形。标高约300多米的南港山系(拇指山系)则横亘于信义、南港两区之间。

      水文台北市2台北市境内的河流属于淡水河流域。淡水河主河道以及自淡水河分出的新店溪流经台北市大同区(大龙峒、大稻埕)、万华、公馆、景美等地的市区边界(淡水河主河道往西南续接大汉溪)。

      基隆河于关渡一带自淡水河分出,流经社子、士林、大直、内湖、松山、南港后出台北市境续流经新北市汐止、基隆市暖暖等地。过去因河道极为弯曲,每遇大雨常有水患,因此士林段、内湖段和一小段南港段的河道皆进行过截弯取直工程。

      景美溪于景美一带自新店溪分出,流经景美、木栅至台北县深坑。

      双溪于士林、北投交界一带自基隆河分出,磺溪再由双溪分出,双溪流经芝山岩、外双溪等地,磺溪则流经石牌、天母等地,上溯大屯山系的纱帽山、大屯山。

      气候台北市位于北纬25度线附近,北回归线以北,又因为是在海岛上,地处东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受干冷的蒙古高压与暖湿的太平洋高压交互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洋的调节,其气温比同纬度大陆地区高2~5℃,尤其在秋冬季节,此特点尤为突出。

      从纬度来看,台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2.4℃,年降雨量为2100多毫米。每年7-9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五分之二。5月底至9月为夏季,气温炎热潮湿,温度约为25.2℃-28.6℃。10月至11月为秋季,温度约为22.2℃-24.2℃。12月至2月为冬季,气候较冷,温度约为15.3℃-18.5℃。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而寒冷多雨,但很少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出现。但从各月平均气温来看,却酷似热带季风气候,表现在:长夏无冬,只有热季与凉季之分:通常4~11月为热季、12~次年3月为凉季。有时受到全球暖化或特殊的气候变化影响,凉季期间也会出现忽暖忽冷的现象(如2005年2~3月蒙古高压带来的强烈冷气团,使得台北的温度少见地降至摄氏5.6度,邻近台北的淡水更出现摄氏3.9度的低温)。

      由于台北位于东亚季风带内,因此气候也受东北季风影响。也因为有东北季风的影响,才不致使淡水河有因水量不足而断流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气候特征:因为市区主要位于台北盆地中,气候也深受盆地地形影响。夏季由于盆地周围的高山而不易使热气排出,使得市内的气温通常较周围的地区高出摄氏1~2度。进入冬季后,市区周围的山地与丘陵地较容易形成地形雨。每年5月前后,由于蒙古高压与太平洋高压交会形成锋面,使得台湾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台北的降雨天数也会增加。夏季也经常会因为上升气流旺盛,形成午后雷阵雨。

  •   城市荣誉

      台北市112002年世界资讯科技大会-杰出公共部门奖。

      2006年年度智慧城市-首奖城市。

      2006年第二届无线社群-最佳政府应用奖。

      2006年,非政府组织世界通讯端协会旗下的组织智慧社区论坛,选出台北市为2006年“年度智慧城市”首奖。同年并获得美国无线因特网协会颁赠第二届无线社群“最佳政府应用奖”。

      台北获得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   宗教信仰

      由于具有移民社会的属性,以及台湾最大都市的地位,宗教上呈现蓬勃而多元的发展。虽以佛教与道教为主,但也有全台湾最多的基督教人口与穆斯林。

      以佛教与道教为例,台北佛教庙宇登记有案者为107间,道教为154间。寺庙中所祭祀的神祇大多是随闽、粤移民由故乡迎来的神佛,1950年代之后,许多台湾中南部居民移居至台北,亦将其神灵请至台北设分灵,所以祭祀以妈祖、王爷、菩萨居多。台北地区的佛道教寺庙数量之多,冠于北台湾,其教派之广,几乎涵盖各神佛,堪称台湾宗教的总汇。

  •   文化教育

      台北市的教育资源与台湾的其他县市相比较为丰厚、优渥。1900年代,台湾第一座西式小学就成立于芝山岩一带(即今日的士林国小)。随后普设于台北各地的国语传习所、公学校、小学校更奠下了台北的教育根基。

      1950年代,许多位于台北市,投入庞大教育经费的国中、高中与大学,更成为台湾北部甚至全台湾的“明星学校”,在高中或大学联合招生制度盛行时,尤其明显。特别是明星高中的第一志愿、前三志愿或国立大学的热门科系,每年都有相当激烈的入学竞争。即使在联招几近废止的今日,这种情形仍旧延续着。

      台北市辖下所有的大学有2所,分别是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和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及一百六十余所的公私立中小学,此外还有儿童育乐中心、社会教育馆及动物园,并在各区设立运动健身中心、社区大学、图书馆等,提供市民休闲育乐与学习进修的机会。

    台北市高等院校

    类别学校列表国际学校

    台北美国学校恩慈美国学校台北欧洲学校伯大尼美国学校台北复临美国学校台北道明外侨学校台北日侨学校台北朝鲜侨小学大专院校(公立)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北市立大学国立阳明大学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国立台北大学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国防大学国防医学院大专院校(私立)淡江大学天主教辅仁大学东吴大学铭传大学实践大学世新大学大同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北医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华科技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台北海洋技术学院

  •   文化教育

      台北市的教育资源与台湾的其他县市相比较为丰厚、优渥。1900年代,台湾第一座西式小学就成立于芝山岩一带(即今日的士林国小)。随后普设于台北各地的国语传习所、公学校、小学校更奠下了台北的教育根基。

      1950年代,许多位于台北市,投入庞大教育经费的国中、高中与大学,更成为台湾北部甚至全台湾的“明星学校”,在高中或大学联合招生制度盛行时,尤其明显。特别是明星高中的第一志愿、前三志愿或国立大学的热门科系,每年都有相当激烈的入学竞争。即使在联招几近废止的今日,这种情形仍旧延续着。

      台北市辖下所有的大学有2所,分别是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和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及一百六十余所的公私立中小学,此外还有儿童育乐中心、社会教育馆及动物园,并在各区设立运动健身中心、社区大学、图书馆等,提供市民休闲育乐与学习进修的机会。

    台北市高等院校

    类别学校列表国际学校

    台北美国学校恩慈美国学校台北欧洲学校伯大尼美国学校台北复临美国学校台北道明外侨学校台北日侨学校台北朝鲜侨小学大专院校(公立)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北市立大学国立阳明大学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国立台北大学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国防大学国防医学院大专院校(私立)淡江大学天主教辅仁大学东吴大学铭传大学实践大学世新大学大同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北医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华科技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台北海洋技术学院

  •   旧城改造

      台北市13台北市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建筑是屋龄超过三十年的老旧建筑,许多老旧房屋没有消防通道,万一发生火灾,连消防车难以到达。除此之外,这些老旧公寓没有电梯、没有消防、经常漏水、老鼠蟑螂不时出没。

      无论是出于公共安全还是从居民自身的居住环境来看,台北市都需要对这些老旧公寓进行改造。

      比起其他亚洲国家大都会,台北市是一个景观相对平庸的城市。除了缺乏地标性建筑,林立的老旧公寓,夹杂着大量的铁窗、铁皮顶盖和各式违建,在在使得这座城市显得其貌不扬。根据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处统计,台北市有30.02%的房子屋龄超过30年,其中不易更新的四、五层楼又占80%(约29万户),以每户四人计算,相当116万人。许多老旧房屋没有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以到达,导致救灾困难,再加上车位不足,乱停车现象屡见不鲜。

      很对于一些未达到拆除重建程度的房屋,由于所住地段价较便宜,建商改建利润不符成本,住户更新仍需付费。政府建议市民向都市发展局申请外观修缮补助,最高可达总修缮经费的75%或上限新台币1000万元。整建维修部分,台北市府也委托“崔妈妈基金会”为社区进行专业辅导,有需求民众可透过台北市府都市更新处申请,或接洽“崔妈妈基金会”。

      台北市现在比例最多的四楼、五楼的旧公寓,未来将会被二十层左右的高楼所取代,在容积过高的情况下,原有的都市设计规模将不足应付,台北市公园绿地、学校、公共运输、水电供应系统…等。

  •   现任市长

      郝龙斌,在2006年12月8日的台湾台北市长选举中,以较大优势(越15万张选票)击败包括谢长廷,宋楚瑜,李敖在内的多为候选人成为新任的台北市长,任期至2010年。

  •   社会

      科技台北市12台北市科技接受度相当高,以资讯高速公路为目标的台北,有线上网率、无线上网率等指标,都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对新事物的尝试和一窝蜂的特性并不限于科技方面,历年来出现的像是葡式蛋塔(1999年)、HELLOKITTY娃娃(2002年)、乐透(2003年)、动画角色磁铁(2005年)、甜甜圈(2005年)等“郁金香式”热潮即为一例。

      体育事业台北小巨蛋台北市曾举办许多国际性大型竞赛,例如:2001年世界杯棒球赛、2004年世界杯五人制足球赛、威廉琼斯杯国际篮球邀请赛、台北101国际登高赛、2004年世界花式撞球锦标赛、台北国际马拉松比赛(包含国道马拉松)、IAU世界杯超级马拉松比赛…等;2009年听障奥运亦由台北市取得主办权。另外还有许多国内性竞赛,例如:“健康活力·运动台北”十二行政区路跑赛、新光摩天大楼登高大赛、三商巧福杯路跑赛、舒跑杯路跑赛、中正杯锦标赛(范围涵盖各类运动)等;超级篮球联赛则固定于台北市立体育学院体育馆(俗称“白馆”)进行例行赛。

      大型体育场馆方面,目前有天母棒球场以及台北小巨蛋;主要供棒球比赛使用的大巨蛋已初步动工;市立体育场亦准备拆除改建。除此之外,各行政区的区级休闲、运动中心也渐次启用或着手兴建;每年并由各区的体育会举办不同规模的路跑竞赛,以利于提升运动风气。

  •   经济

      台北市在台湾经济体系中,扮演金融、媒体、电信营运中心的关键性的角色。产业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随着高所得而来的高消费能力及产业结构变迁,统称为服务业的第三级产业占台北市整体产业比重近达九成。当中包含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金融服务、运输仓储、通信、工商服务等。服务业的盛行,让台北市成为一座生活必需品相当容易取得的城市。某大型超商总经理曾说:“台北市有一个世界级的特色,就是便利商店密度世界第一名。”

      另外,台北市科技接受度相当高,以资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为目标的台北,有线上网率、无线上网率等指标,都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对新事物的尝试和一窝蜂的特性并不限于科技方面,历年来出现的像是葡式蛋塔(1999年)、HELLO KITTY娃娃(2002年)、乐透(2003年)、动画角色磁铁(2005年)、甜甜圈(2005年)等“郁金香式”热潮即为一例。

      产业分布于台湾其他都市(如新竹、高雄等地)的中、大型企业,大部分都将总公司设于台北市,形成了台湾最大的工业生产区和商业区。

      劳动力状况:到2006年3月底为止,15岁以上之民间人口约有213万,劳动力有118万6千,就业者有114万,失业者4万7千,非劳动力94万4千;劳动力参与率55.7%,失业率3.9%。

      在外籍劳工方面,到2007年7月底为止,台北市有49,251名外国专业人员(所谓的白领外劳),数量是全台湾最多的;而所谓的蓝领外劳则有36,778人,也是全台湾第三多。

  •   荣誉市民

      李昌钰、张忠谋、林百里、施振荣、柯文昌、陈文文、陈珠璋、朱台深、汤静莲、沈竹雄、黄秀雄、靳秀丽、林旺

  •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台北市91990年,台北市行政区重划,将原来16区调整为今日的12区:中正区、万华区、大同区、中山区、松山区、大安区、信义区、内湖区、南港区、士林区、北投区、文山区。 即:

      合并龙山区、双园区及古亭区西侧为万华区

      合并城中区、古亭区为中正区

      合并景美区、木栅区为文山区

      将建成区、延平区并入大同区

      将松山区南半分割,另行设置信义区

      次分区自2000年起,在各区之下增设次分区,作为辅助的行政区划。各区依据实际发展情形,配合各里特色,划定4~7个次分区,将具有邻近特性,文化、历史特质类似的数个里集结起来,以求有效利用邻里资源,并凝聚居民向心力,相互合作以共同推展市政建设。至2006年8月台北市共有68个次分区。

      辖区台北市行政区划为12区,当中以南港、内湖为台北市东区;大安、松山、信义、文山为南区;中正、万华为西区;士林、北投为北区;中山、大同为中区。

  •   观光游览

      台北市10台北市是台湾北部的游览中心,除阳明山、北投风景区外,还有省内最大、建成最早占地8.9万平方米的台北公园和规模最大的木栅运物园。此外,由私人经营的荣星花园规模也相当可观。剑潭、北安、福寿、双溪等公园,也都是游览的好地方。台北市名胜古迹颇多,其中台北城门、龙山寺、保安宫、孔庙、指南宫、圆山文化遗址等处,均为风景优美,适宜游览的好地方。

      台北市位于台北盆地中央,以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与台北县为界。若由空中鸟瞰台北市,棋盘式的道路系统、交错耸立的参天高楼、星点状的公园绿带,以及终日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确是让人辨识这座城市的绝佳指标。

      循着淡水河、基隆河迤逦蜿蜒,北边囊括大屯山系、七星山系而形成的阳明山公园,不但是自然保育的生态教室,更是大台北的后花园,四季各有不同风情韵致;坐落在台北市中心的二二八和平公园、植物园、大安森林公园,则堪为典型的城市绿洲,加上周遭人文、艺术活动频繁,是都市人纾解身心的好去处。南区的木栅山区,登山健行之外,还可享受茶香四溢的品茗闲情。

      肩挑岛内文化龙头地位的台北市,也拥有为数可观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庙宇、古迹等。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是岛内外首屈一指的艺术宝库,对街而立的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展现原住民文化样貌;圆山周边的台北市立美术馆、儿童育乐中心、大龙峒保安宫、台北孔庙、行天宫,刻划着浓厚的人文活动轨迹。大稻埕和艋甲是汇聚台北移民血汗的历史街区,其中迪化街、霞海城隍庙、龙山寺、华西街,是想要了解老台北不可不到之处。

      寸土寸金的台北都会,西门町、东区、天母、士林、公馆等商圈林立,家具街、书店街、电脑街、婚纱街、花市、玉市等各种专卖街、市集,也是大都会细致分工下的产物。而街头巷尾一家家咖啡厅、泡沫红茶店、KTV、卡拉OK、PUB,华灯初上后,闪烁的霓虹妆点出不夜城的景象,让台北的夜晚展现另种风情。

      台北故宫博物院博物馆外观仿北京故宫博物院,采用中国宫庭式设计,气势宏徫,美轮美奂。博物院收藏品共70万余件,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玉器、漆器、雕刻、织绣、满蒙档案文献最为丰富。

      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建于1919年,其建筑是当时流行的文艺复兴维多利亚风格,造型对称五层楼建筑物中央,立起一座象征权威的高塔。是台湾地区领导人接见外宾、办公的地方。

      国父纪念馆建于1972年,是一座仿宫殿式设计,巍峨宏徫,内有一座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多功能大会堂,可举办音乐、舞蹈、戏剧等活动。另外还有藏书30万余册的孙逸仙博士图书馆及中山公园。

      龙山寺古称艋舺的万华是台北市开发最早的地方,清中期与台南、鹿港并称为 “一府、二鹿、三艋舺”。而龙山寺创建于艋舺开拓之初,主祀观世音菩萨,是台北市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

      阳明山公园位于台北盆地的东北方,公园主要以大屯和七星火山群为中心,因此各种特殊火山地形景观及地质构造便成为一大特色。因崁脚断层造就很多温泉如:马糟温泉、北投温泉、行义路温泉等。每逢春季,园内各山植物开花遍野,蔚为奇观,吸引不少客人特意去欣赏游览。

      士林官邸士林官邸占地5.2顷,原属日据时代总督府园艺支所用地,国民政府迁台后乃选是作为总统官邸,至1996年台北市政府收回官邸用地,开放给市民参观。官邸内公馆为蒋中正及其夫人居住、办公、宴客地方,他俩在此共住了26年。官邸旁遍植各式园艺,是一个休憩赏玩之处。

      忠烈祠在圆山饭店东侧,占地约1600坪,气派雄伟的庙堂,奉祀为国牺牲的烈士,由于景色清幽,整点并有换卫兵仪式,常吸引观光客来观看。

      中正纪念堂坐落基地东边,背临杭州南路,坐东向西,遥望大陆。三层台阶高十四.五公尺,主体强高二十四公尺, 斗拱至宝顶尖高三十一.五公尺,合共七十公尺。大门高十六公尺,重七十五吨,为青铜铸建。 正堂分上下两层,上层平面为四十公尺见方,四角各突出七.五公尺,后方居中立蒋中正坐姿铜像, 以供瞻仰。

      西门町是指由成都路、中华路、汉口街、昆明街卯涵盖的商业娱乐区,为台北市另类次流行文化的代表。

      华西街夜市位于龙山寺西边的华西街夜市,是观光客来台必到之处。夜市囊括各式风味小吃,从山产至海味,一应俱全。

      士林夜市为台北最有名的老夜市,主要消费对象以学生为主,除各式风味小吃外,还有很多最流行之服饰、精品等各式店铺。时髦追新族到此,绝不空手而回。

      台北观音山台北近郊名山,山形犹如横卧的观音像,庄严地矗立在淡水河南岸八里地区,与北岸的淡水市镇、大屯火山群相望,为淡水河口的著名地标。观音山的海拔不高,却相连着18座小山峰,最高的硬汉岭也不过612公尺,山区步道密布穿梭,为台北市西郊最热门的登山去处之一。山上座落着不少名刹古寺,并可溯溪观瀑、观鹰赏鸟、眺望半个台北和壮丽的大屯山列,是一处丰富的自然观赏去处。

  •   重要产业

      工商业台北市3以台北市为中心,包括台北县、基隆市和桃园县在内,形成了台湾最大的工业生产区,区内制造工业的产值约占全岛的45%左右,其中台北市和台北县约占3/4。

      台北市拥有各类工厂企业达5万余家,产业工人约30余万人。自60年代中期以来,台北市工业发展和布局逐渐走出该市的范围,形成了以台北市为中心,包括基隆、新竹两市和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5县在内的全省最大的经济区。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5%,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这里集中了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45%,商业、金融等服务业公司的50%以上。全区已建成的工业区共有33个,占全省已建成的公、私立工业区总数的40%,工业区占地面积达4000公顷,占全省工业区占地面积的36%,形成了台北、桃园、竹苗三个工业带。

      台北市的工业发展具有下列明显的特点:一是以劳动力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为主位;二是中小型工厂多,其中,100人以下的工厂占全市工厂总数的70%以上;三是除食品等部分工业外,所需原材料均依赖进口;四是多数产品以外销为主。形成了“进口原料一加工一出口”这样的加工型工业生产形态。

      台北市商业之繁荣居全省之冠。全省较大的工商、金融、贸易等机构的总部和总公司大多聚集在台北市。目前,全市的大小商店、商场、购物中心已发展到5万余家,形成了遍布全市各区间的商业网,其资本额和年营业额均占到全省的一半。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的职工占全市就业人口的60%左右。商业分布已由过去集中在市中心少数几条主要街道上,扩展到全市各个居民社区。

      文教台北市4台北市是台湾的文化教育中心。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师范大学、中兴大学、东吴大学、台北医学院、文化学院等集中于此。全市共有大专院校25所,在校学生10余万人,占台湾大专学生总数的1/3。科研机构和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院、报社、通讯社、出版社、杂志社的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第一位。素有“杜鹃花城’雅号的台湾大学,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占地180公顷,设有43个系,46个研究所,在校学生约l.3万人。台湾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创立的“台北帝国大学”,1945年台湾光复后改称台湾大学,是全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学。

      台湾省的科研中心“中央研究院”位于南岗区,共有数理、生物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14个,拥有专业科研人员约3000人,是台湾最高的科研机构。台湾省最大的博物馆---中山博物馆,也称“故宫博物院”,位于郊区的外双溪畔,建于1956年,占地16公顷。主体是一栋四层仿古的宫殿式建筑,正院平面呈梅花形,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巍峨壮观。该院收藏原北京故宫和南京中央博物馆等处的文物25万件,还有从民间陆续收集到的文物25万件,以及从香港、美国等地购回的中国文物15万件,总计约65万件。

      台湾最大的图书馆“中央图书馆”,位于南海植物园,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设有参考室、期刊室、善本室、官书室、图片室等,全部藏书达40余万册。其中有珍贵的宋版图书200余部,元版图书200余部,明版图书6000余部。此外还有甲骨残片、汉简、写经卷本、金石拓片等。另外,全省最大的艺术馆、历史博物馆、科学教育馆,以及体育场、体育馆等文化体育设施也都集中的台北市内。

      台北市也是台湾省的医疗卫生中心。全省规模最大,医疗设备最先进和完善的两家大医院,即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的“台大医院”和军队所属的“荣民总医院”均设在台北市。这两家医院拥有的病床都在1500张以上,拥有各级医师2000余人,平均每日门诊量达5000人次。台北市另外还有76家公立、私立大小医院,拥有病床约15000张,私立中、西医诊所2600余家,每万人拥有西医师为18人,位于全省第二,每万人拥有牙医为6.4人,为全省最高,是全省医疗条件最好的地方。

      旅游业台北市5台北府城北门,即承恩门,是台北城仅存的一座城门楼。圆山文化遗址,早在1897年即为人们所发现,有上下两个文化层。上层主体是堆积厚度达2米以上的贝冢层,含有大量人类食用后丢弃的贝壳、兽骨和使用后丢掉的器具,如石斧、石锄、石凿、骨箭头等。下层文化层出土有绳印文的陶器,据测定距今已4500年以上。台湾考古学者推断,原始文化可能从今日广东省的海丰到广州之间的沿海地带迁移至台湾的。这两处都被列为台湾省一级古迹。

      坐落在兰州街的孔子庙,原在文武街,兴建于清光绪五年 (1879),1925年移建至现址,庙貌肃穆堂皇,每年孔子诞辰都在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祭典。

      坐落在广州街的龙山寺,为全市古刹之一,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是由福建省晋江安海相龙山寺分灵来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殿被毁,1953年重修。全寺分为前殿、正殿和后殿,殿堂四周的龙柱都是由整块的石材雕成,大门两侧的石壁上雕刻着山川人物、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正殿的圆顶雄伟壮观,彩釉缤纷,陶瓷烧制的连台戏文,色彩艳丽,金碧争辉。殿堂奉祭的观世音菩萨的佛像巍然端坐在莲花台上。龙山寺和位于大同区的保安宫及位于长江街、贵阳街交叉处的清水岩,又名祖师庙,并称为台北市的三大名刹,香火鼎盛。

      台北市还有剑潭寺、霞海城隍庙、金龙寺、圆觉寺、樟山寺、法藏寺、善光寺、情人庙、关渡宫、指南宫等近代和现代建筑的著名庙寺。

      台北市西北部的“阳明山大型自然公园”,占地1456公顷,建于1986年5月,具有观光旅游、生态保护和学术研究等多种功能。公园内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特别景观区、一般管制区域和游憩区。在全省已建成的五大自然公园中,阳明山公园虽然面积最小,但其特殊的火山地貌景观及蕴藏的地热、温泉、硫磺和一些特殊的动植物资源是其他几座大型自然公园所没有的。

      交通运输业台北市是台湾陆路交通和省内航空的中心,扼控全省铁路、公路交通运输和航空交通业务的枢纽。

      从基隆至高雄纵贯台湾岛西部的纵贯铁路、南北高速公路、环岛公路均从市区而过,把台北市和台湾西部主要市县、航空港、海港及工业区连成一体。全省陆路交通大动脉——纵贯铁路,1979年全线实现电气化,使行车时间比原来缩短一半,从台北市至高雄市仅需4小时。

      台北市6台北火车站是全省三个特等站之一,是最大的混合枢纽,负责驶向南北各地的客货列车编组作业,仅客运列车每天南北对开就有40多对,其客货运量均居全省首位。1991年台北松山至台北县板桥长4400米的铁路线路实现地下化,台北市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完工,使市内交通得到进一步改善。

      南北高速公路于1978年全线通车,其中,从台北市至台北县三重市长16.5公里,路面宽43米,为8车道,是全线最宽的路面,有内湖、松江路、重庆北路、圆山、台北市5座交流道,供车辆进出高速公路。

      位于台北松山区的松山机场,是台湾省内航线最多的航空港,机场内有东西向的水泥跑道1条,长2600米,宽60米,并附有5条滑行道及9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可供波音巨型客机使用,每小时最多可起降飞机30架次。松山机场在1979年以前为全省国际空港,桃园国际机场建成启用后,改为省内航空港,辟有至高雄、花莲、台东、台南和马公的航线。

      除老市区仍以7-8米宽的2车道为主外,新建的市区道路和郊区道路都在4车道以上。另外,台北市与周围的卫星市镇有5条交通走廊,即台北至三重、芦州;台北至三重、新庄;台北至板桥、土城,台北至永和、中和;台北至景美、新店等。全市公、私立汽车客运公司辟有100多条公共汽车路线,拥有大型客车约4000余辆,通达市内、郊区和邻近市、县,交通方便。

      观光农业台北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早年曾是全省重要的农业区,盛产稻米和茶叶。近年来,由于全市人口激增,工商业迅速发展,工业区、住宅区不断向郊区扩展,使郊区的农业生产已基本解体。只有内湖、北投地区仍有部分农业生产,其中除少数农户仍种植水稻外,多数农户已成为蔬菜、茶叶、果树和花卉生产专业户,并和旅游观光业相结合,辟建成“观光茶园”、“观光果园”等。其中,著名的有“木栅观光茶园”,茶树栽培面积约15公顷,是全省铁观音茶的惟一产区,共有茶农50多户,可以四季采摘,尤以春茶质量最好。游客可以随时入园参观、品茶,茶园四周青山翠谷,景色秀丽宜人。“士林观光农园”由50多户农民经营,主要产品为番茄、甜椒、甘蓝、敏豆等蔬菜和柑橘、花卉,也对游人开放。“北投观光柑橘园”位于大屯里,出产柑橘的产期与众不同,成熟期为冬季,此时该省北部地区大多多雨,只有大屯里气候干燥,有利于柑橘成熟,味道也特别甘美。每年柑橘成熟期,游人只要缴足费用,不但可以入园参观,而且可以随摘随吃,不加限制,走时可以零售。北投湖山里有一座“观光花圃”,占地28公顷,由50余户花农经营,栽培的花卉以杜鹃花、菊花、素心兰等为主,产品除供全市外,还有外销。阳明山还有一座“台北花卉试验中心”,占地24公顷,除作花卉观赏、树木栽培试验外,还负责提供台北市绿化美化所需的花卉、树木。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