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中山镇[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中山镇[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中山镇位于楚雄市西南部,东与大过口乡接壤,南与新村镇毗连,西与西舍路乡隔江相望,北与三街镇、八角镇相邻,是楚雄市山区乡镇的物资集散中心,有“山中明珠”之称,区位优势较好,素有“交通枢纽、商贸集镇、核桃之乡、物流中心”的美誉。全镇有国土面积301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37米,最低海拔861米。有耕地面积22268亩,其中旱地19816亩,水田2452亩。全镇共辖中山、务阻、法鲁古、蚂蚁、哨房、洼子、洒巴苴、普掌、六街、大自雄、酒房11个村委会,266个村民小组,449个自然村。2007年底全镇总户数5710户,总人口达到24198人,其中农业人口23572人,占总人口的97.4%,非农业人口626人,占总人口的2.5%。镇内有汉、彝、回、瑶、苗、白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570人,占总人口的2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人。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山镇 外文名: Zhongshan 所属地区: 中国 云南 建立时间: 1983年 面积: 301平方公里 友好城市: 楚雄市

  •   历史变迁

      1984年,中山镇政府从酒房搬迁至洒鸡口二街。1991年成立了中山乡村镇建设管理站。四年内,在市规划设计院的帮助下,依山势建一条主大街。1994年,中山镇被列为州级小集镇建设试点,对洒鸡口二街集镇规划做了修编。1999年,镇政府又请设计院对二街进行扩建规划和六街集市做了总体规划,15年以来,中山镇以自然发展为基础,在全镇301.0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合理规划建设小集镇,形成了以洒鸡口二街为龙头,六街、十街、八街、七街、九街、十五街在内的小集镇为依托的小集镇群体,每月有15个街天,年贸易额达4600多万元。镇政府所在地——洒鸡口二街,由西北向东南呈带状发展,集镇建成有主街道一条长2230米,岔街三条长563余米,总占地面积14.76万平方米,建成混凝土路面17496平方米,人行道4160平方米、水沟3762米、塘石路14400平方米,集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28户,从业人员856人。集镇总人口2544人,人均有住房28.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675平方米。

  •   基本简介

      中山镇[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1中山镇位于楚雄市西南部,距楚雄市府鹿城121公里。居于楚雄市山区8个乡(镇)的中心,境内最高海拔2737米,最低海拔861米,平均海拔1768米,冬季干燥,夏季湿润,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呈明显的立体气候。年平均降雨量780—920毫米,丰水年,雨量可达12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光热丰富,年平均日照2510小时以上。

      中山镇与三街镇、八角镇、大过口乡、新村镇、西舍路乡相连,总面积301.016平方公里。1983年,政府从酒房村大麦地迁至洒鸡口,1984年4月,中山公社进行“政社合一”体制改革,建立中山区公所。1988年4月,中山区公所改设为中山乡人民政府。2001年7月21日,中山撤乡建镇。2000年11月,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办事处改为村委会,实行村民自治。辖区内长住汉、彝、苗、白、瑶、回等民族,截止2005年末,中山镇下设11个村委会,266个村民小组,449个自然村,5370户农户,总人口23867人。有耕地面积24574亩,其中旱地21920.01亩,占89.2%,水田2653.99亩,占10.8%,人均耕地1.03亩。

      2006年末,中山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105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0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44元,粮食总产量达929万公斤,人均有粮393公斤,烤烟收购总量达109.5万公斤(含出口备货),实现产值1198.8万元,平均单价10.95元,农民人均烤烟收入507元;人口增长144人,自然增长率为5.89‰。

  •   民族分布

      全镇共辖中山、务阻、法鲁古、蚂蚁、哨房、洼子、洒巴苴、普掌、六街、大自雄、酒房11个村委会,266个村民小组,449个自然村。2007年底全镇总户数5710户,总人口达到 24198人,其中农业人口23572人,占总人口的97.4%,非农业人口626人,占总人口的2.5%。镇内有汉、彝、回、瑶、苗、白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570人,占总人口的 2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人。

      其中,中山国土面积33.3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13公里,有3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5户,总人口达到 2650人,有汉、彝、白等民族;务阻国土面积23.2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2公里,有3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5户,总人口达到 2759人,有汉、彝、白等民族。辖区内有牟家砂石场和老山神砂石场。务阻二街被定为州、市级新农村试点;法鲁古国土面积14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9公里,有2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0户,总人口达到1838人,有汉、彝、白等民族;蚂蚁国土面积22.5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29.8公里,有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61户,总人口达到 2022人,有汉、彝、白等民族,辖区内有锌矿一个;哨房国土面积26.5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32公里,有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71户,总人口达到 2064人,有汉、彝、回等民族。辖区内有宝城铅锌矿和九方商贸公司脚摸底探矿点;洼子国土面积29.6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25公里,有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10户,总人口达到 1364人,有汉、彝、白等民族,洼子的草芥被定为州、市级新农村试点,核桃产业示范村;洒巴苴国土面积24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40公里,总户数279户,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到 1189人,有汉、彝、苗、白等民族;普掌国土面积22.8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39公里,有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2户,总人口达到 1942人,有汉、彝、白等民族;六街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27公里,有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87户,总人口达到 2509人,有汉、彝、瑶等民族。六街村的拉吧咪被定为州、市级新农村试点;大自雄国土面积33.4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33公里,有2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9户,总人口达到 2828人,有汉、彝、瑶、白等民族;酒房国土面积37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24公里,有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7户,总人口达到 2414人,有汉、彝、白等民族。

  •   经济发展

      中山镇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多方采取措施,全力抓好农村经济,有力促进了全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该镇紧紧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政策,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年初早按排,会后早落实,工作有重点”的工作思路,从而确保了全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得2007年财政税收创新高的良好局面。

      截止2007年11月,全镇己完成地方各税征收任务,其中工商税收收入47.2万元,比年初计划23.82万元增23.38万元,增51%;烟叶税收入276.7万元,比年初计划252.77万元增23.93万元,增1.1%;完成年初计划数的109%;烟叶斤价创下历史新高,达14.08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元,比2006年的2444元增146元,增0.9%。

  •   自然资源

      中山镇[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3镇内森林资源丰富,以黑牛山、烧香寺山为主峰,总面积有45万亩,其中有林地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其植被属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及针叶林,以云南松、麻栎树、华山松为主。林海遮天蔽日,古藤攀援、涧水淙淙,瀑布飞溅。山茶花、杜鹃花等各种花草植物组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植物王国之乡,境内野生云南山茶花资源丰富,百年以上古茶花5株,野生山茶花1万多株,千年古树3株,具有开发茶花旅游观光的优势。有珍稀植物73科以上,1200多种,野生动物48种之多,有珍稀动物绿孔雀、白鹤、锦鸡、穿山甲等。镇政府所在地洒鸡口,林木茂密、气候宜人、环境清幽,是人们休憩、避暑的好地方。同时,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矿、铅锌矿等。

      由于地处山区高原,大气透明度好,蓝光紫光等短波光多,光质较好,境内无霜期可达310天以上,对农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类植物的生长有利,土壤多为紫色土、水稻土、冲积土,其中水稻土、冲积土占一半以上,有机含量丰富,土层较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强,适宜种植多种植物,特别适宜包谷、小麦、水稻、优质烤烟和核桃的种植。

  •   行政区划

      中山镇[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21984年3月前,中山公社辖中山、务阻、法鲁古、蚂蚁、哨房、普掌、洼子、洒巴苴、酒房、大自雄10个大队,267个小队。同年4月,农村体制改革,撤销公社,恢复区、乡、村建设,中山公社改称中山区公所,区公所驻地从泥郎村迁至洒鸡口。同时分别从酒房、普掌、大自雄划出部分村组成六街乡。体制改革后,中山区辖中山、务阻、法鲁古、蚂蚁、哨房、普掌、洼子、洒巴苴、酒房、大自雄、六街11个乡,449个自然村。

      1988年4月,区乡再次体制改革,撤区建乡,中山区公所改称为中山乡人民政府,原乡政府(小乡)改称村公所,中山乡人民政府辖11个村公所,449个自然村。2000年11月,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公所改为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

      2002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楚雄市中山乡,设立楚雄市中山镇,中山镇人民政府辖中山、务阻、法鲁古、蚂蚁、哨房、普掌、洼子、洒巴苴、酒房、大自雄11个村委会,266个村民小组。

  •   集镇建设

      91年至94年,中山镇投入小集镇建设资金108万元,扩建了从镇政府大门口至二街一段长2000多米的土石方工程,集镇主街道初步形成。

      94年至99年,共投入集镇建设资金980万元。铺设水泥街面8200多平方米,弹石路14400多平方米,排水沟2100多米,人行道2200平方米,扩建农贸市场1个,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挡墙1500多立方米,推出土石方401万多立方米。

      2000年,投资156万元,新建供销社至务阻丫口新大街一条,长274米,宽20米;扩建老街道295米,宽12米;同时,启动了洼子村九街的迁址和扩建工程,共增加有效街面2.23万平方米。

      2001年,中山镇借助撤乡设镇的时机,积极挖掘并创办了民族节日“杨梅节”,举办了“撤乡设镇纪念年”等活动进行物资交流,扩大了横向交流,拉动了集镇经济的发展。

      2002年,投资36万元修建了镇中心卫生至供销社水泥街面工程,长353米,宽7米;支持粮所新建了占地3800平方米,投资47.1万元的农贸市场1个,增加了肉食品和副食品摊位44个,铺面39个。大搞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安装了洒鸡口二街集镇街道路灯18盏。

      2003年以年,11月正式启动了洒鸡口集镇供水工程。建设倒淌河水库,库容为16.2万立方米,为供水水源,建提水泵站两个,日处理600立方米水厂一座,采用一、二级提水。铺设输水主管线长950米,从洒鸡口至镇政府铺设DN150输水管940米,铺设DN50输水管3100米至各用户。总投资254万元,解决了集镇饮水困难的问题。

      2005年年底共引进资金800多万元,镇外客商到中山镇经商办企业53户72人,实现年营业总收入2517万元,有力推进了全镇的招商引资步伐。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