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马站镇

马站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马站镇地处浙江最南端的东海之滨,是浙江省苍南县马站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的中心城镇,为马站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中国蘑菇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全国环境优美镇“的美誉。马站镇距苍南县城27.5公里,东与渔寮乡为界,南与沿浦镇、蒲城乡接壤,西连岱岭乡、福鼎市前岐镇,北邻赤溪镇、凤阳乡。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3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总人口29326人。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马站镇 别称: 蒲门 所属地区: 中国 浙江省 面积: 36平方公里 人口: 3万人(2007年) 地理位置: 马站镇距苍南县城27.5公里,东与渔寮乡为界,南与沿浦镇、蒲城乡接壤,西连岱岭乡、福鼎市前岐镇 著名景点: 渔寮金沙滩 地方特产: 蘑菇、四季柚、荔枝、茶叶、杨梅、无核柿、黄桃 知名产业: 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对台贸易和劳务输出业

  •   主要景点

      渔寮景区

      马站镇5渔寮景区面积23平方公里,距县城灵溪64公里,紧靠马站镇。该景区由渔寮澳、雾城澳两大沙滩和草屿山、大丽关岛等岛屿组成一幅充满自然野趣的山水画卷。渔寮大沙滩 渔寮沙滩长2000米,宽200至600米,是中国沿海大陆架上最长最大的沙滩,而且以水清、沙软、滩平、海阔见胜,四周林木繁茂,青山叠翠,环境优美,是理想的海滨浴场和沙滩运动场。这里盛产一种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沿岸有双榕迎浪、金钩吊鲤、双虎抢猪头等礁石奇景。最奇特的是沙滩当中有一堆巨大的乱石,用石片敲击在任何一块不同的部位上,便可发出各种不同的音韵,故称音乐石"。近海小岛还有石笋、妈祖、观音、水帘等洞景。

      雾城沙滩 雾城沙滩在渔寮沙滩北面1000米左右,长800余米,宽200米,处在水质清澈、风平浪静的海湾内,是一处极佳的海水浴场。澳口东有凤山、西有龙山,"龙凤呈样"之态势。传说旧时每早必有浓雾,故澳后村落称为雾城,即明初抗倭壮士所城(后并入蒲门所城,全称蒲壮所城),今城基尚存,人们屐履所至,无不激发怀古之幽情。

      马站镇6蒲壮所城蒲壮所城(国家级文保单位)是浙南明代抗倭重镇,位于马站镇附近的蒲城乡。该城原称蒲门所城,属金乡卫,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后因雾城的壮士所(城)合并到蒲门所,遂改称为蒲壮所城。这里文物古迹很多,当地民谣有:"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南西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其中著名的有北宋探花、礼部侍郎陈桷住宅遗址、古井,民族英雄陈后英庙、坟和建城时由国师选定埋在十字街的奠基石,以及宋、元时代的石刻、城墙等。该城是苍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开展古城凭吊,历史考察和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   农业经济

      由于马站镇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农业资源相当丰富,农业生产十分有特色。2000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52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8%。其中粮食总产量8231吨,产值1060万元;蘑菇产量8250吨,产值2970万元;四季柚总产量4000吨,产值l600万元。主要情况:

      马站镇4一、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98年投资800万元建成马站铁场水库,现已投入使用,共建成农田三面光渠道20多公里,机耕路30多公里,泵站10多座,架设农电网共3500多米,结合小流域治理,疏浚马站溪、阁洋河以及平原河道池塘,增强排洪和灌溉能力,加大生态农业的保护。二、科技兴农战略效果明显。举办各类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班,逐步提高农业工作者和生产者的自身素质,与科研单位合作,进行四季柚、蘑菇等农产品良种改选及病虫害防治课题研究,加强四季柚单株母本园培育,选派技术人员到省内外考察,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取得可喜成绩。

      三、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效果明显。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建成一批农业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有中魁四季柚园区、车岭四季柚园区、下魁蘑菇示范园区、魁里粮食园区、中姑、小姑设施农业栽培基地、魁里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园区等,加快了效益农业的发展。

      四、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逐步形成了以四季柚、蘑菇等拳头产品为龙头的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创办了天丰食品有限公司、鸿迪蘑菇加工厂等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支现代化供销队伍。办成了蘑菇交易市场、水果市场等农业产品专业市场,酝酿成立马站蘑菇合作社,使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   基础设施

      马站镇3城镇面貌日新月异。马站原为乡村小镇,房屋低矮简陋,街道狭窄不平。1982年开始掀起老集镇改造和新集镇建设热潮,至2003年,全镇新建房屋43.1万平方米;改建、新建街道27条,总长9.2公里;桥梁8座;铺设给排水管道24.5公里。全镇绿化面积达4500平方米,绿化率为12%。南新街、北兴街和朝阳路街道宽敞,楼房林立,是全镇的枢纽地带。镇内供电、供水、交通、邮电、卫生等公共设施逐步完备,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布局分明,市容整齐,为温州市“一星级”文明城镇。2003年,因城镇发展需要进行总体规划修编,按城镇功能设立中心区组团、老城区组团、西南组团和东南组团。

      道路:全镇县四级公路5条,全镇共有机动车辆350辆,开通马矾、马霞、马城、马渔、马云等主干交通线,并到2000年底前全部完成沙改油工程。农村机耕路建设加快,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公路。

      供电:全镇有工业595、马站596两条高压线路,并在2000年投资200多万元进行改造,全镇月发电量80万千瓦时,电价与全县接轨。

      供水:已建成的自来水厂一座,基本上满足生活与工业用水需要。同时,加强对自来水管道改造,不断满足居民需要。投资700多万元,建成马站铁场水库,现已投入使用。下步要采取股份制形式建设铁场自来水厂,加快铁场水资源开发,提高马站人民的用水质量。

      通讯:电信与邮政事业发展较快,共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电信大楼、邮政大楼。全镇共装程控电话4200多门,容量10000多门,拥有手机约6000部,并实现村村通电话。

      电视:全镇共装有线电视终端4800多户,并与高压线路改造进行同步改造,提高收视清晰度,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

      其他:学校、酒店、旅馆、医院等配套设施完善,大大地改善了经济发展软环境。

  •   概况

      马站镇1马站,原名“浮云”成“蒲门”。相传很久以前,蒲门原是一片汪洋,素有“沉东京,浮蒲门”之称。后来经过桑海沧田的变化,慢慢演化成现在的马站。苍南的马站,依山面海,多姿的地貌与特定的地理环境,赋予了马站特有的文化。马站地处浙闽交界,濒临东海,是浙江的南大门,是全省唯一具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的地理单元,夏凉冬暖,四季如春,境内以其独特的小气候和丰富的"名、特、优、新、稀"品种资源而闻名全省。特殊的地理地位,形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使马站素有"浙江小昆明"之美称。

      马站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以农业为主,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5%以上。支柱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对台贸易和劳务输出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达到产业化所需要的生产规模,经济发展外向型程度迅速提高,创汇农产品品种不断增加,已有盐水蘑菇、罐头蘑菇、新蘑菇、四季柚、对虾、紫菜、洋栖菜、文蛤、活蟹、活鱼等十几个品种外贸出口。

      马站镇是马站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马站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的中心城镇。全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三个总支,23个村居,3万多人口。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财政收入4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001元。

  •   沂水县马站镇

      马站镇位于八百里沂蒙最北端,地处三市(临沂、潍坊、淄博)五县(沂水、沂源、临朐、诸城、安丘)的中心,东红、泰薛两省道“十”字穿越镇境,青红、沈海高速交汇于此,全镇辖66个行政村,6.9万人口,总面积133.1平方公里,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农工结合,重工活商,强农兴克,依法治镇”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镇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3.4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9元。先后获得全国土地管理先进乡镇、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临沂市中心镇建设一等奖等称号。

      建国前后,沂北县曾设在马站镇。镇内古迹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穆陵停雪”为旧时沂州八景之一,并拥有天桥官庄汉墓群、杨家珠江汉代古城等名胜古迹,尤其是穆陵关极具考察开发价值。

      设计城区规划6平方公里,构筑了“九纵八横”的总体框架,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3处市场、7条道路、2处公园及自来水、公厕、路灯等配套建设;沿河公园、中心广场、绿地街雕,独具特色,错落有致。同时,社会医疗、劳动保障教育体育、金融保险、邮政通讯、餐饮娱乐等行业体系日臻完善。

      马站镇8拥有民营企业30家、个体工商业户达5000家,已培育起了地毯、皮毛、煎饼、运输、花生筛选、餐饮服务六大支柱产业,资源潜力巨大,凸现无限商机。全镇粮作物之比为4:6,发展杨树丰产林11000亩,烟桑面积5000亩,林果8000亩,大棚瓜已发展到5000亩;发展百合、桔梗、中药材2500户。初步形成了“南桑菜、北林果、东西烤烟、面上畜牧”的发展格局,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前景非常开阔。

      矿产主要有钛铁矿石、钾长石、玄武岩、磷石、花岗岩、云母、矿泉水等。沂风矿泉水经过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勘察鉴定,达到开发矿泉水国家标准,开发前景良好。

    => NULL,
  •   社会事业

      马站逐步实现由农村集镇向现代城镇发展。通过环境治理大行动和"双整治"活动,城镇的绿化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马站溪和阁洋河得到治理,重现河宽、水清、岸绿景象;违章建筑、建章篷架、户外广告、临时摊点得到整

      马站镇7治,交通秩序得到整顿;城镇亮丽工程建设:北兴、迎宾、河滨等主要街道铺设釉砖1800平方米,建设灯箱广告60多只;邮政、电信、信用社等大楼拔地而起,阁洋河小区开发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工商、土管大楼等公建项目已进场动工,文体中心正在图纸设计和地质勘测。"十五"期间和二OO一年远景目标,我镇的城镇建设蓝图已构绘出炉,重点要完成六项工程:马小迁建、医院改建、城镇防洪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马站引水供水工程、文体中心工程、客运中心迁建工程等,进一步提高城镇的档次和品位。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镇有幼儿园6所,小学8所,初级中学2所,高级中学1所,在校生4683人。其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63%。乡村电子信息馆、卡拉OK厅、网吧、老人文化中心、康乐中心(台球城)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有线电视终端5300户,程控电话4700多门,容量10000门,拥有手机约8000部,宽带用户200多户。医院、村级卫生室、妇幼保健站、爱国卫生办公室等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实行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建成市级敬老院。

  •   经济状况

      镇区地处苍南县三大平原之一的马站平原,具有冬暖夏凉的独特地理环境,种植业闻名省内外。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镇人民大兴水利建设、标准农田改造之风,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质和新的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2003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521万元,农业总产值7839万元,其中粮食总产量7277吨,蘑菇产量8500吨,产值4000万元,四季柚产量2500吨,产值1400万元,人均收入2198元。马站镇农业作物种类繁多,有蘑菇、四季柚、荔枝、橙、桃、李、无核柿、杨梅、番茄、葡萄、草莓、芹菜、麻竹等,现已建魁里、下峰商品粮生产基地,中魁、车岭、桥头三大四季柚园区,棋盘、下魁、兰山三大蘑菇园区,城门脐橙基地,中姑番茄、草莓基地,下峰芹菜基地等。其中蘑菇、四季柚多次被国家农业部及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奖、金质奖和银质奖,四季柚获中国绿色食品标志。创办了天丰实业有限公司、清源蘑菇合作社了、鸿迪蘑菇加工厂、马站四季柚合作社等农业加工企业和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产品远销欧洲、中东、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大市场,已逐步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格局。

      工业、商业方兴未艾。2003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2家,工业总产值2331万元,涉及蘑菇加工、仪表、纺织等行业。商业市场兴旺繁荣,2003年,镇内建有小商品、蘑菇、水果、蔬菜、粮食复制品、畜牧、木材交易等7个贸易专业市场,年市场交易额达11500万元。共有国营、集体、股份、个体商店420多家,朝阳路为全镇“诚信经营文明示范街”。

  •   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特殊,农业资源丰富。本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热量丰富,阳光充足,夏凉冬暖,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在18.5℃以上。独特的气候条件,为马站镇发达的农业创造了天时、地利优势。镇内稻米盛产,名特优产品

      马站镇2种类繁多,蘑菇、四季柚、荔枝、茶叶、杨梅、无核柿、黄桃等闻名遐迩。马站四季柚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有"仙家名果"之美誉,早在清朝就被列为"贡品",后多次被评为优质农产品,先后获全国优质奖水果柚类金杯奖、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绿色食品证书,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全镇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值3000多万元,并建成一批四季柚现代示范园区。蘑菇是马站的又一拳头产品,种植面积达2600万平方尺,总产量2.3万吨,年产值5000多万元,是浙江省蘑菇生产的发源地和中国蘑菇之乡的主要生产和集散基地,产品远销日、韩、美、意等国,成为我县重点的创汇农产品。效益农业发展较快,成效明显,已形成六大农业生产基地。马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东有东方夏威夷渔寮金沙滩,南有国家一级渔港霞关港和沿浦湾海水养殖基地,西有国保单位蒲壮所城,北有民族风情基地岱岭畲族文化基地,形成蒲江九九、笔架夕照、牛狮水库、金山花果井、鹤峰望远等蒲门十大景观,吸引省内外旅游爱好者,年接待游客达数万人。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