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钟山区

钟山区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钟山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六盘水市,是西南川、滇、黔、桂、渝四省一市的“旱路立交桥”、贵州西部大城市六盘水的中心城区,处于滇黔两省结合部、贵阳——昆明两大城市的中心点,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中心带,是西南铁路、公路交通的十字路口。东接省会贵阳,北邻四川、重庆,南连广西,南下出海,西可穿越云南通往东南亚,区位条件十分突出。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钟山区 外文名: Zhongshan Qu 别称: 中国凉都.魅力钟山 水城(老城) 下辖地区: 4个街道办事处,5个乡镇 人口: 常住人口50万以上(2009年) 著名景点: 韭菜坪,文昌阁,凤池园 明湖湿地公园,乌蒙国家地质公园等 火车站: 六盘水站,六盘水南编组站,水城站,大湾站 行政类别: 市辖区 电话区码: 0858 邮编区码: 553000 面积: 478.84平方千米 地方方言: 贵州话,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3个镇、6个街道 著名景点: 韭菜坪,文昌阁,凤池园等 人口: 60.68万(2014年)

  •   人口民族

      至2014年,钟山区常住人口为60.68万,境内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穿青族等民族。

  •   传统文化

      钟山区5(一)文化活动

      “十五”期间,随着国家对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加强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钟山区汪家寨镇、凤凰街道办、老鹰山镇、月照乡等相继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共4个),社区已建文化活动图书室14个,各行政村都在筹建和建成大小规模不一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同时,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已建社区文艺队伍10支,人员近300余人,农村自办文艺团体3个,人员40余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艺队伍的不断壮大,为改善边远地区农民文化生活的贫乏状况,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我区积极推动“2131”工程的实施,近五年来,累计到边远村寨放映78场次,观看人数18540余次。因陋就简地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累计送戏下乡43场次,观众2.5万余人。 (二)节日

      除每年配合市政府举办“凉都消夏节”文化活动外,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创建双拥模范城区大型广场演出、钟山区创建精神文明城区万人签名活动、钟山区“迎国庆”系列活动及钟山区迎新春广场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   历史沿革

      钟山区1钟山区是1988年建立的市辖县级行政区,是“中国凉都·六盘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和金融中心,辖4镇1乡4个街道,面积478平方公里,人口45万,居住着汉、彝、苗等31个民族。因市中心有上钟山、下钟山而得名。 1987年12月,国务院以国函(1987)199号文件批复:撤销水城特区,设立六盘水市钟山区和水城县;以原水城特区的水城、大河、汪家寨、大湾、老鹰山、观音山6个镇和城关、教场、其林、德坞、凤凰、白腻、月照、煤厂、以德、艺奇、纳福、三合、二塘13个乡为钟山区的行政区。

      2006年,钟山区辖:4个街道(黄土坡、荷城、凤凰、德坞)、1个乡(月照彝族回族苗族)、4个镇(大湾、汪家寨、大河、老鹰山),63个行政村、65个居委会、49个社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5329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分别为:黄土坡街道125533人,荷城街道91632人,凤凰街道32221德坞街道12052人,老鹰山镇33181人,观音山镇9716人,大河镇32486人,汪家寨镇52957人,大湾镇48267人,月照彝族回族苗族乡15248人。

  •   古迹遗址

      钟山区12硝灰洞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硝灰洞因古时有人在洞内挖土熬硝得名。位于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地处今水城发电厂附近,是贵州省继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后,于1973年夏发现的又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为贵州发现的第二个有人类化石之旧时器时代遗址。同年冬至次年春,由省博物馆发掘清理。此洞为一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比今河面高出40米,海拔1700米。洞内所存堆积物长1.5米、宽0.3—1米、厚0.1—0.7米,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于第三层堆积物中,出土古人类牙齿化石一枚,系老年男性左上犬齿,齿枚粗壮,齿根较完整,末端稍缺,齿冠咬合面严重磨损。近中远中径为9.3毫米,唇舌经为9.8毫米,齿根19毫米,呈黄色,石化程度深。具有关专家考证:较“北京人”进步,较“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原始,命名为“水城人”。伴随出土有东方剑齿象、野牛、野羊、野猪及野鹿等化石多件。有石器53件,计石锤20件,石片33件。其中5件用锤击法制成,:28件用锐棱咂击法制成。锐棱咂击法加工石器,为该洞古人类加工石器之主要方法,迄今为止,为全国所有旧时器遗址中所发现之特殊加工方法,可能代表一种新型区域性文化。在厚达0.5米灰烬层中,发现含有多种颜色灰烬、烧骨和烧石。硝灰洞是我国华南地区古人类用火年代最早、最丰富之遗址,确定地质年代为更新纪晚期,距今约20万年。因修公路,洞已大部破坏,现仅余洞后左方一文化层剖面。该遗址对研究史前人类进化、演变、发展有极为重要文物考古家价值。1982年2月23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集厂铅锌冶炼遗址

      距中心城东30公里,老鹰山镇石板河村和本桥村。面积1.2平方公里。村前村后,漫山遍野皆冶炼铅锌所遗址堆积物,有的厚达15米。福集厂建厂年代,据1987年10月在街上发现之火神庙碑记载,为清乾隆十年(1745)。厂区由生产和生活区组成。生产区主要在福集至火烧坡一带。矿石主要从人和洞、穿岩洞、头塘老珙山观音厂(今金竹林)等处采供,年产锌180万斤,产品均调往毕节和外省钱局制币。据乾隆《毕节县志》载:设于毕节之宝黔局,“每年用白铅(锌)四十万斤,自水城之福集厂拨运供铸”。生活区主要在街上,此处系福集厂核心,厂官、管事等均居此。咸丰年间,街上四周筑有城墙,厚1.7米,高4米,长1000余米.福集厂停办后城墙内外两侧石料被拆毁,只余中部夯筑之土心,故又称“土城”。城中有一条街道,宽5米,长300余米,连接东西两道城门,仅此二门可通城内。城内原建有官房、花厅、东西库房、火神庙、龙王庙及其他建筑设施,西门外还建一座孤老院,收养年老体弱无家可归劳工。附近还开辟有一300余亩大菜园,以保证厂内蔬菜之需。是时驻有护厂兵丁,辟有数亩宽校场。由水城通判代管厂务,较有名管事(管理厂务官员)有嘉庆、道光年间之何学彦,咸丰年间之肖必明(肖万全)等,肖必明创有“万全商号”。福集厂停办时间, 《咸同贵州军事史•七十六章熟苗之役》载:咸丰十年(1860)十一月“威宁苗掠至水城…苗据福集厂”。据肖必明子孙述说,福集厂陷时,其祖事先得讯,逃到水城,护厂兵头领杨喜贵战死,可推此次战事系停厂直接原因。

      此遗址为当时贵州少数几个大厂之一,系贵州为数不多之著名铅锌冶炼遗址之一,对省市矿业史及社会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89年6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1月9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地方特产

      “尝回头”羊肉粉制作尝回头羊肉粉需要几十种开胃健脾、强身健体的上乘中草药中有很多种只能在六盘水的地理环境中生长。以乌蒙高原野生家养的黑山羊为原料。

      怪噜饭怪噜饭是贵阳最为普遍的一种快餐炒饭。

      夜郎炝醉肉夜郎炝醉肉味咸甜,微辣解腻。

  •   地貌特征

      钟山区61、地势:钟山区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之梯级状大斜坡地带,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北低。海拔最高点是大湾镇境内的贵州第一高峰—韭菜坪,海拔高度为2900.3米;最低点在月照乡的独山村界河出境处,海拔高度1450米。 2、山脉:境内山脉延伸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大,为乌蒙山脉分支之3条山脉。一条自梅花山向东南延伸,经我区德坞、凤凰出境,此山脉为长江水系水城河(响水河)与珠江水系北盘江分水岭;一条自梅花山到水城县的双嘎乡向南边延伸,经德坞、黄土坡、荷城3个街道办事处到月照乡,成为水城河(响水河)与三岔河(大河段)的分水岭;另一条由韭菜坪延伸到水城盘雄乡分支,经汪家寨镇的纳福转向东边延伸到大河镇的以德进入水城县的连山,成为三岔河(大河段)与连山河的分水岭。

      3、地貌特征:境内地貌由山地、丘陵、谷地、盆地、台地、山原6类构成,地貌与地层岩结构关联较高。在碳酸盐类分布区,岩溶盆地、丛峰槽谷、峰林洼地和孤峰、穿洞、溶洞、石笋、石芽、坡立谷、竖井、落水洞等个体形态,构成了北亚热带高原奇特的喀斯特岩溶景观。

  •   工业发展

      钟山区工业基础雄厚,传统的煤炭产业、原材料、建材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水平,电子、医药等新兴工业也在逐步发展。 煤炭产业:“江南煤都”六盘水的煤炭资源丰富,钟山区辖区内的煤炭资源适用发展煤炭的深加工、煤层气、瓦斯等副产品及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按照产业链的发展途径,可发展煤-电-高能载体产业、煤-焦(气)-化产业、煤-油-电产业、煤焦油精细化工等产业。

      机械制造及材料工业:随着六盘水大型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对机械、机电设备、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工程材料、五金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大型机械设备维修、中小型机电设备制造、建筑装饰及建工材料生产、五金制造等相关行业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轻工业:可依托境内的人力资源、气候资源、电力资源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如制衣、制药、药材种植加工、食品的生产加工等行业。

  •   文化遗迹

      古建筑一、东岳殿:位于老城东之城隍庙内,坐东北向西南。始建年代待考。从现存梁架结构看,未发现拆换情况,可见建后未作过大改修。城隍庙为水城较早寺庙之一,现已部分拆毁。东岳殿系庙内保存较完整之古建筑。为砖木结构,主要构架全以优质丝梨木做成。九架檀,通面阔三间13.83米,进深7.86米,座落在2.8米高月台上,两层单檐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底层和二楼之明间均为一进,次间均为二进;明间为抬梁式,两山为穿斗式。占地面积为108平方米,经多年风雨不毁。

      门前踏垛为19级,无垂带,纵6米,横4米。月台正面两侧砌有青石月宫门,高2.8米,与月台平,可容两人对过。

      东岳殿挺拔雄伟,可体现当时建筑水平与技术成就,具有较高文物价值,为本区不多之古建筑遗物,更显珍贵。1987年12月28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文昌阁:俗称观音阁。位于老城北端一小石山上,坐北朝南,略偏西。始建确切年代待考,至迟在清嘉庆初年。文昌阁为一处古寺庙建筑群总称,包括山门、魁星楼、文昌宫、韦驮亭、文昌阁、东西配殿等。东西宽48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 其中,文昌阁系水城尚保存较完好之一处寺庙余部,尚存文昌阁及东西配殿,而山门、魁星楼、主持房、韦驮亭等已不存。文吕阁自50年代以来,曾用作单位宿舍而折修改装。继而毁于1958年。

      据老人回忆,文昌阁坐落之小山上,长满松柏、皂角、冬青、竹子及花草,文昌阁掩荫于高大树木之下,清净幽雅。每当夜幕降临,干百只白鹤、鹭鸶栖息于树上,倍添生机。今树木绝大部分已伐。

      尚存之文昌阁,占地面积216平方米。通面阔五间24米,明间面阔4.6米,一进9米,次间面阔4.1米,一进9米,梢间面阔4.1米,二进9米;通高9.3米。单檐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构架,砖石砌筑四壁,盖青筒瓦。除筒瓦有部分换盖外,木构架、板壁、墙壁、滴水等,均系清代遗物。

      东西配殿各为面阔三间,8.7米,一进6.5米,通高5.6米.为单檐硬山,穿斗式,砖木结构,盖小青瓦,占地面积各为56平方米。

      文吕阁为此建筑群中主要建筑之一,为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翼角起翘,盖青筒瓦。底层直径约4米,中上两层高约3.6米,屋顶高约2.1米,通高约13米。底层有6道隔扇,隔扇上段以透雕手法雕有象征吉祥之飞禽走兽图案,裙板上为花草浮雕,垂脊上塑有仙人走兽,翼角均系有铁铃。底层门楣挂一横匾,镌贴金正书“慈航普渡”大字。中层檐下挂一横匾,镌贴金正书“星垣书桓”大字。清道光三十年(1850),于上层檐下悬一横匾,镌贴金正书“人文蔚起”四字。

      门前左右座有石狮一对,天井中央置一化钱炉,重约500公斤,铸造较精细。

      文昌阁建筑群,集释、道于一地,系一处具有综合代表性寺庙建筑,对研究清代水城各种宗教文化和建筑有较高参考价值,1988年6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钟山区13三、老城杨氏居宅:位于老城内南端,坐北朝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杨毓彦所建。民国时期,由其后代居住。50年代,改作水城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后期,改作县医院老城门诊部。只板壁稍有改变,至今保存较完好。此宅建于一南北长东西窄台基上,布局严谨而对称,为一四合院。从踏垛而上,从临街面起,依次为前房,东西厢房,正房。由前房、厢房、正房围成正方形四合天井,用以排水和采光,天井铺石板。建筑取悬山式,适于通风防潮。宅房为两层,单檐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前房通面阔五间16.4米,进深二进7.8米;明间为过厅,面阔3.28米;次间、梢间面阔各3.28米.东西厢房通面阔各三间15.2米,一进3.85米.正房通面阔五间16.4米,进深二进8.5米,分明间、次间和梢间,明间东侧有一过道,宽1米余。前房、厢房、正房内合四周,有走廊相通,宽1.12米。居宅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做工讲究,一些部件饰有浮雕,挑檐枋上之图案精美,完整清晰。

      老城内,众多清代木结构宅院建筑,尚存规模较大较考究而完整者,数杨氏居宅。为研究水城清代晚期民居建筑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之实物之一,有文物价值。1989年6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罗氏居宅:位于老城中部大街上(今和平路),坐西南向东北,建于民国31年。为罗景玉及其弟所建。过去,此街商号云集。此宅建在一南北长东西窄之地皮上,东西壁早有他人私宅,因地而建成长方形布局。为木结构穿斗式,三层单檐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通面阔6.5米,进深17.5米,高11.4米,占地面积250平方米。由临街面前房、后房、西厢房及连接前后房之角楼组成。东侧和西侧底楼未建厢房。前房面阔二间,进深6.8米,西间靠西侧有一窄过道。后房面阔二间,进深6.05米,东间靠东侧有一窄过道。厢房面阔二间4.5米,进深约3米。耳房面阔进深均2.2米,呈正方形。

      老城内尚存木结构民居建筑,在用材、选料及高大方面,均无超此宅之民居建筑。此宅为40年代城内第一高层建筑,工艺亦称城内一流。为是时优良木结构建筑之代表。

      1949年以后,此宅归人民政府所有。随着木材短缺及其他建材发展采用,城市已不建木结构房屋,此宅更显珍贵。为研究清至民国水城木结构建筑发展变化及工艺水平,提供一实物。1989年6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旅游资源

      名山—韭菜坪:位于钟山区大湾镇海戛村,山上长有野韭菜,山脊和侧坡上呈现一处处缓平地带,故名。主峰距中心城西北约90公里,海拨2900.3米,为贵州省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韭菜坪梁子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坡缓长,北坡陡短。梁子岭脉亘于群峰之上,为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梁子岭脉绵延,山体宏大,岭高峻而不陡险。只少部地段石化呈喀斯特地貌。大部为草山,草地铺茵似毯,间有箭竹和灌丛,牧群如云,云雀凌空弹翅蜿歌。靠主峰东西两侧,有两座次高峰,从两边将主峰托起,好似擎天巨人之双肩。梁子东西两头之南北两侧,岭脉呈对称四伸,廷展出四片小山群,峰群林立耸翠,从而将主峰衬映更加挺拔雄伟,可谓“山海之上耸巨峰,巨岭脊上挺危峰”。一峰高踞千岭万山之上,而成“山国”贵州之“山王”,从而更显高朗、开阔和壮美。可目扫水城、赫章、威宁县邻近主峰之大片辖区,远山如浪,山与天相连,四周群山皆小。主峰之巅,长满杜鹃花、刺叶栎、箭竹等植物,国家于顶端置有测量标记。岭上气象万千,变幻多端:晴日,目穷数百里,收众山于眼底;阴时,视线不过数米,如沉雾海;雨天,或细雨如丝扑朔迷离,或暴雨倾盆,山怒峰吼;雨后初晴,云海茫茫,千山若隐若现;春日,山下已是万紫千红,山上却积雪未尽,草木沉睡,一旦春光普照临山,满山植物抢时放绿开花结实;春夏之交,一旦乌云密布,冰雹骤然而至;夏令,山上和曦送凉,山花烂漫,杜鹃点红;秋季,红叶遍野,金绒满地,八月左右,满山提早换上“黄袍”,寒气一袭,竟会大雪纷飞;十月,就银装素裹,耸亘皓幛。 钟山区9喀斯特景观与洞穴

      1、水城溶盆峰林区景观:上钟山、下钟山、凤凰山、石龙、笔架山公园、龙凤地宫、麒麟洞、清华洞、一线天(小三峡)、白鹤景区、双坝景区; 2、老鹰山岩溶洞穴地貌景观:神洞迷宫、石河景区、战备油库群、大白崖峡谷、石河水库、天然杜鹃林、石大人山、阴河洞、山间草甸、坡地牧场;

      3、月照三岔河峡谷溶岩洞穴景观:月照景区、小山峡、月照、小屯、独山、赵家大箐、驼峰山、蟾蜍吞月山、伏狼山、大硝洞、老鸦洞、仙人洞、猴子洞、跳花坡、电站瀑布、大坝草场。

      现代人造景观:人民广场、明湖公园、清碧公园、人民广场、荷城花园(包含凤池园、麒麟洞)、德坝大桥、铁路南编组站;

      民族风情:民族风尚、民族文化、民间音乐、民间工艺、民族习俗、民族节日。

      近郊游景点:白云山庄、红石榴山庄、桃源山庄、辰峰园、双龙科技观光园。

      旅游服务功能钟山区10(一)交通运输:钟山区交通较为发达,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创造了“东进西出”、“北上南下”的有利条件。 1、铁路运输:贵(阳)昆(明)铁路横穿东西,株(州)六(盘水)在区内接轨,内(江)昆(明)铁路纵贯北南,二级三级编组站在区内建成,钟山区地处铁路运输的“大十字”交汇处,特别是内(江)昆(明)与南(宁)昆(明)铁路相接,构成了西北各省、区通达出海口之捷径。

      2、公路运输:贵(阳)烟(堆山)、水(城)盘(县)、水(城)毕(节)、水(城)煤(炭包)、水(城)南(开)等公路由区内通往四面八方。区内乡以上营运公路228公里,其中省道95公里、县道39公里、乡道94公里。全区67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路率达100%。

      (二)旅游服务设施:

      1、区内有市政府迎宾馆、明湖宾馆、钟山宾馆、新华大酒店、雨田酒店、金三角大酒店等星级宾馆。

      2、特色饮食系列:钟山区是汉、彝、苗、回等26个民族聚居的贵州西部重要城区。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开发,各地游客的溶入,全国各地的饮食风味与本地的饮食风味相渗透、相融合,创造了具有钟山区风格的包容东西南北的饮食特色。除登大雅之堂宴宾的各种菜系列以外,还有以黑山羊、黄牛、本地鸡、狗、鹅、鱼等肉为主料的火锅系列、民族风味系列、山野风味系列、烙锅小吃系列、烧烤小吃系列、酸味饮食系列、土豆食品系列、荞麦食品、姜食品系列等等。有老城小吃一条街、西部一绝的全有福烙锅、还有在建的凉都羊汤锅特色饮食城,该项目是六盘水市第一届凉都美食节以本地特色饮食为主打产品,主要以羊肉各种深加工特色饮食为基础,及其他饮食为一体的特色饮食城。凉都羊汤锅(特色饮食城)建在德坞街道办事处西宁路两侧,全长520米,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凉都羊汤锅(特色饮食城)的建成,成为我市饮食文化领域的一个新亮点,对打造“凉都品牌”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引进天恒大酒家、夜朗王羊汤锅、辣鸡王、全聚福羊汤锅、红盆景干锅鸡等几十种特色餐饮。

      旅游发展优势钟山区11(一)区位优势:

      一是六盘水市钟山区处在滇、黔、桂三省区边缘结合部,处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的中心节点位置,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位置取向,把我区与三个省会城市紧紧地联系起来; 二是钟山区处于南贵昆经济带西部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六盘水市,这一地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钢铁原材料生产基地,比较优势突出,六盘水铁路交通枢纽的建成,使本区成为六盘水、毕节、黔西南三地市的物流中心,成为该地区的区域中心和发展带动点;

      三是处在六盘水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城区,有市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城市经济的良好条件。

      (二)气候优势:

      钟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较为特殊。按照气象学四季标准划分,则为既无酷暑,又无严寒,常年无夏,春秋相连,人们常表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表现出典型的贵州西部高原气候特征。对于开展休闲度假和避暑观光、体育竞技、探险(攀岩、洞穴)与考察等旅游活动十分有利。

      气温:年平均温度12.3℃,极端最高温度31.6℃,极端最低温度-11.7℃,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4.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0.1℃。

      降水量:年均降水量1182.8mm,降水量最少月(1月)为17.6mm,降水量最多月(6月)为243.7mm,降水量超过l00mm的月份是5至10月。

      日照天数:年日照时数在1253—1556小时之间。

      无霜期:无霜期在230—298天之间。

      湿度:年均相对湿度8l%。

  •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2010年,钟山区投入1200万元扶贫资金,共脱贫13855人,全区整体实现脱贫。促进1.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46元,年均增长5.45%。

      基础建设

      凤凰新区建设从2001年起步,已完成投资4亿多元。完成新区道路系统及区机关行政办公区、怡景小区、碧峰小区等七个小区的综合规划设计,其中五个小区已动工修建,水西路延伸段、龙井路、碧云路、凤凰大道已完工,11万伏“水中”高压线路已经改造完成。建成大湾片区、老鹰山片区、德坞片区供水厂3个。至2011年,已建成6个水库,年供水量为8600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达98%。

      文化事业2006—2010年,钟山区汪家寨镇、凤凰街道、老鹰山镇、月照街道等相继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共4个),社区已建文化活动图书室14个。已建社区文艺队伍10支,人员近300余人,农村自办文艺团体3个,人员40余人。

      2006—2010年,累计到边远村寨放映78场次,观看人数18540余次,累计送戏下乡43场次,观众2.5万余人。

      交通运输铁路

      钟山区境内铁路运输四通八达,贵昆铁路、株六铁路、六沾铁路横贯东西,内昆铁路横跨南北,二级三级编组站在区内建成,钟山区地处铁路运输的“大十字”交汇处,特别是内(江)昆(明)与南(宁)昆(明)铁路相接,构成了西北各省、区通达出海口之捷径。密集、便利的铁路大动脉为钟山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公路

      2000年末,实现“村村通”公路,2008年底,钟山区95%的组通了公路。完成县道提级改造4条38公里,建成旅游路、经济路4条10.7公里。

      钟山区境内有水黄高等级公路、水盘高速公路、都香高速(六盘水到六枝段)、杭瑞高速公路六盘水段(在建)。区内乡以上营运公路228公里,其中省道95公里、县道39公里、乡道94公里。全区67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路率达100%。

      2011年,钟山区完成道路路口硬化138个、背街小巷改造42条9.63公里。完成大丫口至白鹤公路及乌砂寨支线建设。凉都森林公园开发、市中心城区集中供暖等启动实施,六沾铁路复线(钟山段)通车。

      至2014年,钟山区客运线路32条,跨省线路24条。

      机场

      六盘水月照机场按照4C级机场建设。贵州六盘水市月照机场2014年11月28日正式通航,近期将开通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昆明和贵阳6条航线,远期拟开通六盘水至海口、厦门、长沙、武汉等重要城市航线。

      教育事业至2009年,钟山区教育局所属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100余所,在校学生10万余人,在职教师4000多人。其中有高级中学四所,即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六盘水市第五中学、六盘水市第九中学、六盘水市第十中学。

      医疗情况至2012年,钟山区主要医疗机构有10所,分别为:钟山计生妇幼保健中心、钟山人民医院、安居医院、黄河医院、协和医院、友好妇科医院、凉都妇产医院、黄办一社区医院、民生医院、科技医院。

      2011年,钟山区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

      2012年,钟山区发放城乡低保金4056万元、医疗救助金209万元,建成养老服务中心2个、养老服务站8个,建成廉租房2858套、安置房77222平方米,新农合、新农保参保人数141061人和55465人,参保率达98.88%和83.56%。

  •   经济发展

      钟山区2钟山区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类型,即现代工业和落后农业结合组成的城市。过去,钟山区农业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肉猪、家禽养殖规模小、数量少。随着城市中心区的拓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增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要使15万农民富裕起来,钟山区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突出位置来考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围绕城市餐桌,大力发展城效型农业,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兴建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和新特蔬菜高效栽培基地,如引

      钟山区3进以色列品种无限生长极西红柿,亩产近万斤,努力推动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扩大经果林种值规模,以品种改良为重点,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已建成南江黄羊、爬山鸡、折耳根、金秋梨等20余个种养基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种植粮食的局面。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投资1373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工程65处,安装输水管道717公里,解决94296人、60945头牲畜饮水困难,建成沼气池4500口,完成坡改梯工程21455亩。三是重点扶持凉都乳业公司、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场等龙头企业,加快基础项目的实施,加大石河景区、白鹤景区的开发建设。实施退耕还林35000亩,完成天然林工程公益林建设24万余亩。同时,帮助退耕还林退草的农户寻找增收途径。四是投入1200万元扶贫资金,共脱贫13855人,全区整体实现脱贫。促进1.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46元,年均增长5.45%。

      钟山区4钟山区工业以煤炭为主。为整合资源,调整优化结构,使资源增值,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增长,钟山区一直围绕巩固煤炭,改造铅锌的战略,推进全区工业结构调整。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取缔土法炼锌、土法炼焦,加大铅锌冶炼的改造力度,强化骨干矿井的建设;五年来,共取缔2700个土法炼锌炉,关闭不具备安全开采条件的小煤窑500处,同时对于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符合环保要求的铅锌冶炼厂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投资4000余万元,完成14对煤炭骨干矿井改造,推广机械采运、壁式采煤法,所有的矿井安装井下瓦斯监测系统,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理顺了煤炭产、供及税费征管关系,依法保护生产者、经营者、运输户的合法权益,标准化验票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电子计量标准管理。除了煤炭、铅锌外,钟山区政府还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凤凰新区的开发、野马寨电厂的建设、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场的建成、大型铁路货场、老鹰山煤化工等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将成为钟山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几年,钟山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极快,非公有制经济税收超过区财政总收入的60%。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钟山区明确提出了“放手发展、积极支持、合理引导、规范经营”的思想,实行市场准入平等、税费平等、融资平等,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条件的外部环境。六盘水南编组站的建成投入营运,凤凰新区的开发建设及小城镇建设,给各类商业、娱乐业、餐饮业、运输业、加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旅游、货运仓储、金融保险、社区服务、房地产、社会中介、信息咨询等拉动性强的新兴行业也应运而生,一批境外非公有制企业相继来此落户。

  •   自然资源

      生态植物植被钟山区71、生态植被:由于多种原因,境内原生植被尚存很少,现状植被均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乔木主要有松、杉、青冈、包石栎、猴樟等,灌木有石楠、冬青、乌饭、南烛、旱冬瓜(化槁)等。原生植被破坏后,次生植被演替为以火棘、悬钩子、毛叶蔷薇、马桑、野花椒等为主的藤刺灌木。灌木林多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脊和孤峰上;由于气温低、风大、土层浅薄、水肥条件差等原因,即是乔木树种,也只能长成灌木。在规划开发的旅游区内,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植物生长茂密,并有规模不等的天然草坪。 2、野生常见植物:野生山菜植物:茨菰、花椒、蕨苔、竹笋、萱花(萱草)、藤藤菜、木姜子、野荞菜、香椿、刺老包、木耳、菌类、竹荪及其它野生菜等。

      3、野生果品植物:短杨梅、五味子、八月瓜、藤瓜、毛叶蔷薇、刺梨、猕猴桃、山楂、草莓、野葡萄、茅草、榛子、枸杞、毛杨梅等;野生纤维植物:构树、荨麻、野桐(九层皮)等;

      4、野生淀粉植物:蕨根、春冈子、火棘(救军粮)、广魔芋等;

      5、野生硬木植物:野胡桃、高山栎、黄连木、清香木、刺叶冬青等;

      6、野生园林花卉植物:木莲、重瓣棣棠花、细圆齿火棘、小果蔷薇、西南山茶、秀雅杜鹃、马樱杜鹃、皱皮杜鹃、岩生杜鹃、云南杜鹃、南天竹、山梅花、刺叶冬青、野扇花、女贞、野八角、爬山虎、金银花、华钩藤、棕桐、麦冬、兰花、龙胆草等;

      7、野生药用植物:野生药用植物有300多种。但名贵药用植物只有:天麻、黄连、杜仲、石斛、菌灵芝等。

      8、珍稀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拱桐、伞木、杜仲;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黄连、天麻、扇蕨、清香木。

      野生动物钟山区8常见的野生动物有蛙、蛇、鹰、野兔、鹞、燕、麻雀、乌鸦、喜鹊、画眉、杜鹃(布谷)、八哥、黄鹂、竹鸡、秧鸡、鹧鸪、雉鸡(野鸡)、白腹锦鸡、斑鸠、啄木鸟、小云雀、山雀等;尚有穿山甲、松鼠、野猪、黄鼬(黄鼠狼)、刺猪等种类。 野生珍稀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水獭、灵猫、白腹锦鸡、小鲵(娃娃鱼)、角蛙等

      矿产资源钟山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属于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的六盘水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现矿种30余种,主要有煤、铅锌、石灰石等。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埋藏浅,易开采,现已探明储量20亿吨。

  •   行政区划

      1987年12月,撤销水城特区,设立六盘水市钟山区和水城县;以原水城特区的水城、大河、汪家寨、大湾、老鹰山、观音山6个镇和城关、教场、其林、德坞、凤凰、白腻、月照、煤厂、以德、艺奇、纳福、三合、二塘13个乡为钟山区的行政区。

      2006年,钟山区辖4个街道(黄土坡、荷城、凤凰、德坞)、1个乡(月照彝族回族苗族)、4个镇(大湾、汪家寨、大河、老鹰山),63个行政村、65个居委会、49个社区。

      2013年5月21日,钟山区老鹰山镇整建制划归水城县管辖,原老鹰山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2013年5月21日,水城县双戛彝族乡整建制划归钟山区管辖,原双戛彝族乡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钟山区、水城县行政区域界线作相应变更。

      2014年3月15日,撤销钟山区月照彝族回族苗族乡建制,设月照街道。

      2015年12月8日,撤销双戛彝族乡建制,设置双戛街道。

      截至2015年12月8日,钟山区辖大湾镇、汪家寨镇、大河镇3镇,黄土坡街道、荷城街道、凤凰街道、德坞街道、月照街道、双戛街道6个街道。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