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赤城县

赤城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北部、白河上游,邻接北京市。外长城蜿蜒境内。明朝设置赤城堡,清朝改为赤城县。以赤城山得名。农产品有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莜麦等。山区林牧业较发达。矿产有煤、铁、石棉、铜等。工业有建材、采矿、机械、化肥等。名胜古迹有赤城温泉、重光塔等。独石口为长城要隘。

  •    中文名: 赤城县 外文名: Chicheng 下辖地区: 赤城镇、田家窑镇、龙关镇、雕鹗镇、独石口镇、白草镇、龙门所镇、后城镇、东卯镇、炮梁乡、大海陀乡、镇宁堡乡、马营乡、云州乡、三道川乡、东万口乡、茨营子乡、样田乡 建立时间: 1694年 面积: 5287平方公里 人口: 29.2万人(2007年) GDP: 9.33亿人民币(2002年) 地理位置: 北纬40°30'37〃—40°23'26〃,东经115°25'18〃—116°27'33〃 友好城市: 北京 著名景点: 温泉、朝阳观、金阁山、冰山梁、护国寺、龙门峡 电话区码: 0313 邮编区码: 075500 地方方言: 晋语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方方言: 晋语 电话区码: 0313 邮编区码: 075500 面积: 5287平方公里 人口: 29.2万人(2007年)

  •   区位优势

      赤城县与北京山水相依,是北京的饮用水资源基地、生态保护屏障、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全县有3个乡镇与北京毗邻,和北京边界达150多公里。县城距北京市中心公路里程180公里,是沟通京津、内蒙古、张家口、承德的天然纽带。

  •   历史沿革

      赤城,其境辽置望云县(今云州),元升县为云州(今云州)。赤城始置县于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至公元一九五八年九月将龙关县(唐置,名龙门)合二为一,仍名赤城。县治开始在龙关,而后迁至赤城至今。因此,今述赤城的历史沿革应包括龙关部分。且龙关就地域而言,靠近宣化(古上谷郡)、涿鹿(古下洛县、广宁郡、新州、奉圣州)。人类文明进程较快,开发的也很早。龙关一带古为缙云氏地,是黄帝部族缙云氏的领地,早在汉代其境即已置县,为女祁县(县治址应在今雕鹗镇)。唐代置龙门县(即今龙关镇)。明代龙关和赤城一样同属战略要地,设置龙门卫,统领中北路,并向东延伸,于东庄(今龙门所镇)设置龙门守御千户所(简称龙门所)。正如《龙关县志》载:“龙关南拱故都,背近蒙疆,左独石,右张垣(张家口),形势甲于口北,亘古为屯兵重地。溯自黄帝开疆,缙云来守,以及晋初悉隶华夏。降至五胡乱华,石晋割赂,以迄有明,时沦异域,时归中土。置县、置卫、设路,变化靡常……。”所以,就人类文明开发进程而言,龙关应早于赤城。

      上古

      龙关古缙云氏地。尧分天下为九州,此时龙关属冀州。舜肇天下十二州,分冀州东北为幽州,此时龙关属幽州。夏禹复并为九州,龙关和赤城一样属冀州。商周赤城属幽州而龙关仍属冀州。春秋战国时,赤城、龙关均属燕国之地。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一曰“上谷”,此时赤城、龙关均属上谷郡地。

      汉

      赤城县1前汉,赤城属幽州上谷郡,其地在女祁县(今雕鹗)北边,是斗辟县的造阳。据《辞海》载:“造阳,古地名,在今河北独石口附近(应在独石口北“坝头一带”,此地有燕长城)。战国燕破东胡后筑长城,西起造阳,东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市)。”据《龙关县志》载:“龙门县在唐以前名斗辟县,有出土古碑为证”。也就是今赤城南自浩门岭,北至独石口北坝头一带应是斗辟县地。《宣化府志》载:“前汉《匈奴传》说:‘汉朝弃掉斗辟县的造阳’。《匈奴传赞》也说:‘汉朝放弃造阳以北九百里的土地’。颜师古(唐朝人,训古学家,考注经书多种。)注解说:‘造阳,上谷的地方。斗是绝的意思,县境地形陡险曲折突入匈奴疆界的那地方,就是造阳。’”《宣化府志》又载:“赤城县地是上谷郡最北面的地方,地形如同牛角一样突出北边。所说古斗辟县的造阳,正是这一带地域,其地势大体可以想见。”又载:“汉代上谷北界至女祁县(今雕鹗)即到了尽头。女祁之北不再设置县邑。所以《匈奴传》称为舍弃,然而,《匈奴传赞》又明白地讲:“汉弃造阳之北九百里土地。”其实,所抛弃的只是塞外的地方罢了。今赤城县地本在边塞之内,原来就未曾抛弃,所以判断为上谷郡女祁县的北境。此时龙关属女祁县。 后汉(25年——220年),时赤城属幽州上谷郡下洛县(汉置,今河北涿鹿)的北境。《宣化府志》按:《郡国志》里只有下洛,而没有记载下洛与女祁相连。据《郡国志》载:“在以前史书上列的县名,而郡志不记载的,都为清顺治时合并地方减掉的。”女祁与下洛土地接壤,那么女祁并入下洛就可想而知了。此时龙关也因女祁并入下洛而属幽州上谷郡之下洛县。

      晋

      赤城县2晋代,赤城属幽州广宁郡下洛县的北境。广宁郡(郡治为今涿鹿县境)之前属上谷,太康年间设郡都尉坐镇,统领三个县:下洛、潘、涿鹿。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年),石勒(十六国时后赵的皇帝,公元319至333年在位。)偷袭幽州杀刺史王浚,以刘翰代理幽州长官。刘翰便把这一带地方归给段匹磾,这是晋代广宁郡、县沦陷的开始。到晋成帝(东晋皇帝司马衍,公元325年至338年在位)咸康四年(338年),前燕王慕容皝(十六国时前燕国君),后赵的石虎(后赵王),打败了段匹磾,辽的地盘于是归了后赵。前燕慕容皝又打败了后赵,幽州的土地又归了前燕。前秦符坚灭掉前燕,等到符洛北伐什羽犍(北魏拓跋珪之孙),该地又归了前秦。之后又归了后燕慕容垂。到晋孝武帝(司马矅)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北魏王拓跋珪向南攻打刘亢埿,该地才全属北魏所有。此时龙关与赤城一样,于铁蹄和硝烟中,城头也在不断变换着王者的旗帜。正如《龙关县志》上说的:龙关地自晋愍帝始,为石勒所袭,转归段匹磾,匹磾亦为鲜卑种。历后赵、慕容、符秦、后燕、拓跋魏诸胡,相互窃据,而后此之蹂躏割弃,日骎骎(马走的很快的样子,比喻战事变化的快)矣。《易》(《周易》)曰:“履霜坚冰至”。夫五胡(即后赵、慕容、符秦、后燕、拓跋魏)之乱,始于建安中,听其部落散居六郡,遂至渐次猖獗。履霜之戒,惟洗马江统(洗马,官名;江统,西晋人,曾任太子洗马之官。其写了一篇《徙戎论》劝皇上停止外族向内地迁徙,未听)之论最为切要,而说不能行。

      魏北魏,赤城属燕州广宁郡的北部地区,是北魏六大军事重镇之一的御夷镇(今云州猫峪南)地。《水经注》载:“下洛,是北魏燕州广宁县、广宁郡的郡治所在地。”《魏书·明帝本纪》载:“泰常八年(423年)在长川(即长川城,今内蒙兴和县)之南修筑长城,从赤城向西至五原,东西长二千余里。”《通鉴纲目注》载:“这里所说的赤城就是元朝云州的赤城站。” 《水经注》载:“沽水注入大谷水,向南经独石西,又向南经御夷镇城西,沽水又往南流出独固门(即今舍身崖),再向西南流经赤城。”《宣化府志》按:御夷镇是北魏六大军事重镇之一,六镇都在塞外,御夷镇最东。”但据李善长的注解:“御夷镇在独石之南。”那么,其应在塞内。(详见《御夷镇址考》)

      齐

      赤城县3北齐,赤城属北燕州长宁、永丰二郡地。《隋书·地理志》:“广宁在北齐时设置北燕州,辖长宁、永丰二郡。”《旧志稿》载:“此时,在涿鹿以西设置长宁郡,东面设置永丰郡,赤城一带应归属永丰郡。”龙关此时亦属北燕州。

      周后周,赤城、龙关属燕州。《隋书·地理志》载:“齐的北燕州,后周去掉了‘北’字。”

      隋

      隋朝时,赤城、龙关属涿郡的怀戎县(即今怀来县)。《隋书·地理志》载:“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初年,废掉长宁、永丰两郡。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初年废掉北燕州。”《辽史·地理志》载:“隋代废北燕州,改为怀戎县属于涿郡。”

      唐

      唐初,复置北燕州,后来改为妫州(今怀来县)妫川郡怀戎县。尔后又改为新州(涿鹿县),时赤城为新州龙门县(今龙关)的北境。《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十年(626年),讨平了高开道,设置北燕州,恢复北齐的旧名,贞观(唐太宗李世发的年号)八年(634年),改成妫州。”《宣化府志》载:《唐书·地理志》说:“武州缺少一个所领的县即文德;新州缺少所领之县四个:即永兴、矾山、龙门、怀安。”然而考证《唐书·纪传》言:“武德以后,没有新州、武州的名字。到唐昭宗龙纪(唐昭宗李晔年号)以后(889年),李克用(五代后唐的创始人,突厥族,居住在沙陀碛)抢夺地盘,才开始见到新、武两州的名字。那么,新州、武州应当设置在这时候。”又说:“唐代新州的龙门县,就是今天的龙门县,赤城和龙门县(今龙关)接壤,却没有置县,当时只是龙门县的一部分,且为县域的北部边境。”时龙关为新州之龙门县。

      宋

      北宋时赤城、龙门为辽的地域,即辽代。赤城为西京道奉圣州(涿鹿县)武定军节度之望云县(今云州乡)地。龙关为奉圣州武定节度使龙门县。 《辽史·地理志》载:“奉圣州本为唐代的新州(今涿鹿),后晋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时献给契丹,升其格辖领四县,即永兴、矾山、龙门、望云。望云县在新州东北二百六十里。”又载:“望云县本来是望云川地,后来设置县,直接隶属于‘章愍宫’(辽景宗的行宫)。”《辽史·百官志》:“各处行宫,都部署总领契丹、汉人各处行宫的事物。景宗(即耶律贤)的行宫为章愍宫。”《辽史》载:“龙门县有龙门山,两山相对耸立,望之若门。边外诸河和沙漠的潦水,都从这里奔向大海。”这明显是指今赤城县境内的龙门峡而言。当时望云县距龙门峡仅仅五里左右,为何如此相近 而不属,却属于远处的龙门县,这是因为龙门县从唐代就已设置了。且今望云县地是唐龙门县的北境。所以,这种说法一直历代相沿,等到望云县与龙门县同时设置时,依然没有改变。”

      赤城县4南宋时,赤城、龙关为金的地域,即金代。赤城为西京路德兴府(涿鹿)望云县地。龙关为德兴府龙门县地。 《金史·地理志》载:“德兴府是后晋之新州,辽时的奉圣州,金开国之初仍为奉圣州。金大安(完颜永济的年号)元年(1209年),升为府。其辖县六:德兴(今涿鹿)、妫川(今怀来)、缙山(今延庆)、望云(今赤城云州)、矾山(今涿鹿)、龙门(今赤城龙关)。”又注:“赤城原来是望云川的地方,辽代皇帝常在这里居住,被称为御庄。”

      元元代,赤城为上都(今内蒙正蓝旗东)路云州(今云州)赤城站。是上都路云州所统领之望云驿道上的一个驿站,(详见《明代赤城的战略地位》)。《元史·地理志》载:“云州为望云川地,契丹(辽)置望云县,金代沿袭未变。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四年(1263年),升望云县为云州,州衙设在望云县。到至元二年(1265年)州存县废。”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升宣德府(今宣化)之龙门镇为已废的望云县,隶属云州。所以,龙关在元初为宣德府之龙门镇,自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恢复望云县,置于龙门镇,而属上都路云州之望云县。

      明

      明代,赤城为万全(今万全县)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为明代设置的地方最高军事机构,都司统领卫、所、堡,构成一方军事防御体系。)统领的赤城堡。《明史》载:“赤城堡于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置。堡东有赤城山,又有东河,其为通州(今北京通县)白河之上游。西南距都司即都指挥使司衙门所在地万全(今万全县)二百里。开平卫设在独石城,该城也于宣德五年(1430年)筑,宣德六年(1431年)将开平卫治由原来的开平旧城(元上都)迁至独石。龙门守御千户所(龙门所),宣德六年(1431年)六月设在东庄(李家庄)。云州在明初隶属北平府,洪武五年(1373年)七月废,亦于宣德五年六月筑堡,为云州堡。景泰五年(1450年)置新军千户所于此。马营堡,宣德七年(1432年)筑(杨洪率卒筑)。” 《北中之路志》 :“明洪武(太祖朱元璋)二年(1370年),发兵至开平即元上都,元兵逃到应昌,于是明军收取了开平路(今内蒙克尔克腾旗西)。于故元上都开平城设置开平卫指挥使司。洪武三年(1371年)攻取云州,各县全都归附。尔后废掉各县,隶北平都司管辖。宣德五年(1430年),设万全都司,于是改属万全。因为以前大宁失守开平缺乏支援,宣宗(朱瞻基)采纳阳武侯薛禄的建议,将开平卫由塞外迁到塞内独石城,成为宣镇(宣化)的北路。(明初,攻取开平设置卫所,东设凉亭、沈河、赛峰、黄崖四驿站,连接大宁。西设桓州、威虏、明安、隰宁四驿站,连接独石。尔后丢掉大宁,开平难守。至此,依阳武侯薛禄之请,迁开平卫于塞内独石。而弃塞外之地三百余里)。宣镇北路也称独石路(详见《明代赤城的战略地位》)。其又分上北、中北、下北三路,即独石、半壁店、猫儿峪、青泉、云州、镇安、君子、松树、马营、仓上、镇宁、赤城为上北路;牧马、龙门所、样田、滴水崖(今后城)、长伸地、宁远(今后城上堡)为下北路;金家庄、龙门卫(今龙关)、三岔口、雕鹗、长安岭为中北路。时龙关为龙门卫。

      清

      清初,赤城为赤城堡。于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置赤城县。《畿辅通志》载:“赤城清初仍属宣府镇上北路赤城堡,康熙三十二年改置赤城县。将开平卫(今独石口)、云州、龙门所、镇安、马营、镇宁、滴水崖七堡并入,属宣化府。龙关清初仍为龙门卫,亦于康熙三十二年,废龙门卫,复置龙门县。

      民国初期

      改路里制为区村制。

      赤城县

      据《察哈尔省通志》载,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赤城县区划分为四个区,辖184个村庄。

      第一区辖县城镇、双山寨、镇宁堡、野马盘等,共1镇54个村庄。

      第二区辖独石口镇、马营堡等,共1镇46个村庄。

      第二区辖龙门所镇、样田堡、巡检司、滴水崖等,1镇59个村庄。

      第四区辖云州堡、猫儿峪堡等,共25个村庄。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主政权

      赤城县于1945年1月恢复建制,划分八个区辖217个行政村:城关区辖39年行政村,马营区辖30个行政村,龙门所区辖26个行政村,样田区辖20个行政村,镇宁堡区辖26个行政村,独石口辖28个行政村,云州区辖28个行政村,后城区辖36个行政村。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9月至1946年12月,赤城县仍沿原区划,分为八个区:城关区、镇宁堡区、马营区、独石口区、龙门所区、云州区、后城区,各区所辖行政村不变。

      1946年12月,国民党军占领赤城县城,赤城县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国民党政府军占领区。

      1947年6月,解放区以县城为界,分为赤南县和赤北县。

      赤南县辖六个区:样田区、侯庄子区、龙门所区、尚家堡区、后城区、南卜子区,共104个行政村。

      赤北县辖六个区:独石口区、云州区、炮梁区、大水坑区、镇宁堡区、马营区,共115个行政村。

      1947年12月,撤销赤南、赤北县,恢复赤城县建制。赤城县辖十一个区:城关区、兴仁堡区、镇宁堡区、独石口区、马营区、云州区、龙门所区、样田区、尚家堡区、后城区、雕鹗区,共287个行政村。

      1948年4月,赤城县城解放,政权机关从农村迁进县城。原辖十一个区调整为九个区,撤销兴仁堡区,将尚家堡区并入样田区。同年11月,原属丰宁县的东万口、白草两个区划归赤城县,东卯区划归四海县。是时,赤城县辖十一个区。

      1949年4月,雕鹗区划归龙关县。至1949年9月,赤城县辖十个区,共330个行政村。国民党政府军占领的赤城县辖一镇七乡:城关镇、民兴乡(兴仁堡)、民有乡(云州)、民立乡(镇宁堡)、民福乡(样田)、民乐乡(龙门所)、民生乡(后城)、民权乡(马营)。

      纵观赤城历史沿革,正如《赤城县志》所言:“赤边垣(边墙,即长城)居全府(宣化府)之半,纵横所直,皆古战场也。明初徙治开平(即将开平卫治迁至独石),外藩自撤(把抵御外族的藩篱自己撤掉),已巳“土木”之变,马营、独石,实先蚁溃。嘉靖中,边臣缮备,尺列寸守。于北路(即独石路)尤三致意焉。然则县境,实全府(宣府)之首领,神州之锁钥矣……。”

  •   地理特征

      县境周围群山环绕,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流纵贯南北。河谷之间,高山起伏,沟壑纵横,耕地较少,山地面积较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下降,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全县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东亚大陆季风气候,中温带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

  •   旅游资源

    赤城县8赤城县赤城县位于燕山余脉向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东接承德避署山庄,西连历史名城宣化,南界北京首都,北靠坝上草原。素有首都北大门,北京后花园之称。古长城蜿蜒穿过县境,名胜古迹点缀期间,山水林泉比比皆是。古人概称:幽燕悬空第一峰,缥渺云霞连赤城,泉清水奇峰亦险,万年胜景环神京。真实写照了赤城山势巍峨、云雾蒸腾、古道曲迥、古刹清幽、山水秀丽的壮观景色。赤城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共有开发景区近20处,含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和消闲求知等五种基本类型,其特点鲜明。

      一是资源齐备、功能多样,既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又有古迹与建筑和消闲求知等丰富的人文资源。

      二是旅游区位较优。赤城邻近京津都市,是京津都市区向北聚集幅射的重要地带与北上联系通道。加之赤城与京津的社会经济联系正逐步加强。我县依托京,内引外联,开发资源,跳跃发展的开放开发型战略,必将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的引进与投入。

      三是赤城旅游资源相对比较成片,易于开发,南部以山、林和古迹最为突出,中部以山水和古迹相结合,以温泉为中心。北部以山、石为独特。除北部景区比较分散外,中、南部景区集中,利用进行综合开发。现已开发利用的景点有:温泉、朝阳观、金阁山、冰山梁、护国寺、龙门峡等。

  •   环境优势

      赤城县6宽松优越的软环境建设。重新修订了《赤城县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对外开放五十条),强调了引资环境的保障,提出了重点项目“一站式”办公审批程序,制定出台了《赤城县重点企业保护办法》,确立了第一批8个重点保护企业进行挂牌保护,成立了企业发展环境治理检查督导组,全县尊商、亲商、爱商、护商氛围日益浓烈。 日益便利硬环境建设。 交通。境内有国道1条,省道4条。国道112线、省道沙宝线东西、南北纵贯全境,14个乡镇实现了通油路,在全县基本形成了沟通城乡的道路网络。省道宝平线赤城至沙城京张高速公路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预计2004年内可竣工通车。通讯。开通了县乡程控电话、国际互联网ADSL宽带服务等多种通信业务, 全县通电话行政村达146个,移动通讯覆盖县城、龙关、田家窑等11个乡镇,覆盖率达到61%。电力。完成了总投资达1.3亿元的农网改造工程,全县供电能力高达5.15万千伏安。市政建设。重点实施了新区开发、河沿街开发、政府街改造等县城改造工程,县城“三纵三横”道路规模初步完成。

  •   社会事业

      教育2010年赤城县普通高中1所,年末在校学生2348人,专任教师176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911人,专任教师58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10713人,专任教师86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34所,教学点53个,小学在校学生16213人,专任教师1197人;特教1所,在校学生30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幼儿园(包括民办)82所,在园学生5697人,专任教师109人。

      卫生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赤城县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室、卫生学校、诊所)73个,卫生技术人员413人,床位735张,总诊疗人次25.06万人。

      交通通讯境内通汽车行政村数440个,年末公路总里程1573公里,其中公路晴雨通车里程1467公里。12月,赤城县开通6条公交线路,共有27辆公交车运营。

      邮政通讯业发展迅速,邮政局、移动公司、网通公司共完成业务总量10294万元,增长7.6%。固定电话(含小灵通)20366户,同比减少571户。有440个行政村通电话。手机用户达144319户,同比增加8111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385户,同比增加3429户。

      交通

      日益便利硬环境建设。交通。境内有国道1条,省道4条。国道112线、省道沙宝线东西、南北纵贯全境,14个乡镇实现了通油路,在赤城县基本形成了沟通城乡的道路网络。省道宝平线赤城至沙城京张高速公路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预计2004年内可竣工通车。

      通讯

      开通了县乡程控电话、国际互联网ADSL宽带服务等多种通信业务,赤城县通电话行政村达146个,移动通讯覆盖县城、龙关、田家窑等11个乡镇,覆盖率达到61%。电力。完成了总投资达1.3亿元的农网改造工程,赤城县供电能力高达5.15万千伏安。市政建设。重点实施了新区开发、河沿街开发、政府街改造等县城改造工程,县城”三纵三横”道路规模初步完成。

      投资16.9亿元用于路桥建设。112国道赤城至宣化段、省道宝平公路赤城段、滦赤公路赤城段、南赤公路完成二级改建工程。贯穿赤城县东西南北的主要干线全部贯通,县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573公里。实现了乡镇所在地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制约赤城人出行和与外地交往的崇山峻岭由隧道贯通,拉近了南与北京、北至坝上和内蒙古、西到张家口的距离,为融入京津冀都市圈、加速与周边地区合作奠定了基础。投资3.3亿元用于发展邮政、电信和移动通信事业。通电话行政村404个,固定电话用户23555户,移动电话用户85641户,其中农村用户4.5万户,主要公路沿线、重点景区和乡镇所在地实现了移动信号无缝隙覆盖。县内电网坚强,结构布局合理,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2座,总容量239250千伏安。完成了农网、城网改造,1996年实现村村通电,2007年户户通电,年售电量达到51467万千瓦时。

      民生社保2010年赤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6元,同比增加1414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69元,同比增加519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3188元,同比增加543元,增长20.5%;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元,同比增加623元,增长25.9%。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赤城县企事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0863人,直发养老金5269.5万元,发放人数3235人;有9910人参加失业保险,发放失业保险金191万元,发放失业人数2960人;有2565户,3741人享受城镇低保,发放低保金761.58万元;农村低保27601户,31842人,发放低保金3040.43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636人。有1431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24425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有226014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2%。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3662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987户,赤城县广播综合覆盖率95%,电视综合覆盖率90.07%。

      环境2010年年完成造林面积1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5.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6万株,赤城县森林覆盖率达37.58%。

      安全生产2010年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人,亿元GDP死亡人数为0.02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38起,造成42人死亡,298人受伤,同比下降11.4%;直接财产损失420万元,同比下降38.2%;万人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1.43人,同比减少0.32人;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

      赤城县单位GDP能耗1.53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6%。2006—2010赤城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2%,如期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20%目标。

      劳动力2010年赤城县农业人口25.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历年来长期在外务工2.5万人左右、占张家口市外务工总人数的13.4%;季节务工2万人。其中在京务人数占80%以上。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运输、技工(以锅炉工、司机、焊工为主)等行业。近段时间来,随着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大量剩余劳动力对赤城县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矿产开发等重点工作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有力地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   经济情况

      赤城县7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县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县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以矿业开发、建材、制药、酿酒、无公害蔬菜、舍饲畜牧、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推动了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33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418万元。赤城县把资源开发、富民强县作为首要目标,把发挥利用独特的资源、区位优势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助力器,把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把赤城建设成为山更清、水更美、人更富的新山城。

      赤城——资源蕴育的富地,投资兴业的宝地。淳朴的赤城人民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为宽松的投资环境,迎接海内外朋友观光旅游、考察、洽谈合作。

  •   资源优势

      赤城县5县内资源丰富,是河北省资源大县,尤其是矿产、林、牧、水、野生动植物、旅游业资源富集。全县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银、铅锌、磁铁、沸石等36种。其中沸石探明储量4.5亿吨,属亚洲最大的斜发沸石矿。全县现有林地278万亩,天然草场238万亩,林草覆盖率62%以上,森林覆盖率为35%,是河北省林业重点县。年向首都供水3.5亿立方米,占密云水库全部入水量的三分之一,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境内有马鹿、野猪、青羊等20多种珍贵、稀有动物和可利用的野生植物有750多种、野生药材近200种。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县境内有温泉两处,其中赤城温泉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属高疗效矿泉,现已开发为集会议、疗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关外名山”滴水崖、“朔方屏障”舍身崖、平北抗日根据地海陀山,龙门峡摩崖石刻等景点自然风景独特,原始森林蔚为壮观;境内北魏、北齐、明长城285公里,北魏御夷镇遗址、恐龙足迹化石群等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