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分类:
- 中国乡镇
襄阳区石桥镇地处鄂豫两省三县市交界处,远离市区,工业化程度较低,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境内水系发达,有排子河之类的中型水库4座,小型堰塘星罗棋步,水面面积达1.5万亩。土质肥沃,有耕地面积15.6万亩。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石桥镇[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 所属地区: 中国 湖北 面积: 204.1平方公里 友好城市: 荆州;宜昌;武陵; 著名景点: 排子河水库 地方特产: 玉米; 知名产业: 养殖 电话区码: 0710
-
产业优势
石桥坚持优惠政策向优势产业、向龙头企业倾斜,全力打造四个“万”字号产业,推动区域产业规模化发展。石桥素来有“万亩水产养殖大镇”的美名,发挥资源特色,是帮助农民增收 的关键。该镇为进一步做大这块“蛋糕”,成立了水产养殖协会,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信息、技术等交流的平台。万亩水产养殖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产品远销山东、河南等地。同时,在政策、资金的扶持下,英豪万头牲猪养殖场己建成150型标准化猪舍25栋,初见效益;良友金牛万头肉牛育肥基地己落户银河养殖园区,采取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8月份正式投产运营;中大公司多渠道融资460万建成湖北省最大的小鸡孵化与蛋鸡饲养基地,形成了小鸡孵化、蛋鸡饲养、饲料生产为一体的复合型企业。
2007年,全镇年出产鲜鱼4.5万吨,出栏牲猪8.6万头,出栏牛9660头,出栏羊1.3万只,出栏家禽130万只,人平养殖业增收210元。2008年喜讯频传,五个闲置的场所将被盘活改建为百头以上养猪场和养牛场。
-
产业发展
石桥镇盛产玉米,每年产玉米8000余万吨。但是,如此丰富的农产品只能以初级产品的形势以低廉的价格销往河南等周边地区酿酒厂和养猪大户。玉米在农民手中既没有依靠深加工增值,也没有通过畜牧养殖业过腹增值,农民年年丰收,不增收。2004年,猪、牛业火爆,一些民营企业家看准了行情,苦于资本找不到“根据地生根发芽”。为了破解这一发展上的难题,镇政府采取土地反租、盘活闲置企业土地等方式获取土地300余亩,分别在排子河东南坝角和引丹渡槽槽头西北,建设排子河牲猪养殖区、银河肉牛育肥区。以两大园区为载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养殖业发展。园区内,李英豪、李小国、彭安义等5位业主投资400余万元发展养猪业,湖北省粮油贸易公司一期投资1000万元发展黄牛业。2008年,园区示范效应进一步彰显,全镇新增150型猪舍34栋,百头以上牲猪大户56户,五十头以上养牛大户7户。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宜城的大虾、北京的烤鸭、邓州的全羊越来越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消费者口味的变化,给养殖市场带来新的商机。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引领群众不断走向富裕,才能将养殖业道路越拓越宽。该镇认真考察市场后,果断地把产业思路扩展到虾、鸭、羊上。在岗坡地石庙片发展小尾寒羊;在郭营、李庄堰塘集聚片,扶持培育李英猛等经济能人率先发展鸭、虾。这三项产业,作为未来引领石桥养殖业发展的新极点。
-
发展机制
2008年,镇委、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进一步推动养殖业发展。 一是政策激励。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鼓励养殖户引进先进养殖技术、资金扩大规模。对于各类新建标准化圈舍,除落实国家有关发展养殖业优惠政策外,镇里按相应比例对农户、村组给予奖励。对于新立项投资的企业,在企业建设用地、信用贷款上给予最大的优惠。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小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等的畅通问题,改善养殖园区发展环境,进一步吸引业主投资和扩大养殖规模,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快畜牧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三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一方面选聘15名技术员深入养殖场、户对养殖户进行现场指导,解决养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另一方面通过举办科技讲座、观看技术光盘等多种形式对全镇650人次进行培训,培育新型科技农民,提高养殖户的科技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防疫。建立完善的生猪疫病防治机制,组织全镇15名专业防疫员,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制,常年为农户进行疫病防治,保证应防密度达到100%。四是广辟销路。通过多种途径拓展销售渠道,把养殖产业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争取引进一个中型猪肉类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养鱼、养猪产业,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
基本简介
素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三县”的石桥镇是鄂豫两省的边贸重镇,该镇位于襄阳、老河口、邓州三县的交界处。南距襄樊53公里,北至河南省邓州市52公里,西离老河口38公里,东到河南新野62公里。全共辖34个村261个组,版图面积20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总人口8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6万人。城镇面积达4.5平方公里,集镇区域内常驻人口1.5万人。境内有襄樊市最大水库排子河水库和蔚为壮观的“地上银河”亚洲第一大渡槽。 引丹干渠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水源十分丰富。 石桥镇地理位置优赿,交通便利。东临焦枝铁路和许樊高速路出口8公里,南临汉十高速路出口10公里,省道黄老路横贯东西、牛黑路纵穿南北。镇域内柏油路村村相通,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接壤焦枝铁路线上的魏集火车站为石桥镇的农副产品外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
自然地理
引丹大渠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沿渠横穿马坡、加岗、李百户等8个村。渠道两侧,低洼田较多。沿线群众灌溉用水,常利用地势高低差异,不用开渠引水,仅用一条塑管插入渠道即可。这样的条件,适宜引导群众开挖河塘,发展一条水产养殖带。从2003年始,镇委组织动员沿线干部和大户,对低洼田进行规模适度开发。为进一步调动干群积极性,让养殖户早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制定了三年内免征承包费的优惠政策。目前,37户渔业养殖能手入驻养殖带开挖渔塘23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