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太邑彝族乡

太邑彝族乡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太邑彝族乡地处大理市西南部,东接下关镇,南与巍山县相连,西与漾濞县接壤,北与漾濞县毗邻,是大理市唯一的山区民族乡,距大理市下关镇13公里。境内群山叠翠,风光秀丽,属高山峡谷地形,由于山高地广,气候复杂多样,具有立体气候特征。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太邑彝族乡 所属地区: 中国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面积: 106.5平方公里 人口: 8467人(2006年) 地理位置: 大理市西南部 知名产业: 核桃种植、养殖业

  •   人口卫生

      太邑彝族乡5太邑彝族乡总人口8602人,农户1955户,其中农业人口8501人,劳动力4755人。居住着彝族、白族、僳傈族和汉族等民族,以彝族、白族为主,其中彝族5738人,白族2857人。到2007年底全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122人,参合率达94.4%。

      太邑彝族乡按照"三为主"的要求,狠抓基层计生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全力营造人口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氛围。2007年,全乡无计划外生育;人口出生86人,出生率为9%;农业人口独生子证办证人数31人,完成任务的100%;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血防该厕、新农合责任目标和防艾滋病责任目标,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

  •   人文地理

      太邑彝族乡8太邑彝族乡属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彝族、白族、傈僳族等,有丰厚的民族风情。太邑彝族属赵州古民,史称‘卢鹿’,俗讹为‘逻罗’,九隆五族牟苴笃之后裔。多居西南山,刀耕火种薪为业,善畜牧,喜射猎。红河源位于太邑乌栖村委会,是羊子江的源头,资源丰富,风光秀丽。

      太邑彝族乡是大理市唯一的山区彝族乡,有浓厚的民族特点,正月初九为己早朝云灵山庙会,正月十二为太邑、桃树大王庙会,正月十四为太邑珠街子太保灵山庙会,乌栖正乙灵山庙会等,庙会上有彝族打歌、对歌等精彩的娱乐活动。

  •   农村经济

      太邑彝族乡4太邑彝族乡是大理市唯一的山区民族乡,经济发展滞后。辖区面积106.5平方公里,下设5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60个村民小组, 全乡农业人口8467人,劳动力有4753人,耕地面积5055亩,人均耕地0.59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40元,由于太邑乡地理位置特殊,农民经济收入多样化,2007年底全乡财政收入50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663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80万元,林业收入1630万元,牧业收入510万元,工资性收入145万元。

  •   基层组织

      太邑彝族乡3全乡有党总支5个,下设2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62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452人,党员总数中男党员384人,女党员78人。于2006年被评为大理市先进基层党委。

      全乡有团总支5个,基层团委1个,团支部2个,共有团员900人。2006年在大理市开展的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中荣获先进集体。

  •   基础设施

      太邑彝族乡9到2007年底,全乡5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已全部通电,通电话,32个自然村通水,还有9个自然村存在饮水困难,30个自然村通路,11个自然村交通不便,有5个自然村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949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132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1326户。全乡共拥有汽车31辆,农用车34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51辆。

      到2007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36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0户,建有小水窖5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农户224户.全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4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79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文化教育

      太邑彝族乡6建有5个完全小学,拥有教师68人,在校学生656人;辖区内有一所市民族中学,拥有教师38人,在校学生439人;目前全乡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095人。

  •   新农村建设

      太邑彝族乡72006年以来,投资400万元实施太乌公路弹石化工程项目建设,此项工程建成后,将解决沿线4个村委会4000多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对加快太邑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栖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整合336.67万元,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项目、社会公益事业和科技培训等二十二个项目建设,通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组的辛勤努力,乌栖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乌栖村初步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   概况

      太邑彝族乡2太邑彝族乡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种植为主的经济林果业,经济林果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成为全乡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实施以“土鸡”养殖为重点的家庭特色养殖业,打造养殖品牌,使畜牧业产出效应不断提高。全乡农业经济形成了以长期发展经济林果业为主,特色养殖作为补充的“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良性发展机制,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群众生活日益改善。按照“引得进、留得住、大发展”的思路,形成以中川化工为基点,多种化工为补充的化工产业链,工业经济成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近年来,太邑彝族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山区乡.工业镇”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山区资源和区位优势,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要求,提出“特色经济富民、工业经济富乡”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6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50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05元。

  •   特色产业

      太邑彝族乡10该乡属山区民族乡,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核桃。主要发展核桃特色产业,到2007年底,全乡经济林果面积为55425亩,发展核桃18000亩,人均拥有核桃面积2.11亩。全乡共巩固和发展土鸡特色养殖户12户,牛、猪、羊分别存栏1490头、4883头和5353只,土鸡存栏15287羽,全年肉类总产量1391吨,实现畜牧业现价总产值139.12万元。同时,继续加大科技“三上山”扶持力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共投入10.8万元,用于对种植户籽种、化肥、地膜等方面的扶持和补助。并加大对坦底么芦荟种植项目产销流通体系的优化和协调力度。全年粮食总产达4017吨,单产462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75公斤。完成地膜包谷种植4000亩。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