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境内西北端,与杭州的萧山相接,南靠柯桥,北邻杭甬高速公路。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具有水乡风情的水上婚礼也是别具特色。是绍兴师爷的故乡。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桥。每年的腊月风情节吸引了大量游人。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安昌古镇 英文名: AnChang town 所属国: 中国 所属市: 浙江省绍兴市 面积: 24平方公里 人口: 3.6万人 主要民族: 汉族 著名景点: 穗康钱庄、石雕馆、师爷馆等 气候条件: 温和多雨 下辖地区: 辖11个行政村 气候条件: 温和多雨 所在地: 绍兴 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 类别: 古镇 开放时间: 全天 票价: 免费,联票35.00元 景点级别: AAA级 著名景点: 师爷馆

  •   名称由来

      此地最早叫长乐邨,后叫安沧,相传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唐干宁二年(公元895年),钱镠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因平董昌之乱有功,地方得以安宁,因此改名为安昌。

  •   建筑特点

      安昌古镇2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河之南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两岸之间古桥相连。河之南有带着顶棚的长廊,遮阳挡雨,各种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翻轩骑楼错落有致。河对岸则是青石板小路,古朴旧貌的民宅,逼仄幽深的小弄 。始建于明朝成化、弘治年间。东起高桥,西至清墩桥,濒河设街,街河相依,街面全由绍兴当地的青石板铺成。现保存有旧石板路、翻轩骑楼、店铺作坊、拱桥石梁、台门弄堂等,风貌古朴依旧。沿街各式传统老店鳞次栉比,千姿百态,销售的当地土特产品琳琅满目,尤其是百姓现场制作的传统食品,如香肠、扯白糖等,风味独到,颇有地方特色。分散在街上的深宅大院,尤其婚俗馆、师爷馆、钱币馆等,足可使入内的游客沉浸在浓浓的水乡风情之中。

      安昌的小桥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这三座桥,古镇人家嫁女儿时,都要走全三桥。随着根据师爷故居等古民居整修而成的“绍兴师爷馆”、“安昌民俗风情馆”和“安昌文史馆”等景点的开馆迎客,给古镇又平添一份浓浓的人文气息,使古镇真正成为“水乡文化的长廊”、“市井习俗的长卷”、“特色商品的长街”。 绍兴千百年来的民俗风情在古镇大都得到保存延续,隆冬腊月,漫步安昌老街,更能体味到一幅幅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地方风情。在安昌,你还可以看到浓浓的江南民俗风情,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乃至祝福、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等江南风俗一应俱全。绍兴千百年来的民俗风情在古镇大都得到保存延续,隆冬腊月,漫步安昌老街,更能体味到一幅幅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地方风情。

  •   旅游指南

      门票及开放时间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进安昌古镇免费 到里面的景点要钱。旅游年卡可以免费进 价格10/年

      停车:内设大型免费停车场

      当地交通古镇安昌属浙江绍兴境内,可在老汽车西站(近绍兴国际大酒店)外乘118路公交车经东浦后到达安昌,绍兴去安昌的末班车为晚8点,票价3元,每5分钟一班。亦可从杭州东站坐巴士先达柯桥,后转公交车268 805 806路达安昌古镇。自驾车从沪杭甬高速公路柯桥路口下,约5公里到安昌镇。

      动车到达绍兴

      绍兴北站离安昌古镇的距离是5.7公里,从杭州东站出发到绍兴北站大概10多分钟。

      火车到达绍兴

      萧甬铁路横贯市境,绍兴西至杭州50分钟,东到宁波1小时40分钟。宁波始发的所有列车都经停绍兴站。

      飞机到达绍兴

      离最近的机场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30公里。

      当地住宿

      古镇长街上有店家民居可住,标间80元/间,公共卫生间,沿长街往前直走,有安昌旅馆,每人20元的床位,条件简陋些,但对来些寻找自我的人来说,够了。

      门口有一家四星的酒店

      当地饮食古街上有好几家小酒馆,绝对是原味的地方。清晨,还可以到老茶馆里,那里的茴香豆和碗茶,毡帽和绍兴方言会让你置身鲁迅的阿Q时空。

      镇上的宝鳞酒店卖的是一弯弯腊肠,以及陈列着的小小黄酒坛。这家小店的主人沈宝麟竟远近闻名。电视台慕明而来,使他成了绍兴安昌对外宣传的大使。

      强力推荐乌毡帽饭店,东西是好,但是服务不好

      行程规划要真正体验古镇安昌,最好住一晚,晚间和清晨的古镇才是最真实的。

      地方不大,却足够让人细品。朴实、安静、本分是安昌古镇的写照,在安昌玩,晚间和清晨时分,外来人很少时,当地的居民生活方式会给你最真实的感受。别起晚了,看不到拉拍糖,灌肥肠,那就可惜了。黄昏时,去坐坐5元一个人的乌蓬船,“依呜依呜”声中,悠然自得和安镇一仟多米长街并肩,穿梭在古桥与时空间,会给你别样的感觉。

  •   景点介绍

      穗康钱庄穗康钱庄从1850年至1949年经营将近百年,而这里的接待人员正是开创此钱庄的于氏第三代传人。从于氏第三代传人得知,开创经营钱庄的于氏父子(接待人员的祖父和父亲)不仅仅是个商人,同时也是个文人,不仅能写而且会画。钱庄里不仅陈列了一些古钱币,更有父子两人的书画作品。钱庄的财神与现代的财神截然不同,左手托着三个叠放的元宝,右手握拳平举于右胸,身穿上红下蓝的古装端坐于太师椅上面带微笑。原本它是被安放于面对正门的一个神龛内,神龛下写有“克存信义”四字。

      石雕馆石雕馆展示了上始李唐、下迄近代的200馀件珍贵石雕物件。有各个不同年代的石狮、石窗、石池、磨、桌、礅、臼等石件,有嵌镶在壁上的唐、宗、元、明、清代的13块墓志铭,有明嘉靖年间修绍兴府古小学的碑记,更有学界泰斗蔡元培题书的“宗君子修暨配陈孺人墓”碑等10多块。这些石件物品造型别致,形态各异、书法遒劲、巧夺天工。

      安昌“花行堡”安昌“花行堡”是绍兴最早的棉业中心,农家兼营纺织土布,布质实细匀,誉为“南沙哔叽”。于是在南沙哔叽分馆内展有各种土纺土织工具、土布衣饰,并配以清乾隆三十年题《御题棉织图》十二幅。五彩缤纷的花轿、富丽堂皇的喜堂、复杂纷繁的嫁妆陈列,充分地展示了绍兴的传统婚俗。新娘房中半拔铺床,制作研究,工艺精良,为富贵人家传世之家当。

      师爷馆安昌古镇3人说天下师爷出绍兴,但很少有人知道,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200年间由这里出去的师爷据说不下一万人,今天的河道两侧还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的师爷故居。师爷馆依托娄心田师爷的故居,展示“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在师爷馆内有一组彩塑作品,表现了清代地方衙门的官员升堂审案时的情景,原被告跪在堂前,三班衙役持棒伺候。 明镜高悬,正襟危坐,惊堂木一敲威风八面,喝令一声地动山摇,但是且住,真正的“主心骨”却是坐在堂后的师爷;因为没有官方身份,所以师爷只能坐在后面听审,一旦发现当事人的证供有问题,就差人递条子,遇到大老爷意气用事,更要及时提醒。

      中国银行旧址中国银行旧址旁的两桥很有特色,跨河而建成八字型,虽不相连,倒也别有情趣。进入银行是一个大大的柜台,柜台内几张桌子上摆放着一些帐簿、台灯、算盘、电风扇之类;在靠墙而立的旧橱旁,是一只挂钟和挂钟下的老电话。

      城隍殿城隍殿对面是倚河而建的戏台,上有清雍正乙己年(公元1725年)“古今鉴”匾额。城隍殿建于明朝晚期,殿宇轩敞,前后三进,建筑雄伟,飞檐翘角,气势恢弘。头进五间,山门石柱刻联:雪趁风威,白占田园能几日;云乘雨势,黑瞒天地不多时。正殿三间,殿宇高大,屋脊饰“云龙”,中置铜镜,两旁“国泰民安”四字,翘角飞檐,檐下悬立花边直式蓝底金字“勒封永镇侯李”直匾。殿内石柱下鼓石、浮雕精细。左右大柱上有双龙作舞爪悬空盘旋状。殿正中置方桌,上坐城隍“永镇侯李”;旁有其子行宫坐像,塑像威严、正气凛然;殿旁倚墙有待从立像。

  •   民俗节庆

      镇内每逢黄金周都会演社戏,平时则不演出。同时从2000年开始,在每年的1月一日都要举行安昌古镇腊月风情节。

      腊月节

      腊月,这个如今只能在鲁迅的小说里看到的词,也在安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历史上的安昌曾经是商贾云集、经济发达的重镇,同时也是连接方圆百馀里的产品集散地,尤其是棉纺织业,安昌“挟水运之利,仗物产之丰”,成为数百年间整个浙东地区的重要棉花集散地。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们到腊月时节也不能回家,于是安昌的百姓就用各种当地的习俗来宽慰四方客人的思乡之情,比如现在依然能在安昌老街上看到裹粽子、灌腊肠、舂年糕、扯白糖等20多项传统美食工艺,以及每年古镇临河戏台上上演的社戏、越剧、莲花落等。于是,这腊月的各种民俗被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当地的百姓也把腊月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

      水上婚礼

      除了腊月节活动,安昌民俗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有传统的水上婚礼。水上婚礼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按照惯例,男方的彩礼要在前一天下午用木船送到女方家中。第二天一早,新娘要穿一身喜气的红棉袄,平底绣花鞋,还要戴上凤冠,当然,红盖头是不可少的。迎亲的船队一到,新娘就在家人的护送下登上喜船,坐进船上的红轿子里,一路鞭炮、锣鼓响起,非常热闹。迎亲船队在狭窄的水巷中穿行,引得观者无数。当然,我们无缘融入这热闹之中,只能从文字或图片中以窥一斑。只不过,看似简单的小镇,其实在不同时候来都会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   气候特点

      典型的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多雨,全年平均温度16.4摄氏度。

  •   特产

      腊肠

      安昌古镇5这是安昌的特产,四季都有,又以冬季所制的为佳。好的腊肠要求肠衣应选优质猪小肠,灌以猪后腿精瘦肉制成的肉糜。腊肠都是当地居民手工制作,香肠灌好后就挂在自家房前的河边,这里通风,可以很快吹干水份,便于保存。一到了腊月里,一串串腊肠挂在门前,自然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仁昌酱油

      安昌人十分会用酱油,有一种古镇特产的仁昌酱油最为出名,香肠的调味品就是它。

  •   简介

      安昌古镇1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县西北部,北靠杭甬高速公路,南距县城柯桥7公里。辖11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镇域面积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万人。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近又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古镇风貌保存完好,民俗风情氛围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居浙江省百强乡镇前列,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6.5亿元,人均GDP超过6600美元。三大产业各具特色,公益事业设施完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生机活力的名副其实的“魅力名镇”。

      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依带水,古朴典雅,为浙江省重点历史保护地,其特产安昌腊肠、扯白糖远近闻名。

      现存白洋新石器时代越族先民遗址。相传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公元896年,钱镠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平董昌之乱,因命其乡为安昌。安昌除保持了绍兴水乡城镇的一般传统特色之外,还有一条长达1747米的老街。数百年来,棉、布、米集散旺盛,蔚为越北大市重镇。抗战前夕尚有商号933家,是城区外市集之最。安昌的小桥非常有特色,“拱、梁、亭”各式,千姿百态,古朴典雅,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   风土人情

      安昌古镇42000年开始,在每年的腊月都要举行安昌古镇腊月风情节。

      风情节期间,安昌镇上将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古镇游,游人可以逛老街,坐乌篷船游古镇,看各式石桥、青石小弄、城隍殿、穗康钱庄、民俗风情馆、师爷馆等。老街东市段,是古镇民俗风味最集中的地方,当地人将展示各种特色活动:箍桶、竹编、打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等。风情节期间,游人可以真实地看到古镇人迎接新年的热闹景象:搡年糕、裹粽子、灌腊肠、扯白糖等。此外,社戏、莲花落、腰鼓、猜谜、水乡婚礼、水乡寿宴……都透着醇厚的水乡民俗味儿。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