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马耳他岛

马耳他岛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欧洲马耳他共和国由马耳他岛、戈佐、科米诺、科米诺托和菲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就是马耳他岛。在地中海中部。

  •    名称: 马耳他岛 英文名: Malta 位置: 西西里岛南方 面积: 246平方千米 最高点海拔: 244m米 所属国家: 马耳他 海岸线: 197km

  •   位置

      马耳他(Malta)

      马耳他又叫马尔蒂斯群岛,是地中海的一个小国。马耳他共有38万人口,面积316平方公里,主要由马耳他岛、科米诺岛和戈素岛等5个岛组成。它距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90公里,距非洲大陆300公里,是连接两个大陆的海上桥梁。由于地扼欧、亚、非三洲的海路交通要塞,马耳他又有“地中海的心脏”之称。

      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为把马耳他当作通向东方的中途岛,在那里建立了海、陆、空军基地。经过一个半世纪前仆后继的斗争,马耳他于1964年赢得了独立。

      这里全年平均气温摄氏20度,一年四季可以游泳。海岛的四周是洁白如雪的沙滩,若从空中俯视,宛如一颗硕大的珍珠镶嵌在海蓝宝石中间,珍珠周围环绕着闪亮的碎钻。

  •   历史渊源

      医院骑士团全称是“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又被称为圣约翰骑士团,成立于1099年,最初是由法国贵族Gérard和几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施洗者圣约翰教堂附近的医院里成立,主要目的施照料伤患和朝圣者。1113年,教廷承认他们是独立的修会,并赐予他们一系列的经济、政治特权,如无需缴纳十一税,无需接受任何政权的领导,只受教皇节制。医院骑士团的会规以圣奥古斯丁修会的会规为基础制定。骑士团的成员分为教士、骑士和士官,以及会友。骑士团由一位大团长(GranMaestro)统治,并有教士会议和八位法官协助。其组织和圣殿骑士团十分相似。医院骑士团成立时只是一个行善的组织,从1120年才开始作为一个军事修会进行活动,并发展成为耶路撒冷王国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对耶路撒冷的政局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在耶路撒冷王国拥有7座大的要塞,140多座其它建筑。耶路撒冷王国国王鲍德温四世(即《天国王朝》里那个有麻风病的年轻国王)去世后,当时医院骑士团的大团长RogerdeMoulins反对居伊(GuidovonLusignan)继任,可惜没有成功。后来在1187年哈丁之战中,医院骑士团也派出主力参战,由于指挥上的失误,包括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在内的基督教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医院骑士团大团长RogerdeMoulins战死。中期:马耳他骑士团在欧洲的7年时间里,他们多次迁徙,居无定所。到1530年,奉教皇克莱门特八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命令,医院骑士团来到马耳他岛,每年象征性地向两西西里王国缴纳1马耳他鹰币作为租金,在岛上骑士团建立了马耳他骑士团国(SovranoMilitareOrdinediMalta,缩写为S.M.O.M)。土耳其人对骑士团的卷土重来显然很不安,1565年,土耳其人派出大军进攻马耳他。这场大战一开始和上次在罗德岛的大战很相似:骑士团苦苦支撑,绝大多数城市都被摧毁,骑士团成员有一半战死。就在骑士团眼看要支撑不住时,从西班牙来了一支援军,战场局势顿时扭转,土耳其军队仓惶撤退,损失达到3万余人。这次大胜使马耳他骑士团国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局面。1571年,土耳其人自以为海军发展得差不多了,再次起兵,企图消灭骑士团。不过这次他们败得更惨:还没到马耳他,在海上就遇上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土耳其舰队几乎全被击沉或俘虏。此后马耳他骑士团国进入鼎盛时期,帆上标有马耳他八角十字的战船在地中海横行无阻。骑士团在马耳他岛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8世纪,1798年6月11日,拿破仑迫使医院骑士团投降,占领了马耳他岛,岛上骑士团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法军洗劫一空。骑士团的大部分成员前往俄罗斯,在那里,俄罗斯沙皇帕维尔一世给予他们以庇护,而骑士团则选举帕维尔一世为新的骑士团大团长。后期与现状离开了马耳他岛之后,骑士团失去了领土,但作为一个组织仍然存在。1834年骑士团在罗马重建总部,终于再次稳定下来。骑士团的军事使命已经完结,此后主要从事慈善事业。今天,马耳他骑士团国仍然是联合国的观察员,这是因为它没有实土的缘故。

      注:很多人误认为在罗马商业街的马耳他大厦是马耳他骑士团的领土,其实是错误的,该大厦的主权仍属于意大利,只是意大利给予该大厦以法外治权,因而被误解。大厦的地位与外国使领馆的地位相当,例如中国驻美大使馆,其使馆土地仍属美国,但美国给予该地方以法外治权,受中国法律保护;但如果使馆搬迁,则原地方必须交还美国,美国再给新使馆以法外治权。所以马耳他骑士团是没有实土的,这也是中国不承认马耳他骑士团为国家,且未和其建交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认为没有实土的即不算国家,只能算组织。宗教革命后,以德意志为首的新教国家的医院骑士团从骑士团总部独立出去,但仍然保持圣约翰骑士团的称号。信仰天主教的马耳他骑士团则是医院骑士团的直接继承者。罗得岛骑士团由于巴勒斯坦的基督教王国被阿拉伯人击败,1291年,骑士团放弃了巴勒斯坦,前往塞浦路斯,在那儿没呆多久,1309年又撤到罗得岛。在罗得岛,骑士团用海军阻止了穆斯林向东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当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的手里时,罗得岛上的圣约翰骑士团是整个东地中海地区唯一的基督教力量。在罗得岛的抵抗一直持续到1522年。那一年,苏里曼一世指挥20万军队乘坐着400艘战舰来到罗得岛,而岛上的骑士团只有7000名士兵,虽然实力对比悬殊,但骑士团依然是独立坚守了6个月,土耳其军队至少有5万人在战斗中丧生。最后骑士团与土耳其人达成协议,骑士团撤出罗得岛,前往欧洲。2013年初马耳他骑士团的骑士约有八千名(一说一万两千名),成员遍布欧美等国,其中包括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意大利前总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国前财政部长威廉·西蒙等名人。

  •   国家情况

      马耳他(Malta)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位于地中海中央,总面积为316平方公里,其中马耳他岛占总面积的2/3,总人口为37.9万,绝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英语和马耳他语。马耳他是一个浸漂在阳光里的小岛,坐公共汽车半天就可以环岛一周。这里一年四季都阳光灿烂,温暖如春,如同我国的云南省的昆明一样,冬季最冷的时候也不用穿毛衣。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央,气候当然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海洋性气候。淡水全靠老天爷的恩赐,用蓄水池储蓄起来。矿泉水和蒸馏水靠外国进口。粮食蔬菜都不能自给自足,即使有,最多也只能像实验地那样种植一点点,大部分靠进口。

  •   岛上建筑

      地中海上的马耳他(Malta)岛,位于利比亚与西西里岛之间。1902年,在这里的首府瓦莱塔一条不引入注意的小路上,发生一件引起世人轰动的大事。有人盖房时在地下发现一处洞穴,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这里埋藏着一座史前建筑。它由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多层房间组成,里边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

      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和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屋顶。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天衣无缝的石板上耸立着巨大的独石柱,整个建筑共分三层,最深处达十二米。这些不可思议的史前地下建筑的设计者是谁?在石器时代,他们为什么花费这么大的精力来建造这座巨大的地下建筑?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马耳他岛的面积很小,仅246平方公里。但在这样一个小岛上,从1902年开始,人们却发现了三十多处巨石神庙的遗址。这种精心设计的巨石建筑遗迹在马耳他岛上不止一处。在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哈尔萨夫里尼,考古学家们也发现了几座经过精心设计的庞大建筑物。它们都用石灰石建成,有的雕琢粗糙,有的琢磨光滑,有的建筑物的墙上有粉饰,有的则精雕细刻,各有特色。哈加琴姆的庙宇用大石块建造,里面发现了一些石桌,它们排列在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有些石桌至今未能肯定究竟是祭台还是柱基。考古学家在神殿里还发现了多尊母神的小石像。这座建筑是最复杂的石器时代遗迹之一,许多谜团有待进一步考证。

      穆那德利亚的庙宇又是另一番景象。它大约建于4500年前,由于建在海边的峭壁上,可以在上面俯瞰苍茫无际的地中海。它的底层呈扇形,是典型的马耳他巨石建筑的特征。那些大石块由于峭壁的掩护,很少受到侵蚀风化,保存得相当完好。

      最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是名为“蒙娜亚德拉”的一座神庙。这座庙宇又被称为“太阳神庙”,它的结构很奇特,人们在惊叹之余又觉疑雾重重。一位名叫保罗·麦克列夫的马耳他绘图员曾对这座庙宇进行了仔细的测量,根据测量出来的数据,他提出一个惊人的假设:这座庙宇实际上是一座相当准确的太阳钟!保罗·麦克列夫指出,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节令。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座神庙是在公元前10205年建成的,也就是说离2013年已经1.2万年了!

      1.2万年以前,神庙的建造者们居然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设计出那么精确的太阳钟和日历柱。这一切该怎么解释呢?石器时代的马耳他岛居民真有这么高的智慧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为什么他们在其它领域却没有相应的发展?是什么因素激发了他们建造巨石建筑的疯狂热情?而这些知识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中断了?这一切至今仍没有人能够回答。巨石无言地耸立着,把一切高深莫测的疑问保持在一片沉默中……

  •   气候

      最佳季节马耳他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常青。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适合旅游。最佳季节是2—6月,这时房价比旅游高峰期(7月末和8月)下降近40%,9—10月去也不错。

  •   简介

      马耳他岛1马耳他岛面积246平方公里。人口29.7万。主要城市瓦莱塔。山地盘亘,主要为珊瑚石灰岩高地,北部高峻,多巉崖、山洞和谷地。南部高地,从海拔244-200米,渐降到130米以下。西海岸峻峭平直,东海岸多深水海湾。谢贝拉斯山两侧有格兰德港和马尔萨姆谢特港。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年降水量约500毫米。产马铃薯、葡萄、洋葱、番茄等。特殊动物有豪猪、白齿鼩鼱、地中海鼬鼠和多种蝙蝠。

  •   美食

      美食马耳他:

      马耳他地处地中海中心,各式各样的海产品很多,南欧温和的气候更使这里物产丰富。到马耳他来,不但可以饱餐味美的海鲜菜肴,此外,当地特产的葡萄酒、点心和各式蔬果也会令你大快朵颐。既然来到了马耳他,一定不要错过有“高贵之城”之称的姆迪那。这里的城墙上有两间迷人而隐秘的小餐厅,环境非常好,旁边有视野开阔的瞭望台,城墙下的绿色平原和远处的大海尽收眼底。

      美食是简单的生活娱乐方式之一。这在马耳他几乎天天有可能,从巴洛克式的宫廷庭院到港口餐馆,或本地的咖啡馆酒吧,或在一家快餐店进餐,任由你选。

      岛内的烹饪法深受在这里定居了几世纪阿拉伯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的影响。传统的马耳他人的烹煮和西西里岛人,摩尔人有所不同。有香郁的杏仁糖果,有马耳他奶酪的面制糕点,西红柿和酒酱汁拌的意大利人面食,兔子和鱼等等。马耳他美食非常多样化。不仅有马耳他传统美食,还兼有意大利菜,阿拉伯风味餐,和地中海及欧陆特有美食。

      马耳他的啤酒也非常有名,每年七月底在此举行的国际美食和啤酒节,吸引了无数饕客的光临。名菜如马耳他传统食物塔加——一种加料的面包,或是混合马耳他传统香料的食物,都值得一尝。或者您也可试试另类的马耳他名菜姜汁炸兔肉及香烤猪脚等。

  •   语言

      马耳他人对游客说英语和意大利语。而对自己人说的马耳他语,据说是古伽太基语的唯一现存脉裔。

  •   风土人情

      马耳他除了吸引游客的现代建筑,大部分民居都是用一种乳黄的砂石砌成的。马耳他街道旁的路牌上不是数字,而是住户名字,天气一热,大家就大敞着门,据说这个国家是没有小偷的,马耳他人经常很自豪地说:“在我们这个国家里,谁不认识谁呀?都是看着长大的,没有人会偷窃!”

      小岛上食品店里最多的是橄榄:各种颜色的橄榄,据说就是趁成熟程度不一时用竿子打下来的果子。还有海鲜,渔船刚打上来的墨鱼,放在铁板上一烤,那真是天下第一美味!全年下午四点之前,阳光当头时,一律午休,什么店都不开门。然后夜市一直灯火阑珊,让顾客们从从容容地细挑慢选。因为街的另一面就是海滩,她们的男人就坐在那里慢酌啤酒,听着潮声拍岸,不会来吼她们快走。

  •   首都

      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是一个古风犹存的现代城市。城中保留着不少精雕细琢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和方石铺地的古老街道。建于1623年的著名古迹———大院,曾是马耳他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堡垒。独立后,大院的一部分作总统官邸,其它部分辟为公园。瓦莱塔还是马耳他最大的海港和转口贸易中心。

      旅游业是马耳他的支柱性产业,每年游客人数相当于本国人口的3倍,旅游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