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台风灿鸿

台风灿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台风灿鸿(英语:Typhoon Chan-hom,台湾译作昌鸿,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Emong;国际编号:0902,JTWC:02W)是2009年第2号台风,于2009年5月2日在中国南海形成,随后向东北方向移动,7日登陆菲律宾后持续减弱,9日在宫古岛以东海面上消失。该台风造成菲律宾10人死亡,数百名居民逃离家园,数千名旅客滞留。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灿鸿 英文名: Typhoon Chan-hom 国际编号: 0902 JTWC编号: 02W 形成时间: 2009年5月2日 结束时间: 2009年5月9日 登陆地点: 菲律宾

  •   产生背景

      台风灿鸿14月中旬随着孟加拉国湾气旋BIJLI的生成和发展,南海至西北太平洋地区季风出现了短期的加强。由于中纬度经向活跃和副高中心普遍偏东,使季风与南下的的东北风相互接触。在4月下旬开始南海至西北太平洋的辐合活动明显加强,季风槽扰动不断生成。最后在下旬后期和5月初,先后发展出01w鲸鱼和02w灿鸿。

  •   减弱消亡

      5月7日黄昏灿鸿在吕宋登陆后,受吕宋地形和高空槽附近垂直风切加大所影响,强度骤减,灿鸿的中心垂直结构在横过吕宋过程中出现低高层环流中心分离。原本低层中心在吕宋岛减弱消散,而翌日早上高层环流中心进入西太后重新发展出一个新的低层中心。尽管横过吕宋后,灿鸿维持强烈热带风暴下限向偏东方向快速移动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灿鸿巳渐渐并入锋面云系内,深层对流不断切离中心,总体趋势处于减弱,同时开始出现中心外露。

      5月8日的午后强度进一步减弱至热带风暴。

      5月9日灿鸿强度进一步减弱至热带低气压,同时对流差不多被切离。剩下的低层环流中心,渐渐受出海冷高带来的低层东风所影响。当日下午灿鸿在16-18N、125-128E之间海域减速并开始转向。翌日5月10日明显向北北西方向移动,进一步移向干燥和低水温区,低层中心走向解体。残余的系统一直移至宫古岛以东的洋面上。台风灿鸿生命到此结束。

  •   发展路径

      台风灿鸿35月3日,扰动继续发展,并于晚上获得JMA名灿鸿,同时JTWC将其升格02W。当时强度在30海浬左右。随着灿鸿的发展,原本外露的LLCC翌日开始被强烈的冷云区覆盖。在灿鸿的发展初期,南海南部总体环境适中,灿鸿中心附近辐散中等、垂直风切变偏低。相反南海北部的垂直风切变随着高空槽的东移南压开始增强,对后期灿鸿在吕宋北部的减弱过程中提供一个作用因子。

      5月4日的发展,随着灿鸿强度的加深,以及在季风槽广阔的水汽带的支持下,灿鸿发展出大型环流并伴随强对流消长。整个系统更显季风性质。由于环流的增大给中心整合带来影响,灿鸿相关系统在经历48h的快速发展后,增强开始变得缓慢和稳定。同日稍后时间强度逹热带风暴上限40-45海浬。5月5日早上,灿鸿ADT近60海浬,但凌晨风场反演约45-50海浬左右。由于灿鸿所处的大气环境良好,受到南海北部至印支半岛的高压带来的辐散影响。尽管午后受到日际变化和槽后干空气入侵影响灿鸿的对流出现过明显减弱,但是整个系统CISK机制仍能运作,当日内大部分时间维持在强烈热带风暴强度。总结过去三日的路径:随着高空槽东移,槽后相关的大陆冷高压出海,在南海北部重新出现一道高压脊。在低层的气流图上灿鸿北侧出现偏东气流区。然而,由于受过去高空槽东移较慢的影响,导致01W鲸鱼切入西风速度和减弱时间均出现滞后。灿鸿南侧赤反至副高相连气流区并未有良好的打通。中低空形势上仍有一条槽阻隔了整个西太至南海气流流动形势,导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灿鸿中心向西北不稳定地定位。但随着鲸鱼进一步北移和开始加速,将触发副高低纬向西加强。随着赤道西风预见的加强,给灿鸿向偏东移动提供可见的动力因子。

  •   台风形成

      台风灿鸿25月2日的凌晨(北京时间),在南海的活跃季风槽中发展出一热带扰动。由于副高位置太东以及季风槽中有数个低压系统形成,引导气流并不明显。该扰动初时移动缓慢,中心近乎滞留或向偏东方向重新定位。卫星影像上扰动的形态一般,LLCC外露,对流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上,季风槽在2日都位于良好的辐散环境之下,而扰动所处位置垂直风切变较低,加上合适水温,有利扰动的发展。

      当时的东亚大气环流状态为:

      1,新一波高空槽经向形成,其相联的锋面云系正在东移南下;

      2,前一波经向出海的冷高压变性,加上相关的高压脊向南海延伸,为日本南部海域-中国东南部带来晴朗的天气;

      3,季风槽活跃和广阔,有三个明显的低压系统发展;

      4,副高东退至西太东部,后期随时间的推移慢慢低纬西伸。

      整个环流状态和一般春夏季环流类似,定格了扰动将来发展过程中的移动路径:东北或东北偏东。

  •   灾害影响

      2009年5月7日晚台风“灿鸿”在菲律宾北部登陆后已造成至少10人死亡,数百人逃离家园。吕宋岛与周边多个岛屿的轮渡服务在8日上午仍处于暂停状态,造成至少1000名乘客滞留渡口。

      “灿鸿”对海南的影响仍然主要集中在海上,风大浪高影响海上渔船的捕捞作业、商船的往来航行。受台风影响,7日夜间到9日白天,北部湾海面、琼州海峡、本岛西部海面多云,偏东风5级,阵风6级;海南岛东部、南部海面多云,东北风5级,阵风7级;西沙群岛附近海面多云有阵雨,东北风5-6级,阵风7级,8日白天起减弱为5级;中沙群岛附近海面多云有阵雨,东北风6-7级,阵风8级,8日白天起减弱为5-6级;南沙群岛附近海面阴天有阵雨,西南风6-7级,阵风8级,8日白天起减弱为5-6级。“灿鸿”中心经过的南海东部海面旋转风13级,阵风14级。

  •   转向颠峰

      5月6日,灿鸿明显转向东北移动并开始加速,平均速度在10-15km/h之间。强度大部分时间维持在强烈热带风暴程度。灿鸿增强比较缓慢,主要是系统所处的辐散环境改善并不太显着。这与灿鸿当日环流系统大部分位于高空槽后有关,导致辐散加强并不太强烈。相对于台风鲸鱼的槽前辐散加强有点失色。当日稍后时分随着卫星数据显示灿鸿的结构和组织慢慢改善,出现增强至台风下限的趋势。

      5月7日,灿鸿进一步移近菲律宾的吕宋岛,移速加快。经过4天的加强过程,在当日早上时分,灿鸿在可见光影像上出现模糊的嵌镶风眼,并一直维持至下午在巴丹半岛登陆才消失。登陆前灿鸿的低层风眼仍然完整。在7日的早上至中午时份灿鸿强度逹到生命史中的颠峰,JTWC约85KT、JMA75KT。路径上,由于6、7日开始灿鸿东南侧赤反至副高相连气流区出现良好的打通,使其大致向东北偏东方向加快移动,而且在追赶槽底的过程中,进一步出现了高速移向吕宋岛的走势。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