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伊蓓树

伊蓓树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雨豆树原产地为热带美洲,西印度。它是含羞草科、落叶乔木,其树冠呈伞形,为优美的庭园绿荫树、行道树。心材褐色,为家具、雕刻良材。春天开花,花浅黄色。树冠很大,可达15米,树形优美,非常适合南台湾炎热的气候。有了雨豆树,再炙毒的阳光也不用惧怕,是很好的遮荫树。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雨豆树 中文别名: 伊蓓树、雨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目: 豆目 科: 含羞草科 族: 印加树族 属: 雨豆属 分布: 热带美洲、西印度 拉丁学名: Samanea saman Merr.

  •   主要价值

      园林价值行道树、庭园美化。春天开花,花浅黄色。树冠很大,可达15米,树形优美,非常适合南台湾燠热的气候。有了雨豆树,再炙毒的阳光也不用惧怕,是很好的遮荫树。为优美之庭园绿荫树、行道树。

      工艺价值心材褐色,为家具、雕刻良材。

  •   开合现象

      伊蓓树3雨豆树对生叶的开合现象受到温度、光照和蒸腾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在白天时,在温度高、光照强和蒸腾作用强的情况下,反而会使雨豆树对生叶展开的角度减小;而在温度低、光照弱、蒸腾作用小的情况下,雨豆树对生叶的展开角度会增大;在温度过高,光照强度极弱的情况下,雨豆树对生叶则出现接近闭合状态。

      光照对雨豆树叶片和茎的开合现象起着关键的作用,光照的强弱会影响雨豆树的叶片和茎的开合角度。白天,随着太阳高度地改变,叶子的开合角度也会随之改变,使叶子的开合角度在早上、中午和下午呈现不同状况。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雨豆树体内的激素,控制着叶子、茎、花的形成,且它跟大部分的植物一样对光照的反应都是正向光性的。当光照射到雨豆树的叶片的正面的茎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叶片背面,而背光的叶片背面的雨豆树就比受光的叶片正面长得快。结果叶片背面的茎就会向生长慢的正面的茎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夜晚时雨豆树的对生叶会闭合状态,植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睡眠运动”。睡眠运动可以减小植物在夜间时热量和水分的散失,也可以保护花朵中温嫩的部分,避免受到低温的伤害。

      日常管理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在有霜冻出现的地区不能安全越冬。

      光照管理:对光线要求不严,喜欢阳光充足,也耐半荫。

      肥水管理: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冬季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   形态特征

      伊蓓树1落叶大乔木。株高可达20公尺,叶互生,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具羽片3-9对,对生;每一羽片具小叶2-8对,小叶对生似平行四边形,末端一对小叶,状似螃蟹大螯。头状花序于枝端腋出,花丝细长,前端淡红色,形似粉扑。春至秋开花,荚果扁平。树冠成伞形,高挑优美。

      大乔木,株高可达20m,树皮有剥落木栓层,灰褐色。冬季时会大量落叶,树冠很大,可达15m。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2~4对;小叶2~8对,表面润泽,背有绒毛,斜形,卵状长椭圆形或略圆形,长可达4.5cm。两性花,花形小,头状花序于枝端腋出,总梗长10~12.5cm,花冠长1.7cm,淡黄色,被丝状长绒毛;雄蕊20枚,花丝细长,前端淡红色,基部合生甚短。花药2室,直裂,具腺冠,春天开花;子房上位。花药顶端具一脱落性腺体,称为“腺冠”。木质荚果长15~20cm,宽1.7~2.5cm,扁平或略圆柱形。春至秋4-9月间开花。

  •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伊蓓树4选种: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挑选,种子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播种能否成功。

      1、最好是选用当年采收的种子。种子保存的时间越长,其发芽率越低。

      2、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3、选用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消毒: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催芽: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播种: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5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播种后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扦插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2012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扦插枝条的选择: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锋利)。进行硬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2012年的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移栽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1/3深的土壤,把根系覆盖住、扶正苗木、踩紧;回填土壤到穴口,用脚把土壤踩实,浇透水;浇水后如果土壤有下沉现象,再添加土壤;最后用小竹杆把苗木绑扎牢固,不使其随风摇摆,以利新根生长。

  •   生长习性

      伊蓓树2光照:中性植物。生育适温:22~31℃。生长特性:生长快。耐热、耐旱、耐湿、耐瘠、易移植。

      雨豆树对生叶的开合现象受到温度、光照和蒸腾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在白天时,在温度高、光照强和蒸腾作用强的情况下,反而会使雨豆树对生叶展开的角度减小;而在温度低、光照弱、蒸腾作用小的情况下,雨豆树对生叶的展开角度会增大;在温度过高,光照强度极弱的情况下,雨豆树对生叶则出现接近闭合状态。

      光照对雨豆树叶片和茎的开合现象起着关键的作用,光照的强弱会影响雨豆树的叶片和茎的开合角度。白天,随着太阳高度地改变,叶子的开合角度也会随之改变,使叶子的开合角度在早上、中午和下午呈现不同状况。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雨豆树体内的激素,控制着叶子、茎、花的形成,且它跟大部分的植物一样对光照的反应都是正向光性的。当光照射到雨豆树的叶片的正面的茎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叶片背面,而背光的叶片背面的雨豆树就比受光的叶片正面长得快。结果叶片背面的茎就会向生长慢的正面的茎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夜晚时雨豆树的对生叶会闭合状态,植物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睡眠运动”。睡眠运动可以减小植物在夜间时热量和水分的散失,也可以保护花朵中温嫩的部分,避免受到低温的伤害。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