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钻石是中国发现的最大钻石,重281.25克拉,于193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乡发现,后被日本驻临沂县的顾问掠去,至今下落不明。事后,张通知罗佃邦到警察局拉800斤小麦了事.罗找张说理未果,反被打出门外。据传,川本定雄得到钻石后,在日寇侵华上层头目中引起了一场争夺金鸡钻石的事件,明争暗斗,互相残杀,死了很多人。有一天,朱希品来到罗佃帮家,看过钻石后爱不释手,于是他心生一计,恫吓罗佃帮,说土匪头子已经知道这颗钻石,不但要抢,还要杀人灭口。2006年5月,蒙阴县建材七O一矿出土“蒙山五号”钻石,重101.469克拉。
-
产地分布
中国的金刚石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产量在20万克拉,钻石主要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1965年先后在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1971年辽宁瓦房店找到钻石原生矿床。目前仍在开采的两个钻石原生矿床分布于辽宁瓦房店和山东蒙阴地区。钻石砂矿则见于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广西以及跨苏皖两省的郯庐断裂等地。
-
相关事件
迄今,我国发现过4颗特大钻石,全部发现于临沂沂沭河流域。金鸡钻石重达281.25克拉,1937年秋在郯城县李庄镇发现,后被当时日本驻临沂县顾问掠走,至今下落不明。其他3颗分别是:著名的“常林钻石”,重达158.786克拉;“陈埠二号”,重124.27克拉;“蒙山一号”,重119.01克拉。
天然大钻石为何在临沭出现天然大钻石为什么会在临沂市东南部频频出现?这主要源于30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毁灭性大地震。据史志资料记载,1668年在临沂市东南部发生了 8.5 级大地震。由于地下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断裂,使经过上万年形成的、沉寂于岩层中的天然钻石被冲击到地面,这里就成了盛产天然钻石的地方,而临沭县和郯城县的部分区域就在这条断裂带上,地表常有钻石发现。
魏振芳捐献常林钻石临沭县西南部与郯城县东北部的石羊岭、金鸡岭一带历史上就以盛产金刚石而著名,因此被称为钻石之乡。
这里无集中矿床,多为零星分布。临沭县的谭庄、东西郭疃、东西萨庄以及常林村一带,群众不时能发现钻石,尤其是在春夏两季,雨水冲刷地表泥土层后,常有钻石裸露在地表,晶莹透亮,光彩夺目。据老人们讲,从前地主会买下大宗草鞋,提供给长工们穿上下地干活,等穿旧后将这些草鞋收回集中焚烧,也不时能从灰烬中找到钻石。
清末,德国人曾买这一带的大片土地进行开挖,前后到底从地里挖出多少钻石不得而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此设立了八O三矿,为国家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到1984年3年间,这一带群众就拾取了32颗金刚石,计160余克拉。
1977年12月21日,常林村女共青团员魏振芳与社员们一起在田间深翻整地。傍晚,当社员们都一个个收工回家时,魏振芳看到地头上还有一小片杂草没有锄干净,便挥起铁锹又继续干起来。随着铁锹的翻动,一块晶莹剔透、形似鸡蛋黄那么大的东西从土壤里被翻了出来。魏振芳捡起来后擦干净,发现是一颗特大的天然金刚石。
附近八O三矿党委书记、矿长童金明获悉消息后,立即乘车到临沂,向时任地委书记朱奇民作了汇报。朱奇民非常重视,当即委派地委工作人员和童金明一起去临沭。
魏振芳一家几代人在旧社会逃荒,过足了苦日子,解放后才翻身当家。她捡到这颗大钻石以后,同全家人商量决定献给国家,并写了一封捐献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块宝石埋在地里是祖国的宝藏,挖出来是人民的财富,应该把它献给党,献给人民,让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接到金刚石后,童金明立即进行了观察测量和称重。当天平的指针固定下来时,在场的人一片惊喜欢呼,158.786克拉,中国第一大钻石!
为表彰魏振芳的爱国精神,中共临沂地委、临沭县委和岌山公社党委在公社驻地曹庄召开了千人庆功大会。会上魏振芳披红戴花,接受了千元现金的奖励,此后政府又给她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安排她当了工人。魏振芳献宝后,1978年参加了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华国锋主席接见了她。同时,上级奖给常林大队二十四马力拖拉机一台;奖给岌山公社20万元,公社利用这笔资金修建了岭南头电灌站和配套工程,改善了公社水浇条件;奖给临沭县100万元,县里用这笔资金办起了针织厂。
华国锋同志为这颗钻石命名为“常林钻石”。中国科学院对其进行了全面鉴定研究:这颗特大金刚石重158.786克拉,色质透明,呈淡黄色金刚光泽,折光能力特强,是迄今我国发现并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颗,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常林钻石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银行。
七零一矿我国首座金刚石原生矿七O一矿。位于蒙阴县城西15公里处山青水秀的蒙山脚下,系我国第一座金刚石原生矿,也是目前唯一正常生产经营的金刚石矿山。这里出产的金刚石以无色、微黄、棕黄色为主,晶体多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
1965年8月24日,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勘察院于蒙阴县境内发现了我国第一个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其储量约占蒙阴金刚石矿田探明总储量的一半。对此,国家极为重视。国家建材部、国家地矿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采取“三边方针”(边勘探、边设计、边建设)进行开发。
一期工程于1970年建成投产,年处理矿石8.65万吨,生产金刚石2万克拉;二期工程被列为毛主席亲自圈阅的全国1975年170个重点保投产项目。为了确保年内投产,临沂地委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组织二期工程大会战。会战期间,广大参战职工行李搬到工地,吃住在简易的帐篷里,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几个月不离工地。
1983年11月14日,建材七O一矿选矿车间进行人工破碎大块矿石时,职工张玉祥发现了“蒙山一号”金刚石,经测金刚石重119.01克拉,淡黄色,晶体透明,在X光线下呈蓝色荧光,在紫外线下呈淡蓝色光彩。
根据国家建材局的意见,自1985年起,国家对金刚石产品不再包销,实行自产自销。但是,五年后建材七O一矿矿区的露天资源已趋于枯竭,转地下开采的工作仍未落实,在自产自销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空前的困难,全矿职工对矿的前途十分担忧和焦急。1991年,张玉玲出任矿长、后兼任矿党委书记后,马上把露天转地下开采工作列为头等工作,全矿上下共同努力,企业于1993年归属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集团)总公司(现中国中材集团公司)。次年,成功与加拿大CDC在香港注册的VVSI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合同,引进外资350万美元,合作进行露天转地下开采。
2005年8月,国家矿山公园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评审通过,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落户建材七O一矿。
进入新世纪后,值得庆祝的是,2006年5月27日,建材七O一矿选矿车间工人刘霞在手选大颗粒金刚石时,发现了一颗重101.469克拉的金刚石,该金刚石呈浅黄色,金刚光泽,晶体为变形八面体晶形,表面具三角形晶面花纹及平行生长纹理。长波紫外光下具中等强度的蓝色荧光,其后被命名为“蒙山五号”。
-
相关信息
钻石在天然矿物中的硬度最高,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常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们的存在关系到钻石的类型和性质。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
背景故事
郯城县李庄镇东南五公里处有一片山丘土岭,名曰金鸡岭,罗莫岭村就坐落在山下。1937年秋,该村贫苦农民罗佃帮在锄菜园时意外捡到了一颗钻石,大如核桃,通体黄色透明,耀眼夺目,形状恰似出壳的小鸡。因其产于金鸡岭,后来钻石被命名为“金鸡钻石”。
罗佃帮简直高兴得无法形容,左邻右舍看了以后均赞不绝口,说是无价之宝。有乡邻打趣说:“佃帮啊,你可真走红运,骑着金鸡一步升天了,有了这颗钻石就再也不用受穷啦!”罗佃帮听到夸赞,心里自然美滋滋的,于是打算卖掉钻石,盖上几间像模像样的房子,再买上牛驴,置上田产,留给子孙后代用……可在背后也有人议论,说罗佃帮捡到这么大的一颗钻石,既是福又是祸。在那个世道,到处都是土匪,乡里恶霸横行,稍有不慎,就怕不被土匪抢去,也被恶霸夺走,甚至连性命都得搭进去。
果然,消息很快传到乡长朱希品的耳朵里。他对这颗钻石垂涎欲滴,总想把它搞到手。有一天,朱希品来到罗佃帮家,看过钻石后爱不释手,于是他心生一计,恫吓罗佃帮,说土匪头子已经知道这颗钻石,不但要抢,还要杀人灭口。朱希品看出罗佃帮有惧色,“好心”给罗佃帮想了个“万全之策”,说趁早把钻石卖掉,免得惹事生非。又毛遂自荐要替罗佃帮卖钻石,并说一定给卖个好价钱。罗佃帮是老实人,对外地行情不熟悉,同时他又怕权势,怕土匪抢,就无可奈何地托朱希品代卖。朱希品就这样把钻石骗到手了。
不久,驻李庄镇警察局长张英杰得知朱希品骗得一颗特大钻石,就把朱希品传到警察局,威逼他交出钻石。朱希品以代卖为理由申辩无效,只得交出钻石。为掩人耳目,张英杰通知罗佃帮到李庄警察局拉小麦,只给了罗佃帮800斤小麦。罗佃帮拉着小麦,心里像刀穿一样难受。他回家后又气又恨,不久就病倒在床。村里左邻右舍也都为罗佃帮喊冤叫屈,认为这颗钻石别说800斤小麦,就是8万斤也换不去。村民们抬着罗佃帮到警察局门前,欲要钱给罗治病,但门卫不予通报。等了许久,张英杰出来便火冒三丈,破口大骂,并用皮带抽打罗佃帮。村民们只好将罗抬回,重病的罗佃帮受了张的毒打,一气之下,含冤而死。
1938年,临沂、郯城等地被日寇侵占。这颗钻石又被日军驻临沂伪道尹公署顾问川本定雄从张英杰那里强行要走。据说,川本定雄得了这颗钻石后,在侵华的日寇上层头目中又引起了互相争夺金鸡钻石的轩然大波。
1984年,《人民画报》第四期载文报道此事:“1937年秋,郯城县农民在金鸡岭下地干活,拾到重281.25克拉的金鸡钻石,后被日本侵略军掠走。”
-
金鸡钻石来源
我国发现的最大钻石是金鸡钻石,重281.25克拉,于1937年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李庄乡发现,后被日本驻临沂县的顾问掠去,至今下落不明。金鸡岭,盛产钻石。1937年秋,当地贫农罗佃邦在菜园翻地时,捡到一颗钻石,重达标两次钱,合281.25克拉。该钻石大如核桃,黄色透明,耀眼夺目,象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又出产在金鸡岭上,故名金鸡钻石。罗佃邦得到这颗钻石后,以为发横财,结果消息传到乡长朱希品那儿。朱经过威逼利诱,把钻石骗到手里。不久,事情被本地张姓警察局长知道。张经过恐吓,把钻石抢走。事后,张通知罗佃邦到警察局拉800斤小麦了事.罗找张说理未果,反被打出门外。回家后,罗悲愤而死。1938年春,临、郯等地被日寇侵占,这颗钻石又被临沂伪道伊公署顾问川本定雄从张三手中抢去。据传,川本定雄得到钻石后,在日寇侵华上层头目中引起了一场争夺金鸡钻石的事件,明争暗斗,互相残杀,死了很多人。
-
钻石去向猜想
抗战胜利后,钻石的去向不明,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随同日船“阿波丸”号沉入大洋。
2.被日寇带到日本,流落日本民间。
3.被日本天皇得到,据说现藏于日本皇宫。
4.遗失或损毁于战争。
5.流落于亚太某国。
-
钻石档案
沂沭河流域特大钻石档案
1937年,郯城县出土“金鸡钻石”,重281.25克拉;
1977年12月,临沭县出土“常林钻石”,重158.768克拉;
1981年8月,郯城县出土“陈埠三号”钻石,重124.27克拉;
1982年8月,郯城县出土“陈埠四号”钻石,重96.94克拉;
1983年5月,郯城县出土“陈埠五号”钻石,重92.85克拉;
1983年11月,蒙阴县建材七O一矿出土“蒙山一号”钻石,重119.01克拉;
1991年5月,蒙阴县建材七O一矿出土“蒙山二号”钻石,重65.57克拉;
1991年10月,蒙阴县建材七O一矿出土“蒙山三号”钻石,重67.03克拉;
2006年5月,蒙阴县建材七O一矿出土“蒙山五号”钻石,重101.469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