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乾潭镇

乾潭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乾潭镇位于新安江下游,富春江畔。东与姚村乡、凤凰乡接壤,南与三都镇、梅城镇毗连,西与杨村桥镇、下包乡交界,北与钦堂乡、安仁镇相接,东北与桐庐县相连。320国道穿境而过,东距杭州120公里,西距新安江镇30公里,是建德市东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86平方公里,4.5万人,辖2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自1997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为浙江省100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同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同时进入全国千强镇的行列(排836位);2005年1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    中文名: 乾潭镇 下辖地区: 辖2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面积: 386平方公里 人口: 4.5万人 地理位置: 位于新安江下游

  •   乡镇介绍

      乾潭镇1乾潭镇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杭州-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中段,杭千高速公路、320国道穿境而过,水利交通便利。该镇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祖先在此从事耕织。清雍正六年(1728)设庄立保,民国8年(1919年)建乾潭镇,1949年6月设乾潭区,1958年10月建乾潭人民公社,其后公社的体制几经变更,1983年改建乾潭乡,1985年撤乡重设乾潭镇,1992年4月撤乾潭区,将芝峰乡并入乾潭镇。2001年10月,建德市区划调整将安仁镇并入乾潭镇。2005年4月,原下包乡、姚村乡并入乾潭镇。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86平方公里,4.5万人,辖2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自1997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为浙江省100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同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同时进入全国千强镇的行列(排836位);2005年1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2007年3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纺寝具名镇”。并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生态镇”、“发展个私企业重点乡镇”、“教育强镇”、“村镇建设先进镇”、“体育特色乡镇”,杭州市“先锋工程五好乡镇党委”、“小康乡镇”、“文明乡镇”、“卫生城镇”、“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乾潭镇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三大战略,坚持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着力提升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环境生态化水平。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亿元,工业生产总值52亿元,农业生产总值2.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亿元,财政总收入7500元,人均纯收入7906元。

      乾潭镇个私企业较为发达,现有个私企业1030余家,从业人员2.2万人,主导行业有五金工具、家纺、胶合板、机械制造、石煤综合利用等五大系列,其中五金工具螺丝刀为全球最大生产地,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知名度。

      乾潭镇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现已建立了千亩青虾基地、葡萄基地、蜜梨基地、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和50万羽家禽养殖基地,还建立了5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浙大科研人员到该镇创办高效农业科技园500亩,效益农业面积达到60%以上。

      乾潭镇小城镇建设日益加快,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镇区内现有主干道路9条,总长13.6公里,建成了占地30亩的乾潭新世纪广场,子胥公园一期工程已完工,完成了七里扬帆景区和镇区的接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人居环境极大提升,集聚功能非常显著。进一步提高城镇品位,成为了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的示范乡镇。

      乾潭镇1992年被国家计委列为全国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7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又被国家计委、国务院体改办分别列为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和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中心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同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5年1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   乡镇企业

      乾潭镇6全镇有乡村企业368家,其中三资企业5家,创汇企业12家,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269家,从业人员8000人。有四大支柱工业产品,即一块布(寝具、服装系列)、一把刀(螺丝刀系列)、一块板(胶合板、竹垫板系列)、一张纸(印刷、纸箱)。其中螺丝刀系列产品80%出口日本、西欧、美国、东南亚等国家。1998年底,有新技术实验总厂、乾潭五金厂、鸿兴焊接材料有限公司3家企业上英特网。1998年进入杭州市乡镇企业十项指标考核前10名。境内有葫芦瀑布、七里扬帆、子胥古渡等景点,尚有国家级富春江森林公园、山峡垂钓、商周古墓等景点在开发建设中。

  •   城镇建设

      乾潭镇5自1992年被国家计委列为100个小城镇试点镇以来,改革城镇投资方式,走农民“自我投资、自我建设”的路子。到1998年底,先后投资2.6亿元,新增城镇建筑面积达到34.5万平方米,镇区面积从原来的0.5平方公里扩大到3.4平方公里。新建和扩建龙门、乾兴、万乐、建北、育才等主要商贸街道5条,总长6公里;埋设地下排污管道11公里;建成5500平方米综合农贸市场1座;开通程控电话5000门,新建移动电话信号发射塔1座、旅游专用码头1座;建成工商、建设、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营业大楼4幢;建成华海、万乐、乾潭、圆梦园涉外宾馆4家。境域八山一水一分田。1998年投资620万元,改造低产田1万亩,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00亩,开展5公里小流域治理及胥溪7.8平方公里的水土保持工作,截溪造田300亩。建成用材林基地52万亩、商品粮基地1万亩;办起家庭农场28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500亩;建立茶叶基地4000亩、水产基地1000亩、蔬菜基地500亩、干水果基地5000亩、禽蛋基地养禽40万羽。

  •   建置沿革

      乾潭镇2乌龙山狮子岩下有一条胥溪流向富春江,急转弯处有一水潭,旱则枯竭,人们呼之乾(gān)潭。后人怕旱,愿此潭永世不枯,改称乾(qián)潭。乾,日月也,恒生不灭。乾潭之名沿用至今。乾潭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祖先在此从事耕织。清雍正六年(1728)设庄立保,民国8年(1919)建乾潭镇,1949年6月设乾潭区,1958年10月建乾潭人民公社,其后公社的体制几经变更,1983年改建乾潭乡,1985年撤乡重设乾潭镇。1992年4月撤乾潭区,将芝峰乡并入乾潭镇。镇人民政府机关驻地马鞍岭。2001年10月,将安仁镇并入乾潭镇,10月16日,新乾潭镇正式挂牌,全镇面积220平方千米,辖46个行政村,4个居民区,32905人。2002年,辖46个行政村,4个居民区,32806人。

      2005年4月,原下包乡、姚村乡并入乾潭镇。调整后,面积386平方千米,4.5万人,辖71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2007年,将乾潭镇羊毛坞村划归钦堂乡管辖。调整后,乾潭镇辖6个居民区,70个行政村。

  •   改革开放

      乾潭镇31980年,乾潭农民办起竹垫板厂、制衣厂、电镀厂、包装带厂等乡村企业5家;同年建乾潭自来水厂,其后进行3次改建,1998年投入540万元进行扩建,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1992年被国家计委列为全国100个小城镇试点镇之一;同年开通程控电话,1997年普及全镇各村;同年开通有线电视,1996年全镇普及率达95%;同年建成2300平方米的乾潭医院大楼。

      1992~1998年,全镇先后投入教育事业资金920万元,新建和扩建中小学教学楼1.96万平方米。其中1994年创办严州师范附属第二小学,1996年建成乾潭镇初级中学教学楼,并完成全镇10所小学楼的新建工程。同年通过省人民政府“两基”验收。

      1993年开始进行集体企业转制,到1998年底全镇98家集体企业已转制97家。

      1996年被评为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

      1997年被命名为杭州市教育强镇;同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镇规划区内6个建置村的1531户、5310人就地转为非农业户口,同时吸引外来人员近3000人来乾潭落户;同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全优乡镇,被省建设厅评为村镇建设先进镇。

      1998年底320国道过境段一级公路改建竣工;同年被命名为杭州市卫生城镇,杭州市文明乡镇。

      1996年以来,连年被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镇。

  •   民风民俗

      乾潭镇7一方风情——万乐节农历十月十五是当地人传统的庆丰收节日,俗称“时节”。届时家家户户邀请亲朋好友聚会,比谁家的客人多,以喻家业兴旺。1987年起,在镇人民政府的倡导下,改名为万乐节,融文化艺术、物资交流于一体,1998年,交易摊位达2000余个,6万多人次参加,商品成交额近6000万元。

      一方习俗——舞龙灯

      每年春节过后,一些村就开始准备舞龙灯。龙头形象逼真,高达丈余,常见龙灯有板龙和软龙两种。板龙龙身由一块块桥板组成,每板长约6尺(鲁班尺)、宽约6寸,两头有洞,用插木互相连接,每板上置各色灯笼,每人一板一灯,可举可背,最后为龙尾。软龙的龙身是由绘着龙形的布,包裹着竹制的灯笼而成,也是每人一节一灯,此龙灯舞动更为灵活、轻便。龙灯最少9节,长达数十节,甚至上百节,远望灯火闪闪,绵延数百米,每当起舞特别是盘旋时,烛光高照,锣鼓喧天,礼炮轰鸣,蔚为壮观。每到一处,都有单位、商家和殷富者包“红包”,资助经费,一般正月十四开始,十八结束。

  •   经济发展

      乾潭镇4乾潭镇位于浙江省西部杭州市郊,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被国家统计局列入全国千强镇行列。乾潭镇个私企业较为发达,主导行业有家用纺织品、五金工具、胶合板等五大系列,其中家用纺织品主要生产各类寝具产品,是华东地区较为集中的生产基地,共有企业221家(其中500万以上规模企业136家),其中7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已有杭州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5家,同时正申报企业共6家。年产床上用品、针织品12000万套,工业总产值3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4.6亿元,利润总额6000万元,利税总额1.2亿,分别占本镇工业比重61.4%、60%、71%、70.9%。产品90%以上。以出口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知名度。全镇拥有10000台家纺设备,进口设备1000余台,同时吸纳劳动力15000人,高中以上占60%,职工年均收入14000元。乾潭镇党委政府逐步加大对家纺行业的扶持力度,以协会为依托,加快产业转化和产业链建设,提高科技含量,从量的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化,做大做强家用纺织品行业,加快家纺工业功能区和南方家园家纺城建设,逐步形成从原料、半成品、成品、家纺设备、科研开发一条龙建设,促进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根据规划,该镇力争到2010年家纺行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家纺园区建成1000亩:加快品牌建设争取在五年内培育中国名牌产品一家,浙江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五家,杭州市名牌产品、著名商标10家;加快人才培育,借助乾潭职校与国内相关大学联手培训家纺人才,并对在册职工进行系统轮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力争全国纺织特色产业镇。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