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跳岛战术

跳岛战术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跳岛战术(英语:Island hopping),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为收复日军占领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後,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後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跳岛战术 提出者: 麦克阿瑟和尼米兹 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 相关理论: “非线性作战”理论

  •   历史发展

      跳岛战术1这样的战术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一战中,苦于和日本海空军纠缠的麦克阿瑟、哈尔西等人逐步形成了他们对太平洋战争的指导思想:在己方兵力有限的情况下,进攻的部队不脱离空军的掩护,沿着前进的中轴线向几个重要目标的外围做跳跃式进攻,即“蛙跳战术”。在1943年6月至1944年9月里,他指挥盟军沿新几内亚海岸成功地实施了十几次两栖登陆,绕过日军坚固的防守据点,目标直指菲律宾的棉兰老岛。这一战术的成功,大大节省了美军的人力和物力,以低代价获得高成果,成为军事史上的一个典范。

      其实,跳岛战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尤其是制空权)的基础上的,而且必须有充足的物质保证。而且,这也符合战争的基本要点之一: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再者,该战术也是作战战略战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实,巴顿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时,就采取海空军配合,搭载步兵绕过西西里岛公路上的战略要点进行隔点登陆,快速推进,比英军抢先进入了巴勒莫,这也可以视作一种“跳岛”版本。

      美军尝到这种甜头后,屡屡应用,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就是一种变相版本。自从美军大量装备直升机后,更是把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在两次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这种战术的应用达到了极点。

  •   特点

      跳岛战术的特点就在避过日军坚强的据点,改在防御薄弱的岛屿登陆,再利用美军充沛的工程能力和物资供应,快速地建立前进机场和港口,再对绕过的日军据点进行海空海空封锁。这样不但避免直接攻坚的损失,还可以快速地前进。日军空有坚强据点,被封锁后天天遭受空袭,连补给都成了问题,往往无所作为或自消自灭,使日本人建立起来的防御链变得支离破碎,首尾不能相顾,白白耗费了大量人员和战争物资。就是这个「跳岛战术」让美军能在菲律宾失陷两年之后重回旧地。

  •   简介

      跳岛战术(英语:Island hopping),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期,美军收复东南亚日军占领的诸多太平洋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後,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後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   美军理论

      跳岛战术2二战时的“蛙跳”战术是以海军为“助跳器”,主要运用于登陆作战。二战后,随着空中运输能力的提升,“蛙跳”战术逐渐成为美军空降作战的主要理论。1983年举世震惊的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战争就是一场典型的“蛙跳”伞降作战。美军指挥官摒弃抢滩上陆的传统战法,直接依靠空降兵越过格军的防御阵地抢占机场。空降兵在150米超低空跳伞,船不泊岸,兵不湿靴,在短短4天内即解除了格军的武装。在海空军都具备了“蛙跳”的能力之后,美军把“蛙跳”战术在联合作战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非线性作战”理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蛙跳”战术历史使命的终结。可以预见,在信息化战争中,曾经作为打破线性作战模式“尖兵”的“蛙跳”战术仍将以其突破惯性思维的创新火花启迪人类的军事智慧。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