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陕西回民起义

陕西回民起义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清代同治时期,普洱马、赫明堂等回民领导的大规模屠杀汉民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其中,任武是前期的一个著名小头目,白彦虎是后期名人之一。陕西人口损失接近七百万,还在甘肃屠杀上千万汉人。口号是杀光“卡菲尔”(不信真主的人),总体是回军屠杀汉民数百万,在少数地方也激起过汉民自卫反杀回民(可能上十万乃至达数十万)。被多隆阿、左宗棠先后平定。这场回乱彻底改变了回民在陕西的分布,陕西农村里当时的一百七十余万回民,或在战乱里死亡、或被报复性仇杀或被防备性杀害、或跑入甘肃,还有一万多跑到陕南(今安康市山区),西安城里二万回民没有群乱,但有二千人出城参加了。这是汉回共同经历过的千古浩劫。

  •    回乱改变回民在陕西的分布

      战前回民在陕西有175万(如果说整数则可说是180万),农业发达的关中地区是汉回杂居的地方,陕西回民暴乱半年内就杀了关中地区汉人四百万(关中半年内死亡五百万),仇杀风气蔓延整个陕西,使得一些地方汉人或报复或防备性屠杀回民(应该达数十万),另外,回民或在战争里被杀,或跑入甘肃,以至后来的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罕见回民,或者说数量极少了(参看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9页),战乱期间,一万多西安城外回民跑到陕南山区即今安康区域。同治六年,左宗棠到陕西时,整个陕西回民还剩余二十万,一部分退入甘肃,一部分被农村汉人仇杀。西安城市里的二万回民被各种严格措施禁锢没有群乱,只是跑出二千人参加。陕西本来是接受回民最早的地域之一,一千多年来,虽然也偶有民族仇杀事件,但总体上还是和平共处的,汉人是接纳回民的,陕西回民是阿拉伯男子与汉族女子的混血,是炎黄子孙之一,经过这次千古浩劫,陕西仅剩西安一支回民。

  •    陕回败退甘肃,一路屠杀

      陕回一路败退甘肃,一路屠杀,一次屠杀汉人十万人以上的行动有许多。据统计,这场回乱里甘肃地区33次可考证的大屠杀中,有29次有白彦虎的参与。

      值得一提的事情是,陕西回民在陇东董志塬重整,组建十八大营民兵,17个大营的领导人都识字,后来在战争中相继投降了。只有历史学家歌颂的白彦虎,不识字,但杀人最多,所以也成为以个大营的领导人。关于穆斯林民兵的成分,从一些领导人的名字不难看出:“哈哈娃”“大瓜蛋”等(研究者问了陕西的同学,哈哈娃是坏人的意思,大瓜蛋是傻瓜的意思)。

  •   人口损失

      路伟东《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的损失》据几种中国人口史书籍总结,陕西从同治元年(1862)到光绪五年(1879)的17年间,人口损失总数高达622万,扣除灾荒性损失的百万则余五百多万,如果我们还考虑一代人的生育、低谷里的恢复性增长(大约二百万),再考虑数十万人跑入甘肃,回乱里的仇杀和战争死亡数应该在接近七百万(六百多万)。

      主要损失是1862年暴乱爆发的半年内,关中地区被杀五百万,汉人占百分之八十。

      陕回在甘肃屠杀的汉人更多,据《中国人口史》一书的统计,1861年甘肃人口为1945.9万人,战后的光绪六年即1880年人口仅存495.5万人,人口损失达1455.5万人(1873年后回乱大体平定了,此后应该有低谷里的恢复性增长,甘肃的人口损失应该是一千五百万多万)。大部分是陕回屠杀的,应该在千万上下。

  •   史料记载

      据镇原县志:”四乡堡寨攻陷无遗,而县城独全,盖四乡之人逃出虎口者,生后入城避难。是月初九日……(回民军入城)……,全城糜烂,死者不知其数。”据《中国人口史》,回民屠城前全县人口26.9万,战争损失23.4万,损失比例为87%.

      据《中国人口史》,泾州四县咸丰十一年(1861年)有人口92.8万,战争中人口死亡82.2万,损失88.6%.

      平凉。据宣统《甘肃新通志》卷47,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回民军队”陷平凉城府官……员死节者百余,士民死者十数万。”据《中国人口史》一书推算,同治年间平凉府(包括华亭,隆德,平远,海城,固原)人口损失249.1万,占战前人口的88.6%。一次被杀十万人以上的例子很多.

      在华亭县,据记载,“同治二年十一月,陕回入境,焚杀极惨。初土回叛变,尚爱乡土,不甚残毒。及陕回入境,无所顾惜,焚杀惨于土回十倍。华亭从此丘墟。“”乡镇民屋焚杀殆尽,遗民数百悉逃莲花台。“平回后招安遗民,归城者仅七十余人,男女老幼死亡数万。据《中国人口史》,华亭县咸丰十一年(1861年)人口约17.1万,战争中人口损失约达94%.也即基本上被杀完了.

      隆德县。据载:”同治四年县破城,从此官逃庄浪,城空无主者五年.人民杀毙饿死十有八九,老弱逃尽,全县无二三十人家。全县村村焦土,十室九空.”人口死亡比例高达90%.而今这个县的人口,基本上均是战后移民. 参考文献:

      1、专著:《宁夏文史(第一辑)》“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概述”,杨学林《哲赫忍耶》,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宁夏社科院《西北回民起义研究资料汇编》,复旦大学《中国人口史》,前面三部专著虽然是坚持乱斗争时代的起义论,基本事件还是有的。2、极端同情派文章:“维基百科—同治陕甘回变”,“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概述”。温和同情派文章:中国清真网《“同治回乱”过程》。3、高度批判派文字:天涯论坛—为何说陕甘回乱是反人类的宗教战争。铁血社区—从《同治回乱真相》谈真相。中华网—“同治回乱”白彦虎认为建立伊斯兰国家的时刻到了。“清朝同治发生在陕西的种族屠杀—土豆网”。“历史上的东干战争.华声论坛”。“关于陕西回民人口减少的谬论—左宗棠是否屠杀回民上百万”。4、事实寻真:天涯论坛:“同治回乱中的“张芾事件”真相——历史只谈真相”。“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的损失.禹贡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5、当时官府人员谈论的,《守岐纪事》,《秦陇回务纪略》,《道咸宦海见闻录》,《秦难见闻记》,《左文襄公奏疏续编》,《清文宗实录》。6、“汉回两族老人: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真相”,“同治回民起义调查记录-真实的调查,错误的结论_煮酒论史_天涯论坛”,“同治陕西回民战争之梳理—天涯论坛”。

  •   第一波陕回暴乱

      普洱马是总领导。

      任武很出名,但只是同治回乱里陕西回军的小头目。

      下面内容,主要来自华声论坛《历史上的东干战争》、及铁血论坛“清末陕甘回民暴乱”。

      买竹造事,血洗汉村八女井,正式暴乱 1862年5月,两个参加过云南杜文秀起义的阿訇——任武和郝明堂来到了陕西华县,他们带着一腔反清反汉的热血,借着全国捻军运动的势头,组织陕西回民向清廷发动圣战,一时间,铁匠们日夜忙着打造刀枪,由于回民们没有大量的枪杆,所以他们将市场上所有的竹竿买光,以做长矛。

      此时华县已经招募了400名汉人和回民做团丁,以防太平军,但未曾料到回民的圣战来势如此之快,结果团丁中的200名回民当下响应圣战号召,杀死团练,当夜逃走。正是这个举动,使回民暴动的企图暴露了。

      回民虽然买光了市场上的竹子,可仍旧不够用,他们又想买一户人家的竹园,但是那户人家是汉人,当知道回民要造反后,他们拒绝将竹园卖给回民,回民们当然不甘心,便发生了械斗,械斗中打死两名回民,回民们闹到了官府。官府认为这两名回民心有不轨,没事你买这么多竹子干吗?是不是想哗变?所以对这两名回民的死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一下可给了回民们闹事的借口,回民首领任五和郝明堂立刻宣布圣战开始!

      伊斯兰教的圣战是可怕的,大规模的报复性屠杀上演了。

      陕西回民起义1

      数万回民自动组成了回民军,打着反清报仇的旗号,大张旗鼓地向汉族聚居地发起了进攻,可怜大多数汉族人还根本浑然不知,就遭到了灭顶之灾。回民军袭击了汉族村庄八女井,也就是今天的大荔县八鱼,当即把数千汉人屠杀得干干净净,血流成河。

      杀帝师张芾及自屠家人,升级暴乱可此时陕西地方官员一面在抵抗着捻军和太平军的不断进攻,一面又要供给朝廷大军的给养,他们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粮兵马去对付回民,万般无奈之下,陕西巡抚只好派遣陕西团练大臣张芾去劝说回民,缓解压力,想尽一切办法冰释前嫌。

      张芾开始的时候进行得很顺利,他尽言回汉一家,努力安抚回民们,在他的一番劝说之下,大多数回民打消了进攻汉人的想法,但此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震惊的事情,回民首领任五和郝明堂宣布,在张芾的轿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书“秦不留回”,秦,陕西也,秦不留回,便是说陕西不留回人,那岂不是朝廷要把陕西回民杀光么?一时间回民群情激奋,场面顿时失控,张芾的努力瞬时付之东流。

      任武等人立刻拘禁了张芾,连审七日,严刑拷打,逼迫张芾承认“朝廷欲杀回民”是实,七日后将张芾斩首示众,可怜堂堂同治帝的老师,就这么窝窝囊囊糊里糊涂死在回民手中。

      后据兰州大学研究人员考证,那封“秦不留回”的纸条,极有可能是任五、郝明堂等人为了破坏谈判而故意栽赃的,借以挑起更大的回汉矛盾,以达到继续鼓动回民发动“圣战”的目的。原因是:

      其一,作为一方大员的张芾不可能用纸条传贴的方式发布命令,因为那是民间通信方式,不是官方采用的;

      其二,陕西当时没有清军的机动部队(部队打捻军去了),陕西中部仅有清军1万人左右,如何敢下杀200万回民的命令?

      其三,张芾不是清政府的钦差大臣,根本没有发布这个命令的权力。

      张芾冤死,回民的圣战正式爆发,首领任五为了表示自己“再无退路,再不回头”的决心,竟手刃了自己的家属,何其恐怖!他们号召穆斯林起来“圣战”,杀光关中的“卡菲尔(不信真主的人)”,建立一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于是回民迅速组织了30万穆斯林民兵,在关中诸地的汉族地区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次屠杀的结果一点也不亚于日军二战期间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沙苑地区“人类几灭”(据《同州府志》),临潼县竟被杀30万人有奇,暴军半年内就在关中诸地屠杀五百万人,其中汉人占百分之八十。

      其中有一个县城,城中的回民教师由于久和汉人相处,感情比较深厚,当他看到回民军给当地回民发的“杀汉帖”之后,大惊失色,立刻报告知县,县城大门随即紧闭,由于回民军缺乏攻城手段,久攻不破,被迫撤退,这个县才免遭涂炭。但是这个回民教师呢,不久便全家自杀了,因为他知道,以后的日子里,他的穆斯林朋友们不会放过他的,因为《布哈里圣训》写着:如果一个穆斯林改变对伊斯兰的信仰,就把他杀了;《古兰经》也写有:杀死叛教者不应受惩罚。

      疯狂屠杀回军十八营,他被推为元帅,他领导回军到处屠杀。

      在回民军的涂炭下,三原、富平、华县、兴平等地汉人均遭到严重屠杀,死亡总数约有100万余人。其余的汉人结寨自保,由于陕西回民不会攻打城寨,所以损失很大,为了建立“伊斯兰国家”,他们被迫保存力量,以中心城市为攻击重点。

      当时陕西回民军分为两条主要战线,东线上,约有穆斯林民兵10万人,重点攻击同州(大荔),主要据点为:羌白镇,王阁村,仓头镇。中线穆斯林民兵约16万,于1862年7月初攻克了六村堡,据正史载,几乎全歼陕西中部团练武装。不过据后人了解,被杀的大多是逃到这里求生的平民。

      随后,回民军挥师猛攻西安,陕西提督孔广顺等部约7000人拼死防守,回民军本来想连同城内的回民作内应,但是西安城内的阿訇是个远见卓识者,他看出了回民军的残暴,便号召城内的回民不要出城参与暴动,同时组成巡逻队,防止城内的汉人骚扰回民,就这样,西安回民始终没有参与这场“圣战”,得以保全。

      "陕回十八营"在起事后几个月内,在关中平原杀人五百万,80%的是汉人(应该说明,屠杀汉人也导致有的地方汉人防备性屠杀回民)。一年时间关中26个县长被回民杀害。只有一些县城内和逃入骊山的人口幸免。

      屡次打败清军胜保和多隆阿,后被多隆阿部队击毙,在多隆阿部队打击下,陕西回民暴军退入甘肃。白彦虎后来接任暴军领导,被左宗棠率湘军打败,逃入新疆、再逃入中亚。

      “同治回乱”或陕甘回变等,乱斗争的时代称为“陕甘回民起义”及“马化龙起义”等,是1862年发动的、长达12年(或说16年)的屠杀异教徒运动。

      回军进退1862年5月17日至25日,围攻同州城9昼夜不克,遂撤围西进。29日,各路回军联合逼攻西安,次日即攻占城西金胜寺,歼灭大批团练武装。7月21日,又攻占团练基地六村堡,困守西安的陕西提督孔广顺所部3000余名清军更加孤立。回民烽火迅速遍及800里秦川,队伍发展到20万余人,严重威胁着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清廷急命直隶提督成明率精锐京兵驰援。8月25日,成明所率京兵和豫勇共5000人,在洛水南岸为起义军所败,清廷又命钦差大臣胜保率军入陕。9月,胜保率军由潼关西进时,不断遭到起义军的截击,后绕道进入西安。

      11月上旬,胜保集中兵勇4万余人(一般文献说他只有八千兵,素质差),与回军大战于苏家沟,兵马自相践踏,死伤甚众。与此同时,回军乘胜保军集中于西安,东部兵力空虚之机,于同州一带发动攻势,生擒署潼关协副将哈连升,夺取其营垒军械,并进逼澄城、合阳(今合阳)、朝邑(今大荔东)等地。胜保又奉命赶回潼关,与新授西安将军穆腾阿等共同镇压同州一带的起义军。由于补给线被切断,军粮不足,清军不敢出战。胜保不敢作战了,日日在西安城里安淫,其兵抢劫百姓,被汉人连连参奏,后被慈禧太后赐死。

      改授多隆阿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1863年1月,多隆阿率部入陕,连同胜保等部共2万余人,集中力量进攻王阁村、羌白镇。清军乘机突袭,一举攻占王阁村和羌白镇。5月19日,另一主要据点仓头镇亦被清军攻占。之后,同州地区的回军向西转移,集中于泾阳、高陵、咸阳一带,与西安地区的回军并肩战斗。当时,太平军扶王陈得才部已由湖北再度入陕,蓝朝柱率领的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军余部亦在洋县一带活动,清军顾此失彼,回民起义军便乘机加紧围攻西安。甘肃提督马德昭、陕西提督孔广顺率兵7000余人困守西安,不敢出战。9月初,多隆阿到达西安,再施“招抚”伎俩,部分回军降清。10月初,多隆阿督军向回军发起进攻,13日占领高陵县城。22日,清军分两路进攻西安地区回军的主要基地苏家沟,回军拼死抵御,终因伤亡过重,从苏家沟等地撤退。白彦虎、马生彦等率部退至邠州(今彬县)、凤翔。不久,凤翔、邠州亦为清军攻占,回军大部退至陇东董志原地区。从此,西北回民起事的中心由陕西转入甘肃,陕西回民起事陷入低潮。

  •   第二波陕回暴乱

      1864年10月,白彦虎在屠杀了合水的汉人之后,进攻陕北,打算烧毁黄帝陵,但在陕北遭到当地反清的“饥民武装”董福祥的顽强抵抗,最终溃退。这次事件拉近了饥民武装与清军的关系,1868年,董福祥归顺了左宗棠。1869年,白彦虎再度派人烧黄帝陵,被北路清军击退。黄帝乃中华民族之祖先,黄帝陵乃我华夏民族的神器所在,白彦虎身为回民军领袖,竟欲作此天人共愤之事,可见其丧心病狂。还有一个事例,穆斯林民兵在各处摧毁佛教寺院,杀戮佛教徒和道教徒,并计划摧毁华山的建筑群,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彻底毁掉汉族的佛道文化,转而强迫汉族人信奉伊斯兰教。

      1871年,白彦虎在陕西的回军被左宗棠率领的湘军平定、他再次退入甘肃,接着退入新疆、作跑到新疆搞分裂的中亚人阿古柏的女婿,随着左宗棠大军收获新疆,白彦虎残部五千人逃入中亚,成为后来中亚东干人的主要祖先。

  •   简介

      主要根源是汉回之间有过群体冲突(主要是回民群体与汉人里的强横群体有过冲突)而受屈回民得不到公道处理,积怨已久(参看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当然这种积怨不能说是各处的情况,关键问题是回民里某种极端文化如宗教组织把广大个人编组为部件、及某种无限报复文化,才使得滥杀无阻(其实汉人内部也有弱势群体与强横群体的冲突)。

      同治时期,陕西的伊斯兰阿訇任武、白彦虎等领导的大规模屠杀汉民的起事。口号是杀光“卡菲尔”(不信真主的人)。

      第一波发生在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3年10月,陕西的伊斯兰阿訇任武、白彦虎等领导回民起事,穆斯林兵力发展到三十万、号称陕回十八营,是疯狂屠杀陕西汉人的种族大屠杀运动。回军打败胜保及多隆阿统领的清军,后被多隆阿打败、退入甘肃。第二波发生在1864年10月至1871年,白彦虎领导,后被左宗棠率领湘军平定、再次退入甘肃,接着退入新疆、做了阿古柏(到新疆搞分裂的中亚浩罕汗国人)的女婿,随着左宗棠大军收获新疆,白彦虎残部五千人逃入中亚,成为后来中亚东干人的主要祖先。陕西人口损失总数高达六百多万。陕回退入甘肃,一路屠杀汉人,在甘肃屠杀数百万乃至上千万汉人。回民战争改变了回民在陕西的分布,除了西安城市里没参加暴乱屠杀的三万回民,陕西农村的回民几乎完全消失,或在仇杀里死亡,或随作为回军或随回军跑入甘肃,部分跑入中亚。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