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分类:
- 中国
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经历了长期而艰苦的渐进增量型改革,形成了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医疗救助、公费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辅的制度架构。今天,绝大多数中国国民有了某种形式和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全民医保的时代已经到来。
-
相关介绍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整体构架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它们构成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部分,为受众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底横”主要是指低收入或困难群体,对于这个群体的医疗需求主要是通过城乡医疗救助进行补充。“顶横”部分主要是针对更高医疗服务需求者,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来满足。
目前,我国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辅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包括在校学生、儿童、没有收入的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者);农村居民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坚持“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由于“广覆盖”,决定了其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
可见,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有限的,对于更为灵活、更高医疗保障的需求而言,只能通过补充医疗保险来满足。除了利用财政补助的办法解决国家公务员的医疗费用问题外,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以部分解决基本医疗保险最高给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减轻职工的负担,这就形成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等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公司对此专门推出了多种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使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起来,更好地为不同需求者解决高额医疗费用问题。商业健康保险成为补充医疗保险的主要提供者。
-
简介
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缺陷,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留或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上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