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吕相绝秦》

《吕相绝秦》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吕相绝秦》选自《左传》,是一篇满有意义的文章。文章粗看挺吓人,完完全全是晋国声讨秦国的战斗檄文。秦晋本是亲家,国家利益使之在后来反目成仇,谁是谁非,无法分辨。

  •    中文名称: 吕相绝秦 编撰人: 左丘明 所属年代: 春秋 相关读物: 《春秋左传》 文学体裁: 散文 文学体裁: 散文

  •   原文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於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於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不为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郩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郩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蟊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剪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话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於使。君有二心於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一。’”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   注释

      (1)晋侯;晋厉公。吕相,晋国大夫,魏骑现依的儿子魏相,因食色在吕,又称吕相。绝;绝交。

      (2)毅力:合力,并力。(3)申:申明。(4)重:加重,加深。昏姻:婚姻。秦、晋国有联姻关系。

      (5)天祸:天降灾祸,指骊姬之乱。(6)无禄:没有福禄。这里指不幸。(7)即世;去世。

      (8)俾:使。用:因为。奉祀;主持祭祀。这里指立为国君。

      (9)韩之师:韩地的战争,指秦晋韩原之战。(10)厥:其,指秦穆公。(11)用:因而。集:成全。

      (12)躬:亲身。擐:穿上。(13)跋履:跋涉。

      (14)胤(yin):后代。东方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虞、夏、商、周的后代。(15)旧德:过去的恩惠。(16)怒:指侵犯。疆场:边疆。(17)询:指商量。擅及郑盟:擅自与郑人订盟。

      (18)疾:憎恶,憎恨。(19)致命于秦;与秦国拼命。(20)绥静:安定,安抚。

      (21)大造:大功。西:指秦国。(22)不吊:不善。(23)寡:这里的意思是轻视。

      (24)迭:同“轶”,越过,指侵犯。(25)奸绝:断绝。我好:同我友好。(26)保:同“堡”,城堡。(27)殄(tian)灭;灭绝。费(bi):滑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附近。费滑即滑国。

      (28)散离:拆散。兄弟:指兄弟国家。(29)挠乱;扰乱。同盟:同盟国家,指郑国和滑国。

      (30)犹愿:还是希望。(31)即楚:亲近楚国。谋我:谋算我晋国。(32)诱:开启。衷:内心。

      (33)穆、襄:秦穆公和晋襄公。(34)康、灵:秦康公和晋灵公。

      (35)我之自出:秦康公是穆姬所生,是晋文公的外甥,所以说“自出”。

      (36)阙翦:损害,削弱。(37)蟊(mao)贼:本指吃庄稼的害虫,这里指晋国公于雍。

      (38)悛(quan):悔改。(39)河曲: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40)涑(Su)川:水名,在今山西西南部。(41)俘:劫掠。王官:晋国地名,在今山西闻喜西。

      (42)羁马: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

      (43)东道;晋国在秦国东边,所以称“东道”。不通:指两国断绝关系。(44)君;指秦桓公。

      (45)引:伸长。:脖子。(46)蔗:大概,或许。抚:抚恤。(47)称盟:举行盟会。

      (48)狄难:指晋国同狄人打仗(49)河县:晋国临河的县邑。

      (50)箕:晋国地名,在今山西蒲县东北。郜(gdo):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祁县西。

      (51)芟(shan):割除。夷:伤害。农功:庄稼。(52)虔刘:杀害,屠杀。边垂:边陲,边境。

      (53)辅氏:晋国地名,在今陕西大荔东。聚:聚众抗敌。(54)伯车:秦桓公之子。

      (55)寡君:指晋历公。(56)不详:不善。(57)白狄:狄族的一支。及:与。同州:同在古雍州。

      (58)婚姻;指晋文公在狄娶季隗。(59)吏:指秦国传令的使臣。(60)是用:因此。

      (61)二三其德;三心二薏,反复无常。

      (62)昭:明。昊:广大。秦三公:秦国穆公、康公、共公。楚三王:楚国成王、穆王、庄王。

      (63)出入:往来。(64)唯利是视:一心图利,唯利是图。(65)不壹:不专一。(66)昵就:亲近。

      (67)帅以听命:率诸侯来听侯君王的命令。(68)承宁:安定。(69)不佞:不敏,不才。

      (70)图:考虑。利之:对秦国有利。

  •   相关成语

      秦晋之好:qín jìn zhī hǎo,解释: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解释: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惟利是图:wéi lì shì tú,解释: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唯命是从:wéi mìng shì cóng,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   译文

      晋厉公派吕相向秦国裹示绝交,说:“从前从我国的献公和贵国的穆公开始,两国相互友好,协力同心,用盟誓来申明此意,用婚姻来加强友好。上天降祸晋国,文公到了齐国,惠公到了秦国。晋国不幸,献公去世,穆公不忘旧日情谊,使我们惠公得以供奉晋国的宗庙祭祀。穆公又不能完成这一巨大功勋,而进行了韩原之战。他心里也感到后悔,因此成全了我们文公,这是穆公的成就。文公亲自披甲带盔,跋涉山川,跨越险阻,征伐东方的诸侯,使虞、夏、商、周的后裔都到秦国朝见,就已经报答旧日的恩德了。郑国人侵犯君王的边界,我们文公率领诸侯与秦国一起包围了郑国。秦国大夫不询问敝国国君,擅自与郑国订盟。诸侯痛恨这件事,要向秦国拚命。文公害怕,就安抚诸侯,秦军能够还师而安然无损,这就是我国有大功于西邻了。晋国不幸,文公去世,穆公居心不良,蔑视我们新丧故君的国家,欺我们襄公孤弱,袭击我们的殽地,断绝我们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邻邦滑国,离散我们的兄弟,扰乱我们的同盟,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君王旧日的功勋,但又害怕国家的覆亡,因此有殽地之战。我们仍然希望在穆公面前求得宽恕,穆公不听,反而拉拢楚国图谋我们。上天不遂他的心意,楚成王又丧了命,穆公对我国的意图因而不能得逞。穆公、襄公去世,康公、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晋国人所生的,又想削弱我们国君的宗室,颠覆我们的国家,率领我们国家的奸贼,来撼动我们的边疆,我国因此有令狐之战。康公还不改悔,又侵入我河曲一带,攻打我涑川地方,掠取我王官民众,割取我羁马土地,我国因此有河曲之战。秦国往东这条道路不通,就是由于康公断绝我们的友好的原故。

      等到君王继位,我们国君景公伸着脖子朝西望着说;“大概会抚恤我吧!”君王又不肯施恩举行盟会,乘我国有赤狄骚扰的患难,入侵我黄河附近各县,焚烧我箕、郜二城,抢割我庄稼,屠杀我边境百姓,我国因此有辅氏之战。君王也后悔祸患的蔓延,而想求福于两国的先君献公和穆公,派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与你共同友好,抛弃仇恨,重新恢复旧日情谊,以追念前人的功*(肙力)。’盟誓没有完成,景公去世,我国国君因此有令狐的盟会。君王又心怀不善,背弃盟誓。白狄与君王同在雍州,是君王的仇敌,而是我们的婚姻之国。君王派人来颁赐命令说:‘我与你一起讨伐狄人。’敝国国君不敢顾念婚姻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因而从使臣那里接受了命令。君王同时向白狄讨好,说:‘晋国要讨伐你。’狄人虽应承而内心厌恶,因此将这话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厌恶君王的三心二意,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弃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国请求结盟,对着天上的上帝,秦国去世的三公、楚国去世的三王明白宣告:他虽然与晋国往来,他只看自己的利益。我厌恶他没有始终如一的品德,因此把这些话公布出来,以警戒不专一的人。’诸侯都听到了这话,因而痛恨之至,都来亲近敝国国君。敝国国君率领他们前来听命,只求和好。君王如果施恩照顾诸侯,哀怜敝国国君,而赐绐我们盟约,就是敝国国君的愿望。敝国国君将会安抚诸侯退兵,岂敢谋求战乱?君王如果不肯施大恩,敝国国君无能,也就不能率领诸侯退兵了。冒昧地将这些话全部陈述于君王的左右,以便君王的左右从有利方面认真加以考虑。

  •   题解

      《古文观止》中的《吕相绝秦》选自《左传》,是一篇满有意义的文章。文章粗看挺吓人,完完全全是晋国声讨秦国的战斗檄文。在文中秦国的形象完全是个反复无常,见义忘利的“小人”,然而实际上,我们读者大可不必如此费神,秦晋本是亲家,国家利益使之在后来反目成仇,谁是谁非,无法分辨,就算是史学专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呢,反倒轻松了——文章文辞犀利,一气呵成,

      吕相是晋国大臣,名叫魏相,因食邑在吕,所以又称吕相。春秋时这种情况大概不少。商鞅本名公孙鞅,因采邑分封于商地,又称商鞅。后来因为大家喜欢用商鞅这个名字,一般人反而不知他的本名了。两国的恩怨,错综复杂,源远流长,本不是可以信口开河的事情。然而吕相极尽褒贬之能把晋国说成是吃亏上当,为人所欺的“善人”,而秦国却是奸佞不堪,反得无常的“小人”。

      有关秦穆公的“事迹”,帮助过晋国的,如遣返被俘的晋惠公、秦国助重耳上台的善事,为吕相“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秦人背着晋国窃于郑盟之事,却大书特书,说什么晋国帮了秦国铲事,平了诸侯对秦国的义愤,甚至将晋国率先发难,在淆之战偷袭秦军也说得理由十足,令人无法不信!

      秦穆公之后,秦晋之间的交恶,曲自然又是在秦而不晋。秦桓公与晋景公时,秦晋的交战原因又被吕相说是由于秦军的挑衅。而到了吕相所侍的晋厉公时,在对待白狄部落的事件上,秦人的形象又是反复在晋与白狄之间进行挑拨生事的卑鄙无耻之人!

      吕相是个辨才,在晋史中也许不是太出名的角色,竟也是如此厉害。更不用说以后的其他晋国历史的“明星”们了!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