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分类:
- 开封行政村
田堂村是河南省汝州市骑岭乡的一个村子。主要农产品 荔枝,土豆,美国香瓜,通菜,山霉,高粱
-
主管
河南省汝州市骑岭乡
-
相关链接
老窑古法土瓦器如今传承仅二人
河南汝州田堂村瓦器制作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
本报讯记者郑培杰通讯员桂焱炜报道8月27日,当记者走进河南省汝州市骑岭乡田堂村瓦器制作坊,仿佛回到了原始社会,老土窑洞,原始作坊,旧土窑炉,传统技法,洞前场地上满是一摞摞罐、缸、盆等瓦器制品……在该村的一孔土窑洞里,民间艺人申庆科和薛红旗师徒二人正在制作瓦器,一人和泥,一人拉坯,动作娴熟而认真。
田堂村瓦器有明显的古人“依水而居”痕迹,它依洗耳河挖窑做陶历史久远,可向上追溯至原始社会,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汝州是瓦陶的发源地,被国务院定为67件不可移动文物之首的鹳鱼石斧陶缸就出自汝州,它是仰韶文化时期的一种陶艺制品。据《通典》记载:“洗耳河源出箕山,在汝州城北五十里。许由避尧之让,隐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洗耳恭听”、“饮犊上流”、“许由避位”等成语也由此而来,这些足见田堂村瓦器制作历史的悠久。
田堂村瓦器制作工艺原始古朴,现在依然保持着最古老的模式。一个手摇轮,一把修坯刀、一座窑炉和磨具,就是作坊的全部家当,用手工就能制成棕糕笼、豆沫缸、瓦盆、瓦缸、瓦罐、瓦笼、灯台、花盆、花缸、文房四宝仿古工艺品等形式各样的器具。经过代代家传,田堂瓦器制作工艺历经沧桑奇迹般地传承延续下来,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60多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老作坊所产的瓦器渐渐被其他更多的现代科技产品替代,瓦器市场日渐萎缩。目前,该村从事瓦器制作的人也只剩下申庆科和薛红旗两人,范围也仅限制作棕糕笼、豆沫缸、花盆及少数仿古工艺品维持生计,勉强度日,田堂村瓦器面临绝迹。不过,今年61岁的申庆科老汉仍然对瓦器的前景充满期望。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仿古艺术品的喜爱,瓦器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瓦盆、瓦缸、瓦罐等日用品虽然现在已无人使用,但棕糕笼、豆沫缸等器具,由于其能保持食物的鲜美,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瓦器如果能再更新换代,生产出人们喜欢的、古朴典雅、造型美观、古朴、环保的仿古工艺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关心、保护瓦器这项传统的民间艺术,瓦器就一定会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为保护瓦器制作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汝州市已将这一瓦器制作技艺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正在向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望使这一古老技艺得到抢修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