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上党盆地

上党盆地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上党盆地又称“沁潞高原”,东依 太行山脉、西邻 太岳山脉,北为五云山、八松岭等山地,南面为 丹朱岭、金泉山等山地,其范围为今山西长治市,主要河流为漳河。

  •   上党群山

      上党盆地四周高山林立,险峻排空,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比比皆是,仅浊漳流域方圆数百公里之内载入史册的有名字的山就达279座之多,无名和漏载之山更是难计其数。

      上党群山之中最著名的山有老顶山、发鸠山、羊头山、老爷山、天台山、仙堂山、黄崖山、灵空山、广志山、林虑山、崇城山、紫团山以及太行大峡谷。

  •   地形特征

      上党盆地整体地势高。盆地周边群山环绕,平均海拔高度多在1500-1800米之间,最高达海拔2020米,盆地底部平均高度也海拔900米。入此地有如步入天国的感觉。河南、河北由东向西或由南向北而上太行山入上党境之时,这种感受就会变成惊心动魄的冲击,成为你永远忘不掉的记忆。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真实地记录过他入境时的这种感觉:“太行山,河北诸州皆旋其趾,潞州上党在山脊最高处,过河便见太行在半天,如黑云然。”朱熹的话,如今让我们看了都仿佛还能听到先哲面对大山惊讶地发出那怦怦心跳的声音。由北、由西入上党,也莫不如是。

      上党盆地底面平坦。偌大一个盆地,地面高低平均差别仅在30米左右。山前存厚洪积平原,优土面积达62%以上。站在盆地中央,环顾四周平畴绿野,一望无际,好不叫人气畅。这在高山盆地中极为少见。

      上党盆地形状大体呈圆形。周边有众多细流,几乎等份式地将坡地分割开来,一起向盆地底部中央汇聚,最后合拢成河,经一口流出太行。

  •   地理位置

      长治市全境位于上党盆地之中,全境东西最长处为150公里,南北最宽处为140公里,总面积约13896平方公里。市区位于盆地中南部。呈东西窄、南北长的狭长状态,面积约340平方公里。其大体地理方位是:东经120°01′—113°40′,北纬35°50′—37°08′。、

      上党盆地,东依太行与河北、河南两省接壤,西依太岳与本省临汾市为邻,北依五云山、八松岭与本省晋中市毗邻,南隔丹朱岭、金泉山等山脉与本省晋城市交界。

  •   地质特征

      上党盆地底部和冲击带平原,以及盆地内侧坡地的土层堆积较厚。域内土质优良,富含碳酸钙,有机物丰富,且质地均匀,疏松多孔,保肥、保水,透气性好,非常适合于黍、麦、谷、粱多种嘉禾生长。

      上党盆地沿边均有数十公里或更宽的高山组成层层叠叠的坚固屏障。这种地貌结构对盆地的温度、雨量等气象变化,具有积极的保障和调节功能,因而盆地内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寒来暑往冷暖适宜。天气灾害一般都在周边的山区得以排除,对盆地内动、植物生长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盆地四周只有关隘,没有风口;一条渠洪河道也是经过千百回的曲折绕行,才得以走出盆地。这些都是组成上党盆地天高而不寒、地高而不旱的十分优越的天然条件。

  •   概述

      上党盆地又称“沁潞高原”,位于山西东南部,大致北起五云山、八松岭,南至丹朱岭和金泉山附近,介于太行山脉与太岳山脉之间,主要河流为漳河,范围为今山西长治市。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