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关中盆地

关中盆地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这里是黄土质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灌溉历史悠久,号称八百里秦川。产小麦、水稻、大豆、谷子、玉米和棉花等,是中国麦、棉产区之一。

  •   历史

      关中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生息繁衍在这里。新石器时代,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3000年前,先民的居住区周围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和水体。秦国时开凿郑国渠,进一步优化了关中地区的生存环境。秦末时期关中的人口至少占全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其富庶为国内其他各地所不及。

      关中盆地3西安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秦中自古帝王州”,历史上曾有13个王朝定鼎于此,历时1100多年,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罗马,东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

      今天,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国家大地原点、国家授时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均设在此。

  •   发展

      关中盆地42003年启动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2006年西安咸阳都市圈的总人口是1300万人,GDP达2000亿元,占全省GDP4360亿元的45.9%。

      政府多年来加大环境整治和兴建引水工程,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在得到改善,“清水行动”也取得明显功效。2002年建成的黑河引水工程,大大缓解了西安长期供水紧缺的状况。来自于秦岭的黑河水,水量充沛,水质极佳,每年供水3.05亿立方米,为西安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条件

      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

      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

      关中盆地2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陕西省的2/3,是全国的小麦、油、棉生产基地之一。

      西安为关中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3℃。年降水量507.7-719.8毫米。很少有大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   范围

      关中盆地1关中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通常指南依秦岭,北靠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南北宽约30—80公里的地区,以平原和黄土台原为主。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5市的平原和黄土台原部分及杨凌区。

      地势西高东低,中部较为平坦宽阔,平均海拔约400米。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的19%.总人口2241.7万,人口密度573.8人/平方公里。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