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动力学预报与统计预报的结合

动力学预报与统计预报的结合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9-01 发表|教学分类:计划与总结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数值预报是根据动力学中的议程计算出来的,所以也称动力学预报。只要给出起始时刻的各层天气图资料,就可以确定未来任何时刻压、温、湿、风等分布的情况。这种预报在数学上也称作确定论预报。统计预报是以概率论作基础,预报量与预报因子的回归方程所示关系,在概率论上已达到某种置信的程度,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预报因子出现,预报量也就出现。但并不能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这样。

从预报上讲,确定论最理想,但目前还达不到这一步,不过统计预报方法仍是很有用处的。气象员应该将这两类预报方法结合起来作用,预报效果就会好些。

预报是根据现在推论未来,所以在统计预报方法中,预报因子的选择都是取起始时刻或过去时刻的气象参数。但有一些预报量同它出现时刻的气象条件关系最密切,例如,就降水来说,它与降水出现时刻的上升运动强弱和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小的关系最密切,所以选择雨量的预报因子,最好取在预报时刻的因子,这时预报因子本身也是个预报量。有了动力学预报以后,从动力学预报得出各地各高度上压、温、湿和u,v,w三个风速分量预报值,并且从这些基本物理量还可算出其他许多物理量(如温度平流、涡度平流、水汽输送通量、稳定度指数等等)。将这些由机器给出的、预报时刻的物理参量与要求预报的量求出统计关系式。求法与图所讲的程序相同。

这种由动力学预报方法和统计预报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称作由动力学预报模式得出的统计预报,简称MOS。近

二、三年好几个国家已采用这种预报方法,由这个方法可以作出各地的24小时最高、最低气温预报,12~36小时各地降水量预报,各地能见度、云量和低云高度的预报,以及某种灾害性天气(如大风、暴雨、强雷暴)出现与不出现的判别预报。这类预报都是直接从电子计算机作出的。所以电子计算机在作出各种天气形势预报图的同时,也给出全国选定台站的前述诸气象要素的预报。国家气象中心将天气形势预报图和MOS预报传给各级气象台站。台站气象员将MOS预报和当地所作的预报结合起来,作出较准确的预报。

天气形势预报和MOS预报的结合可能是今后国家气象中心预报业务一个有希望的方向。

【动力学预报与统计预报的结合】相关文章:

人口对环境的综合影响

天文学与人类

WTO与我的生活

城市详细规划

教研组如何组织听课

我国主要山脉的形成

美国高技术工业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城市环境的生态化与特色化

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