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

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6-12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论文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摘要〕 本文将上海地区的初中地理新教材与香港的中学《新地理》教材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 发现香港教材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主要启示是:(1)中学地理课程应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更新地理课程 内容;(2)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应敢于跳出“地理八股”的学科体系;(3)中学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是实现中 学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是优化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 * *

前言

课程和教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历来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理论家、实践家们所普遍关注,因而大规 模的教育改革大都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 学地理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上加强了人文地理知识,贯穿人地 关系主线,使自然与人文融合统一;课程编排力图突破传统模式,且不拘一格;表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学练结合。

伴随着世界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浪潮,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也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一纲一本一 统天下”的状况已经宣告结束。“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成为确立地理课程的 基本原则,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思想、观点和原则融进每一套教材中。在改革中已出版的六套教材,在外观、内 容、栏目编排、图文配置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并较原统编教材有较大的突破。这将对我国今后的地理教育乃至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于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及以后 陆续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3年颁布的《地理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及文达出版 (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中一至中三学生用的《新地理》教材为蓝本,着重在初中地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和结构、教材的编排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汲取我们进一步改革中学地理课程 和教材的养分,择其善而从之,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改革,使其向着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体现国际中学 地理课程、教材改革潮流的方向发展,进而完善我国跨世纪的接班人的地理素养。

一、课程目标的比较

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草案规定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球、地图和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中国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 特点;

(2)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运用常见的地理图表和绘制简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地理观察、地理实习实验、地 理调查的简易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地理资料自学地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 系,从而认识祖国、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乡情、省(市)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 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 豪感、自信心和改革开放意识,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确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志向。

香港《地理科课程纲要》规定的地理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1)使学生明了不同的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2)透过若干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

(3)发展地理学上基本的技能。

(4)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及热诚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兴趣。

就个人品格的发展而言,比较具体的目标可概括为四点:①培养学生客观和敢于创新的态度;②使学生明 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③鼓励学生以同情、关怀、忍让与合作的态度去处理本土与世界各地的问题;④使学生 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产生维护和改进环境的责任感。

细观上海和香港的中学地理课程目标,可以看出,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技能方面都 比较全面、具体,尽管不再强调“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986年委颁《全日制中 学地理教学大纲》),但我们认为,上海现行的提法恰恰是对过去的提法的详尽注解,六、七、八三个年级的 地理课程名称——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似乎也完整再现了1978年原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 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即“以自然地理为重点”和“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这是否意味着作 为国内发达地区的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与传统模式相去不远呢?对比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去进行更深层次的 审视和反思不会是无益的。

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总体而言比较简洁和概括,主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认识的发展,而对 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知识没有明确的规定,象“看事物的能力”和“地理学上的基本技能”,甚至令 人感到过于笼统,这也许和其课程纲要中对各年级、各章节(主题)都提出了基础知识、技能等具体要求有关 ,如“知识”的要求,中一是“透过若干自然地理的概念,从而对自然环境有良好的认识”,中二则是“透过 研习例证,认识各种景观的自然及文化要素”。香港地理课程目标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对知识与技能两方面 关系的阐述上,即不象上海那样分段列出,而是基本并列地阐述,强调通过明了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 点看事物的能力”,通过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这对指导地理 教学实践显然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也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从地理课程德育目标来看,上海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叙述,其所占的篇幅有力地表明,地理学科在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香港则把重点落实在“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这一 当今社会共同的道德要求上,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从而反映出上海和香港两地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背景。但是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即便与国家教委1992年6月颁 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 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辩是非的能力”等内容比较,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也有欠缺 。而香港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提法和具体内容,更会给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完善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 。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比较

上海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六年级学《自然地理》,使学生了解全球的自然环境;七年级学《世 界地理》,使学生了解世界和各大地区的概貌;八年级学《中国地理》,使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自然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五个部分:即引言、宇宙和地球、平面图和地图、自然环境的主要成分、人和 自然环境。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引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宇宙和地球”是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为认 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作准备;“平面图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为学习后续内容打基础的的;“自 然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让学生认识与人类密切有关的地形、大气、水等自然环境要素,初步了解人地关系;“ 人和自然环境”是让学生了解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自然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如下:

(附图 {图})

图1 六年级“自然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世界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三个部分:即世界地理总论、分洲分国地理、世界的海洋。其中,“世界地理 总论”包括海陆分布、气候和自然带、居民和国家等内容;“分洲分国地理”是教材的主体部分,由世界七大 洲概述和主要国家地理概貌组成;“世界的海洋”主要介绍海底地形、海洋资源、海洋运输、海洋的开发利用 与保护等内容。《世界地理》的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中国地理》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讲述中国的位置、面积和政区、人口和民族、 地形、气候和气候资源、陆地水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农业、工 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城市、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等课题。分区将全国分为以省(区)组合的十个大区,突 出区内自然、人文地理有特色的内容,以点带面进行介绍,主要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西北、内蒙古、新疆、青藏十个大区。《中国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附图 {图})

图2 七年级“世界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附图 {图})

图3 八年级“中国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由上可见,上海的地理课程结构改变了原统编教材的结构,即变“地球地图——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世界地理”为“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这是一个遵循演绎规律、由整体到部 分、由系统到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组织结构,意图在于让学生首先具有一定的地理通论和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然后再深入地学习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以便有比较地认识国情和乡情。

香港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中一年级主要学习关于地图、地球、香港和中国的地理知识,主题是 “生活在本地环境及了解我们的邻近国家”;中二年级主要学习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地理知识,主题是 “生活在环境多样化的地区”;中三年级主要学习北美洲和欧洲的地理知识,主题是“生活在科技先进发展的 地区”。

中一的地理课程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确定我们居住的地方”,二是“我们的自然环境”,三是“人口 、谋生方法、城市、交通”,四是“总结”。教材以“找出我们在地图上的位置”为开篇,从经纬网的地图知 识扩展到宇宙和地球,然后以“香港——中国——亚洲”为核心展开自然与人文诸方面的学习,在结构上类似 一个由香港向中国并扩至亚洲的同心圆,最后,教材以“香港和中国的展望”作总结。中一

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 (金守郡 陈昌文 地理系)

〔摘要〕 本文将上海地区的初中地理新教材与香港的中学《新地理》教材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 发现香港教材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主要启示是:(1)中学地理课程应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更新地理课程 内容;(2)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应敢于跳出“地理八股”的学科体系;(3)中学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是实现中 学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是优化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 * *

前言

课程和教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历来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理论家、实践家们所普遍关注,因而大规 模的教育改革大都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 学地理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上加强了人文地理知识,贯穿人地 关系主线,使自然与人文融合统一;课程编排力图突破传统模式,且不拘一格;表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学练结合。

伴随着世界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浪潮,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也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一纲一本一 统天下”的状况已经宣告结束。“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成为确立地理课程的 基本原则,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思想、观点和原则融进每一套教材中。在改革中已出版的六套教材,在外观、内 容、栏目编排、图文配置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并较原统编教材有较大的突破。这将对我国今后的地理教育乃至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于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及以后 陆续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3年颁布的《地理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及文达出版 (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中一至中三学生用的《新地理》教材为蓝本,着重在初中地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和结构、教材的编排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汲取我们进一步改革中学地理课程 和教材的养分,择其善而从之,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改革,使其向着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体现国际中学 地理课程、教材改革潮流的方向发展,进而完善我国跨世纪的接班人的地理素养。

一、课程目标的比较

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草案规定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球、地图和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中国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 特点;

(2)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运用常见的地理图表和绘制简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地理观察、地理实习实验、地 理调查的简易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地理资料自学地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 系,从而认识祖国、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乡情、省(市)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 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 豪感、自信心和改革开放意识,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确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志向。

香港《地理科课程纲要》规定的地理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1)使学生明了不同的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2)透过若干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

(3)发展地理学上基本的技能。

(4)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及热诚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兴趣。

就个人品格的发展而言,比较具体的目标可概括为四点:①培养学生客观和敢于创新的态度;②使学生明 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③鼓励学生以同情、关怀、忍让与合作的态度去处理本土与世界各地的问题;④使学生 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产生维护和改进环境的责任感。

细观上海和香港的中学地理课程目标,可以看出,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技能方面都 比较全面、具体,尽管不再强调“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986年委颁《全日制中 学地理教学大纲》),但我们认为,上海现行的提法恰恰是对过去的提法的详尽注解,六、七、八三个年级的 地理课程名称——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似乎也完整再现了1978年原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 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即“以自然地理为重点”和“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这是否意味着作 为国内发达地区的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与传统模式相去不远呢?对比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去进行更深层次的 审视和反思不会是无益的。

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总体而言比较简洁和概括,主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认识的发展,而对 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知识没有明确的规定,象“看事物的能力”和“地理学上的基本技能”,甚至令 人感到过于笼统,这也许和其课程纲要中对各年级、各章节(主题)都提出了基础知识、技能等具体要求有关 ,如“知识”的要求,中一是“透过若干自然地理的概念,从而对自然环境有良好的认识”,中二则是“透过 研习例证,认识各种景观的自然及文化要素”。香港地理课程目标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对知识与技能两方面 关系的阐述上,即不象上海那样分段列出,而是基本并列地阐述,强调通过明了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 点看事物的能力”,通过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这对指导地理 教学实践显然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也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从地理课程德育目标来看,上海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叙述,其所占的篇幅有力地表明,地理学科在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香港则把重点落实在“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这一 当今社会共同的道德要求上,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从而反映出上海和香港两地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背景。但是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即便与国家教委1992年6月颁 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 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辩是非的能力”等内容比较,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也有欠缺 。而香港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提法和具体内容,更会给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完善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 。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比较

上海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六年级学《自然地理》,使学生了解全球的自然环境;七年级学《世 界地理》,使学生了解世界和各大地区的概貌;八年级学《中国地理》,使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自然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五个部分:即引言、宇宙和地球、平面图和地图、自然环境的主要成分、人和 自然环境。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引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宇宙和地球”是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为认 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作准备;“平面图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为学习后续内容打基础的的;“自 然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让学生认识与人类密切有关的地形、大气、水等自然环境要素,初步了解人地关系;“ 人和自然环境”是让学生了解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自然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如下:

(附图 {图})

图1 六年级“自然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世界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三个部分:即世界地理总论、分洲分国地理、世界的海洋。其中,“世界地理 总论”包括海陆分布、气候和自然带、居民和国家等内容;“分洲分国地理”是教材的主体部分,由世界七大 洲概述和主要国家地理概貌组成;“世界的海洋”主要介绍海底地形、海洋资源、海洋运输、海洋的开发利用 与保护等内容。《世界地理》的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中国地理》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讲述中国的位置、面积和政区、人口和民族、 地形、气候和气候资源、陆地水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农业、工 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城市、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等课题。分区将全国分为以省(区)组合的十个大区,突 出区内自然、人文地理有特色的内容,以点带面进行介绍,主要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西北、内蒙古、新疆、青藏十个大区。《中国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附图 {图})

图2 七年级“世界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附图 {图})

图3 八年级“中国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由上可见,上海的地理课程结构改变了原统编教材的结构,即变“地球地图——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世界地理”为“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这是一个遵循演绎规律、由整体到部 分、由系统到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组织结构,意图在于让学生首先具有一定的地理通论和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然后再深入地学习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以便有比较地认识国情和乡情。

香港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中一年级主要学习关于地图、地球、香港和中国的地理知识,主题是 “生活在本地环境及了解我们的邻近国家”;中二年级主要学习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地理知识,主题是 “生活在环境多样化的地区”;中三年级主要学习北美洲和欧洲的地理知识,主题是“生活在科技先进发展的 地区”。

中一的地理课程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确定我们居住的地方”,二是“我们的自然环境”,三是“人口 、谋生方法、城市、交通”,四是“总结”。教材以“找出我们在地图上的位置”为开篇,从经纬网的地图知 识扩展到宇宙和地球,然后以“香港——中国——亚洲”为核心展开自然与人文诸方面的学习,在结构上类似 一个由香港向中国并扩至亚洲的同心圆,最后,教材以“香港和中国的展望”作总结。中一

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 (金守郡 陈昌文 地理系)

〔摘要〕 本文将上海地区的初中地理新教材与香港的中学《新地理》教材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 发现香港教材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主要启示是:(1)中学地理课程应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更新地理课程 内容;(2)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应敢于跳出“地理八股”的学科体系;(3)中学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是实现中 学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是优化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 * *

前言

课程和教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历来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理论家、实践家们所普遍关注,因而大规 模的教育改革大都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 学地理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上加强了人文地理知识,贯穿人地 关系主线,使自然与人文融合统一;课程编排力图突破传统模式,且不拘一格;表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学练结合。

伴随着世界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浪潮,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也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一纲一本一 统天下”的状况已经宣告结束。“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成为确立地理课程的 基本原则,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思想、观点和原则融进每一套教材中。在改革中已出版的六套教材,在外观、内 容、栏目编排、图文配置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并较原统编教材有较大的突破。这将对我国今后的地理教育乃至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于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及以后 陆续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3年颁布的《地理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及文达出版 (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中一至中三学生用的《新地理》教材为蓝本,着重在初中地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和结构、教材的编排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汲取我们进一步改革中学地理课程 和教材的养分,择其善而从之,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改革,使其向着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体现国际中学 地理课程、教材改革潮流的方向发展,进而完善我国跨世纪的接班人的地理素养。

一、课程目标的比较

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草案规定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球、地图和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中国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 特点;

(2)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运用常见的地理图表和绘制简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地理观察、地理实习实验、地 理调查的简易方法,初步具有运用地理资料自学地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 系,从而认识祖国、认识世界。使学生了解乡情、省(市)情、国情、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增强爱 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 豪感、自信心和改革开放意识,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确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志向。

香港《地理科课程纲要》规定的地理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1)使学生明了不同的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点看事物的能力。

(2)透过若干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

(3)发展地理学上基本的技能。

(4)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及热诚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兴趣。

就个人品格的发展而言,比较具体的目标可概括为四点:①培养学生客观和敢于创新的态度;②使学生明 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③鼓励学生以同情、关怀、忍让与合作的态度去处理本土与世界各地的问题;④使学生 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产生维护和改进环境的责任感。

细观上海和香港的中学地理课程目标,可以看出,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技能方面都 比较全面、具体,尽管不再强调“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986年委颁《全日制中 学地理教学大纲》),但我们认为,上海现行的提法恰恰是对过去的提法的详尽注解,六、七、八三个年级的 地理课程名称——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似乎也完整再现了1978年原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 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即“以自然地理为重点”和“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这是否意味着作 为国内发达地区的上海的地理课程目标与传统模式相去不远呢?对比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去进行更深层次的 审视和反思不会是无益的。

香港的地理课程目标,总体而言比较简洁和概括,主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认识的发展,而对 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地理知识没有明确的规定,象“看事物的能力”和“地理学上的基本技能”,甚至令 人感到过于笼统,这也许和其课程纲要中对各年级、各章节(主题)都提出了基础知识、技能等具体要求有关 ,如“知识”的要求,中一是“透过若干自然地理的概念,从而对自然环境有良好的认识”,中二则是“透过 研习例证,认识各种景观的自然及文化要素”。香港地理课程目标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对知识与技能两方面 关系的阐述上,即不象上海那样分段列出,而是基本并列地阐述,强调通过明了地理概念,“培养其用地理观 点看事物的能力”,通过地理概念的发展及利用,“增广学生对本地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认识”,这对指导地理 教学实践显然具有画龙点睛的意义,也符合现代教学论的观点。

从地理课程德育目标来看,上海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叙述,其所占的篇幅有力地表明,地理学科在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香港则把重点落实在“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这一 当今社会共同的道德要求上,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从而反映出上海和香港两地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背景。但是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即便与国家教委1992年6月颁 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 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辩是非的能力”等内容比较,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也有欠缺 。而香港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提法和具体内容,更会给上海地理课程德育目标的完善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 。

二、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比较

上海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六年级学《自然地理》,使学生了解全球的自然环境;七年级学《世 界地理》,使学生了解世界和各大地区的概貌;八年级学《中国地理》,使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自然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五个部分:即引言、宇宙和地球、平面图和地图、自然环境的主要成分、人和 自然环境。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引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宇宙和地球”是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为认 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作准备;“平面图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为学习后续内容打基础的的;“自 然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让学生认识与人类密切有关的地形、大气、水等自然环境要素,初步了解人地关系;“ 人和自然环境”是让学生了解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自然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 如下:

(附图 {图})

图1 六年级“自然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世界地理》课程内容可分三个部分:即世界地理总论、分洲分国地理、世界的海洋。其中,“世界地理 总论”包括海陆分布、气候和自然带、居民和国家等内容;“分洲分国地理”是教材的主体部分,由世界七大 洲概述和主要国家地理概貌组成;“世界的海洋”主要介绍海底地形、海洋资源、海洋运输、海洋的开发利用 与保护等内容。《世界地理》的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中国地理》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讲述中国的位置、面积和政区、人口和民族、 地形、气候和气候资源、陆地水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农业、工 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城市、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等课题。分区将全国分为以省(区)组合的十个大区,突 出区内自然、人文地理有特色的内容,以点带面进行介绍,主要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 西北、内蒙古、新疆、青藏十个大区。《中国地理》课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附图 {图})

图2 七年级“世界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附图 {图})

图3 八年级“中国地理”结构模型示意图

由上可见,上海的地理课程结构改变了原统编教材的结构,即变“地球地图——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世界地理”为“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这是一个遵循演绎规律、由整体到部 分、由系统到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组织结构,意图在于让学生首先具有一定的地理通论和世界区域地理知识 ,然后再深入地学习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以便有比较地认识国情和乡情。

香港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是:中一年级主要学习关于地图、地球、香港和中国的地理知识,主题是 “生活在本地环境及了解我们的邻近国家”;中二年级主要学习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地理知识,主题是 “生活在环境多样化的地区”;中三年级主要学习北美洲和欧洲的地理知识,主题是“生活在科技先进发展的 地区”。

中一的地理课程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确定我们居住的地方”,二是“我们的自然环境”,三是“人口 、谋生方法、城市、交通”,四是“总结”。教材以“找出我们在地图上的位置”为开篇,从经纬网的地图知 识扩展到宇宙和地球,然后以“香港——中国——亚洲”为核心展开自然与人文诸方面的学习,在结构上类似 一个由香港向中国并扩至亚洲的同心圆,最后,教材以“香港和中国的展望”作总结

【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相关文章:

世界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陆地环境)

高考中国地理基础知识汇总

地理教材将陕甘划入华北 经温家宝挑错后重修订

生活中的地理之气象万千

高中地理常用公式大盘点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难点解析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理环境)

古代文学中的地理知识

网友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二)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五)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长江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一)长江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二)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三节民族长江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一)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三)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发展与合作长江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评新课程自主学习与测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一)长江作业...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