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学习应该遵循的理念

初中地理学习应该遵循的理念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06-07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论文

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地理学科,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 “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一种 “远见卓识”,是一种 “指向性的理性认识”,它科学地指明基础地理教育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领悟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在地理教育实践中坚决地予以遵循。

基本理念是我们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培养的学生每时每刻处在一个社会生活的环境之中,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面对现实生活,都要增强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包括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是有所作为的,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关注“生活地理”的内容。它们包括:

(1)正确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运用地图识别方位,估算距离,了解地形。

(2)初步学会观云识天,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

(3)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个性与爱好选择居住地的区位,并能对环境采取积极态度与保护行动。

(4)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具有安全意识,并能基本掌握自我保护的措施。

(5)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

(6)运用地理常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

(7)在休闲时,知道采取什么休闲方式(如娱乐、健身、野营、旅游等),并知道怎样利用环境或选择路线来进行休闲活动。

(8)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

(9)熟悉地域文化(语言、艺术、体育、民俗)的特色,并能了解与理解异域文化,增强人际的交往和合作。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1)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 过地理学习,既能学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又能获得观察观测技能、实验制作技能以及有关地理读图技能。这些知识技能与相邻学科有着紧密联系,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也关系到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随着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对国内外市场的分析预测,从区域经济贸易到文化往来交流,从信息高速公路的利用到网络经济的开拓,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生产者、消费者,都离不开对基础的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

(2)学会地理思维

地 理思维是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基本思维形式与地理学科内在逻辑融合后,特有的、间接反映地理客观事实的认识过程。在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地理思维严格遵循与地理学科特点相符合的逻辑规则。学会地理思维,有助于理解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有助于处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有助于 正确审视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学会地理思维,不仅能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扩展知识视野,而且能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

地 理课程不仅提供地理科学知识,而且能学到地理科学的精神、态度、习惯与方法,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研究能力包括: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获取、处理与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领会地理信息的含义并表达出来的能力;把地理研究对象分解成若干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在新的情境下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把部分 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能力;对有关决策进行评价,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选择的能力等。地理研究能力的培养,无论对今后从事与地理有关的科学研究,还是对将来进行的其他研究,均是终身受益的。

(4)形成环境伦理观念

地理是中学课程中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其功能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习把树立环境伦理观念视为崇高而神圣的使命,它可以使地理知识技能升华为现代人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

(5)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

全 球意识作为一种跨世纪的新思维,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和接受。显然,地理学科为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全球意识提供了丰富而又生动的素材。地理展现全球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展现与其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从全球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 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家、本地区、本乡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地理学科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发学习的崇高志向。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策略: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现象出发,挖掘地理因素。如学习运输方式从对公路认识出发;学习“水资源”从从每天用水量及可能的节水量出发展开讨论。

2、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地理思维,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使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如引入机动车牌照,学习行政区简称;

3、讲清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具体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从“长春-乌鲁木齐”据任务的不同,所选择的运输方式也不同。

4、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地理,感受地理”。①从学生生活实际中,引出地理问题;②开展模拟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解决地理问题。如在教学“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前提出辨题“生活在北方好,还是生活在南方好”。

地理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应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要改变 “师讲生授”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要倡导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改变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初中地理学习应该遵循的理念】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高一新生怎样学好地理

高中地理四部学习法让你成功提高地理成绩

高中地理区域热点的类型

高中自然地理学习方法浅析

高中地理知识:地理人文历史

高中地理难点解读—地球公转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会考资料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填空170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考地理复习:考前须弄清的地理概念

最新地理学习方法
热门地理学习方法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方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