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教学 >其他 >如何突破高中地理教学难点

如何突破高中地理教学难点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3-01-05 发表|教学分类:课改消息

地理教学

其他

在文综的三门课中,地理最大的特点是文理交融,有人说它在文综中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在理综中的地位。几乎每年高考地理平均成绩低于文综其它两门课并且容易拉开分数差距。像我校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名列全级第一的学生,在今年高考中地理11道选择题错了7道。有的学生想学文科却由于学不好地理而放弃。尤其是自然地理,有些内容复杂、抽象,超出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经验的范围,让学生感到难理解、难接受。而在自然地理中,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又是难点中的难点。只有突破难点,才能增强学生信心,为以后爱地理、学地理打好基础。那么如何突破本节的难点呢,我针对不同问题分别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地球俯视图自转方向的确定

1、巧用手势北半球上空俯视地球判断自转方向方法:伸出右手,放在眼睛下方,半握,大拇指朝上(大拇指代表地轴),其余四指代表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南半球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用左手,方法同北半球,不再讲述。

2、借用书本北半球上空俯视地球判断自转方向方法:我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然后让学生把书卷起来,放在眼睛正前方把我的演示重复几遍。保持书的转动方向不变,把书移到眼睛正下方,只观察书棱(代表北半球上任一点)运动方向,学生会轻而易举得出结论。南极上空俯视结果改成把书移到眼睛正上方。

二、区别恒星日和太阳日

1、实物演示我站在教室门口,叫A学生上讲台,让我(代表地球)、A学生(代表太阳)、窗外远处的灯竿(代表非太阳的恒星)保持一条直线,然后我自己转一圈360度的同时绕A学生转一小步,这时我再次面对灯竿,而我要再次面对A学生,我还得再转个角度。演示完后,再告诉学生们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这时学生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恒星日短于太阳日。

2、多媒体动画演示将教材16页图做成动画图

三.了解地转偏向力

1、联系生活实际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这一个知识点非常抽象,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把地理和身边生活联系在一起。我在此提到了两个生活例子:a、水斗放水时,观察在水斗的出水口周围,水流总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b、操场跑操时,我们总是沿逆时针方向跑。

2、学生探究活动拿一地球仪,在北半球区域内纬度稍高的地方滴一滴黑墨水,自

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墨水留下的痕迹;擦掉痕迹,再按同样的方法演示南半球,学生就很快得出结论,印象也比较深刻。

四、国际日期变更线案例教学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先讲一案例(小故事):在飞机上出生的一对双胞胎姐妹,结果姐姐还比妹妹晚一天过生日,为什么?这时课堂沸腾起来了,接下来让大家讨论,就这样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能动脑考虑,最后我绘制了一幅简易图来解释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个案例的答案得到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了解了。

五、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公转示意图

1、实验演示本实验较复杂,分步骤描述

a地球仪放于桌面上,用红色胶带标注回归线和赤道。

b拿两条宽0.5厘米、厚0.5毫米、长20厘米的不锈钢条放成垂直相交,交点(代表太阳位置)用特殊胶固定,形成4条射线(代表不同方向的太阳光线),且交点和桌面上地球仪球心要在一条直线上。

c地球仪(地球)绕b步骤中的交点(太阳)转动,学生会观察到太阳直射点(射线和地球交点)在南回归线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公转一圈,回归线上太阳直射一次,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两次,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无直射现象。

最后我再做一解释,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节气为夏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时,节气为冬至日,直射赤道时为二分日。

2、观察归纳

在重复演示上面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此规律:当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南半球向上翘起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当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北半球往下偏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用此方法可轻松解决与教材21页上图有关的习题。

六、公转的地理意义

1、归纳推导和图表法

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

a分别观察教材22页三幅图,那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从此纬线向北和向南正午太阳高度角怎样变化?

由此题答案推导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b以北回归线上的任意一点为研究对象,让它代表北半球,在这3幅图形中观察这一点在哪一日昼最长,哪一日昼最短?

由此题答案推导归纳出:在北半球,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二分日昼夜等长。春分到夏至,昼长夜短,昼在增长,夜在缩短。夏至到秋分,昼长夜短,昼在缩短,夜在增长。秋分到冬至,昼短夜长,昼在缩短,夜在增长。冬至到春分,昼短夜长,昼在增长,夜在缩短。同样的方法可得出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c观察教材图1—17,在此图日期不变的情况下,北半球什么区域有极昼现象?南半球什么区域有极夜现象?由北回归线向南到南回归线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由这两题答案推导归纳出:夏至日,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南半球越往南,夜越长,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夜现象。

归纳完后,填表巩固:

节气太阳直射哪个纬度?什么区域有极昼极夜?昼长的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冬至日南回归线南极圈以南昼长由北向南增加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昼长由南向北增加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二分日赤道无都一样赤道向两极递减

2、绘图要求学生绘制太阳光照侧视图和俯视图

总之,只要我们肯想办法,难点会很容易克服。

【如何突破高中地理教学难点】相关文章:

“行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

地理课的绘图教学

地理教学反思㈠

历年高中地理综合复习指南手册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导读在新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高一地理阶段性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创新尝试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最新地理其他
热门地理其他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其他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