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现罗马尼亚在1965年-1989年的国名。

      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尼斯库的亲纳粹政府,1945年3月6日,在苏联的帮助下成立了格罗查为首的新政府。

  •    中文名: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英文名: Republica Socialista România 国歌: 《三色旗》 国庆日: 1947年12月30日 政体: 苏维埃制 人口: 23,151,564 人(1989年) 主要民族: 罗马尼亚族 主要宗教: 东正教 常用语言: 罗马尼亚语 官方语言: 罗马尼亚语 首都: 格罗查

  •    “七日革命”和罗共政权的倒台

      1989年,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罗马尼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成为除前南斯拉夫外惟一一个以流血方式完成剧变的东欧国家。

      蒂米什瓦拉的风波成为罗共政权倒台的导火索。在齐奥塞斯库的指令下,罗马尼亚军警在市内开了枪,抓了一些闹事者,平息了骚乱。齐奥塞斯库决定12月21日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群众大会,支持他在蒂米什瓦拉采取的镇压行动。他万万没想到,这次集会恰恰给愤愤不平的群众提供了上街闹事的良机。21日中午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共和国宫广场上,数万名布加勒斯特市民出席了这次群众大会。齐奥塞斯库的讲话被反对者打断,会场上一片混乱。齐奥塞斯库未讲完话,便退进室内。与会的人们很快汇成几支队伍在布加勒斯特的大街上开始了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反对齐奥塞斯库专政的口号。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军警同游行示威者对峙。

      12月22日支持齐奥塞斯库的罗马尼亚军队开始倒戈,罗马尼亚军人从布加勒斯特市中心撤走。示威群众立即向党中央大厦冲击。齐奥塞斯库夫妇乘坐直升机从大厦的顶部平台逃走。罗马尼亚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几日间,市民与支持齐奥塞斯库的卫队爆发激烈的流血冲突。直到罗马尼亚救国阵线最终控制了局面。

      齐氏夫妇最终被捕并受审,罗马尼亚救国阵线组建的特别军事法庭以屠杀罪、破坏政权罪;破坏公共财产罪、损坏国民经济罪、在外国银行存有10多亿美元并企图逃往国外等罪名判处夫妇俩死刑,并立即枪决。齐氏夫妇遭到枪决的画面立即传播到全世界,举世惊愕。

      此事件被称为“七日革命”(1989.12.21——12.28),又称“十二月风暴”。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从此不复存在。

  •   人口状况

      总人口为23,151,564人(1989年),其中罗马尼亚族占近89.4%,其他主要民族有匈牙利族、罗姆族(也称吉卜赛族)、日耳曼族和乌克兰族等。罗马尼亚语是官方语言,匈牙利语是主要民族语言。罗马尼亚的主要宗教有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希腊天主教等。

  •   人民生活

      1988年,罗马尼亚下列产品的人均产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一次能源消耗、水泥、拖拉机、卡车、车皮、化肥、化学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电冰箱、电视机、收音机、纺织品、鞋和食糖。人均钢产量早在80年代初已超过美国,1986年产量为1,427万吨。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的水平,也接近和超过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1950年,职员月平均纯工资为327列伊,工人为302列伊,1965年分别增加到1,028列伊和970列伊,1985年分别为2,827列伊和2,746列伊。居民平均住房面积为10至14平方米。

      每1,000个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的变化如下:1985年拥有的收音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小汽车等,分别比1970年增长1.2倍、6.7倍、7.8倍、4.9倍和3.4倍。1986年,人均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如下:谷物1,329.6公斤,向日葵44公斤,甜菜310公斤,蔬菜302公斤,肉116.4公斤,奶247.2公斤,羊毛1.9公斤,蛋389个。

      各级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86年在校学习的学生人数为55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4%。在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人数为15.7万人,在中等学校学习的学生人数为421.4万人,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人数为(主要是工人和技术人员)28万人。1986年共有医务人员为4.8万人,平均475个居民有一个医生,平均每千人有9.4张病床。

  •   军事力量

      罗马尼亚人民军编制

      1、国防部

      2、总参谋部

      【直属部队】第161空降团、第1海军步兵营

      3、第1集团军(布加勒斯特)

      第4坦克师:(TR-125/TR-85)

      第1摩托化步兵师:(TR-85)

      第1山地旅

      第1炮兵旅

      4、第2集团军(布泽乌)

      第7摩托化步兵师:(TR-85)

      第19摩托化步兵师:(TR-85)

      第57摩托化步兵师:(TR-85)

      第2炮兵旅

      5、第3集团军(克拉约瓦)

      第2摩托化步兵师:(TR-85)

      第8摩托化步兵师:(TR-85)

      第3山地旅

      第3炮兵旅

      6、第4集团军(克卢日)

      第6坦克师:(TR-125/TR-85)

      第81摩托化步兵师:(TR-85)

      第11摩托化步兵师:(TR-85)

      第2山地旅

      第4炮兵旅

      7、空军第1集团军

      第1歼击航空师:(米格21)

      独立第11歼击航空团:(米格23)

      独立第1歼击轰炸航空团:(苏7)

      独立第2歼击轰炸航空团:(米格21)

      独立第3歼击轰炸航空团:(米格17)

      8、国土防空军

      第1防空导弹旅

      第2防空导弹旅

      第3防空导弹旅

      第4防空导弹旅

  •   发展历史

      古代罗马尼亚的祖先为达契亚人。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并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政治结构。14世纪时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封建公国。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

      近代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合并为一个国家,称罗马尼亚,附属于奥斯曼帝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布独立。1878年南比萨拉比亚地区隶属俄罗斯。1881年罗马尼亚改称罗马尼亚王国。

      现代1918年1月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同年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11月28日布科维纳、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分别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至此,罗马尼亚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安东尼斯库政权参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罗马尼亚,同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内斯库政权,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德国法西斯战争。1945年3月6日成立联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9年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了国家一切权力,28日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停止存在。

  •   国徽

      呈椭圆形。正上方是红色五角星,下面是从山间初升的旭日,放射出黄色光芒,其下是山脉、森林、铁塔、蓝色的河流。周围是金黄的麦穗,下方的国旗三色绶带上用罗马尼亚语写着“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字样。五角星象征革命政权,初升的旭日象征社会主义制度,山脉、森林、铁塔、河流象征罗马尼亚的自然资源和工业,麦穗象征农民。

  •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红三色,中间是国徽。蓝色象征蓝天,黄色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象征人民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   对外交往

      外交政策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奉行友好与和平的外交政策。主张保持独立自主,与苏联保持距离,与中国友好,并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保持外交关系,谴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同中国一样,罗马尼亚参加了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抵制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对华交往1949年10月5日,中国和罗马尼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长期以来,中罗两国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先后5次访问中国。

  •   成立

      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尼斯库的亲纳粹政府,1945年3月6日,在苏联的帮助下成立了格罗查为首的新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布改国名为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Republica Populară Romnă)。1963年,齐奥塞斯库上台,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结束了其在罗长达24年的统治,国名改为罗马尼亚。

  •   政治体制

      人民民主革命时期自1944年8月23日至1947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段时间,罗马尼亚称之为人民民主革命时期,其特点是:人民民主力量同资产阶级政党和君主政体的结合;资产阶级政党和君主政体因日益暴露其反动性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人民民主力量日益状大,并最终导致人民民主政府的成立和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这一时期社会政治变革的基本内容是:在一切机构中清除法西斯分子,纯洁革命队伍,以及惩办战争罪犯;建立以工农为主体的各级民主机构;实行土地改革等。

      社会主义基础建设时期自1948年即人民民主革命完成至1965年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设时期,也是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时期。在这一时期,实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统一,建立了自中央和地方的议会制和各级执行机构,以及建立了人民民主组织。这些机构实行的管理原则是:一切活动都置于党的领导和监督之下;坚持民主集中原则,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

      1955年罗工人党三大(罗马尼亚通常称其为罗共七大)是提出完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首次党代会,其基本内容是广泛实行民主集中制,精简机构和减少非生产人员;克服过分集中的现象,扩大地方的权限和企业的权限,以刺激劳动群众的首创精神。

      精简中央国家机关、把非生产性人员充实生产第一线以及扩大地方权限是完善政治体制的首项措施,其目的是“克服过分集中”和中央统得过多的现象,以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扩大议会的作用、广泛实行民主集中制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第二项重大措施。为此,于1961年取消大国民议会常设主席团,建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作为大国民议会附属机关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其主席由党的总书记担任。同时,还扩大国民议会的如下权限:监督国务委员会的工作,组织部长会议、中央部、最高法院和总监察院,以及制定国内外政策的总路线。扩大议会权限的直接目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吸收广大人民参与国家生活的领导。广泛实行社会主义的法制是第三项重大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65-1978年政治管理体制完善的基本内容是:进一步克服过分集中的现象,减少行政管理机构的中间环节和重叠机构;取消一长制,实行集体领导;广泛建立民主制度,实行工人自我管理和地方自治。1965年罗共九次代表大会认为,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必须改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以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内容;同时,罗马尼亚工人党改为罗马尼亚共产党。

      (一)建立中央-县-乡三级行政体制

      1968年2月16日,大国民议会通过法令,取消州和区的中间环节,把全行政区划为39个县和布加勒斯特直辖市,县以下设立城镇和乡,事实上两者为同一级,即城镇管辖市区,乡管辖农村。这样,就形成了中央-县-乡三级行政建制,其主要优越性是:(1)取消了州这一级庞大的行政机构,把大量非生产性人员分配到生产第一线,从面避免了官僚主义和公文旅行,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2)建立精悍的县的行政机构,并使县直接管辖其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提高地方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3)县成为地方唯一的决策机构,这就便于劳动者直接参加对国家的管理和直接监督;(4)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领导,从而提高了整个国家领导工作的效率。

      (二)把加强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决策民主化结合起来

      1、加强党政统一领导,避免机构重叠和重复领导,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议会机构的工作,扩大人民参与国家领导的权利。

      3、通过广泛建立自中央至基层的人民民主机构,吸收广大劳动者参与对国家生活的直接领导和对国家活动的监督。

      (三)广泛建立民主制度和民主机构,实行地方和企业工人自我管理

      1977年7月建立了全国劳动人民委员会,从而加强了对业已建立的各级劳动人民委员会的领导和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人民委员会制度。自中央至基层单位都实行劳动人民委员会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代表大会、各级代表大会和单位的劳动人民大会。劳动人民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常设机构,由50%以上的直接生产者和其中的85%工人和技师的代表组成。1978年,全国经济单位和机关共建立了5,500个劳动人民委员会,拥有103,000个委员,其中劳动者的代表为49,000人。

      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时期罗马尼亚认为,党和国家是政治体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完善政治体制的中心内容是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而关键问题是改革干部制度和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一、加强党和国家对宏观管理的决定性作用

      (一)加强党和国家领导的客观必然性

      加强党和国家的领导作用意味着要加强党和国家对宏观的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以保证不因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放权,尤其向地方和企业放权而导致宏观失控;其次,要精简党政机构、克服官僚主义和过分集中的现象,以保证不断提高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最后,要实现决策民主化,即在加强党和国家领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实现决策、决策过程和决策层次的民主化,以及建立完整的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二)加强党和国家的集中领导

      党和国家是政治体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履行各自职能,但都致力于实现一个目标——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进程实行统一领导。

      (三)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罗马尼亚继续采取措施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其中主要有:继续克服过分集中和统得太死的现象;进一步改善党和国家的关系;加强集体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密切党和国家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采取各种措施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直接管理创造条件。

      二、改革干部制度是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关键

      (一)严格执行干部的选拔制度

      首先,要把最优秀的共产党员选拔到干部队伍中来。其次,要重视选拔干部的结构。最后,加强对干部选拔的监督,即由上级任命和由同级劳动人民大会认可。

      (二)加强对干部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罗马尼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干部的轮换制、培训制和考核制。法律规定干部队伍必须保证年轻化,这是干部管理制度的另一重大措施。干部队伍的知识化通过两个渠道解决:一是自中央部主管生产或专业的部长至企业厂长,均由专家和工程师担任;二是实行在职干部轮训制。

      (三)坚持对干部实行监督的制度

      1986年罗共中央全会关于加强干部管理的决议指出,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主要抓两个环节,一是抓干部的选拔,二是抓对干部的考核。监督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上级机构有关部门实行监督,主要监督下级机关同上级机关签订合同的执行情况。二是国家和党的监察或纪律检查机构对干部实行监督,主要检查和监督各种法律、条例、决议和政策的执行情况。三是本单位劳动人民大会和劳动人民委员会实行监督。

      三、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机构体系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罗马尼亚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如实现中央决策民主化;自中央至基层单位都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机构体系;广泛实行参与制,即在企业和地方实行自我管理。

      东欧剧变时期1989年12月底,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罗共停止活动。12月22日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和临时政府。救阵首任主席扬·伊利埃斯库代表救阵宣布十点纲领,纲领主张建立多党制、自由选举、制订新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取消中央集权经济制。

      1990年2月1日,救国阵线委员会同全国30个政党决定成立全国联盟临时委员会,扬·伊利埃斯库任主席,6日,救国阵线获批准成为政党。同年5月罗举行大选,救阵候选人扬·伊利埃斯库当选总统。1989年12月22日以后实行多党制。

      1991年11月21日批准的宪法规定,罗马尼亚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民族国家,政体为共和制。议会是罗人民最高代表机构和唯一的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

  •   概述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语:RepublicaSocialistaRomnia英语:TheSocialistRepublicofRomania),是1947~1989年之间存在于现在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土面积约为23.84万平方公里,首都是布加勒斯特,列伊(ROL)为其官方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罗马尼亚参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苏联红军进入罗马尼亚,同年8月2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发动反法西斯武装起义,罗马尼亚转而加入了反德国法西斯战争。1945年3月6日成立联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宣告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49年1月,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5月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1965年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9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救国阵线委员会接管了国家一切权力,1989年12月28日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停止存在。

  •   经济

      解放以前解放前,罗马尼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很小的比重。1937年,工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33.7%,而农业和林业却占54.9%。1938年,生产资料的生产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5.5%,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的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10.2%。罗马尼亚石油储备占欧洲第2位,但没有石油机器制造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99%的机床靠进口。外贸以出口农产品和石油为主,其中原油占40.5%,粮食占32.2%,种子和豆类占5.5%,木材占9%。

      社会主义时期解放后,罗马尼亚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尤其1967年开始全面经济改革后,其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51-1980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9.3%,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2.3%,农业总产值为4.3%,固定资产为7.3%;1980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比1950年增长3倍多。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1950年为100美元,1976年增加到1,100美元,1980年增加到1,500美元。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由于世界能源和原材料危机对罗马尼亚经济的影响,以及在“损害农业发展的情况下发展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也受到影响”等原因,罗马尼亚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1981-1985年,社会产品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国民收入为4.4%,工业总产值为4%,农业总产值为3.5%。1986年,上述四个指标的增长速度分别为7.2%、7.3%、7.7%和12.8%。1987年,国民收入增长4.8%,工业商品产值为4.5%,农业总产值为2.3%。

      经济结构解放初期,罗马尼亚工业落后,主要表现在工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很小比重;基础工业薄弱;没有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40多年来,罗马尼亚党和政府依照苏联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不断加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因此,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已基本形成,部门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38年,工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占30.8%,1950年为44%,1980年为58.6%,1986年为62.5%;甲类工业1938年占45.5%,1950年占53%,1986年占74.3%;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由1938年的10.9%,增加到1980年的15.8%和1986年的13.8%。显然,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三阶段:现代化前阶段(农林、渔和采掘业占主要比重)、现代化阶段(工业占主要比重)和发达经济阶段(第三产业占主要比重),在上述数据的变化中也可见到罗马尼亚经济发展的一斑。

  •   自然地理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面积约为23.84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北部和东北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邻,南接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及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接壤,东南临黑海。地形奇特多样,境内平原、山地、丘陵各占约1/3的国土面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罗马尼亚山河秀丽,蓝色的多瑙河、雄奇的喀尔巴阡山和绚丽多姿的黑海是罗马尼亚的三大国宝。多瑙河流经罗马尼亚境内1075公里,其国土上蜿蜒流淌的大小数百条河川,多与多瑙河汇流,形成“百川汇多瑙”的水系。多瑙河不仅灌溉着两岸肥田沃野,也为罗马尼亚的电力工业和渔业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罗马尼亚脊梁之称的喀尔巴阡山绵亘在罗40%的国土上。这里林木茂密,森林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煤、铁和黄金等矿产。罗马尼亚濒临黑海,景色秀丽的黑海海滩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康斯坦察是黑海海滨城市和港口,是罗马尼亚通往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和全国造船业中心之一,素有“黑海明珠”之称。

  •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41个县和1个直辖市(首都布加勒斯特),县下设市、镇、乡。各县名称如下:阿尔巴、阿拉德、阿尔杰什、巴克乌、比霍尔、比斯特里察·诺色乌德、博托沙尼、布拉索夫、布勒伊拉、布泽乌、卡拉什·塞维林、克勒拉希、克鲁日、康斯坦察、科瓦斯纳、登博维察、多尔日、加拉茨、朱尔朱、戈尔日、哈尔吉塔、洪尼多阿拉、雅洛米察、雅西、伊尔福夫、马拉穆列什、梅赫丁茨、穆列什、尼亚姆茨、奥尔特、普拉霍瓦、萨图·马雷、色拉日、锡比乌、苏恰瓦、特列奥尔曼、蒂米什、图尔恰、瓦斯鲁伊、维尔恰、弗朗恰。

  •   首都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从西北穿过市区。整座城市掩映在白杨、垂柳、菩提树之中,到处绿草如茵。布加勒斯特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有机械、冶金、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等工业。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