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空巢小学

空巢小学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空巢小学是指中国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教学质量日益下降,致使农村学校出现“空巢”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空巢小学”是多方因素造成的,比如教育资源不均衡、不按以人为本的思路办学、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等。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地完善相关政策。储朝晖建议引入“人本值”概念,用以衡量各地学校是否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空巢小学 类型: 小学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   原因

      造成“空巢小学”最主要的原因是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个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育硬件设施配置不均衡;

      二是师资配备不均衡;

      三是政策不均衡,即每个学校享受的权利不一样,不同学校能招到的生源不一样;

      四是自主性不均衡,一部分学校权位高,另一部分学校被边缘化,缺乏自主权。

  •   概述

      空巢小学1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但目前教育格局失衡现象仍比较突出,很多城市优质学校挤破头也进不去,农村学校却招不到学生。2016年6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赴山西等地采访发现,有的小学有20多位教师,但只有1名学生甚至没有学生。这些“空巢小学”并非个例,很多农村尤其偏远地区小学都面临类似的尴尬。

      山西乡村的“空巢小学”很有代表性,它反映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中心区教育资源密度越来越大,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密度越来越小。所以出现了很多漂亮的薄弱学校,它们的硬件设施基本到位,却没有优秀的师资。

      近些年,我们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刚性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到位,但是乡村的教师待遇较低,没办法解决年轻教师的生活、婚姻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很多年轻教师选择跳槽去县城或城市。

  •   解决方法

      首先,现在乡村小学普遍不缺教学楼等硬件设施,缺的是优秀教师和生源。在生源无法补充的情况下,应当增强乡村小学的优质教师数量,提高“空巢小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吸引跑去城里上学的乡村孩子会乡村读书。

      其次,对于闲置的乡村小学教师,不能简单的转岗到非教学岗位上去,更不该选择清退,而应选择调配到师资紧张的乡镇小学、城里小学。城乡师资资源的配置,甚至可以尝试突破县域配置,放到省市区域统一配置,跨区域分配。我们应当看到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必定会有所增加,城乡小学都将出现生源回暖迹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