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芦陵村

芦陵村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芦陵村为一地名,在我国广东、湖北、四川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    中文名: 芦陵村 地理位置: 达州县赵家镇 知名产业: 种植业

  •   原著居民

      芦陵村中客家古民居众多,保存比较完好的有“萱德楼”、“大夫第”、“承志楼”、“承庆楼”、“同庆楼”等。萱德楼是由叶公武出资亲手所建,属中西合并式建筑,建有炮楼和地下逃生通道;大夫第是叶壁华的故居。芦陵村原生态保存完好,人力资源丰富,是游客体验典型客家人农村生活和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   地理优势

      芦陵村具有三大优势:一水资源丰富;二客家文化资源丰富;三良好的生态资源。芦陵村拥有近五公里长的河流,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近年来芦陵村以建设生态旅游示范村为目标,积极发动外出乡贤和争取梅雁公司的支持,筹集500多万元抓好道路水泥硬底化、绿化亮化、饮水工程、文化设施和农民新村等民生工程建设,经过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还先后荣获“市级生态示范村”、“县二级文明村”以及“县级新农村示范点”等称号。

  •   村容村貌

      芦陵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岭南四大才女叶壁华和国民党少将叶公武的故乡,叶壁华是著名的女教育家、女诗人,历任澄迈、钦州、化州、广府教育,诰封奉政大夫,其晚年出有“古香阁全集”等书籍;叶公武是国民党青练总监少将处长,广州市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该村清末出了十三个半举人而闻名。民国时期素有四将、十七校、七十二尉之美称,故芦陵因此成为梅州著名的“举人村”。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