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卫东村

卫东村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山东省河口区仙河镇卫东村位于仙河镇政府驻地东一公里处西与振东村接壤,2006年被中共河口区委、区政府授予“小康文明村”称号。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卫东村

  •    6、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乡卫东村

      卫东村位于红花乡西南部,205国道以西,南临杨红公路,交通极其便利。1967年,因筑建岸堤水水库,从蒙阴县旧公社郭家上峪迁来部分居民,1972年10月于此立村,取“捍卫毛泽东思想”为意,得名卫东。以刘,韩两姓居多。全村共82户,318人,总面积为526亩,耕地面积442亩。自1992年改革以来,村发展为典型的小康村,到200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30元

  •    山东省即墨市灵山镇卫东村

      村庄由来辖灵山、宋家庄、大东庄3个自然村。灵山在县城北16.5公里,灵山西北麓。孟沙河横贯村中,把全村分为河南、河北两部分。是灵山镇驻地。阴历二、七逢集,是县内八大集市之一。烟青公路横贯村中,有班车通即墨、青岛、烟台等地。据明万历《莱州府志》载:灵山乡是即墨七乡之一。灵山乡下并有令闪社。灵山集是即墨县十三乡集之一,足证此村历史之悠久。但据各家族普记载,杨氏系明前自林哥庄迁来。王氏系系于明永乐时(1403-1424)迁来。张氏系明永乐后,自东庄迁来。吴氏系明成化二年(1466),自浙江杭州迁来。据《宋氏族谱》载:明万历时(1573-1619),宋氏迁灵山东北定居,称宋家庄。又称东北庄。据《张氏族谱》载:明永乐时,张氏迁至灵山村东定居,称东庄。后吕家庄被称为小东庄。此村改称大东庄。同治《即墨县志》标灵山河南部分为灵山集,河北部分为灵山,还标有两个东庄。《即墨乡土志》并标有东北庄。政区人口全村有耕地面积1208亩。2006年,全村共有212户,总人口为70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468人。经济发展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580吨,经济总收入为65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010元[1]。

  •    山东省河口区仙河镇卫东村

      卫东村位于仙河镇政府驻地东一公里处西与振东村接壤,北至神仙沟东与渤海为伴,濒临渤海湾20公里,南与垦利县种地屋子相邻。该村原隶属垦利县垦利镇盐窝村。1969年为开发荒地,扩大生产改善社员生活,当时的垦利县盐窝生产大队组织各个小队参与来此开荒种粮,建立种地屋子,春来秋归,靠天吃饭,维持生计。1994年,为有利于更好地建设新村,加强组织领导,经申请由河口区领导,同年7月15日正式隶属河口区仙河镇,当时已发展成44户180口人,1183亩土地。1994年8月村民委员会正式成立,更名为河口区仙河镇卫东村。2006年全村总户64户,总人口205人,其中男性105人,女性100人。该村占地面积5436亩,其中耕地面积2965亩。1994年9月第一届卫东村党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李占尧同志任第一届党支部书记,李春福同志任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成立后,带领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全村土地承包到户,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根据该村缺水的实际情况,由支部书记李占尧带头,村民以自愿入股的形式自筹资金建造中型水库一座,解决当时生产养殖用水困难,并利用水库进行淡水养殖,当年见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淡水养殖逐步发展海水养殖,扩展虾池2700亩,促进该村经济快速发展,村民生活逐步改善,1996年党支部村委会抓紧进行村容面貌建设,对全村进行了电网改造,使户户通电,1998年被东营市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基本实现小康村”荣誉称号。村容面貌大为改观,杜绝了乱拉乱接现象发生,做到安全规范用电,1999年实行村里道路硬化村内各条街道都铺上了柏油路或水泥路,两旁实行硬化植树绿化2000多棵,现已绿树成林,村内干净卫生。2000年进行水网改造,安装水表,既节约用水,又使全体村民吃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2004年被东营市授予“市级卫生村”称号。2005年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号召带领下,村民自筹资金与油田协商安装天然气,使村民照明有电灯,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做饭用上安全可靠的天然气,全体村民真正过上小康型社会。2005年被东营市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小康文明村”。2005年党支部在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本着从大环境出发,为卫东村创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塑造多层次的宜人景观,为村民提供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环境。规划建筑占地176亩花园式别墅区一处,建58户,每户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真正让农民也享受现代城市人的幸福生活。本村虽建村较晚,但是进步较快,因此党支部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1999年被河口区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2004年授予“五好党支部”,2005年被河口区授予“先进基础党组织”。由于不断努力,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由成立初期的人均纯收入2000元达到2006年底人均纯收入6712元力争向人均收入万元迈进。该村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从1994年建村初期就制定“村规民约”着力提高村民的文化程度,每年评选一次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手等活动,并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奖励,村委会本着从实际出发,以创造小康文明村等活动为契机和动力,采取有效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实事建设,改变村容村貌,2006年被东营市精神文明办授予“小康文明村”称号。一是开展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组织群众治理粪土、柴草乱堆乱放、污水乱泼、家畜乱跑、街道乱占等现象,进一步改变了人们旧的生活习惯,实现了“三清”。二是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实行自来水入户以及厕所改造,既保障了村民饮用水的方便,也给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条件。现在,大多数村民已经达到了“四改”、“四通”标准。三是实施了“绿化、美化家园工程”,在村居内、村四周植树4600棵,村庄绿化率超过30%。又投资50余万元,修建村级公路1000余米,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四是进行了新村规划,在住房款式、街道样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规划,努力建设了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高标准的文明村。五是从硬件设施入手,完善活动阵地。投资20万元建起了文化大院,投资10万元完善了村办公场所,建立起了阅览室、民兵之家、育龄妇女之家、党员电教室,远程教育室等活动阵地,建成文明诚信街二条,并在两侧安装了路灯,悬挂上宣传牌,栽植了树木、建起了花池,实现了道路硬化、街道亮化、环境美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的“五化标准”。荣誉:(1)1998年被东营市综治委授予“安全文明村”。(2)1998年被河口区政府授予“基本实现小康村”称号。(3)1999年村党支部被河口区委授予“创五好先进村党支部”称号。(4)2004年被河口区委、区政府授予“平安河口建设先进村”称号。(5)2004年被河口区委授予“五好农村党支部”称号。(6)2004年东营市爱委会授予卫东村“市级卫生村”称号。(7)2005年村党支部被授予“先进基础党组织”称号。(8)2005年被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小康文明村”称号。(9)2006年被中共河口区委、区政府授予“小康文明村”称号

  •    山东省胶南市理务关镇卫东村

      位于理务关镇驻地以北5.5公里处,西傍风景秀丽的吉利河水库,双理路从村中间穿过,交通非常方便。现有85户,285人,总耕地面积370亩。

      据传,明初张、戈两姓从江苏海州荡芦村迁至今村南0.7公里处立村,取名张戈庄。1971年因建吉利河水库,原张戈庄部分居民迁此立村,以嘉言取名卫东。

      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差,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以后,该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上级政策的鼓励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现在家家户户有手扶拖拉机、水泵。由于水资源丰富,大面积的土地都能浇上水,所以,粮食产量不断上升。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卫东村由于紧靠吉利河水库东岸,所以这里水资源非常丰富,没有污染,风景秀丽,是生态开发的好地方,期待着开发商投资开发。

  •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卫东村

      卫东村位于浙东名镇观海卫镇老城区东北角,北邻观海卫镇环城北路,与观城中学和观海卫中学相邻,教学气氛浓厚;西与北大街为界;东依大通路。新近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在本村行政区域边经过,交通便捷。村域坐落于古镇中心位置,古建筑物众多,民风古朴。卫东村由原环洞桥、草庵和三官殿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现有四十四个村民小组,农村常驻人口3894人,居民常驻人口928人,外来人口1400人。总耕地面积3145亩,行政区域面积400000平方米。村集体资料村提留地置换用地160亩,厂房300间,年收入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随着地块区域日益重要,村域面积不断扩大。该村紧紧抓住跨海大桥竣工、08北京奥运在即的契机,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该村先后被评为“慈溪市庭院整治示范村一类村”、“慈溪市三星级民主法制示范村”、“观海卫镇先进党组织”“平安村”、“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

  •    黑龙江桦南县金沙乡卫东村

      人口与资源状况卫东村位于金沙乡北部偏远山区,距乡政府6公里,金沙河上游,无霜期115天,年平均降水量500毫升,因我村地处山区无霜期短、春季回暖晚、秋后来霜早、低温冷害大风冰雹时有发生,地温低、气温低、粮食产量低。全村耕地面积8,897亩,林地2,400,草原1,000,水面450亩,368户1,496口人,312名劳动力,其中贫困户161户,贫困人口606人,贫困劳力131人,在总耕地面积中山岗地占50%,平洼地占36%,洪泛地占14%。因山岗地旱不保墒涝不保土,经多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土壤地力遭到严重破坏,瘠薄地逐年递增,造成现在的广种薄收的局面,不但粮食产量低而且品质差,无商品性,出现了种地难、增收难、卖粮难、吃饭难的现象。

      经济状况该村是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的典型贫困村,2001年全村粮食产量1,137吨,人均占有粮食760公斤,畜牧业15万元,副业收入30万元。大牲畜、猪、羊、家禽分别是116头、220只、3,012只,人均收入760元,户均收入3,080元,村级负债200万元,债权75万元。

      社会基础状况该村现有村部一处,学校一所780平方米,90%以上农户吃上了自来水,100%的农户用上了电,砖房户60户,草房308户,有线电视入户80户。程控电话入户50户,占总农户的20%。有卫生所一所,能基本处理常见病。大中型农机具3台,小型拖拉机48台。

      贫困原因分析通过深入农户调查分析,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然灾害,连续几年的洪涝灾害和近两年的旱灾,给农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二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使农户增收无望;三是牧业和特色养殖比重小,而且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四是生态结构不合理,荒山、荒坡、荒草、荒沟不能有效治理和开发利用。几年的洪涝和旱灾累计减产粮食5,000吨,相当于4年无收成,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累计减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农户的日常生活难以为计;五是有95%以上的农户沿用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没能真正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