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巽他海峡

巽他海峡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巽他海峡(Sund Strait)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印度尼西亚语作Selat Sunda。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狭窄水道(东经105度40分,南纬6度零分),宽26∼110公里(16∼70哩),沟通太平洋的爪哇海与印度洋。海峡中有几个火山岛,最著名的是喀拉喀托岛(Krakatoa)。1942年3月日军和美军在此发生遭遇战。

  •   1942年海战

      1942年3月1日日本海军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巽他(Sunda )海峡附近截击英、美军舰的海战。盟国联合舰队在苏腊巴亚海战失利后,受伤的英国埃克塞特(Exeter)号重巡洋舰在英、美各1艘驱逐舰护送下,于2月28日晚离开苏腊巴亚港,企图通过巽他海峡逃至锡兰(今斯里兰卡)。次日上午被日军巡逻飞机发现,随即遭到日军4艘重巡洋舰及从龙骤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拦截,并与英驱逐舰1艘同被击沉。

  •   主要城市

      贾里达:印度尼西亚西瓜哇省七十年代兴建的旅游胜地。东距雅加达160公里,有公路和铁路可通。

      面临巽他海峡,林木葱笼,溪水清澈,沙滩洁白。旅游点包括附近的乌戎库隆自然保护区(有日益稀少的独角犀牛)、鸟岛(面积8公顷,非澳两洲迁徙鸟的中途站,鸟巢满枝)及45公里外的喀拉喀托火山。

  •   战略地位

      横亘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由13667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水上通道,在世界海洋交通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这三条海峡是穿越印度尼西亚群岛,沟通两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

      巽他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水道。巽他海峡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是沟通爪哇海与印度洋的通道,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经爪哇海至东非和绕道好望角去西非、欧洲的海上要冲,是美海军第7舰队舰只从西太平洋赴印度洋或从印度洋返西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   旅游资源

      巽他海峡3巽他群岛(Sunda Islands)马来群岛组成部分。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由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组成。主要岛屿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岛、马都拉岛、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帝汶岛、龙目岛、松巴哇岛、佛洛勒斯岛和巴厘岛等。面积140万平方千米。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

      葡萄牙殖民者初到此地时,巽他仅为爪哇岛西部一小国名。爪哇和苏门答腊之间的海峡由此称为巽他海峡。后邻近岛屿总称巽他群岛。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将小巽他群岛称努沙登加拉群岛。

      自马来半岛向新几内亚岛延伸至亚洲大陆东南部的摩鹿加群岛。包括大巽他群岛(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西里伯斯岛及邻近小岛)和小巽他群岛[巴里、龙目(Lombok)、松巴哇(Sumbawa)、松巴、弗洛勒斯(Flores)、帝汶、阿洛(Alor)岛及邻近小岛]。除婆罗洲、东苏门答腊及邻近地区外,均属亚洲与澳大利亚间岛弧和海岭带,火山处於活动期。西、南临印度洋,东、北界麻六甲海峡、南海和西里伯斯海,环抱爪哇海、弗洛勒斯海和萨武(Savu)海。大部陆地为印尼领土。马来西亚文化和语言居支配地位。

  •   简介

      巽他海峡1巽他海峡是穿越印度尼西亚群岛,沟通两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巽他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巽他海峡长约150千米,一般宽22~110千米,水深50~80米,最大水深1080米。其平均水深远远超过马六甲海峡,非常适于大型舰船通航。巽他海峡因此成为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之一。来往于欧洲与香港、日本之间的舰船常常经此。

      海峡地区处于地壳运动活跃地带,多火山活动。

      巽他海峡2海峡内的喀拉喀托火山在平静了200年后的1888年8月27日大爆发,其声音传到3000千米以外的马尼拉,喷出的碎屑物质升到25千米以上的高空,烟云升至70~80千米以上,火山灰弥漫到相距160千米的雅加达,如同浓雾降临,火山微尘滞留空中数月不散。

      火山爆发引起的大海啸在近海浪高达35米,波及印度洋,甚至西欧。火山的剧烈活动不仅使喷发出的大量火山物降落到海峡和周围地区,而且改变了海底地形,水深变浅,崎岖不平,阻碍了20万吨以上巨型轮船的顺利通行。巽他海峡的海水既淡且暖,盐度31,水温达21℃以上。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