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庆丰村

庆丰村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庆丰村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区东南,隶属定海区环南街道办事处,村委会驻地定海区环城东路131号。村区东面环山,南与定海港区相接,西北与市中心紧紧相联。杭州至沈家门329国道从村区横贯而过,水陆交通便捷。村区依山傍水环境优雅。1992年,全村223户,408人。主要姓氏有孙、李、郭、杨、朱、王、邵,顾等,全村现有工商企业14家,固定资产1000万元,拥有耕地117亩,山林地1110亩。从2003年开始,为保护生态平衡,宕口关闭,因国家建设用地需要,港口码头被征用,村级经济收入的急剧下降,在村民的要求下,召开全体党员、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等会议,决定对本村进行改制,到2005年,大部分集体积累财产的处置已基本结束。

  •   基本简介

      庆丰村1位于城区东南部,东邻城东街道甬庆村,南濒临海岸,西止东狱宫,北至小碶村。东西长2.5千米,南北长1公里,区域面积0.25平方千米,距街道驻地0.94千米,村委办公驻地环城东路130号三楼,现有村干部5名。现有耕田面积82亩,其中:水田69亩,旱地13亩,山林面积1009.5亩。庆丰村原是一个以农为主,农、工、付兼营的农业村,经营矿石开采、港口装卸、旅馆住宿业等, 1964年—1995年间还有18家小型企业。2004年村集体收入1267.5万元,提取集体积累217万元。

      村因旧城改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转非等,大部分村民安排新住址,农户居住分散,涉及二个街道,9个社区居委会会。2007年止,全村总户数181户,370人,其中:男176人,女194人,7个村民小组。1959年12月建立党支部,有党员23名。区人大代表1人,街道议政会成员2名。有外来人口640户,1100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70人,其中90岁以上老人4人,占总人数的18.9%。共青团、综治调解、民兵等组织网络健全。

      庆丰村,50年代初为城道镇八村。1956年建庆丰农业合作社,57年转为高级社,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庆丰农业大队,下设6个生产队,实行三级核算。1984年改为建制村。有居民179户,307人。

      1988年撒镇建街,归属环南街道管辖。

  •   港口发展

      庆丰村占据舟山海港城市近水楼台的位置,拥有定海港区客货泊位40%的海岸线。随着港口城市的兴起与开发,村党支部、村居委会顺应潮流,从1984年起,自力更生,在329国道线南海岸建造了6个货运码头,其中3000吨级泊位1个、1000吨级2个、200~500吨级3个,及与之相配套的大中型吊车8台、货车5辆,仓库、物资堆场7000平方米。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很快站稳脚跟,而且求得迅速发展。1992年货物年吞量40万吨左右,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上。随着舟山市的进一步开放,列入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港口装卸业,经营前景灿烂辉煌。

      舟山渔场闻名遐迩,每年来舟山调运鱼货的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庆丰人几经周折,于1990年建起了1座100吨级的冷冻厂,年产值300万元,年创利5万元。在区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的重视下,投资340万元的定海水产品交易市场已于1992年底竣工。它使码头与市场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这里将是人来车往、商贾如云的热闹去处。

  •   福利事业

      村级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村民的福利待遇。现在凡是世居庆丰村而退休的村民,每月可享受50元的养老金及年终100元的补贴;所有企业在职或者退休的职工和村民均享受一定的医药费补助,退休村民由村里报销60%的医药费,在职村民报销40%,独生子女的医药费全部由村里负担。95%以上的村民盖起了楼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且家家装潢富丽,布置精美。

      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达到规定的标准。全村计划生育工作连续10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单位。1992年,村党支部被评为区级先进党支部和示范村党支部。

  •   经济发展

      庆丰村2庆丰村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隶属关系几经变化。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属城关人民公社,成立合作社时又划给了洋岙乡管理,人民公社化以后归属城关镇,舟山建市、撤镇、建街后属环南街道办事处。昔日的庆丰人背朝青天面向黄土,守着人均0.43亩的土地早起晚归。198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仅有16.372万元,人均212元。1978年后,庆丰人抓住机遇,先后办起了旅社、采石场、建筑队、综合加工厂,建造了装卸码头,兴办了冷冻厂等14家企业。1992年创税利33万元。

      以前的庆丰人都向往一个城镇户口,期待端个铁饭碗。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这种思想改变了,从1987年起,以往的种田人全部根据各自的特长,进了村办企业。现在庆丰的村民已不存在待业的问题。由于企业的发展,还招用100多名外地民工来到庆丰村工作,对土地进行了有补贴的承包经营,村办企业的兴旺与发展使村级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199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达到746.67万元,人均年净收入1894元。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