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瀍河区

瀍河区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瀍(chán,音谗)河区位于洛阳市区东部,是洛阳东大门,是洛阳市最小的一个区。

  •    中文名: 瀍河区 外文名: Chan he 别称: 瀍河 下辖地区: 廛河 东关 北窑 瀍西 五股路 塔湾 杨文 华林 建立时间: 1957年 面积: 34.8 人口: 17万人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东大门 著名景点: 瀍壑朱樱、铜驼暮雨、勒马听风、三贤祠、贾谊词、洛神庙、药王庙、泰山庙、古唐寺、迎恩寺、三井洞、云溪观 主要街道: 古仓街 洛常路 夹马营路 地方特产: 馓子 知名企业: 洛阳本草堂 电话区码: 0379 邮编区码: 471002

  •   交通状况

      辖区交通极为便利。陇海铁路、焦枝铁路在这里形成十字交叉。310国道、207国道、开(河南开封)洛高速和洛界(安徽界首)高速等高瀍河区2级公路在此纵横交汇;九都路、中州路横穿城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辖区内洛阳北站,是全国较大,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铁路编组站;洛阳东站是陇海、焦枝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改扩建后,相当数量的客车在此始发,输送能力大大加强,成为洛阳东部地区较大的人流物流集散地。

  •   医疗教育

      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达,功能齐全,服务设施配套。全区共有各类医院11所,病房床位2000余张,其中洛阳正骨医院是全国最大的骨科治疗中心,名扬中外;市第一人民医院设备先进、医术高超,十五局医院、洛阳铁路分局医院、机车工厂医院综合实力雄厚,社会信誉较高;有各类中等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22所,中小学38所,其中回民小学5所,回民中学1所。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洛阳正骨研究院

      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本区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中专教育普及率达93%以上。

  •   发展展望

      瀍河,面向世界敞开,17万瀍河人民真诚欢迎海内外一切有识之士来瀍河投资发展,观光考察,瀍河人民将一流的服务,有力的保障,与中外朋友携手合作,共创美好明天。

  •   建置区划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瀍河回族区位于洛阳市东部,是于1957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的全国5个少数民族瀍河区1城区之一,素有洛阳“东大门”之称,东与洛龙区接壤,西与老城毗邻,北依邙山,南濒洛河。辖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有7个街道办事处,1个回族乡,29个社区居委会和11个行政村,全区总人口17.0万。

  •   旅游资源

      瀍河区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此,瀍河先后为汉、曹、魏、晋、隋等京畿重地;道家至尊老子曾在此瀍河区3建有宅院,文圣孔子曾至此问礼于老子,在东关大街现留有“孔子入周问礼至此”碑一座。民俗博物馆(潞泽会馆)以其完美的古建筑群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名闻遐尔。位于瀍河西岸的吕祖庙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目前市内保存较好的唯一道观。还有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出生地夹马营,三国时曹操发兵的点将台九龙台,以及瀍壑朱樱、铜驼暮雨、勒马听风、三贤祠、贾谊词、洛神庙、药王庙、泰山庙、古唐寺、迎恩寺、三井洞、云溪观等历史名胜遗迹。

  •   民族宗教

      瀍河回族区属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全区居住有回、汉、满、蒙、藏、白、苗、壮、彝、瑶、侗、黎、畲、土、朝鲜、布依、土家、锡伯、纳西、傈傈、维吾尔、俄罗斯等22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2.8万,占总人口的16.7%。辖区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宗教,活动场所16处,其中清真寺13坊,基督教堂2处,天主教堂1座,信教群众3万余人。

  •   社会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围绕“工业强区,商贸强区”的“双

      强”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强化改革,使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成绩显著,2005年国务院授予我区“民族团结进步规范单位”称号。一个面貌全新,生机勃然的新瀍河已成为古都洛阳的一颗明珠。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