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黄淮海平原

黄淮海平原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简称。黄淮海平原所包括的地区和范围,各部门、各专业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所采用的数据也就各不相同,有26万、30万、35万和40万平方公里等多个数据。从地貌学的观点,按照地表形态、地质构造、地表组成物质以及流域水系的变化等原则,划定的界线为:北起燕山山脉的南麓;南抵桐柏山、大别山的北麓,以江淮流域的低分水岭为界;西起太行山、秦岭的东麓,东面包围了鲁中南山地,临渤海、黄海。位于东经113°至东海岸线;北纬32°00’-40°30’之问,其总面积为38.7万平方公里。在流域上主要包括淮河、海河、黄河、淮河等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以及源于鲁中南山地的一些中小河流域下游的广大平原地区。

  •   地域

      黄淮海平原3黄淮海平原大的地貌形态上主要包括了山前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及海积平原。整个平原以黄河干道为分水脊,北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面则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一个微向渤海、黄海倾斜的大冲积平原。

      黄淮海平原具体轮廓为:北起燕山山脉南坡的山海关,向西沿山边线(基本上以海拔l00m等高线为界),连滦河冲积扇扇顶,经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到昌平、南口一带,沿断层线向南到永定河冲积扇扇顶,沿太行山北段太断层到拒马河冲积扇扇顶,向南顺l00m等高线到滹沱河冲积扇扇顶,再向南沿200m等高线大断层,接漳河冲积扇扇顶海拔100m等高线沿山麓断层线,到黄河出山口,沿嵩山——淮弧形构造带,向南沿伏牛山东麓、桐柏山到淮河出山口后,沿大别山北麓,基本上以海拔100米等高线为界到江淮流域分水岭(海拔50米等高线),后折向东南到长江三角洲的北界洲堤,扬州-海安一带,高度逐渐由海拔50m降到l0m直到海边。

  •   地理

      黄淮海平原4它大体以黄河为轴线,往南到淮河,属淮河水系,通称黄淮海平原 ,这一平原,东北为沂蒙泰山区,西部为伏牛山区,面积15万方平方公里。黄河以北,到燕山山麓,西迄太行山麓,属海河及滦河水系,通称海河平原,面积13万平方公里。两个平原自然条件有所差别,但都和黄河紧密相关,因而在治理上是互相联系的。

      黄淮海平原地势十分平坦,一般海拔不到50米。从山麓到海滨,可以分为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课文中称缓斜平原)、冲积平原(课文中称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其排列大体呈半环带状,三部分的地表物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土壤、植被及农业发展情况都有明显的差别。

      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扇形地连接而成。其中以古黄河冲积扇规模最大,洪积冲积扇上地下水埋藏深度为4~10米,矿化度小(0.5克/升),水质好,水量富,排水良好,土壤不易盐碱化,而且养分高,较肥沃,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河流密度较大,并经过多次改道,形成众多古河床和古自然堤。自然堤成为平原上的缓丘,堤与堤之间形成洼地。冲积平原多为黏土沉积物质,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达2~5克/升,且地下水位较高,夏季多积水,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滨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包括渤海沿岸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地势极为低平,组成物质以黏土为主。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可达20克/升左右,土壤为盐土,表层含盐量达1%~3%,只能生长盐生和耐盐性强的植物。在沿海闭合洼地,土壤含盐量可高达100~160克/升,只能生长盐藻等低等植物。

      黄淮海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地,历代逐鹿中原,要争夺这块战略要地。历代安邦定国,又要治理这片灾害频繁的平原。它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精华所在。

  •   影响

      黄淮海平原6由于黄河在地质历史时期的输沙量就高达10亿吨,所以黄河的造陆功能极强,黄淮海平原就是黄河从原来的大海湾中堆积而成。这在一个方面对中华民族而言,是一个丰厚的馈赠,但是另一方面又是最严峻的挑战。在进入人类历史时期以后,黄河下游仍然是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不稳定河流,黄河的频繁改道和决口,不仅给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而且严重破坏了海河和淮河自然水系的自我平衡功能。

      解放前海河水系在天津附近集中入海,形成所谓的“九龙入海”态势,这其实就是黄河淤塞了河道入海口所造成的。这给海河水系的安全行洪带来了严重的困难,解放后重新开挖了八条新的入海通道,并整修了五十多条骨干河道;同时新修水库的总库容,达到海河水系年径流量的110%,比较有效地化水害为水利,经过这样的艰苦努力,才在海河流域局部,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黄河带来的挑战。

      淮河下游遭到黄河1194年改道后的潴塞,在治淮50年后,开挖了新沭河、新圻河并开通苏北入海通道以后,出水条件仍然不好,今天淮河出水仍然不畅。淮河中游的安徽仍然是中国最严重的水灾多发区,平均年水灾受灾面积占全国的30%。

      而从1991年华东大水灾的实际情况看,淮河的出水问题不是单纯的河道问题,而是因为淮河平原主要是外来泥沙堆积而成“寄生平原”。寄生平原由于没有自然河道自身平衡过程的作用效果,所以不能形成自然合理的河道比降,自然水系也相应不发育,河流集流条件不好。象淮河平原这样的洪水威胁问题,实际上使用通常的防洪技术和工程措施已经无法解决,除了承担一定概率的风险之外别无出路。

      考虑到这样的洪水风险是由于中华民族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造成的,所以应该全民族来共同承担洪水风险。国家对当地民众的住房建设应该提供特别帮助,使住房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洪水风险(如100年一遇)而没有跨塌的风险,而且房屋基础应该在一个设定的海拔高度以上。而在常遇风险下,国家应该建立特别的救济制度,俾能够在洪水灾情严重时,及时向当地颗粒无收的农民提供口粮和种子等。

  •   水利

      黄淮海平原5黄淮海平原的治水问题,如此复杂,这是黄淮海平原在治水中面临自然和社会的几个基本特点所决定的。

      (一)黄河是黄淮海平原的主要造就者,又是平原许多灾害的主要根源。

      (二)流经西北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黄河,挟带大量泥沙而下,在漫长的第四纪,形成了如今的黄淮海平原。近代的黄河,每年平均输沙量仍高达16亿吨,其中一部分填海成陆,使河口不断延伸,继续在扩大平原;一部分淤积在下游河道,使河床不断升高,引起历史上周期性的决口改道。一旦决口,或者北上阻塞海河的洪水出路,破坏海河平原的排水系统;或者南下阻塞淮河的洪水出路,破坏淮河平原的排水系统。留下的故道,成为一带沙丘,背河两侧又形成两条带状盐碱地。可以说平原的洪涝碱沙的形成或者加重,无不和黄河在关。

      (三)季风型气候,使平原农业得以长期维持,同时又造成频繁的旱涝灾害。

      黄淮海平原从北到南,年平均降水量从500毫米到800毫米。从年平均值看,能够维持天雨型农业(即依靠降水进行农业生产)。但是,黄淮海平原的降水主要受太平洋季风的强弱和雨区进退的影响,地区上分布不均匀,季节间和年际间变化更是剧烈。 全年降水的60—80%集中在6至9月。在海河平原,又大部分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20多天里。在这段时间里,降水主要是以暴雨或特大暴雨的形式出现,1975年8月5日至7日,淮河上游洪汝河、沙颍河发生大范围的特大暴雨,中心的林庄,三日雨量1650毫米,最大一日1005毫米,其中6小时830毫米。海河流域1963年8月上旬大面积的特大暴雨,中心地区,7日雨量2050毫米,其中最大一日为865毫米,超过当地一年的平均降水量。 季节间的先旱后涝,涝后又旱,年际间的旱涝,多年间的连旱连涝,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极不稳定的基本原因。

      (四)密集的人口和平原的建设,给治水带来很高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可利用耕地有限,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和耕地在平原的集中。历史上,一次大的水旱灾害,不仅是大面积的农业减产、绝产。往往造成大量人口的流离和死亡,以致引起大的社会动乱。随着历史的进展,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黄淮海平原面积只占全国的3%,现有2.5亿亩耕地和1.5亿人口,均占全国的16%。平均每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有耕地870亩,有520人,为全国平均数的5倍。黄淮海平原又有首都和天津等许多大中城市,现在发生一次大的水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波及的社会影响也更广。这是黄淮海平原治水工作中必需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

  •   简介

      黄淮海平原2黄淮海平原地势十分平坦,一般海拔不到50米。从山麓到海滨,可以分为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课文中称缓斜平原)、冲积平原(课文中称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其排列大体呈半环带状,三部分的地表物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土壤、植被及农业发展情况都有明显的差别。

      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扇形地连接而成。其中以古黄河冲积扇规模最大,洪积冲积扇上地下水埋藏深度为4~10米,矿化度小(0.5克/升),水质好,水量富,排水良好,土壤不易盐碱化,而且养分高,较肥沃,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河流密度较大,并经过多次改道,形成众多古河床和古自然堤。自然堤成为平原上的缓丘,堤与堤之间形成洼地。冲积平原多为黏土沉积物质,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达2~5克/升,且地下水位较高,夏季多积水,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滨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包括渤海沿岸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地势极为低平,组成物质以黏土为主。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可达20克/升左右,土壤为盐土,表层含盐量达1%~3%,只能生长盐生和耐盐性强的植物。在沿海闭合洼地,土壤含盐量可高达100~160克/升,只能生长盐藻等低等植物。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