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段店镇

段店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段店镇位于济南市西部,距槐荫区政府6公里,东邻市区,西邻长清县平安镇,北隔小清河与本区吴家堡镇相望,南与济南市中区党家镇接壤。境内经十西路与220国道横贯东西,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穿越南北,京福高速济南出入口及铁路济南西货站位于辖区中部,济南市主要水源地玉清湖位于辖区西部。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段店镇 所属地区: 中国 山东省 建立时间: 1983年5月 面积: 51.94平方公里 GDP: 21.2亿元(2004年) 地理位置: 位于济南市西部,距槐荫区政府6公里,东邻市区,西邻长清县平安镇,北隔小清河与本区吴家堡镇相望,南与济 著名景点: 腊山、峨嵋山、玉清湖水库 知名产业: 林果、食用菌种植和奶牛、淡水养殖

  •   区位优势

      段店镇2段店镇境内腊山、峨嵋山、玉清湖水库风景秀丽,220国道与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纵横交错,镇政府西侧是济南西站、山东省肿瘤医院。槐荫区政务中心坐落段店镇政府东侧,拟建的高速铁路客运站场选址在镇内,纵穿段店镇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在运作当中。全镇资源丰富,腊山泉水、峨嵋风光、玉清湖农业观光园、食用菌、淡水养殖、奶牛、林果等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段店镇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缓。东西最大距离7.4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7公里,全镇总面积51.9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000公顷。境内有腊山、峨嵋山,其中腊山最高,海拔162.5米。主要河流有黄河、小清河、玉符河、腊山河,本镇为小清河发源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林果等。

  •   历史沿革

      段店镇3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后,于1951年1月成立郊区工作委员会,郊区管辖6区、1镇、42乡。郊三区、郊五区即段店镇辖区。1955年郊三区、郊五区分别改名为段店区、玉符河区。1958年郊区撤销,郊三区、郊五区划归为历城县,成立历城县西郊人民公社。1980年济南市重建郊区,历城县西郊人民公社隶属济南市郊区。1983年5月西郊人民公社改制为段店镇、大金乡、周王乡、七贤乡等1镇3乡,同年12月郊区设立西郊办事处,将原1镇3乡改制为段店镇、七贤镇、大金乡、周王乡、红庙乡、于庄回族乡等2镇4乡。1985年9月,撤销西郊办事处,所属2镇4乡划归两个镇,即原段店镇、大金乡、周王乡和于庄回族乡划为段店镇。1987年4月济南市区划调整,郊区撤销,段店镇划归槐荫区,原段店镇段店村、张庄、匡山等14个村划出分别组建办事处。段店镇现辖大金、宋庄、周王三个办事处。

  •   文教科技

      段店镇6建国前,学校大都是村学或私塾,只在前周村设有1处归长清县管理的完小--周王庄小学。建国初期,全镇共有5处完小:即段店、大张、老屯、匡山和周王,以后又划入原属长清县管理的古城、谢屯两处完小。1951年至1958年,归郊三区、郊五区管理,共有段店、小饮马、大张庄、老屯、匡山、周王、王府、小金、田庄等完全小学。1983年5月,撤公社划乡镇,设段店、大金、周王、七贤、红庙中心学校。1984年4月,西郊办事处建立,重建教育组。1988年7月建立了镇教育委员会。2000年,撤消河王小学,合并到周王庄小学。全镇共有小学15处,1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84人。中学32个教学班,在校生1565人。中小学教师442人,其中中学118人,小学324人。“普实”工程大干快上,筹资近200万元,其中,于庄、大杨、任庄、担山、小饮马、彭庄、田庄、玉清湖、周王、古城等10处中小学达到省定二类标准,大金小学达到省定一类标准。“普实”工作被市、区两级督导室验收合格,镇政府为11个单位挂了达标奖牌。

      人民生活1989年人均收入784元,年人均粮食330公斤。2000年人均纯收入3900元。乡镇建设目前全镇建成金星路、党杨路、水厂路等20余条,村村通了柏油路;农民住上了高标准的居民楼,大金村已建成居民楼23栋,建筑总面积12万多平方米,安置居民700余户;朱庄小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

  •   特色产业

      段店镇4段店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强班子、促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使工业、农业、商贸、道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红旗凯沃特、峨嵋、国茂、实力、成林塑胶、新思维等一批企业集团成为工业的支柱,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3家;以新稀特蔬菜、创汇蔬菜、林果、食用菌种植和奶牛、淡水养殖、为主的六大产业基地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其中创汇蔬菜和奶牛养殖基地已形成规摸,初步形成了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丰农、樱龙公司两公司以出口圆葱为主,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丰农、樱龙两公司已带动全镇20多个村近千户农民从事创汇农产品的种植,出口创汇额达到350万美元。丰农公司在全市第一家被批准为“国家级出口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全镇27个村300多户农民从事奶牛养殖,已建成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7个,奶牛存栏量达4000余头,日产鲜奶100吨,已成为济南市重要的鲜奶供应基地。2004年被市政府授予农业双十工程优秀乡镇。在镇辖区220国道沿线两侧以润华汽车产业园为主体的汽车产业带和以大金物流为中心的物流园区建设已初现规模。道路建设方面采取得力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多种渠道筹措资金233.9万元,先后完成了前周至后周路、玉清湖路、金孟路、金星路大金段、民族路、古城至筐李路,以及党杨路、邮电路部分路段的建设,总长度达16.8公里,总面积8.6万平方米,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04年全镇共完成社会养老保险扩面353人,接收132个单位的退休职工313名进入社区管理,安置就业人员293人。

  •   经济发展

      段店镇5第一产业1989年粮食总产1302.4万公斤,蔬菜总产量为2123万公斤,2000年粮食总产达到1334万公斤,蔬菜总产量达到7000万公斤,鱼类总产达到260万公斤。段店镇本着突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原则,加快种植养殖结构调整,蔬菜、水产、林果、畜禽等高效高产农业发展迅速。重点制定实施了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确立了“三园”、“两中心”、“六基地”的目标;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疏浚河道工程量9.3万立方米;新建了大金奶牛集中养殖小区、张庄奶牛集中养殖小区、红提葡萄示范园,规划了玉清湖水库农业综合开发,有力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二产业1989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04亿元;2000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元,镇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9.1亿元,完成利润2850万元;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3.7亿元,实现利税4272万元。全镇坚持“抓大带小、骨干膨胀”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倾斜扶持和调度管理力度,先后实行了动态管理、跟踪调度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峨嵋集团、古城实业公司、实力集团、国贸集团居全区十大工业企业之列,全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9家。全年开发新产品及实施技改项目29项,投资6500万元,完成技改工作量5300万元。如实力集团开发的CNG双燃料客车、蓝鲸八米车,古城实业总公司的30吨、35吨、40吨节能型自卸车,环保型斯太尔变型车,可换货厢流动加油车。新型滑动水口阀等新产品相继研制、投产,其中中间包快速更换定径水口机构及长寿包衬材料项目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有3个企业被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列为新产品退税企业。

      第三产业全镇以“大规模、群体化、高效益、名市场”为目标,突出发展特色市场。目前,围绕骨干特色市场,重点膨胀发展了彭庄闲置物资市场、担山综合批发市场;朱庄生猪屠宰市场投入近百万元进行了自动屠宰流水线的建设;新建了牛羊屠宰市场、大杨建材市场;山东物资集散中心,济南市农副产品交流中心已被市政府批准立项;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正逐步形成。

  •   经济状况

      段店镇1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989年为2.08亿元,2000年为25.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之比分别为8∶53∶39。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60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80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全镇形成了以汽车维修与制造、房地产开发、机械加工制造、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建筑建材以及餐饮服务与商贸为主体的六大产业。2004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8亿元,同比增长20%,。全镇完成工业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税4700万元,招商引资1.56亿元,出口总值988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265万元,固定资产总投入5.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100元。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