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是河南省许昌市市辖区,位于河南省中部,环抱许昌市魏都区,总面积1002平方千米,总人口80万,下辖18个街道办事处(镇、乡)。建安区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颖河流经区西南部,另有石梁河、清溪河、老溪水等过境南下,统属淮河水系。京广高铁、京广铁路,京港澳、永登、兰南高速公路,107、311国道公路过境。建安区曾是许国、魏国时期的都城,华夏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名胜古迹有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天宝宫等。2016年11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河南省调整许昌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89号),同意许昌市撤销许昌县设立建安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建安区 外文名: Jian'an District 别称: 莲城、许都、魏都、汉魏故都 所属地区: 河南省 许昌市 地理位置: 许昌市中部、魏都区周围 机场: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政府驻地: 许昌市新元大道与老107国道交汇处 火车站: 许昌站、许昌东站、许昌北站、许昌西站 车牌代码: 豫K 下辖地区: 18个街道办事处(镇、乡) 行政类别: 县 人口: 80万人(2015年底) 面积: 1002平方千米 电话区码: 0374 邮编区码: 461100 地方方言: 中原官话-洛南片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天宝宫等
-
交通运输
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311国道横穿东西,许昌至南阳到重庆的高速公路、许昌至开封至青岛的高速公路、许昌至登封到洛阳的高速公路、许昌至扶沟到安徽亳州的高速公路交汇于此,省道及区乡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距郑州国际机场仅40公里。
-
区域规划
建安区辖2个街道、7个镇、9个乡:新元街道、许由街道、将官池镇、五女店镇、尚集镇、苏桥镇、蒋李集镇、张潘镇、灵井镇、陈曹乡、邓庄乡、小召乡、河街乡、桂村乡、椹涧乡、榆林乡、长村张乡、艾庄乡。
-
历史沿革
唐尧建安区历史悠久,相传唐尧时许由牧耕于此,故被称为“许”。夏、商昆吾族居许地,属豫州域。
西周武王封太岳后裔姜文叔于许,男爵,称许国,都邑在今张潘镇古城村一带。
春秋春秋末,许国小,力弱,屡遭大国侵伐,70余年间五迁其都(公元前576年迁叶,今叶县南15公里;公元前533年迁夷,今安徽省亳州东南城父;公元前529年迁叶;公元前524年迁白羽,今西峡县;公元前506年迁容城,今鲁山县东南);公元前504年为郑所灭。楚复立许元公,公元前482年许元公卒,许国终。
战国原许国地属韩、魏。
秦行郡县制,以故许国地置许县(县治在今张潘镇古城)、颍阴县(一说西汉初置颍阴县,治今许昌市)、颍阳县(故城在今建安区西南),均隶颍川郡,郡治阳翟(今禹州)。
汉西汉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许县为许县和颍阴县(治今魏都区),均属颍川郡。东汉末,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同),曹操迎献帝刘协都许,称许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改元延康。十月,曹丕迫刘协禅位,汉亡魏立。十二月,魏迁都洛阳。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为魏五都(长安、洛阳、谯、邺、许昌)之一。许昌县、颍阴县仍属颍川郡。
西晋许昌为中原政治、军事重镇,颍川郡治亦自阳翟移此。
东晋北方十六国混战,许昌先后为后赵、前秦、前燕所占。
南北朝初,许昌县、颍阴县属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许昌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颍川郡治迁长社(今长葛市老城),许昌县治移许田(今陈曹乡许田村)。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颍阴县并入临颍县。东魏天平初,置颍州,治长社。分颍川郡置许昌郡。元象二年(539年)恢复颍阴县。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颍阴城(今魏都区),辖颍川、许昌、阳翟三郡。许昌县属许昌郡,颍阴县属颍川郡。北齐改颍阴县为长社县。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魏都区),许昌县、长社县并属之。
隋初废郡改县。开皇三年(583年)改长社县为颍川县。大业三年(607年)复行郡县制,改许州为颍川郡,许昌县、颍川县均属之。
唐初改郡为道,许昌县、颍川县隶于河南道。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许州,颍川县复称长社县,许昌县、长社县均属许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许州为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许州。
五代后唐庄宗讳其祖父李国昌之“昌”字,于同光二年(924年),改许昌县为许田县。
北宋许州属京西北路。熙宁四年(1071年),许田县并入长社县。元丰三年(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
金改颍昌府为许州,领长社、长葛、襄城、郾城、临颍五县。
元许属汴梁路,仍为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裁长社县,称许州,隶开封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许州为直隶州。十二年(1734年)升州为府,增设石梁县为附郭。乾隆六年(1741年)又改府为直隶州,裁石梁县。
中华民国1913年3月,废许州,重设许昌县,县衙称县公署,隶属河南省开封道(亦称豫东道)。1928年,废道改区,许昌为中区第二区行政长驻地。1929年废县公署,改称许昌县政府。1933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1944年5月,许昌被日军侵占。1945年8月,日军投降,许昌县仍属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区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12月15日,许昌解放,原许昌县划为许昌县、市两部分,市辖城关,县辖农村。1948年3月,增设许西县,许昌县京汉铁路以西划归许西县。同年12月,撤销许西县,京汉铁路以西原属许昌县部分仍归许昌县,并将临颍县的繁城、杜曲两个区划属许昌县。1949年2月,成立许昌专区,许昌县属之。同年3月,繁城、杜曲两个区仍划归临颍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石固南寨及董河湾村划归长葛县,原属临颍县的张潘南寨、汪场、王宋门和东申、南张、郭庄、温李划归许昌县。同时将繁城北半部及繁城西的司庄、吴刘、吴庄、马井、凹李王划归临颍县。1957年,县属的樊沟、袁庄、榆林、洞上、白庙划归许昌市。1960年7月,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蒋李集公社划归许昌专区农场。1961年10月,恢复许昌县建置。12月,县属的碾上、五郎庙、塔湾、裴山庙、潘窑、董庄、赵湾、河湾、三里桥、李庄、孙庄、丁庄、七里店、洪山庙、菅庄、高桥营16个大队、54个自然村划属许昌市。1962年7月,蒋李集由许昌专区农场复归许昌县。1970年,许昌专区改称许昌地区,许昌县属之。1982年初,县属邓庄公社的徐湾、大坑李,尚集公社的俎庄、王庄、郭楼、陈庄、金湾,河街公社的傅夏齐、罗庄、李庄、庞庄、崔戴张、老吴营,长村张公社的老户陈、徐庄、周庄、罗庄,将官池公社的马岗、申庄等19个大队、40个自然村划属许昌市。1986年2月,许昌地区撤销,许昌市升为省辖市,许昌县属之。1983年7月,县政府由市内衙前街迁往枪杆刘村北新址办公,次年8月,县委亦迁入。县委、县政府驻地称县直新区。经近20年建设,形成新城区。新城区规划面积10.257平方公里,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4万人,为许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8年10月6日,县委、县政府迁至位于许昌县尚集镇的许昌县新区创业大楼办公。至2012年2月,县直各单位陆续从枪杆刘迁到创业大楼和兴业大厦办公。
2014年,设立新元街道、许由街道。至此,全区辖2个街道、7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新元街道、许由街道、将官池镇、五女店镇、尚集镇、苏桥镇、蒋李集镇、张潘镇、灵井镇、陈曹乡、邓庄乡、小召乡、河街乡、桂村乡、椹涧乡、榆林乡、长村张乡、艾庄回族乡(其中,邓庄乡由许昌市东城区管委会代管,长村张乡由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代管)。
2016年11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同意河南省调整许昌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89号),同意许昌市撤销许昌县设立建安区。
-
地方资源
水资源建安区的水资源主要有降雨和地下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11580万立方米,浅层地下水10800万立方米,过境水资源32010万立方米,区外引水2975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年平均57365万立方米。建安区的水质均属重碳酸盐型矿化淡水,矿化度多在0.5~1克/升,基本符合人畜生活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建安区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主要有颍河、清潩河、石梁河、小泥河、灵沟河、小洪河、老潩河等7条。
生物资源建安区境内有野生植物154种,栽培植物206种,属华北豫西山地和黄淮海平原亚区植物区。建安区的动物区系属于华北区的黄淮平原亚区。20世纪60年代以后,野生动物中的狐狸、獾、老鹰、鹞子等已属罕见;喜鹊、乌鸦基本绝迹;燕子、灰喜鹊、杜鹃等也大量减少。唯饲养动物中的家畜、家禽品种有所改良和增多。
土地资源据1991年3月至1992年9月的建安区土地资源调查,建安区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折合149.7328万亩(许昌市土地局协调为149.7118万亩)。毛耕地面积145.1056万亩,占建安区土地总面积的96.9%,其中耕地113.9414万亩,占建安区总面积的76.1%,占毛耕地面积的98.1%;果园地面积6.0256万亩;林地面积1.2451万亩;水域面积5.0944万亩。另外,交通用地面积4.6392万亩,居民地占用面积18.5367万亩,未利用土地面积1.4315万亩,共24.6074万亩,占建安区总面积的3.1%。建安区土壤划分为褐土、潮土和砂礓黑土3个土类,包括7个亚类,13个土属,19个土种。
矿产资源建安区境内已发现的矿藏有铁矿和煤矿。铁矿(磁铁矿)分布于桂村——石固一带,称武庄铁矿田,由武庄、磨李、翟庄等矿床组成。探明(C+D级)储量2.63亿吨,矿面平均品位为25%,埋深200~600米,属太古代火山——沉积变质铁矿。煤矿在角子山——许昌背斜两翼,灵井以西的兴源铺至泉店南侧,东西长7公里,南北1.8~2.8公里,面积18.4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36亿吨。开口后,年产可达90万吨。
-
地理位置
建安区1002平方公里的大地构造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5′-114°04′、北纬33°52′-34°10′,环抱魏都区,处在豫西断块与华北拗陷的邻接部位上。岗峦由西北渐次向东南延伸,在中部跌落。
颍河、清潩河、小泥河、老潩河等大小20多条统一走向的河流沟汊在东部南部冲积而成为一大片平原和浅平洼地。
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形成春暖、夏热、秋爽、冬寒的季节特征,同时也带来旱、涝、风、虫交替发生的自然灾害。
-
旅游资源
许昌人遗址、毓秀台、射鹿台、张飞庙、邓艾庙、华佗墓、天宝宫、杨水才纪念馆、春秋楼、霸陵桥、汉魏许都故城遗址。
-
社会福利
教育事业2011年,建安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4所,在校学生108350人。其中小学127所(含民办8所)、初中30所(含民办9所)、高中4所(含民办2所)、职专2所、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小学62368人(含民办5331人)、初中31530人(含民办5563人)、高中11652人(含民办3868人)、职专2800人。共有幼儿园123所(区直公办1所,民办122所),在园幼儿17419人。全区公办教职工8284人(不含区卫生局主管的卫生职专),其中在职教职工5743人,离退休教职工2541人。
社会保障2012年,建安区财政民生支出15.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3%。新开工建设公租房405套,廉租房216套。五保老人保障金按标准实行社会化发放,创建省级文明敬老院3所,市级6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0元。完成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建设任务。
-
经济情况
综述2015年,建安区完成生产总值243.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为8.6:55:36.4,二三产业比重91.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006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3362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工业增加值11915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建筑业增加值1447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8842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
第一产业2015年,建安区粮食播种面积154.32万亩,比去年增长0.59%;粮食总产量68.9万吨,比去年增长4.1%。其中,夏粮播种面积77.51万亩,与去年持平;产量38.95万吨,比去年增长2.2%;亩产502.5公斤/亩,比去年增长2.2%。秋粮播种面积76.81万亩,比去年增长1.2%;产量29.96万吨,比去年增长6.8%;亩产390公斤/亩,比去年增长5.5%。
第二产业2015年,建安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730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5336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重工业增加值5393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0168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591934万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8441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其中高新技术总产值186839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998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总量居全市第5位,增速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分行业看,工业投资1162986万元,下降9.2%,房地产投资136837万元,增长66%。分项目看,施工项目9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本年新开工项目7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3个。
工业税收完成35693万元,同比下降51.2%,增速低于全市41.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9位。其中国税完成28118万元,同比下降53.3%,增速低于全市39.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9位;地税完成757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3%,增速低于全市4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7位。建筑业营业税完成17581万元,同比增长29.2%,增速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
第三产业2015年,建安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7810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232651万元,增长24%。
进出口总值60643万美元,增长0.7%,其中出口51302万美元,增长0.4%。
地方财政收入1890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3619万元,同比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6629万元,同比增长4.2%。税收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6.2%。地方财政支出3727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3786万元,同比增长16.9%。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12694万元,比年初增长16.7%。全区住户存款余额1507287万元,比年初增长18.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00546万元,比年初增长13.1%。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增长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