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西畴县

西畴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西畴县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54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25万人。西畴县下辖2个镇、7个乡:西洒镇、兴街镇、蚌谷乡、莲花塘乡、新马街乡、柏林乡、法斗乡、董马乡、鸡街乡,县政府驻西洒镇。西畴县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位于东经104°22′~104°58′、北纬23°06′~23°3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西畴县地处云贵高原的南部边缘,地势北部和中部高,东南、西南低,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西畴县西畴县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其中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积1135平方公里。2002年西畴县国内生产总值51992万元。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西畴县 外文名: XiChou 所属地区: 中国 云南省 地理位置: 东经104°22′~104°58′、北纬23°06′~23°37′之间 友好城市: 昌宁县、大姚县、富宁县、广南县、剑川县、龙陵县、禄丰县 著名景点: 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街岔河溶洞群;香坪山珍稀植物园; 地方特产: 中国阳荷特产之乡 知名产业: 锑、铁、铝、锌、锰、金、大理石 知名企业: 文山兴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车牌代码: 云H 人口: 24万人(2003年) 面积: 1506平方公里 邮编区码: 663500 电话区码: 0876 地方特产: 中国阳荷特产之乡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行政类别: 县

  •   人口民族

      人口2014年,西畴县总人口258176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8109人,占总人口的 18.6%;出生率11.88‰,比上年下降0.02‰,死亡率6.48‰,比上年上升0.08‰,自然增长率5.4‰,比上年增长了0.1‰。

      民族西畴县有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彝族、蒙古6个民族。

  •   前景目标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全县共有国家级文明乡(镇)1个,省级文明单位8个、文明村2个,州级文明单位36个、文明村17个、文明机关1个,县级文明单位223个,省、州、县三级命名的“青年文明号”20个;评比命名十星级文明户869户;1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3人获全国“五一”勋章,8人获省劳动模范称号。此外,还建起了南疆烈士陵园等3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实施扶贫攻坚战略中,全县各族人民为改变恶劣的生存条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向贫困宣战,创造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认真组织实施全县人民的法律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建立法律服务专线,举办法制知识讲座,在全县掀起了学法用法的热潮,极大地推进了民主法治的进程。我们将继续弘扬西畴精神,开创西畴美好未来!

  •   地方习俗

      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冬至节。送“灶君”。元宵节。端午节。六郎节。七郎节。火把节。中秋节。祭祀龙节等。

      信佛妇女在初一和十五要吃素。

      西畴境内人民大多信佛教和道教。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西畴县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位于东经104°22′~104°58′、北纬23°06′~23°3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西畴县境。西畴县境东西长63.6公里,南北宽59公里。东南接麻栗坡县,西南隔盘龙河与马关县相望,西靠文山、砚山两县,东北与广南县隔达马河相望。

      地貌西畴县地处云贵高原的南部边缘,地势北部和中部高,东南、西南低,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主要山脉呈现西北走向和西南走向。西北至东西走向的有铁厂山梁,位于境内中北部,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有万家寨梁子,位于西畴县境西南部,西南至东南走向的有大花山,位于县境西南,偏南北走向的有上梁大山,位于境内西北部。西畴县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其中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积1135平方公里,占西畴县总面积的 76.16% 。境内最高点海拔1962.9米,最低点海拔667.9米。

      西畴县1 水文西畴县2西畴县有大小河流12条,属红河水系,其中鸡街河、畴阳河、盘龙河、达马河是主要河流。

      气候西畴县3西畴县属亚热带低纬季风气候区,干雨季节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5.9℃,年均无霜期340-362天,年均降雨量1294毫米,年日照时数1500~1600小时,年均相对湿度为82%。

  •   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至2003年末,建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基本农田(地)17.9万亩,其中炸石造地8.64万亩,坡改梯2.09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7.17万亩;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1574件,其中人畜饮水池、旱地水浇池7870件,解决了4.83万人、2.1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和2.5万亩旱地水浇问题;水利化程度达到32.36%。

      电力已建成电站7座,总装机3.51万千瓦,年发电量4891万千瓦时,全县10个乡(镇)、70个村(居)委会通电率为100%,村民小组和农户通电率为99.8%和99.9%。

      交通建成县、乡、村公路1725.39公里,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1.14公里,村委会通路率达100%,村民小 组通路率为82.4%,境内有平船路、西西路直通文山和国家级口岸船头及广西西宁。基本形成了以省道为主体,县乡道为依托,村寨道为辅助的交通公路网络。

      城镇建设以县城和兴街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县城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近年来,先后投资269.1万元,对以金玉大街为主的7条街道进行改造和绿化,城区绿化面积3184平方米,基本实现城区绿化、美化、亮化。新建的30米宽商贸街已启动。兴街镇是文山州重要的出入境通道,被省州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已建成占地6.21万平方米的综合经济贸易发展区,使城区面积扩大到2.3平方公里。其他8个乡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建设也已初具规模。

      市场建设以县城和兴街为中心,其他8个乡政府所在地为重点,部分相对集中点为辅助的市场建设已基本成型,共建成各类交易市场14个,并全部实现街道地面水泥化,方便了群众上市交易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

  •   建制沿革

      西畴县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西畴人”人牙化石出土地。西汉时为牂牁郡都梦县地。蜀汉及两晋隶通海都督。宋大理属秀山郡。元属临安路。明为八寨长官司地,隶临安府。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开化府安平厅之东安里。民国3年(1914年)安平厅改马关,由马关析置设普兰行政委员;民国9年(1920年)设县,取县境西洒、畴阳两区首字名“西畴”沿用至今。

      西汉时为群舸郡都孟县地。

      南诏时隶属通海都督。

      元属临安路。

      明为八寨长官司牛羊土司地,隶临安府。

      清嘉庆二十五年,设安平厅,今西畴为安平厅之东安里。

      民国二年、三年,安平厅先后改为安平县、马关县。

  •   民族概况

      西畴境内现有6个民族,其中5个为少数民族。

      分别为:汉族,壮族,苗族,彝族,瑶族和蒙古族。

      壮族

      西畴壮族是百越的支系,自称布侬(也叫布龙,壮语侬龙同音),布瑞,布傣。汉族称为:侬族(也为龙族),沙族,土族。

      1957年民族归系称僮族,1965年改称壮族。

      土族

      西畴县13侬族

      西畴县14沙族

      苗族

      西畴境内的苗族是三苗的一部分,1957年民族归系后称苗族,境内苗族自称:蒙斗,蒙爪,蒙史。汉族称为:白苗,青苗,花苗。

      白苗(其实阿奴就是白苗)

      花苗

      请体谅:因为找不到青苗图片,所以忽略。(因为我也没见过)!

      彝族

      境内彝族有分为:倮倮,孟乌,朴喇。1957年民族归系归为彝族。境内的倮倮还分为:汉倮,花倮,白倮,黑倮。

      彝族

      瑶族和蒙古族人数较少,在这里我就不介绍了。

  •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2014年西畴县有演艺公司、民族文化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县级文化广场各1个,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9个,农家书屋75个,全县广播电视综合复盖率分别达98%和98%。有业余文艺队186支,各类文化经营户达141户。

      教育事业2014年,西畴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34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普通初中10所,完小121所,初小87所,一师一校教学点98个,幼儿园14所。西畴县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26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2102人,教学班222个;小学在校学生21086人,教学班1157个。西畴县核编教职工人数为2816人,公办教师有2671人,代课教师147人。西畴县有本科学历教师56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4%,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1%。西畴县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2.75%,初中年辍学率为3.4%,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小学年辍学率为0.38%,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1.9%,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9.51%。初中和小学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为6.4平方米和6.7平方米。

      科技西畴县92014年末,西畴县有科技人员3416人,其中:获高级职称54人,中级职称738人。科学技术对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2%、40.8%和24.3%。农业增产科技措施复盖率达60%,杂交水稻复盖率达95%以上,西畴县良种综合复盖率为58%。1978年以来,西畴县共获省、州科技进步奖50项,1人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工程技术人员称号。1984年被列为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995年荣获科技先进县称号,跨入全省33个科技先进县行列。

      医疗卫生西畴县102014年全县共有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6个,病床编制908张,卫生技术人员627人。

      基础设施农田水利

      西畴县至2014年末,累计建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基本农田(地)35.8万亩,其中炸石造地9.1万亩,坡改梯 4.5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22.2万亩;建成各类水利工程 45321 件,其中人畜饮水池、旱地水浇池 37297 件,解决了 12.2 万人、 2.79 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和5.01万亩旱地水浇问题;水利化程度达到 17.6 %。

      电力

      西畴县有电站7座,总装机3.51万千瓦,年发电量4891万千瓦时,西畴县10个乡(镇)、70个村(居)委会通电率为100%,村民小组和农户通电率为99.8%和99.9%。

      交通

      西畴县有公路4122.967 公里,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73.77公里,村委会通路率达100 %,村民小组通路率为99.3%,西畴县境内有平船路、西西路直通文山和国家级口岸船头及广西南宁。基本形成了以省道为主体,县乡道为依托,村寨道为辅助的交通公路网络。

      西畴县11

  •   经济概况

      综述2014年西畴县地区生产总值 25159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520万元,增长6.3%,对GDP的贡献率为21.6%;第二产业增加值42335万元,增长41.7%,拉动GDP增长6.49%。其中:工业增加值24535万元,增长64.5%。建筑业增加值17800万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120744万元,增长7.5%,对GDP的贡献率为36.1%。人均GDP达到9705元,比上年增加1068元,增长12.4%。2014年非公经济增加值100780万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40.1%。

      农业2014年西畴县农业现价总产值 14585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6 %。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6万亩,森林复盖率53.3%,林业总产值达到27700万元,增长86%。2014年畜牧业总产值达79950万元,比上年增长 6.2%。2014年水产品产量2159吨,增加 303吨。2014年西畴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14000 万瓦特,增长 7.69%。

      西畴县7 工业2014年西畴县实现工业增加值 24535万元,比2013年增长64.5%。

      其中国有经济 7739万元,集体经济 0万元,其他经济16796万元。

      西畴县8

  •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西畴县4西畴县耕地面积19.54万亩

      ,其中有15.4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

      主要有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壤、赤红壤、石灰岩土、水稻土7大类,12个亚类,17个土属,40个土种,适宜多种作物和树种生长、繁育。

      生物资源西畴县的常见树种有93科269属780种

      ,境内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华盖木和香木兰,有珍稀濒危树种香莲、桫椤、云南七叶树等20多种。华盖木为新属新种,据称中国只有西畴法斗乡阔叶林中三棵,是第三纪、第四纪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境内小桥沟为省级国家自然保护区,建有占地面积为中国第一、树种排列全国第二的珍稀木兰园,共有11属47科200多种珍稀木兰树种。

      西畴县珍稀野生动物有獐、熊、猴、野鸡、锦鸡、画眉、猫头鹰等。

      西畴县有天然草场17.13万亩,可利用草场15.46万亩,天然饲草种类较为丰富,每年可产鲜草2亿公斤,此外还有农作物秸秆6000万公斤,适宜发展山羊、菜牛等畜牧品种。

      西畴县5 矿产资源西畴矿产资源主要有锑、铁、铝、锌、锰、金、大理石等。已探明储量的有:锑矿储量5万吨;铁矿30万吨;铝土矿储量4000万吨,占云南省铝储量的70%以上,其中董马乡卖酒坪矿区储量达907.16万吨,且平均品位达54.6%。

      西畴县6 水能资源西畴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9.68万千瓦,可开发量9.86万千瓦,已开发利用3.5万千瓦。

  •   行政区划

      西畴县辖2个镇、7个乡:西洒镇、兴街镇、蚌谷乡、莲花塘乡、新马街乡、柏林乡、法斗乡、董马乡、鸡街乡。

      2000年,西畴县辖2个镇、8个乡:西洒镇、兴街镇、鸡街乡、蚌谷乡、坪寨乡、柏林乡、莲花塘乡、新马街乡、法斗乡、董马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3612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西洒镇 40650 兴街镇 45915 蚌谷乡 19430 莲花塘乡 22020 新马街乡 16252 柏林乡 10609 坪寨乡 12541 法斗乡 15461 董马乡 18563 鸡街乡 34679。

      2003年,西畴县行政区划:

      西洒镇 辖:西洒城区、龙泉、瓦厂、英代、布摆、老塘地、骆家塘、坝尾、么洒(原称摩洒)。

      兴街镇 辖:兴街、老街、磨合、甘塘子、戈木、清河、龙坪、牛塘子、兴隆、江六、安乐、三光、拉孩。

      蚌谷乡 辖:龙正、木者、长箐、蚌谷、程家坡、大吉厂、法古。

      莲花塘乡 辖:莲花塘、小锡板、大锡板、和平、香坪山、革岔、界牌、戛机、芦差冲、红石岩。

      新马街乡 辖:马街、坪坝、坡脚。

      柏林乡 辖:柏林、三板桥、马蹄寨。

      坪寨乡 辖:坪寨、石鹅、小湾、老寨。

      法斗乡 辖:法斗、脱皮树、新箐、董有、三元井。

      董马乡 辖:通心坡、锅地塘、新寨、芹菜塘、董马、么铺子、龙里。

      鸡街乡 辖:鸡街、牛厂坝、龙老、王家塘、大寨、太坪、海子、那马、中寨。

      2006年,撤销坪寨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法斗乡,法斗乡政府驻地不变。

  •   风景名胜

      西畴县有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街岔河溶洞群;香坪山珍稀植物园;汤果民族太阳村;狮子山崖画;西洒仙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南疆烈士陵园。

      西畴县12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