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沙湾县

沙湾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沙湾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石河子市西侧,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东与石河子市、玛纳斯县相邻,南与和静县、尼勒克县相接,西与乌苏市、奎屯市、克拉玛依市相连,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交。有汉、哈、回、维等24个民族。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天山支脉依连哈比尔尕山,中部为山前洪积—冲积绿洲平原,北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水资源有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河和安集海水库等。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6.9℃,年均降水185毫米。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沙湾 外文名: Shawan 所属地区: 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面积: 12460.24平方公里 人口: 20.18万人(2003年) 地理位置: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石河子市西侧,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 著名景点: 天山温泉、鹿角湾、蒙古庙、水沟东大塘、老君庙、岩画、古化石 知名产业: 农业、牧业 电话区码: 0993 邮编区码: 832100 面积: 12460.24平方公里 邮编区码: 832100 电话区码: 0993 人口: 20.18万人(2003年) 行政类别: 县 下辖地区: 9个镇、3个乡 著名景点: 天山温泉、鹿角湾、蒙古庙等 气候条件: 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

  •   交通情况

      截至2012年,沙湾县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地段,是通往伊犁、博州、塔城、阿勒泰等地州的必经之地;东距首府乌鲁木齐市185公里,城际铁路即将开通,到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约1.5小时车程,境内正在建设的乌兰乌苏机场2015年通航,550公里范围内向西向北可直抵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图、吉木乃四个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境内交通发达,国防公路(S101)、北疆铁路和115省道、连霍高速公路、克榆公路自东向西横穿县境,219、223、224三条省道和3条县道自南向北纵贯沙湾县。

  •   人口民族

      人口2012年沙湾县县总人口216435人,男性109572人,女性为106863人。全年出生人口2390人,出生率为11.05‰,死亡人口1323人,死亡率为5.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

      民族沙湾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主要有 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等2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71%,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占29%。

  •   历史沿革

      沙湾县2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沙湾这块肥美的土地上狩猎、采集、放牧,与这里的大自然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创造着这里的文明。到了先秦时代,考古和历史学家把这里的人称作塞种人,说他们仍过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活。” 到了公元前 60 年,就是中国西汉?汉宣帝神爵二年,这里叫乌贪訾离国,匈奴?东蒲类王兹力支亦和车师后王北领部众 1700 多人归附汉朝西域都护府。乌贪訾离为史载沙湾最早的地名,从此,沙湾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约 181—222 年,汉未三国时期,乌贪訾离国并属车师后部,车师后部首领前来朝拜,魏国给他赠送了玉壶等各种礼品,魏王曹操授其守魏侍中的官爵,封号大都尉。魏王亲自为他颁发了守魏侍中和大都尉的御印。

      402 年,沙湾故地柔然所并。 487 年,为高车所-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为塞内外的突厥所据。 605 年,西突厥可汗残忍失道,国人多叛,铁勒诸部起而反抗,沙湾故地并入铁勒部落。

      625—629 年,即唐高祖、唐太宗时期,西突厥再次兴起,北并沙湾等地的铁勒,沙湾故壤被划为西突厥十姓部落之一的胡禄突厥的属地。西突厥遣使入贡于唐,沙湾重新回到唐朝中央政府的怀抱。 ?657 年,就是唐高宗显庆二年,西突厥,将领阿史那贺鲁背叛中央政府,唐派大将苏定方大破西突厥。并将贺鲁擒送国都长安,唐朝中央政府在贺鲁居地设羁縻州和都督府,沙湾故地胡禄屋阙部属羁縻州地盐伯都督府管辖。 702 年,武则天把羁縻州改为北庭都护府,胡禄突厥首领率众 1030 人前来盐伯都督府祝贺,并表示永远忠于朝廷,北庭 ? 遣使赠送锦、帛、紫袍等礼品 200 余件以示关怀。 740 年,唐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派悉密等部落平定了这里的叛 乱,在沙湾安集海设表海军城。为了这里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唐朝中央政府在沙湾地区筑城修渠进行大规模的屯垦。唐诗“将军纵赌场场胜,赢得单于貂皮袍”充分表现了这一时期大粉农业,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的社会景象。

      五代时期,沙湾故壤为西州回鹘地,时代属卫拉特。清朝初年为准噶尔呼拉玛游牧地。

      1757 年,清政府多次派兵在老沙湾、乌兰乌苏、安集海等地驻军屯田,并在乌兰乌苏和安集海设立军台,把沙湾的农业和邮驿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1768 年,清朝?乾隆皇帝年批准新疆第一比建绥来县丞和绥来县,沙湾为绥来县西部。沙湾最早在新疆实行郡县体制。

      1915 年,沙湾从绥来析出建沙湾县,属塔城地区衙署初治小拐。 1929 年县府迁沙湾庄,即现在的老沙湾镇所在地。 1945 年,三区革命军队进驻沙湾,国民党沙湾政权解体,沙湾成立三区革命沙湾临时政府。

      1956 年 10 月 26 日,经国务院批准,沙湾县城由老沙湾迁至三道河子。 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沙湾人民,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新中国成立近 50 年来,沙湾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沙湾地方党组织的带领下艰苦奋斗,为建设一个繁荣、美好的沙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地理位置

      沙湾县1沙湾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地处东经 84 ? 57 ˊ —86 ? 09 ˊ ,北纬 43 ? 29 ˊ —45 ? 20 ˊ 之间 ? ,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 185 公里。沙湾地处北疆要冲,古丝绸之路 4 处驿站在沙湾境内。欧亚第二大陆桥北疆铁路和国防、乌伊、呼克公路自东向西横穿全县南、中、北,为乌鲁木齐通往伊犁、塔城、阿勒泰的交通要道,是新疆通往欧洲的必经之地。沙湾县东界石河子市、玛纳斯县隔河相望;南到依连哈比尔尕山分水岭,与和静县毗连;西至巴音沟、开干齐、小拐乌苏市、克拉玛依市、奎屯市接壤;北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邻。

  •   民俗风情

      婚姻1949年前,哈萨克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少数贵族、富户一夫多妻。哈萨克族限制同一部落的男女结亲,如果通婚,无血缘关系必须超过7辈。联姻的人家要相隔7条河。哈萨克族旧时的婚姻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且由父母包办。女子的贵贱,取决于父家的名望,婚娶聘礼视门第而定,彩礼也因门第差别悬殊。富者赠骆驼百峰或马上百匹、羊干只,嫁妆一般多为毡房、驮畜、家具、服饰和新娘的乘马等。贫穷人家,男方也要给女方送“吃奶礼”、或“婚礼’’和“亲属礼”等。确定婚约后,女婿方可拜见岳父母,开始往来。婚嫁时,男女双方唱《怨嫁歌》、《劝嫁歌》和《揭面纱歌》等民间歌曲,以赞颂婚姻的美满。1949年后,贯彻执行婚姻法条例,废除封建买卖包办婚姻,青年男女大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结婚、离婚、复婚均到政府办理手续。彩礼、嫁妆无成约,嫁娶仪式逐步简化。

      丧葬哈萨克族人的葬礼隆重,按照伊斯兰教的仪式举行。人死后,头朝北、脚朝南、面朝西安放,以洁净白布盖脸,用布幔围帐将尸体遮挡起来,由亲属守灵。出殡前,遗体用清水沐浴后,由毛拉(阿訇)用白布缠裹安放于灵床,举行祈祷仪式。遗体一般是当天或次日埋,实行土葬。葬后7天、40天和一周年均要祭祀(过“乃孜尔”),对死者表示缅怀和哀悼。按照哈萨克族传统习惯,丈夫死后,妻子必须守孝1年。一年之内妻子必须穿黑色衣服或素色服装,包白头巾,以示悼念。吊唁人若是至亲或妇女。死者的妻子必须前去拥抱,放声大哭,唱挽歌。

      服饰哈萨克族牧民传统服饰常以牲畜皮毛作衣料。男子衣服宽大,冬季多穿“托恩”(不带布面,皮板朝外的皮大衣),腰系宽皮带,上挂精美的小刀,头戴尖顶四楞的“吐马克”(皮帽),脚穿毡筒、皮靴。少女梳小辫,头戴插有鹰羽的小帽,穿连衣裙,上身着黑色或红色坎肩,胸缀硬币或其他金属装饰品。中、老年妇女戴“克篾协克”,“尺拉吾什”(白布制的披巾),身穿色彩鲜艳和深色花连衣裙,中年妇女外套黑坎肩,老年妇女外着长“袷袢”(衣服)脚穿软皮袜(“马斯”),外着皮靴鞋。清代和民国时间,巴依(牧主)身着面料考究的皮衣、丝绸单衣.穷苦牧民则衣衫褴褛或四季用羊皮衣裹身。

      饮食哈萨克以奶茶、烤馕为家常饭;除烤馕外,还有用奶油与面、白糖混制的“结尼提”、“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等点心。大米最常用于做抓饭。喜吃羊、牛、马肉,马肉多加熏制。对肉的吃法颇多,最喜欢吃的一种饭是“那仁”,将肉煮熟、削碎。混以面片,用“皮芽孜”(洋葱)等凋味。

  •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截至2012年,沙湾县共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电影管理服务站、文工团各1个。沙湾县15个乡镇场全部建立健全了文化站、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2012年各乡镇场举办文化活动600场次。图书流通人数达70509人次,其中读者流通人次34629人次;流通册次为12760册次;阅览人次为21869人次。2012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01%。有线电视用户2.6万户。

      教育事业截至2012年,沙湾县共有幼儿园39所,在园幼儿5695人,比2011年增加796人。共有小学18所,在校学生14644人,比2011年减少564人。共有中学12所,在校学生15408人,比2011年减少306人。

      卫生事业截至2012年,沙湾县共有卫生机构26个,拥有床位772张。卫生技术人员960人,其中医生386人,护士377人。2012年末,沙湾县有38348户农牧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123059人,参合率达99.6%。

      体育事业2012年,沙湾县举办各项体育赛事36次。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发展,沙湾县参加体育锻炼人数93260人。

  •   经济发展

      综述沙湾县4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972694万元,比2011年增长1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5136万元,比2011年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271042万元,比2011年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356516万元,比2011年增长14.9%。三次产业比例为35.5:27.9:36.6。人均生产总值44942元,比2011年增长4.7%。

      2012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1%,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0%,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9%,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9%,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2012年沙湾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8亿元,比2011年增长10.1%,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43.8亿元,比2011年增长10.3%;林业总产值2453万元,比2011年增长8.9%;牧业总产值159212万元,比2011年增长23.2%;渔业总产值1273万元,比2011年增长2.7%;服务业总产值7080万元,比2011年增长23.9%。

      2012年,沙湾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9.6万亩,比2011年增加39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5.5万亩,比2011年增加9598亩,其中小麦面积181149亩,比2011年减少95127亩,玉米面积164070亩,比2011年增加40544亩,豆类面积7640亩,比2011年减少5380亩;油料作物面积36629亩,比2011年减少8666亩;棉花面积954242亩,比2011年减少757亩;蔬菜面积136925亩,比2011年减少28313亩,其中番茄面积24267亩,比2011年减少22082亩;甜菜面积16420亩,比2011年增加4614亩。粮食产量207758吨,比2011年增长4.8%。棉花产量131685吨,比2011年增长9.7%。油料产量9267吨,比2011年下降18.0%。甜菜产量65680吨,比2011年增加39.5%。蔬菜产量547700吨,比2011年下降12.3%。制酱番茄产量146816吨,比2011年下降48.2%。年末牲畜存栏630500头(只),比2011年增长3.3%。肉类总产量44972吨,比2011年下降5.9%;羊毛产量2218吨,比2011年增长2.1%;禽蛋产量10591吨,比2011年增长5.8%;牛奶产量82956吨,比2011年增长10.2%。

      2012年,沙湾县水产品总产量1550吨,比2011年增长46.8%。2012年完成造林面积47685亩,比2011年减少24656亩,比2011年下降34.1%。2012年末沙湾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6.86万千瓦,比2011年增长7.6%,大中型拖拉机12159台,比2011年增长11.0%;小型拖拉机8952台,比2011年下降10.1%。2012年新修防渗渠37.05公里,新打机井28眼。沙湾县高新节水灌溉面积2012年完成101700万亩,比2011年减少61180亩,比2011年下降37.6%。沙湾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6个。沙湾县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2.3万人次,人均实现劳务创收722元。

      第二产业2012年,沙湾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6.1亿元,比2011年增长15.8%。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原煤36.2万吨,比2011年下降32.9%;水电20605万度,比2011年增长64.1%;水泥95.3万吨,比2011年增长2.4%;钢材5.48万吨,比2011年下降36.9%;面粉53257吨,比2011年增长5.4%;食用植物油69141吨,比2011年增长10.5%;乳制品22937吨,比2011年增长3.9%;番茄酱10250吨,比2011年下降59.7%;白酒144吨,比2011年增长32.1%;棉浆粕95855吨,比2011年下降1.9%;棉纱2142吨,比2011年下降16.7%;塑料制品32531吨,比2011年增长9.6%;供电量121133万度,比2011年增长73.9%。2012年建筑业完成产值85909万元,比2011年增长59.1%。沙湾县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304万元,税金总额4080万元。房屋施工面积78.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3.8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2012年,沙湾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6958万元,比2011年增长26.2%。其中城镇完成投资252866万元,农村完成投资110592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02728万元,农村集体完成投资7741万元,农村私人购置农机具完成投资13031万元。

      2012年,沙湾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115.1万元,比2011年增长15.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91640.2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1474.9万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13.1%和24.6%。2012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567万元,比2011年增长11.3%,其中全部为出口额,主要是番茄酱出口。

      2012年,沙湾县年末沙湾县拥有营运货车3441辆,营运客车5786辆。2012年完成货运量1300万吨,比2011年增长14.9%,货运周转量80050万吨公里,比2011年增长13.6%;客运量1200万人,比2011年增长8.6%,客运周转量54020万人公里,比2011年增长10.0%。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169.6万元,比2011年增长17.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156.9万元,比2011年增长55.2%;电信、铁通业务总量完成4012.7万元,比2011年增长3.8%。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5000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7351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7211户,乡村电话用户20140户。移动电话用户125523户。互联网用户10790户。电话普及率75.3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7.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58部/百人。2012年旅游收入5.3亿元,比2011年增长32.3%。2012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43.1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19.0%。

  •   自然资源

      水资源沙湾县辖区有六条河流,自西向东分别为巴音沟河、金沟河、宁家河、玛纳斯河、大小南沟河、沙湾河。除沙湾河是由金沟河、宁家河的地下径流溢出形成的泉水河以外,其余均发源于南部天山山脉高山及中低山区,由冰川融水、雨、雪水混合补给汇流而成。沙湾县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0.78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仅有5.77亿立方米,占县境内总水量的27.8%。

      生物资源截至2012年,沙湾县野生动物有雪豹、北山羊、棕熊、马鹿、野猪等。野生植物资源有雪岭云杉、欧洲白杨、山柳、桦树、贝母、甘草、党参、雪莲等。

      林业资源截至2012年,沙湾县共有林地面积236万亩(包括兵团人工林30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25.6万亩,荒漠灌木林106万亩,山区水源涵养林43万亩,平原河谷次生林31万亩,绿洲森林覆盖率达24%,森林覆盖率12%。沙湾县活力木蓄积达7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沙湾县3沙湾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黑色金属矿 1 种,有色金属矿 3 种,贵金属矿 2 种,燃料矿 3 种,放射矿、非金属矿 20 种,化工原料矿 5 种,建材矿及其他非金属矿 15 种,工艺美术矿 1 种。 煤是沙湾的资源优势,煤种以气、肥煤为主,长焰煤、弱粘结煤次之。南部山瓣地带煤矿星罗棋布,红沟煤矿、石场煤矿、水沟煤矿、红山煤矿是沙湾的重点煤矿,仅红沟煤矿煤田储量就在 7 亿吨以上。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沙湾地处盆地南缘,早在 100 多年前石油泉子自然溢出的石油就被当地群众用来点灯、膏车,经初探,目前,有 5 处大量的生油层,是有利于找油的前景地区。沙湾的黑色金属矿主要有菱铁矿和赤铁矿,牛圈子东、西两处为菱铁矿矿化点,含铁品位在 10%--15% ,成因类型属热液型,并伴有褐铁矿和黄铁矿。 沙湾有色%8D"矿。铜矿目前主要发现两处,即阿腊散铜矿化点和达坂萨依铜矿化点,阿腊散铜矿化点主要是蓝铜矿、黄铜矿,并伴生褐铁矿、黄铁矿和毒砂等;达板萨依铜矿化点主要是黄铜矿,与黄铁矿伴生,块状含铜量为 0.3%----0.7% ,成因类型属热液充真型。镍矿见于大牛达坂,与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共生。 沙湾贵金属矿主要有金矿和铂金矿。金矿主要分布于金沟河和玛纳斯河流域,特别是沙湾金沟河畔,几百年前就有“日出斗金”的美誉。关内外众多的金客曾在这里披砂拣金而腰缠万贯。金矿类型有石英脉型金矿和砂金矿。都品位高,分布较广 非金属矿主要有硫、水晶、石棉、石灰岩、膨胀珍珠岩、粘土等。硫矿主要位于大南沟带的黄铁矿中。水晶矿地处天山雪线一带的白池亭,纯净无色透明质佳。石棉,地处天山雪线刹子取乐热一带,纤维素长,可折度高。辖区石灰岩资源丰富,是沙湾优势资源,目前交通方便可露天开采的有 3 处,其中宁家河石灰岩矿地质含量在 3000 万吨以上。是沙湾年产 11 万吨水泥厂的主要原料基地。膨润土矿位于紫泥泉东南约 2 公里处,交通方便,蒙脱石含量为 40.29% —— 46.26% ,膨胀倍数为 7.2---8.2 ,胶质价在 47 —— 56 之间。 沙湾工艺美术原料矿主要是软玉,位于辖区的天山雪线带,目前主要开采的矿区有两个,即拜亲各国软玉矿和小吉吾恰依软玉矿,矿石呈浅绿色关透明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次为绿泥石。 1974 年 5 月,自治区轻工业局在沙湾召开全国 17 个省市玉石分析会议,沙湾向大会介绍了沙湾玉石资源分布及生产情况

  •   风景名胜

      温泉景区

      温泉景区位于沙湾

      县城南78公里的高山区,居于金沟河谷之中,温泉景区由热水泉子、温泉疗养院、灵泉寺(老君庙)三大景点构成。温泉景区于2002年2月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

      双龙沟风景区

      双龙沟风景区位于避暑山庄东侧,天山北坡沟谷带,距温泉疗养院约7公里,是一处以原始深山野林探险为特色的旅游景区。双龙沟风景区为九十年代末新开发的森林公园。入口处蜻蜓飞舞,形成天然的迎客生物帐。

      鹿角湾

      鹿角湾位于沙湾

      县城西南80公里的天山北坡,西濒巴音沟河,东接大南沟,由大鹿角湾和小鹿角湾两片景区构成,总面积190平方公里,天山公路缘景区而过。鹿角湾是天山马鹿生息繁衍的地方,马鹿每年要蜕落一次角壳,因此在山涧、河边遗留下大量蜕落的鹿角壳,鹿角俯拾皆是,故名“鹿角湾”。

      千泉湖风景区

      千泉湖位于沙湾腹地,属商户

      地乡辖区,南距县城约26公里。因湖区泉眼众多,故名千泉湖,属于典型的湿地草甸沼泽型自然风光区。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