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坪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全乡幅源面积114平方米、海拨1104米、距县城34公里。泗坪乡有相当丰富的竹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73%。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泗坪乡
-
概况
泗坪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全乡幅源面积114平方米、海拨1104米、距县城34公里。全乡4个村、26个社、有耕地面积3003亩(其中田1575亩)。全乡总户数1199户、总人口4121人(其中农业人口4059人)。全乡农作物播面积8787亩,粮食总产1893吨,人均纯收入4105元,在校学生总数384人,全乡有劳动力2976人,有电站5个,装机3795千瓦。长毛兔26867只。退耕还林6153亩。有相当丰富的竹木资源,森林覆盖率73%。
-
社会
全乡有乡文化站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处,各类图书室5个,藏书4000余册。
解放前,群众文化生活贫泛,劳作之余,多以院坝三五成群,讲故事,戏说吹牛,谈天说地,今古奇观,说神道鬼,谈妖讲怪,白天劳作间歇,田边地角拾几个小石子,画一个米字格,走五马,围六子。80年代后,宣传开放改革,农村经济大好形势,歌颂社会主义制度为主,并形成了以倡导新风气,富有教育性的一些自创民间作品。如:歌谣:《荥经茶包子进康定》,《惰大嫂》,《惰男人》。和劝诫类自由诗:一劝父子和,二劝婆媳和,三劝夫妻和,劝教青年,劝教妇女等作品。泗坪民风古朴、民歌、民俗、随着经济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耍龙灯、耍牛灯、狮灯、扭秧歌等大型文艺组织、在年春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期均展示风采。
-
经济
农业耕地面积3003万亩,人均0.66亩,水田1575亩地,1428亩,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4120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814吨,人均653.9千克,其中水稻544吨,玉米583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640亩,产量740吨,主要品种有韭菜、白菜、青菜、黄瓜、四季豆等。畜牧业以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561头,年末存栏3266万头;牛饲养量379只,年末存栏389万只;家禽年饲养量4.396万只。 工业该乡的工业主要以水电、水泥、纺织、高耗能、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0.8亿元,拥有工业企业33家,规模工业企业2家,职工1160人。 商贸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8个,职工13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0.8亿元,比上年增长6.5%;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0.3亿元。
-
自然地理
地质地貌泗坪乡属荥经龙门山褶皱带中构造的大相岭北斜,横旦于县西部,核心部大量出露之地层为远古代钾长花岗石。
泗坪乡处于四川盆地,雅安中部,同时也是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四川盆周山区荥经县的西部。地势:南高北低,三面群山环抱,岭谷海拔高差近2000米,地势陡峻,大相岭横亘于南部,高峰海拔2940米,由于山势高低悬殊大。 气候全乡地形起伏复杂,峰峦高凸,沟谷深切,气候阴冷潮湿,年平均温度在13℃左右,年降雨量高达1800—2600毫米以上。
-
风景名胜
泥巴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美奇丽的自然风光常使游人、旅客留恋忘返,为纪念泥巴山美景,古人取唐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活巴山夜雨时”中“巴山”为其命名。是对泥巴山风光真实写照。
这里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春之绿、夏之凉,秋之爽,四季分明。春季满山遍野万木吐翠、百鸟争鸣;夏季上有蓝天白云,下有青山绿水,处处流水潺潺,凉风习习;秋季满山枫叶;冬季万里雪飘,玉树琼树,美不胜收。这里群峰叠翠、水系发达、植被优良。大熊猫、野牛、苏门羚、角鸡、锦鸡等动物繁多,是天然的大熊猫生态走廊。在峰顶眺望四周,峨眉山、瓦屋山、贡嘎山、二郎山尽收眼底。此处沟谷纵横,水源丰富,是金沙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条江河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国际保护CI组织大相岭生物多样性及淡水资源保护基金到泥巴山监测水源结构,分析得出泥巴山水质良好,空气中富含氧离子,是天然的氧吧。
泥巴山隘口,海拔2255米,是川滇公路国道的要口,冬季乘车越岭,冰连千峰,雪满万壑,琼枝玉树不胜寒,荥经有八大自然景观,其中,相岭积雪就是其中之一,这为泥巴山的美景又添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