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盘县

盘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盘县,隶属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是贵州西大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具体位置在东经104°17‘46“-104°57’46”;北纬25°19‘36“-26°17’36”之间。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方公里。有着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和大企业集中等优势,被誉为“滇黔锁钥”、“川黔要塞”、“金三角”及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金色妥乐。该县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深厚,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所,财富物丰之地。境内有古人类文明遗址——盘县大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有古银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旅游景观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和“美丽中国示范县”称号。同时是贵州省首个列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之一。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盘县 外文名: pan county 别称: 滇黔咽喉 所属地区: 中国 贵州 下辖地区: 红果镇、城关镇、板桥镇、水塘镇、民主镇、大山镇、保田镇、老厂镇、玛依镇、石桥镇、平关镇、响水镇、火铺镇、乐民镇、西冲镇、断江镇、盘江镇、柏果镇、洒基镇、刘官、忠义乡、新民乡、普田回族乡、珠东乡、两河乡、滑石乡等等 地理位置: 贵州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 友好城市: 六盘水市;兴义市;普安县 著名景点: 丹霞山 机场: 六盘水月照机场 政府驻地: 红果镇 地方方言: 贵州话、盘县话 建立时间: 1914年 人口: 116.44万(2003年) 面积: 4056平方公里 电话区码: 0858 邮编区码: 553537 行政类别: 县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   交通

      盘县交通便利,320国道、国家高速公路G60镇胜段横穿东西,212省道和在建的水盘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一横一纵一环线”公路网和100分钟县域经济圈基本建成,长(沙)昆(明)快速铁路客运专线、毕(节)水(城)兴(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贵(阳)昆(昆)铁路盘西支线、南(宁)昆(明)铁路、水(城)红(果)铁路在盘县县城红果交汇,已成为贵州省西部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发展快速。

  •   人口

      2012年全年城乡居民低保户数115718户,其中:城镇21500户,农村94218户。城乡居民低保人数213680人,其中:城镇41659人,农村172021人。发放低保金25639.38万元,其中:城镇9228.43万元,农村16410.95万元。

      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10.44‰,自然增长率4.15‰,出生人口性别比109.19,符合政策生育率96.89%,实现了“三降一升”目标。年末公安户籍总户数为40.64万户,年末总人口118.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25人。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15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2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3%。

  •   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盘州厅。1914年改县。据《兴义府志》:“(古盘州)因(盘)江以命名也。”1966年置盘县特区。

      1999年2月28日,民政部(民发[1999]16号)批复同意撤销盘县特区,设立盘县,以原盘县特区的行政区域为盘县的行政区域。将盘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原盘县特区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迁至红果镇。

      盘县22000年,盘县辖20个镇、6个乡、1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7080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红果镇 72385 平关镇 24672 火铺镇 25947 断江镇 36106 盘江镇 29603 柏果镇 71241 洒基镇 23393 刘官镇 30304 马依镇 16923 老厂镇 24120 城关镇 44017 响水镇 24577 乐民镇 47175 石桥镇 19986 板桥镇 43804 西冲镇 21056 保田镇 19729 大山镇 34298 民主镇 30675 水塘镇 33334 两河乡 18600 坪地彝族乡 33068 四格彝族乡 21027 松河彝族乡 24599 鸡场坪彝族乡 38047 滑石乡 25428 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 31545 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 25014 保基苗族彝族乡 13318 淤泥彝族乡 26709 普古彝族苗族乡 22000 英武乡 17843 珠东乡 22829 新民乡 34153 普田回族乡 12256 忠义乡 17771 马场彝族苗族乡 13250  2001年,盘县辖20个镇、17个乡(其中11个民族乡),46个居委会、747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114.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非农业人口17.54万人。

      2002年,盘县辖20个镇、17个乡(其中11个民族乡),46个居委会、747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115.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7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

      2003年,盘县辖20个镇、17个乡(其中11个民族乡),747个村委会、5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116.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

  •   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盘州厅。1914年改县。据《兴义府志》:“(古盘州)因(盘)江以命名也。”1966年置盘县特区。

      1999年2月28日,民政部(民发[1999]16号)批复同意撤销盘县特区,设立盘县,以原盘县特区的行政区域为盘县的行政区域。将盘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原盘县特区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迁至红果镇。

      盘县22000年,盘县辖20个镇、6个乡、1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07080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红果镇 72385 平关镇 24672 火铺镇 25947 断江镇 36106 盘江镇 29603 柏果镇 71241 洒基镇 23393 刘官镇 30304 马依镇 16923 老厂镇 24120 城关镇 44017 响水镇 24577 乐民镇 47175 石桥镇 19986 板桥镇 43804 西冲镇 21056 保田镇 19729 大山镇 34298 民主镇 30675 水塘镇 33334 两河乡 18600 坪地彝族乡 33068 四格彝族乡 21027 松河彝族乡 24599 鸡场坪彝族乡 38047 滑石乡 25428 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 31545 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 25014 保基苗族彝族乡 13318 淤泥彝族乡 26709 普古彝族苗族乡 22000 英武乡 17843 珠东乡 22829 新民乡 34153 普田回族乡 12256 忠义乡 17771 马场彝族苗族乡 13250  2001年,盘县辖20个镇、17个乡(其中11个民族乡),46个居委会、747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114.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非农业人口17.54万人。

      2002年,盘县辖20个镇、17个乡(其中11个民族乡),46个居委会、747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115.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7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

      2003年,盘县辖20个镇、17个乡(其中11个民族乡),747个村委会、52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116.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

  •   名人

      蒋宗鲁字道父,明朝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浚县知县、刑部主事、云南临沅兵备副使、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副都御史巡抚云南。还著有《诗文集》、《治浚款议疏草》等,均已失传。

      邵元善字台山,明朝普安州(今贵州盘县)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举人。授峨县知县,升民部司徒郎,又被谪通州判,改涿州知州。

      邵元哲明朝贵州普安州(今贵州盘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举人,次年进士。明神宗万历年间任淮安府知府。

      邵元吉字黄裳,明朝贵州普安州(今贵州盘县)人,为重庆府同知邵华谱之子,淮安知府邵元哲之兄。性孝友,博通经史。元高中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举人,元哲中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进士。《黔诗纪略》录有元吉的诗二首。

      蒋杰字美若,号象岩,明朝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明朝宗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举人,次年进士。曾任广东副使,文采风流,雅有时誉,是当时有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王柞远字无近,明朝贵州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举人。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充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掌院事,转吏部左侍郎,晋尚书。

      孟本淳(?-1663),明朝贵州普安州(今贵州盘县)人。幼读书尚气节,有勇力,年二十时见天下大乱,弃儒从戎,积功至总兵管。

      张道藩(1899—1968),字卫之,贵州盘县人(城关镇张家坡)。历任广东省政府秘书,贵州省党务指导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1930.4-1930.10.18),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交通部常务次长中央执行委员,内政部常务次长,“国民大会”选举事务副总干事,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中央政治学校校务主任,教育长,中央宣传部长,海外部长,第一届“立法委员”

  •   地理

      地貌全境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中南部降起。北部的牛棚梁子主峰海拔2865米,东北部的格所河谷海拔735米。相对高差2130米。由于地势的间隙抬升和南北盘江支流的切割,形成了境内层峦叠嶂,山高谷深的高原山地地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4%,丘陵地占9.2%,坝地占2.4%。宜林宜牧土地373.5万亩(量算亩,下同),占土地总面积的61.3%,宜耕地面积145.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9%。其中较好的耕地仅4.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多分布在海拔1000—1900米之间。

      气候区境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3.5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1.2C°,极端最低气温为11.2C°。最热月7月均温为20.2C°,最冷月1月均温为5.1C°,最热月与最冷月温差15C°,年均无霜期271天,日照时数1593小时;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雨热基本同季。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适宜于动植物的繁衍生长。亦时常出现局部性倒春寒、冰雹、洪涝、秋绵雨等灾害性天气。

  •   政治

      县委领导县委书记:付国祥

      县委副书记:邓志宏雷邦元

      县委常委:支成平宿刚段芳杨强王帆杨显龙邹立宏

      县委办公室主任:金良武

      县人大领导人大主任:谢承厚

      人大副主任:叶晓尧方奇政杜国辉徐卫星吴彦忠欧阳廷宏龙琳

      人大办公室主任:邓永清

      政府领导县长:邓志宏

      常务副县长:杨显龙

      副县长:邹立宏张毅曹丽桂希统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黄昌达

      县政协领导县政协主席:张礼各

      县政协副主席:邓文张忠阳陈长江王文峰张进忠黄建勋龙剑锋胡开然

      县政协秘书长:马忠益

  •   教育

      盘县一中(学校地址盘县城关镇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高中二类)

      盘县二中(学校地址盘县城关镇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高中三类)

      盘县三中(学校地址盘县城关镇)

      盘县四中(学校地址盘县盘江镇)

      盘县五中(学校地址盘县板桥镇)

      盘县六中(学校地址盘县鸡场坪乡)

      盘县华夏中学(盘县七中)(学校地址盘县红果镇)

      盘县八中(学校地址盘县红果镇)

      盘县九中(学校地址盘县红果镇沙坡)

      盘县十中(盘江高中)(学校地址盘县板桥镇)

      盘县十一中(学校地址盘县红果镇亦资街道办事处)

      盘县十二中(学校地址盘县火铺镇)

      初中

      盘县八中

      盘县各乡镇中学

      教师培训

      盘县教师进修学校(全国示范性县级培训机构)

  •   旅游资源

      江南八小佛教名山--丹霞山景区丹霞山坐落在盘县水塘镇附近的群峰之中,海拔1896米,从外形看是一座圆锥状的山峰拔地而起,形似鹤立鸡群,据传汉时有霞气在上空鹤形,故名“丹霞山”,此山独自高耸,气势雄奇,四周林木葱郁,一片翠绿环绕。

      盘县3在山南侧石壁上,有一模糊摩崖,史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4月某日,雷轰绝壁留下“天北丹山”四字丹书,后人传为神书,今遗址尚存。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5月初一亲临丹霞山考察,初三日饭后下山,在《游记》中记述到:“越脊南,始见西南一峰特耸,形如天柱,而有殿宇冠其上…… 而南冈则环脊一而西,逐矗然起丹霞之柱焉…… 由冈而西,跻级登峰,级缘峰西石崖,其上甚峻,已而崖间悬密荫,无复西日之炼,直跻半里,始及山门。其门西北向,而四周笼罩山顶。时僧方种豆垅坂间,门闭莫入". 《游记》里还详实地记录了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源头及归宿,交通行政区划等,描述了山僧的勤劳创业精神和寺庙慈建树,经济及生活等概况。诗人垄正熙把丹霞山的高和秀写成世外桃源。诗云:“万山捧出一峰孤,高插云霄景象珠。飞阁欲倾风起撼,好花齐放鸟惊呼,人居树梢如天上,我坐峰颠想画图。胜境吾乡夸第一,何须方外觅蓬壶”。站在丹霞山顶,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现在丹霞山每天旅游人流如梭,已成为盘县一枝独秀的旅游圣地。

      盘县4高原草场风景名胜区景区高原草场风景名胜区位于盘县特区北部的四格、坪地两个彝族乡与水城县交界处,含高原草场、格所河峡谷、沙河溶洞景区,有长布草场、长海子湖、沙河溶洞、牛棚梁子等众多高品景观。

      高原草场平均海拔2400米,草场总面积1.2万亩,其中人工改良草场4000亩,现有毛羊1060只,黑白花杂交牛183头,是全省12个现代化草地畜牧示范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内外游人欣赏高原风光的理想之地,草场的最高峰牛棚梁子,海拔达2700多米,素称盘县群峰之冠。

      盘县大洞遗址景区中国级文物保护单位--盘县大洞位于珠东乡十里村,距县城49公里。原为人旨教洞窟,光绪《普安直隶厅志》 记其“光明宏阔,无幽暗之苦,地平坦,中建佛寺三间,由寺层盘曲而上,一石乳高耸而顶平,上建观音阁。折而下,石壁迫来,侧身而蟹行则大洞在焉”。后成为乡民熬硝之所。而洞中堆积如山的古生物化石,被他们随意扔弃或砸碎喂猪或肥田。七十年代,被地质工作者发现。

      1990年,六盘水市有关部门将几件从盘县大洞洞口堆积物中采集的石制品送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该所古人类研究室黄慰文主任等认为,这几件制作精良的石制品上显示的修理台面技术痕迹清楚而标准,而这种技术一向被认为是西方同期文化所专有,随即派出地质学家袁振新等进行实地踏勘,在大洞采集到十多件石制品和大批哺乳动物化石,包括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等几个灭绝种类。 1992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盘县大洞进行了21天的试掘清理,收获惊人,面积为12平方米,出土石制品700余件,化石标本500余件,包括人牙化石一枚和数十种哺乳动物及少量鸟类、鱼类等化石。盘县大洞几次发掘成果,引起中国内外考古学界越来越大的惊喜和重视。特别是大洞遗址的文化遗物和原始生活面保存了弃置时的状态,包含丰富的潜在信息。大洞的第四世纪堆积丰富而保存完好,为建立华南第四纪洞穴堆积标准刮面提供了理想条件。

      1993年对盘县大洞进行了正式发掘,获得4颗古人类牙化石、2,000余件石器制品和近万件动物化石,以及一批灰烬、灰屑、烧骨等古人类文明遗物。盘县大洞是更新世洞穴,在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举世罕见。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盘县大洞遗址名列榜首,被中国内外专家认为是中国洞穴古人类遗址的重大发现,盘县大洞的发掘在世界古人类早期遗址中也属罕见,是一个能为多学科综合研究并具重大科研价值的理想场所,其规模、文化堆积物年代,考古材料的品种数量方面,可以与北京周口店媲美。

  •   概况

      盘县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素有“滇黔咽喉”之称,东邻普安县,南接兴义市,西接云南省富源县、宣威县、北连水城县。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方公里。全县辖37个乡镇、450个行政村、5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2万人,有汉、彝、苗、回、白、布依等27个民族;农业人口96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地原在城关镇, 1999年迁址红果新县城。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境内320国道和在建的GZ65国道横贯东西,212省道纵贯南北,贵昆铁路盘西支线、南昆铁路、水柏铁路在红果交汇,是贵州西部乃至西南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矿产资源丰富,煤电产业发展迅速。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铅、锌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著称,现已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为全省储量的15%,占全市储量的60%左右,是全省乃至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境内有盘江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盘县发电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有在建的西南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火电厂盘南电厂、年产1000万吨的响水煤矿和年产240万吨的松河煤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盘县将建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建成国家“西电东送”和“黔电送粤”的重要电源输送点。

      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有可直接利用的宜林宜牧荒坡378.5万亩,森林覆盖率31.1%,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优势。盘县地处云贵高原中部过渡地带,是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支流的分水岭,地势西南高,中南部隆起,东部和南部较低,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2865米,最低海拔735米,相对高差2130米,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盘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5.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凉都·六盘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盘县1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所,财富物丰之地,古风尤在,古迹尚存。境内有远古人类文明遗址—盘县大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盘县会议会址,有大洞竹海、妥乐古银杏、坡上草原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碧云洞、丹霞山、古城楼等多个自然、人文景观,有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布依族查白歌节等民族节日,吸引着八方游客。 进入新世纪以来,盘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到2010年把盘县建设成为中国煤电大县、贵州畜牧大县、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2005年提出在“十一五”期内实现“五个基本”,并切实组织实施。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1.01亿元,同比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3.17亿元,同比增长18.72%;财政总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36.8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03%,综合实力跻身贵州经济强县第6位、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0位、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第29位,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这为全县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健康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正在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盘县、实现盘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   经济

      综述2013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361.72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达23.62亿元、255.09亿元、8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7.9%、20.6%。财政总收入完成68.52亿元,增长4.6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新体制)完成44.91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8.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28元,同比增长15.2%。入选2013年度中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87位,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选全国百强的县(市、区);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评比中预排名第2。

      工业2013年全县工业产值达515.69亿元,增长2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红果经济开发区、盘北经济开发区、盘南工业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98亿元。

      农业2013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1.27万吨,同比增产8.66万吨,实现恢复性增长;肉类总产量达7.12万吨,增长12.1%。九大产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涌现出了平关镇石脑村、胜境村和刘官镇小屯村等一批示范亮点村,启动建设了保田、滑石等农业产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培育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9个,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1个,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增强。

  •   行政区划 

      盘县辖20个镇、6个乡、11个民族乡:红果镇、城关镇、板桥镇、水塘镇、民主镇、大山镇、保田镇、老厂镇、玛依镇、石桥镇、平关镇、响水镇、火铺镇、乐民镇、西冲镇、断江镇、盘江镇、柏果镇、洒基镇、刘官、忠义乡、新民乡、普田回族乡、珠东乡、两河乡、滑石乡、鸡场坪彝族乡、松河彝族乡、坪地彝族乡、四格彝族乡、淤泥彝族乡、普古彝族苗族乡、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保基苗族彝族乡、英武乡、马场彝族苗族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