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平泉县

平泉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平泉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18°21′03〞-119°15′34〞,北纬40°24′0〞-40°40′17〞,为辽宁、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地,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相连,西邻承德县,南邻宽城县。市域面积3297平方千米。总人口47万(2004年)。行政区划代码:130823。平泉市是中华民族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史前,春秋战国时的"老马识途",汉末三国时的"望梅止渴"等都出自平泉。平泉市素有"通衢辽蒙、燕赵门楣"之称,近邻北京、唐山、秦皇岛、赤峰、朝阳等大中城市,平泉县人民政府驻地平泉镇。距承德市92公里,距北京293公里,距省会石家庄489公里。2017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平泉县,设立县级平泉市,以原平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泉市的行政区域,平泉市由河北省直辖,承德市代管。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平泉市 外文名: Pingquan 别称: 八沟 所属地区: 河北承德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东北部 机场: 承德机场 平泉机场 政府驻地: 平泉镇 火车站: 平泉站 著名学校: 平泉一中 车牌代码: 冀HE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人口: 47万人 面积: 3297平方 下辖地区: 平泉镇  电话区码: 0314 邮编区码: 067500 著名景点: 辽河国家森林公园 地方方言: 官话-北京官话-朝峰片 气候条件: 大陆性季风气候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平泉县2平泉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末端,位于东经118°21′03″--119°15′34″,北纬40°24′0″--40°40′17″范围内,为辽宁、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地,东与辽宁省的凌原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相连,西邻旅游胜地承德,南通京、津、唐。本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7.3℃,年平均无霜期135天,降雨量为542毫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平泉市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鸡鸣三省,通衢辽蒙"的美称,历史上就是沟通关内外的商品集散地,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平泉已发展成了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的经济重镇。

      气候概况平泉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纬度等因素影响,具有如下特点: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干旱,回暖较快。夏季,暖热多雨,雨量集中,占全年68.74%,7月气温最高,平均22-32C。秋季,雨量骤减,气温偏低。

  •   建制沿革

      平泉县1历史上的平泉,是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来去分合、驰骋逐鹿的地方,历史文化具有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印记。

      秦汉时期,平泉属右北平郡。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建中京。中京之南设泽州,为京畿重地。泽州的建立,是平泉境内首次具有州一级行政建制。金承安二年(1197年),改泽州为惠州,统领神山、滦阳二县,平泉为神山县地。明洪武二十年三月(1387年),大将军冯胜率军二十万出关,分筑四城,九月置卫所,其中会州卫、富峪卫在平泉境内。清康熙年间,平泉分属喀喇沁右旗、中旗地。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设八沟厅,属理辖境内汉民事务。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八沟厅为平泉州,隶承德府。平泉地设八沟厅之后,厅治所在地八沟街已经成为一个塞外商贸重镇。民国二年(1913年),改平泉州为平泉县,辖属未变。1933年3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平泉,对平泉进行了长达13年之久的殖民统治。

      1948年5月25日,解放军攻克隆化的捷报传到平泉,驻守平泉的国民党八十九师二六七团如惊弓之鸟,当日夜10点多钟,二六七团两个营弃城西逃。他们一群群、一行行地从平泉偷偷爬出,沿着小路向承德方向逃去。

      1948年5月26日早上6点,冀察热辽三十九团一、三营奉命从小路追击。27日,追至承德县上、下板城之间,与冀察热辽军进驻承德县部队共同歼灭了这股西逃之敌。全歼敌人两个营和一个师部,共406名敌人,缴获武器装备及物资一批,取得了这次追击战的胜利。

      这次战斗中,十八岁的女战士郭俊卿担任突击班班长。她临危不惧,英勇顽强,率领部队勇猛突击,为战斗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誉为“现代花木兰”。

      1948年5月26日下午,平凌县委、县政府随县大队进驻平泉县城,平泉解放,平凌县恢复平泉县名称。

      1948年5月平泉县解放,恢复热河省平泉县建置。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平泉县归河北省承德专区管辖。1993年7月后,平泉县隶属河北省承德市至今。

      2017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平泉县,设立县级平泉市,以原平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泉市的行政区域,平泉市由河北省直辖,承德市代管。

  •   经济

      平泉县3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不断探索、完善和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玉米、山杏、化工、尾矿综合利用为主的五大循环经济链条。

      (一)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链条。食用菌产业是平泉最具优势和特色、农民从中受益最多的立市支柱产业。目前,全市食用菌总面积2784公顷,干鲜品总产量达30.0万吨,以森源、润隆、为龙头的食用菌加工企业30余家,年加工食用菌近10余万吨。同时,围绕食用菌废料,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废料研发生产生物有机肥、菌糠饲料、活性炭等多种二次产品,进一步增加了产值。使食用菌产业从生产、加工到废料利用,逐步形成了“原材料基地——食用菌原料——食用菌——废弃物——蛋白饲料(活性炭、新的菌原料)——畜禽养殖(活性炭工艺品、新的菌种、沼气原料、有机肥料等)”等多种模式的减量化循环经济链条。林业原材料的增加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林业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带动了加工、包装、运输、机械制造、餐饮、信息等相关企业发展。

      (二)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链条。平泉是以玉米为主的产粮大市,全年粮食产量28.5万吨,为使玉米加工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以玉米为主要生产原料的避暑山庄企业集团、太平洋饮品公司和丰盛化工公司等企业探索出了“玉米籽粒-酒精(白酒)-乙基氨、醋酸乙酯、乙酸乙酯”、“玉米籽粒-酒精-酒糟-蛋白饲料-养殖-(粪便-沼气池-沼液)-还田-玉米”、“玉米胚芽-胚芽饮料-浆渣-饲料-养殖-(粪便-沼气池-沼液)-还田-玉米”、“玉米核-糠醛、活性炭”等多种循环模式。年消耗玉米12.5万吨,生产酒精10万吨,白酒1万吨,年生产蛋白饲料10万吨,减少COD排放7000吨,增加收益800余万元。年产“黄金E王”饮品1万吨,糠醛0.3万吨,整个产业年创产值15亿元以上。实现了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多个企业间资源相互循环利用的良性循环,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

      (三)山杏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平泉是全国最大的果核活性炭生产基地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杏核加工交易集散地,全市已形成榆树林子、台头山、平房、蒙和乌苏、杨树岭、卧龙等6大山杏产区,优质山杏林面积达67万亩,年产山杏仁3000吨,被誉为“中国山杏之乡”。以露美达、乐野、太平洋、绿世界、华净等为主的优势企业,已打造形成了“山杏——杏仁——杏仁露——杏仁粉——杏仁油”,“杏核皮——活性炭——活性炭工艺品”两大产业链条。目前,以杏仁为主的饮品加工企业有17家,年产杏仁饮品2.8万吨,产值1.9亿元。活性炭企业36家,年产活性炭4.5万吨,产值3.4亿元,山杏产业链年产值达5.3亿元。

      (四)化工产业循环经济链条。以泉力集团的长城化工公司等化工企业为依托,逐步形成了以硫铁矿、萤石为原料生产硫酸、氢氟酸、氟化铝,废弃物生产建筑材料,形成了以长城化工公司为核心、以氟系列产品为主的现代化工生产基地,年产硫酸10´104t、氢氟酸3´104t、氟化铝5´104t、建筑材料10´104t,重点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聚集区积极培育和建立企业间循环、产业间循环,功能园间循环的新型循环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五)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以金盛科技、天罡建材、金九新科等企业为依托,大力推广尾矿综合利用。重点发展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保温墙体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清洁、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建材产业。推进柏泉矿业、永辉矿业尾矿选磷项目和兴隆源矿业尾矿选钛项目,提高了尾矿利用率。

      从我市主要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企业间“产业关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小循环,衔接、延伸了产业链条,使各类废弃物在产业链条中得以利用消除,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达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目的,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间的大循环,最终形成企业带动企业、企业促进产业、产业拉动企业的良好格局。

  •   行政区划

      现今平泉市辖12镇,7乡,12个居民委员会,238个村民委员会。

    名称

    政府驻地

    面积人口(人)备注平泉镇平泉村

    224.6平方公里48914辖29个行政村卧龙镇

    卧龙村234.9平方公里30816辖17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南五十家子镇南五十家子村102平方公里2.16万辖11个行政村、2个社区、162个居民组党坝镇党坝村

    224.3平方公里26008辖2个社区,14个行政村,229个居民组榆树林子镇榆树林子村

    3.2万辖20个行政村,206个居民组杨树岭镇杨树岭村208平方公里33055辖1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七沟镇七沟村

    279平方千米2.89万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小寺沟镇小沟寺村154平方公里2.5万辖14个行政村,194个居民组黄土梁子镇黄土梁子村

    152平方公里21086辖13个行政村,206个居民组北五十家子镇北五十家子村116.2平方公里13569,辖9个行政村,100个居民组柳溪镇柳溪村229平方公里12300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桲椤树镇桲椤树村137平方公里21663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茅兰沟村169.5平方公里19269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道虎沟乡道虎沟村74平方公里16994辖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松树台乡松树台村150.7平方公里18290辖11个行政村,194个居民组,122个自然村台头乡台头村198平方公里21220辖12个行政村和台头山社区,192个居民小组七家岱满族乡七家岱村114.9平方公里9598下辖3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59个自然村,95个居民组王土房乡王土房村129.1平方公里6032辖4个行政村(一个社区),75个居民组平房乡平房村129平方千米1.58万

    辖16个行政村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