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Korla),县级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成立于1979年9月30日。库尔勒市地处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库鲁克山和霍拉山,南距“死亡之海”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直线距离仅7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是西北五省区第一座“全国文明城市”。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库尔勒市 外文名: Kuerle 所属地区: 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辖地区: 团结街道、萨依巴格街道、天山街道、新城街道、建设路街道、上户镇、塔什店镇、铁克其乡、恰尔巴格乡、英下乡、兰干乡、和什力克乡、哈拉玉宫乡、阿瓦提乡、托布力其乡、普惠乡 建立时间: 1979年9月30日 面积: 7116.9平方公里 人口: 38万人 GDP: 242.4亿人民币(2005年) 地理位置: 东经85°12´~86°17ˊ,北纬41°11´~42°14´ 著名景点: 龙山公园 地方特产: 库尔勒香梨 电话区码: 0996 邮编区码: 841000 下辖地区: 9乡、2镇、5农场、5个街道办事处 著名景点: 罗布泊,巴音布鲁克草原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方方言: 维语、汉语 人口: 60.17万(2011年) 面积: 7268平方公里 邮编区码: 841000 电话区码: 0996 行政类别: 县级市
-
优势资源
库尔勒市拥有光热水土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特有的农产品资源五大优势资源。
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库尔勒座落于素有"巴音郭楞金三角"之称的孔雀河三角洲上,气候温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光热水土资源十分丰富。全年日照时数达小时;无霜期天;全市土地总面积1063.53万亩,草场总面积663万亩,天然林及荒漠灌木林60万亩,耕地面积69万亩,可垦耕地140万亩。库尔勒的母亲河--孔雀河穿市而过,在市境内达271公里,平均年径流量11.8亿立方米,加上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面积1001平方公里)的调节,水量长年稳定。全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在境内有公里,年径流量在。
矿产资源富集,开发价值可观。库尔勒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煤、红柱石、云母、蛭石、石墨、铁、锰等矿藏50多种,其中红柱石储量为全国之首,相对富集,品位高,国内外市场都十分紧俏,开发价值可观,有望成为库尔勒新的支柱性产业。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库尔勒市独特的地理位置蕴育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历史上,库尔勒就是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
库尔勒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特色旅游业的思路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民族风情、民俗文化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方位旅游发展新格局,以城市资源为中心,增强对周边旅游景点辐射力,汇成发散型大旅游圈,积极向娱乐型、探险型、保健型、购物型、参与型等模式发展。
特有的水土孕育了特有的农产品资源。库尔勒市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香梨、瓜果、棉花、蕃茄、红花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形成了特有的农产品资源优势。香梨是库尔勒市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产品资源。因其具有含糖量高、香味浓郁、果肉细嫩、酥脆多汁、耐储藏等性能,号称"果中之王",远销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市香梨种植面积已达26.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5.4万亩,香梨总产4.0万吨。库尔勒市是传统产棉区,1995年被列为国家百强产棉市。所产棉花因其色白、纤维长、强度高等优异品质而受区内外客商青睐。目前,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总产约50万担。库尔勒长绒棉、甘草膏制品、蕃茄酱、野生罗布麻同样也是声名远扬。
库尔勒香梨原产于新疆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等地,因巴州库尔勒市种植面积最多,品质最好而得名,库尔勒香梨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名优特优良品种,是我区乃至全国最优良的地方梨品种之一。
库尔勒香梨树冠高大,幼树直立,呈尖塔形,大树冠呈圆锥型或自然半圆型,30年生树高7.2米,干径0.4米,冠径5.7×7.2米;主干表皮灰褐色、粗糙、纵裂;枝条粗壮密集;多年生枝灰褐色,粗糙;一年生枝表皮褐色,皮孔明显,皮目灰白或淡黄色,大小中等,密集,圆形或椭圆形,易与其它品种区别。节间平均长约0.04米,幼叶淡红色,叶前微具绒毛;成叶浓绿色,长卵圆型,中大,长0.12米,宽0.065米,稍纵向抱合,叶尖渐尖,叶基楔形,叶缘锯齿状,锯齿锐尖,有刺芒。果实倒卵圆形,纺锤形或椭圆形,不规则,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13.5g,果实黄绿色,阳面有红晕,果面光滑或有纵向浅沟,蜡质较厚,果点小而密,红褐色,果皮薄,质脆,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坚硬,多汁味甜,近果心处略酸,香味浓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3.5%,总糖11.2%,总酸0.05%,维生素C含量2.535mg/100g,蛋白质0.28mg/100g,水分含量87%,可食部分占83.6%,库尔勒香梨幼树长势强,成年树中强,萌芽力强为75%,成枝力中强为25%,隐芽生命力强,寿命长,百年老树较为常见,进入结果期较早,一般栽后四年开花结果。萌芽期3月下旬,开花期4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9月中下旬。抗逆性强,-22℃花芽受冻,耐干旱,盐碱、瘠薄能力中强。抗缺铁性黄化病及药害能力比砀山、鸭梨、茬梨等品种强,抗病虫力中强。
库尔勒香梨的突出特点
一、皮薄肉细,汁多味甜,酥脆爽口
库尔勒香梨皮极薄,去皮硬度4.8kg/cm2,带皮硬度13.0kg/cm2,带皮入口后没有任何残渣感觉,采摘时,从树上掉下来,即成碎片,入口消融,甘甜酥脆,回味悠长。果实含水量84.5-86%,可溶性固形物13.4-15%,汁液丰富,味美甘甜、酥脆爽口,是目前国内外梨品种都无法媲美的。
二、香味浓郁独特
库尔勒香梨因具有浓郁而独特的香味而得名,每到成熟采收季节,满园飘香,香气四溢,引得蜂飞蝶舞,乐得果农陶醉,游人忘归,这是目前国内外梨品种中独一无二的。
三、极耐贮藏
库尔勒香梨虽然皮薄肉细酥脆,但其极耐贮藏。果农采收后,置于无人居住的房间或土窑中,到第二年春(3、4月份)不霉不烂,不发绵,而且变得更加金黄诱人,香气浓郁。在贮藏条件较落后的情况下,其货架期可延长至翌年4、5月份,在具备冷库和冷藏运输条件下,可实现季产年销,周年供应,这是库尔勒香梨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突出特色。
四、地域性极强
库尔勒香梨原产于新疆南疆地区,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品种,据史料记载,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南疆地区属典型内陆暖温带干旱气候区,正是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上千年的驯化栽培才形成了库尔勒香梨独特的品质和极强的地域性特点。解放后,国内各地多次引种栽培,均因生长结果不良,品质大幅下降而终告失败。库尔勒香梨的这种特性注定其生产发展范围不能无限扩张。因此它是我区名副其实的特色产品。它所孕育的市场和市场竞争力将是难以估量的。
新疆除少数高寒地带之外,大部分地区都产哈密瓜,最优质的哈密瓜产于南疆伽师县、哈密和吐鲁番盆地;石河子一带的哈密瓜也很不错。新疆哈密瓜有180多个品种及类型,瓜的大小、形状、皮色、肉色千差分别。大的像大炮弹,重十几公斤;小的像椰子,重不足一公斤。瓜的形状多为椭圆,也有卵圆、扁圆的。皮色有黄、绿、褐、白等,皮上有各种斑纹、斑点。肉色为乳白、柑黄、桔红或碧绿;肉质有脆、软等等。另外,又有早熟夏瓜和晚熟冬瓜之分。冬瓜耐贮存,新疆本地人家藏的冬瓜可以放到来年春天,味道仍然新鲜。经食家们多年品评,哈密瓜之上品有“红心脆”、“黑眉毛蜜极甘”、“网纹香”等品种。红心脆哈密瓜,果实椭圆形,果重三、四公斤,皮色灰绿,有青色斑点,果柄处布有粗网纹;肉浅橙色,肉质细嫩,汁如蜜糖。黑眉毛蜜极甘哈密瓜,因其瓜皮布有状如秀眉的深色条纹而得名。瓜肉色绿,质软汁多,芳香浓郁。网纹香哈密瓜是一种高糖品种,瓜皮满布细密的网纹,肉绿白色,质脆香甜,含糖量可达22%。
西瓜
我国大部分省区都出产西瓜,其中新疆西瓜则以其个大、多沙瓤、高糖分、味甘爽、价格便宜等特色而受人青睐。
西瓜原产非洲,公元十世纪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不久,传入我国北方以至中原。这段历史,在宋代欧阳修《五代史》中已有记载。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也说;“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古墓葬中发现了一千多年前的西瓜籽,更为上述史籍记载提供了实物佐证。
葡萄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新疆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约50多个品种。食葡萄大有益。我国古籍《神农本草经》就称赞葡萄“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据专家测定,葡萄营养成分丰富,尤以无核白葡萄为最,它的鲜果含糖量高达24%,还含有人体所需之磷、铁、钙、镁、钾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有无核白、马奶子、百家干、木纳格、黑葡萄、和田红、喀什哈尔、粉红太妃等,尤以无核白最为名贵,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珍珠”美称,且富含多种营养。葡萄还可酿酒、制作果酱、果汁等。
蛭石是巴州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储量多,品位高,质量较好,开采易。巴州目前发现蛭石矿1处,即尉犁县且干布拉克蛭石矿,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蛭石矿,储量达2880万吨。巴州蛭石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1%。蛭石经过焙烧,体积迅速膨胀,具有很强的保温、隔热、隔音等性能,蛭石广泛应用于建筑、冶炼、炼油、化学等工业。
棉花
库尔勒市今日新疆已列为全国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棉花种植面积965万亩,居全国第四位;总产量逾66万吨,平均亩产近7O公斤,均居全国第一位。新疆植棉历史不少于两千年,为我国植棉最早的地区。由于新疆的自然环境最宜棉花生长,国家又从政策上和财力物力予以支持,扶植新疆植棉业,因此发展前途十分广阔。新疆棉花大部分为陆地棉,棉絮纤维长,絮色白,可纺性优良,其平均等级达1.87级,而全国平均等级只有3.58级。因此,新疆棉花及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甚是畅销。
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hch)别名粉草,为科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甘、平、入俾、肺经,补脾和胃,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解毒调和诸药。治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咽喉肿痛,疮疡、中毒。近代亦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炙甘草性微湿,多用于湿征、寒征。能制成甘草霜、甘草膏等多种中药产品。
石棉是巴州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储量多,质量好,远景大。现已发现石棉矿产地7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4处,矿点2处)。石棉总储量2871.71万吨,(C级储量1125.37万吨,D级储量1258.54万吨,地质储量487.8万吨),几乎全部分布在若羌、且末两县。巴州是我国重要石棉产区。
池沼公鱼是一种广盐性、肉食性、亚冷水性鱼类。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低脂肪、高蛋白、全鱼可食;池沼公鱼属绿色食品,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客户,特别是日本人民的喜爱。深加工池沼公鱼已走俏日本市场。产品出口免检,质量等级被评为特A。
雪莲花(Saussureainvolucratakaretkirexmaxi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生长在海拔三千二百米以上的雪线上,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雪荷(莲)主产天山、伊犁西部等处,零下五十多度的雪线上,积雪春夏不散,雪中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可爱。"性大热,治一切寒",雪莲花,味辛微苦,有除寒壮阳、调经和血之功效、用于腰膝酸软、妇女崩带、风湿性关节炎诸征。《新疆中草药》称:雪莲性温、微苦、功能祛风胜湿。对医治风湿性疾病具有特殊效果,据现代科学分析,雪莲花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及内脂类成份。经临床药学研究实践证明,雪莲全草入药,具有通经活血,暧宫散淤、散寒除湿、强筋助阳、止血、消肿之功能。对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肺寒咳嗽、宫寒腹痛、闭经、胎衣不下、阳痿和麻疹不透等症。使用安全,无毒无付作用,其用法如下:
1、风湿性关节炎,妇女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雪莲15g,用水煎服,每日二次。
2、妇女崩带:雪莲9g,党参12g,炖鸡服。
3、男子阳痿:雪莲6g,当归、枸杞各3g,水煎服。
4、肩周炎:腰腿痛:雪莲50g,腹蛇一条,白酒1000ml,泡一个月,每次10ml,每日二次。
5、治疗增生性关节炎疾病:雪莲50g。刘寄奴、苏木各30-50g白酒1500ml,泡7天,口服二次,每次10ml。
6、治雪盲、牙痛:雪莲6g,水煎服。
7、外伤出血、雪莲适量敷患处。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50cm,幼时,全株具特异愉快苦香气,茎直立,基部众多,纤维状叶柄残存部分。基叶众多,阔倒披针形,边缘,有锯齿,茎叶互生,形状与基生叶近似,头状花序,多数聚集茎顶,被数层,大型叶状茎片包围,苞片质较薄,多少透明,淡黄绿色,卵形,远视如花瓣。管状花,红色或紫红色。
生境分布,喜生于高山俏岩、砾碱沙质潮湿处,主要分布于天山、帕米尔高山雪线处。
采集加工:药用全草,7-8月份初花期采集,阴干备用。
性味功能:辛、微苦、热,祛风胜湿,通经活血。
麻黄素属野生植物,巴州是中国最主要的麻黄产区之一。现已建成和硕县麻黄素厂,该厂是中国目前麻黄素生产规模最大的厂家,麻黄素生产能力100吨/年,约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产品全部供出口。
罗布麻罗布麻是生长在我国新疆的孔雀河及塔里木河两岸的一种野生植物,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由于它主要生长在罗布平原而得名罗布麻,又称野麻。它分为红麻、白麻两种,可用于医药和纺织。
工业2013年,库尔勒市全年非石油工业增加值为4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高于石油工业13.8个百分点。“一主”方面:继续全力支持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两翼”方面:编制完成了上库综合产业园区和塔什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011-2030年发展规划,组建了两个园区筹备机构,两个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9亿元、开工企业累计投资7.32亿元,电力、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齐全,上库园区获批自治区级园区,塔什店园区获批自治州级园区。招商引资项目114个,一期投资160.6亿元,落实区外到位资金60.6亿元。在河北石家庄市对口支援工作方面,招引落地产业援疆项目5个、资金7亿元。[6]
农业驰名中外的新疆名牌产品“库尔勒香梨”的主要产地就在巴州的库尔勒市,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这里还是中国优质棉花重要产区之一,已形成了30万吨棉花生产能力。工业用番茄红色素含量高,品质优良,是国内重要的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州有农产品加工园区1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6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38家,10亿元以上企业3家。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7家,其中国家级7家,自治区级39家,自治州级41家。全州已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6个,无公害农产品115个;绿色生产基地13个,绿色食品24个;有机食品2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3个。
-
城市荣誉
库尔勒市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曾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CCTV2006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1.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1996年、1999年1月8日)
2.全国棉花百强县市(1995年—1996年)
3.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市(1996年)
4.全国双拥模范城(1997年1月15日、2000年1月12日、2003年12月30日、2007年12月)
5.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1997年7月、2002年2月、2004年1月18日)
6.全国星火计划西进工程示范市(1997年9月)
7.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金牌奖(1997年10月29日)
8.全国计划免疫先进市(1997年)
9.中国香梨之乡(1998年3月、2001年8月)
10.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1月)
11.国家卫生城市(1999年6月24日、2007年1月)
12.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1999年9月)
13.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999年9月、2005年10月21日)
14.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市(1999年12月24日)
15.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2001年4月)
16.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集体(2001年7月)
17.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7月)
18.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2001年9月3日)
19.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02年6月24日)
20.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3年2月)
21.全国青年星火西进示范市(2003年6月30日)
22.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2004年10月19日)
23.中国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座投资环境最佳城市(2004年11月)
24.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2004年12月)
25.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4年12月30日)
26.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2004年——2005年度)
27.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2005年4月12日)
28.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长安杯”(2005年5月)
29.国家园林城市(2006年1月27日)
30.全国绿化先进集体(2006年3月)
31.中国魅力城市(2006年9月)
32.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2006年)
33.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9月)
34.全国绿化模范县市(2008年5月)
35.全国文明城市(2009年1月20日)
36.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1月)
37.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2012年2月)
38.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2011-2012年度)
39.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和“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2013年度)
-
旅游
综述库尔勒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周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自治区住所文物保护单位28处,有档案记录的文物保护点300余处。市区北部山区峡谷中有著名的铁门关,因其险固,形势险峻,在中国古代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库尔勒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旅游资源,1998年入选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历史上,库尔勒就是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周边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点14处,二级文物保护点40处,纳入国家文物档案的文物古迹有240处。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和科学工作者。库尔勒市周边还有不少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博斯腾湖、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巩乃斯林海、塔里木河、天山石林、雅丹奇观以及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还有海拔6973米的木孜塔格峰,都是人们旅游探险的好去处。在民族风情方面,主要有蒙古族的“那达慕”,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等民间文化艺术。
景点铁门关
位于库尔勒市北八公里怪石峥嵘的库鲁克塔格山中。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沿孔雀河进入一条30公里长的峡谷。峡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据考,从晋代起,这里就设立了关口,因其地处险要,故名铁门关。它是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的铁关峡谷,在拦河大坝上建起了大水库,往日奇险无比的古丝路中的一段已淹没在万顷碧水中。峡谷中依山傍水之处,林木葱郁、百花斗艳,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点缀其中。
库尔勒园艺场牧区大峡谷,距园艺场约40公里,离库尔勒市区约100公里。大峡谷海拔近3000米,两侧山壁高近1000米,谷中最宽处约50—60米,最窄处约30米,谷底流淌着清澈的泉水,两岸生长着茂密的原始灌木林。在近3公里长的峡谷地带中,分布着6处瀑布,最高的近400多米,最低的约30米,峡谷两臂的岩石走向和色彩十分奇特迷人。峡谷的西侧是高山草原,分布有大片的松林并有多种野生动物、植物以及“一线天”等奇特的自然景观。峡谷夏季最高气温近30度,最低气温近10度,是夏季避暑、休闲、观光、旅游的景点。
胡杨林度假村
度假村位于库尔勒市西南53公里,为孔雀河下游50公里拦河大坝水库,陆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面40平方公里,天然胡杨林1.7万亩,水天一色、浑然一体。规划建设休闲娱乐区、水上游乐区、民族风情动植物园区、狩猎园区、景点服务设施,完成交通道路、给排水工程、供电通讯工程、环卫设施、园林绿化、景点管理设施。
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远在2600年前,这里即有姑师人活动。清乾隆36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1773年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定居。
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巴音布鲁克大尾羊、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称的牦牛,被誉为“草原四宝”。每到仲夏季节,一年一度的草原那达慕盛会,赛马、射箭等比赛活动更让游人流连忘返。
博斯腾湖
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
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东深,最深16米,最浅0.8-2米,平均深度约10米左右。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与雪山、湖光、绿洲、沙漠、奇禽、异兽互相映衬,组成丰富多彩的画卷。大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渺;小湖区,苇翠荷香,曲径邃深,被誉为“世外桃源”。
金沙滩
古称盐场,后改为金沙滩,于2000年举行沙滩排球比赛一举成名,位于和硕县。
-
概述
库尔勒市座落于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库鲁克山和霍拉山,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尔勒”是维吾尔语,意思是“眺望”。这里盛产香梨,又称梨城。库尔勒市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630年佛教高僧玄奘西天取经曾途经库尔勒。市境大部曾属古代西域36国之一的渠犁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孔雀河流域就已有人类活动。西汉神爵年间,西域都护在今孔雀河三角洲筑有埒娄城,有军队驻守。以后,埒娄城又演变为东汉的爵离城、北魏的柳驴城和元代的坤闾城。1939年库尔勒由设治局升为县。新中国成立后,库尔勒县先后成为库尔勒专署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政领导机关的所在地。1979年6月,国务院批准由库尔勒县设置库尔勒市。1984年,县、市合并。
目前,库尔勒市是华夏第一大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确定的两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7116.9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每千人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2人,有汉、维、蒙、回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30.1%。市辖9个乡、2个镇、5个农牧园艺场、5个城市办事处,另有3个州属农牧园艺场及农二师所属3个农业团场。市域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师部、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里木石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南疆铁路临管处等中央、自治区单位。
西汉文帝四年(前176),匈奴冒顿单于入侵西域。置幢仆都尉于焉耆、危须、尉犁三国问,渠犁受憧仆都尉控制。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唐朝军队进攻龟兹,途径今库尔勒境,本地属随后设立的焉耆都督府。唐咸亨元年(670),吐蕃陷安西四镇,本地属叶蕃。
唐上元二年(675),唐朝收复安西四镇。
唐永淳元年(682),吐蕃复占领天山南路。
唐垂拱元年(685),唐收复安西四镇唐垂拱三年(687),吐蕃攻占安西四镇。
周长寿元年(692),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本地复归唐朝。
唐贞元五年(789),本地为吐蕃占据。
唐开成五年(840),回鹘相职拥外甥庞特勤西迁安西,从吐蕃手中夺取焉耆各地。本地属回鹘。
唐大中十至十一年(356~857),回鹘首领庞特勤西迁焉耆,称叶都护,有众20万,本地属叶都护管辖。
唐咸通元年(860),庞特勤可汗被其异母弟库尔特勤战败处死,安西回鹘汗国的重心移至北庭、吐鲁番一带,史称西州回鹘,本地属西州回鹘。
唐咸通七年(866),西州回鹘首领仆固俊,打败吐蕃首领尚巩热,吐蕃势力退出西域,本地属西州回鹘。
宋宣和四年(1122)以后,西州回鹘臣服西辽,本地属西辽。
宋嘉定十一年(1218),成吉思汗擒杀西辽乃蛮王子,本地属元。
蒙古宪宗元年(1251),蒙哥登大汗位(史称宪宗)。于今吉木萨尔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库尔勒地属别失八里行省,归察台台后王治地。
清康熙十六年(1677),噶尔丹进兵南疆,破黑山宗,尽捕元裔诸汗,库尔勒地属准噶尔治地。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准噶尔与大小和卓木之乱以后,将焉耆定名为喀喇沙尔,派驻办事大臣一员。所属库尔勒庄,实行伯克制。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于库尔勒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一员,管理库尔勒庄,并设守备驻军。
1984年4月10日,库尔勒县正式并入库尔勒市,仍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社会
科技
2013年,库尔勒开展“百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活动,素质工程培训6.3万人次,荣获“自治区素质工程先进县市”称号。争取国家、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37项,分别荣获自治区、自治州科技进步奖4项和18项。知识产权工作成效突出。注重信息化的支撑作用,签订“智慧库尔勒”战略合作协议。被列为“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中方试点城市和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编制完成智慧库尔勒总体规划(2013-2015年),19个智慧城市应用项目上线运行,州市应急指挥中心、数字城管效用明显,信息设施和网络信息环境走在全疆前列。
教育库尔勒实施44所中小学、幼儿园和教学点42万平方米新建、续建工程,稳步实施教师住房改造和教育惠民工程。完善学校捆绑组团式发展。积极推行“四个一”措施,全面启动教育管理水平、师资培训、教育资源建设等软件提升工程,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和教师在岗培训,与国内名校合作开展动态学校改进项目。积极推动双语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两基”工作成果得到巩固拓展。
文化自古以来,维吾尔族、回族、蒙族、汉族等23个民族和睦友好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楼兰遗址、古丝绸之路、罗布泊文化承载了历史赋予它的无穷恩惠。有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以及英模一条街、百日广场文化活动。楼兰、胡杨、蒙古族卫拉特、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及麦西来甫等文化相互融合,并且包容现代文化,形成了库尔勒文化,打造了库尔勒市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航空库尔勒机场在新疆境内有开往乌鲁木齐、且未、库车等地的航线。1993年开通了库尔勒——北京的航班,1996年开通了库尔勒——山东济南的航班,1998年又开通了库尔勒——四川成都的航班。1994年完成了库尔勒机场改扩建工程,可供大、中型客货运输机起降。库尔勒的航空业发展较大,联航共有3条航线,每周5个航班飞行237个班次。
铁路1984年南疆铁路库尔勒段正式开通。已开通库尔勒——乌鲁木齐的旅游列车、库尔勒——西安的直快列车,此外,库尔勒——喀什的南疆铁路西延工程于1996年底开工,已于2000年完工通车,库尔勒——青海格尔木的新青铁路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
公路普通公路:以库尔勒市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遍及全州,四通八达。库尔勒市通往南北疆各地的公路运输线共7条,通车里程1934公里,其中国道线路4条,长1847公里;省道线路3条,长87公里。1997年10月314国道在库尔勒市改线竣工。省道218线也完成了库尔勒过境段改道工程。1997库尔勒市公路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108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132万人。库-乌高等级公路的计划已提出,届时两大中心城市间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近一半。
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北起轮南油田,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南面315国道的民丰县相连,总投资7.3亿元,于1992年2月开始修建,1995年9月15日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一条沙漠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该公路北接轮南油田公路网与会314国道相接,全长城552千米。其中流动沙漠段公路北起肖塘,南至民丰县城以东23千米的恰安,全长446千米。该公路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后由17个科研单位、18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科技攻关,攻克了流动沙漠中修筑上等级公路的一系列世界级难题,项目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沙漠公路路基宽10米,黑色路面为7米,它采用了强基薄面路面结构,沙基振动干压实和土工布加固沙基的施工工艺及芦苇防栏和芦苇方格防沙体系。路面平整如镜,汽车时速一般都在100千米以上,最高可达150-180千米。沙漠公路的贯通,对加快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内外游客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开发沙漠探险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轮台南镇沙漠公路和民丰县恰安沙漠公路的终点处建有壮观的沙漠公路彩楼,门楼旁立有宏伟的沙漠公路简介纪念碑。彩楼两侧还书写着“千古梦想沙海变油田、今朝奇迹大漠变通途”的巨幅对联。
市内交通库尔勒的公共汽车票价统一为1元,在火车站有通往各闹市区的公交线路。库尔勒现有1-29路公交车,早班是8∶00,末班是20∶30,除了这些公交线路,还开有三趟专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