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周边分别与豫皖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辖31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截止到2011年底)。现任县委书记高子球,代县长邓真晓。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在此建立沈子国,秦、汉、魏、晋、唐均在此设县,1935年正式设立临泉县。这里是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东汉文学家蔡邕、诗人蔡文姬及现代书画家吕霞光、李文汉的故乡,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后方指挥部所在地。临泉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畜产品生产百强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杂技、马戏)、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劳务输出第一大县、中国绿色名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县、安徽省第一养牛养羊大县、安徽省畜牧富民十强县。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临泉县 外文名: Linquen 别称: 古称:沈地 平舆县 所属地区: 中国 安徽省 下辖地区: 辖23个镇、10个乡 建立时间: 西周初 面积: 1818平方公里 人口: 226万人(2012年) 地理位置: 位安徽省西北边陲,东经114°52 ′-115°31′,北纬32°35′-33°08′ 友好城市: 南与河南省淮滨、新蔡县毗邻,北与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县相连,西与河南平舆、项城县交界,东与阜阳市区及阜南县接壤 著名景点: 银杏树、古城子、老丘堆并称为临泉三大古迹 知名产业: 化工、酿造、建材、纺织、医药、农副产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 知名企业: 拥有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15个品牌的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盛和”牌麻油、“四海”牌羊肉、“隆茂”牌芝麻属名牌产品 机场: 阜阳机场 电话区码: 0558 邮编区码: 236400 政府驻地: 城关镇 火车站: 阜阳站 行政类别: 县 地方方言: 中原官话郑曹片 车牌代码: 皖K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 226万人(2012年)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行政类别: 县 地方方言: 中原官话郑曹片 邮编区码: 236400 电话区码: 0558 面积: 1818平方公里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
交通建设
高铁交通郑合高铁(郑州——合肥),是一条中原连接华东及东南的高速铁路,郑合高铁是郑州米字型客运专线网络中的组成部份,随着郑合高铁的开通,来往郑州至合肥、杭州、福州的时间大大缩短。并在临泉设站。
2015年年底开建,2018年底投入使用。建成后,可与商合杭高铁、郑万高铁、郑徐高铁、郑西高铁、宁西高铁等无缝连接,大大提升郑州和阜阳的铁路枢纽地位。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正在向河南省乃至全国铺开,东南方向一“捺”郑合高铁,建成后周口有望开行到达郑州,西安,西宁,兰州,石家庄,北京,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等城市的高铁、动车。2015年8月初发布首次环评公示,并于8月22日上报可研报告,目前正待相关部门批复。郑合高铁(郑州至阜阳段)沿线设有11个站,分别是郑州南站、许昌北站、鄢陵站、扶沟站、西华站、周口东站、项城北站、沈丘北站、界首南站、临泉站和阜阳西站。全线车站主要有郑州南站、许昌北站、周口东站、阜阳西站等。
铁路交通
2010年,铁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新建界首至临泉铁路支线项目建议书,新设田营、临泉站。
临泉铁路支线自漯阜铁路界首站南端引出,经田营、王集,至临泉站,新建线路全长约28公里,线路桥梁比约20%。新设田营、临泉2个站,预留王集站。投资预估算总额为8.0亿元。该项目由铁道部和安徽省合资建设,项目资金按总投资的50%考虑,铁道部和安徽省按65:35的比例筹集,安徽省负责依法征地拆迁工作并承担费用,征地拆迁费用经双方认可后计入地方股份。铁道部出资使用铁路建设专项资金,安徽省出资由省自筹解决;资本金以外资金使用国内银行贷款。本项目工期2年。本项目已列入安徽十二五12条重点规划铁路项目之一,预计2015年之前修成。结束临泉无铁路历史。
临泉铁路支线的修建将改写临泉县没有铁路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临泉县、界首市的交通运输格局,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推动沿线经济发展,完善地方铁路网络,发挥漯阜铁路的运输能力具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高速公路阜新高速公路,路线东起阜阳四十铺互通立交,接合淮阜高速公路阜阳南互通立交,全线经过阜阳市颍州区、阜南县、临泉县境内,西至临泉县廖庄,接河南新蔡至化庄高速公路,是合淮阜高速公路向河南省方向的延续,对加强豫皖两省和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这条公路横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临泉境内25.52公里,途经临泉县土陂、老集、范兴集、杨小街、宋集镇、陈集镇等六个乡镇,在该段分别设一个进出口(临泉南)和一个服务区(廖庄),结束临泉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
2011年9月,山东、安徽、湖北、河南四省交通运输厅签定了同步规划河南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协议书,共同促进项目尽早实施。安徽省纵五高速公路即河南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安徽省增内路段,路线途经安徽临泉、阜南、金寨等地,全长约110公里。
临泉公交临泉县的公交车是有阜阳市的“阜汽集团”投资155万元,于2009年12月底才开始试运行的,目前有7条线路,2015年6月6日开通8路公交车(交通驾校训练场至客运总站)。
线路
起止地点收发车时间
投入车数
单边(公里)
班次间隔时间
途经站点
备注
K1 路体育场至于寨
冬季首班时间6:30末班时间20:00
夏季首班时间6:00末班时间20:00
12台 7.7 8分钟体育场、县政府、师范南校、地税局、百盛购物广场、 姜子牙 文化广场、四中、影剧院、第二 百货大楼 、文王酒厂、泉河桥北、交警队、瓜果市场、于寨。
该线路车辆由原来10台更新至12台空调车,途经站点不变 2 路邢塘至常青驾校训练场
冬季首班时间6:30末班时间21:00
夏季首班时间6:00末班时间21:00
16台 12 8分钟邢塘、邢塘邮政所、 交通稽查 站、阜汽驾校、客运总站、临泉县总医院、万家滨湖、法院、地税局、百盛购物广场、姜子牙文化广场、四中、县人民医院、一中、西大桥、流水宾馆、常青驾校训练场。
该线路车辆由原来14台增至16台车,途经站点不变 3 路扬州工业园至 张营
冬季首班时间6:30末班时间21:00
夏季首班时间6:00末班时间21:00
16台 18.6 8分钟扬州工业园、双全面业、 大齐 庄、金禾面粉厂、 工业园区管委会 、盛华商贸、 畜牧局 、 行政服务中心 、 新都御景 、老干部活动中心、平安医院、宏联大厦、师范北校、王路庄、 水务局 、县人民医院、一中、新建路口、德福源购物中心、皖浙农贸大市场、 解放南 大街路口、扬空、客运西站、霞光 老年公寓 、 金鑫 幼儿园、杜庄、王官庙、张营。
该线路车辆由原来14台增至16台车,从原始发站大齐庄向南延伸,
途经双全面业、扬州工业园。现始发站扬州工业园。
4 路金谷面业至 田桥乡 政府
冬季首班时间6:30末班时间20:00
夏季首班时间6:00末班时间20:00
16台 14 8分钟金谷面业、小孙庄、大齐庄、金禾面粉厂、工业园区管委会、盛华商贸、畜牧局、行政服务中心、新都御景、化肥厂、于王庄、 消防队 、食品厂、中医院、万泉中央广场、影剧院、四中、姜子牙文化广场、公安局、保险公司、文王法庭、西环城坝、万和花园、客运西站、后田桥、 三合庄 、田桥 变电所 、田桥卫生院、田桥乡政府。
该线路车辆由原来14台增至16台车,延伸途经畜牧局、盛华商贸、工业园区管委会、金禾面粉厂、大齐庄、小孙庄、金谷面业。现始发站金谷面业。
K5 路东循客运总站至客运总站
冬季首班时间6:30末班时间20:00
夏季首班时间6:00末班时间20:00
9台 15 8分钟客运总站、党校、县政府、师范南校、
皇家翰林、 安居苑 、凯悦王朝、师范北校、王路庄、农机公司、万泉中央广场、阜临小学、农行、靖波西校、一中、县人民医院、霞光广场、技术监督局、县电视台、万阁花园、师范南校、县政府、党校、客运总站。
该线路车辆由原来8台增至9台车,途经站点不变 K5 路西循客运总站至客运总站
冬季首班时间6:30末班时间20:00
夏季首班时间6:00末班时间20:00
9台 15 8分钟客运总站、党校、县政府、师范南校、
万阁花园、县电视台、技术监督局、霞光广场、县人民医院、一中、靖波西校、农行、阜临小学、万泉中央广场、农机公司、王路庄、师范北校、凯悦王朝、安居苑、皇家翰林、师范南校、县政府、党校、客运总站。
该线路车辆由原来8台增至9台车,途经站点不变 K6 路 客运总站至, 职业高级中学 ,冬季,夏季:首班时间5:00末班时间21:00 12台 12 8分钟客运总站、临泉县总医院、二中南校、
县政府、师范南校、地税局、百盛购物广场、姜子牙文化广场、四中、影剧院、第二百货大楼、文王酒厂、泉河桥北、交警队、瓜果市场、于寨、泉北石油、职业高级中学。
该线路车辆由原来10台增至12台车,途经站点不变 K7 路 客运总站至客运西站冬季,夏季:首班时间6:00末班时间18:00 14台 13 8分钟客运总站、临泉县总医院、万家滨湖、
法院、皇家翰林、安居苑、凯悦王朝、
姜子牙文化广场、公安局、霞光广场、
县人民医院、一中、新建路口、德福源购物中心、皖浙农贸大市场、万和花园、客运西站。
该线路车辆由原来10台增至14台车,途经站点不变 K8 路新一中至客运总站
冬季首班时间6:30末班时间21:00
夏季首班时间6:00末班时间21:00
12台 8.5 8分钟新一中东门、中泰锦城、辉隆大市场、
解放南大街路口、皖浙农贸大市场、 金城花园 、阜临小学南校、百盛购物广场、靖波南校、交通路口、老干部活动中心、新都御景、行政服务中心、 城南公园 、临泉县总医院、客运总站。
全程12公里,设公交站台18个,投入车辆12台,发车间隔时间8分钟说明:
公交线路以K开头的为空调车,经物价部门批准每年元月、2月、6月、7月、8月、12月票价2元,其余月份票价为1元。欢迎广大市民在11月15日之前,对以上公交线路、公交站台设置和运行时间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便更好的进行调整和完善。
临泉总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的需求,临泉县把建设交通物流园区列入重点建设项目,于2010年开始建设,总投资2亿元,拥有中长途发车区、城乡发车区的客运总站、停车场、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并于2015年2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 -
人口状况
古时候,安徽为夷族和越族居民住地区。长江以北称淮夷或东夷,阜阳、临泉一带称东夷。在临泉,汉族是世代祖居的土著居民。回族迁入已有 600余年的历史。先是明朝未年自山东枣林庄迁入我县长官一带的回民,后
又有山陕、阜阳、淮南等地经商回民陆续来此定居。回民在县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有6468人。此外,县人还有满、蒙、苗、傣、彝、达斡尔、黎、壮、白、高山、景颇、土家、布依、瓦、哈尼等少数民族共190人,多半是县内支边人员或外出打工才与当地居民结婚而迁进来的。
截止2008年,在安徽省61个县的比较中,临泉县以唯一超出200万的人口数成为“安徽第一大县”,人口密度为1174人每平方公里,成为最为“拥挤”的两个县城之一。
2012年末,全县剩余劳力达60多万,每年向全国各地输出劳力在40万人。每年可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万人次,新增高中、中专以上劳动力2.6万人。1999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劳动力输出重点监控县,2000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七部委列为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试点县。
公安2012年末户籍人口数据显示,全市8个县市区中,临泉县以人口总量226万人居首位,位居二、三位的分别是太和县和颍上县,人口数分别为176万人和175万人;从增幅上看,阜南县增长最快,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18%,其次是颍泉区(1.83%)、颍州区(1.72%)。
-
历史人物
季载,西周初期人,周文王第十个儿子。他受周成王之封,在
今我县古城子建立了沈子国,子孙以地为氏。由于他办事认真,善动脑筋处理各种难事,因此取得了很大的政绩,使周朝的农业水利也赢得了天下老百姓的敬佩。
姜子牙,吕氏,姓姜名尚,字子牙,又称太公望,西周开国的功臣。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兼军事家。姜尚在治理自己的封国时,顺应民俗,革除陋习,大力发展工商渔盐事业,人民都归顺到齐国,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他着有兵书《六韬》。
沈郢,东周是时人,是聃季载的后代。他高洁的品格很受后世之人敬佩。
养由基,春秋楚; (今属地该县杨桥)人,有“神箭手”之称。“百步穿杨”说的就是他的故事。
许劭(shao绍)、许靖为堂兄弟,东汉平舆(今临泉)县人,他们节操高尚,观察敏锐。公元194年,国家大乱,他带领弟子及家人投奔扬州,次年在前往南昌途中病逝。
毕卓,字茂世,晋朝鲖阳(今鲖城)人,少年时豁达豪放,很有才华。当上了行止秉正、统帅有方的温峤将军的平南长史,协助温峤做了很多有益之事,直至死去。国画大师齐白石曾有《毕卓盗酒》画作,并题:“宰相归田,囊中无钱。宁可为盗,不肯伤廉。”
王保保,又名扩廓贴木儿,元末名将。本姓王,小字保保。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察罕帖木儿之甥、养子。元末兵起后,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
韦仲魁,字象时,清朝首光年间迎仙店北仁和寨人。武解元,26岁时录为武进士。18岁时进京应方试,随后从军,因带领军队在云贵一带战绩卓着,极受清廷赞赏,被授为“云贵协镇孝督”要职。后因胞弟在家乡勾结土匪而受到牵连,清廷派人追查,他含冤自杀。当地百姓在昆明城西山脚下为他建庙碑,作为纪念。
连登榜,清咸丰年间鲖城镇东南连庄人。他原为教书先生,为人耿直,富有民族气节。鸦片战争后,领导当地农民组成起义军,与清廷官吏斗争。
张蕴华,该县长官镇人。他自幼天资聪敏,勤学好问,性格刚强,体贴穷人,富有正义感。他1917年县高小毕业后,考入阜阳省立第六中学。受到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参与组织五四运动,声讨军阀摧残教育、屠杀受国学生罪行等活动。
吕霞光,该县吕寨旅居法国的著名画家、古董鉴赏家、收藏家。
李文汉,该县长官铁佛人。他毕业于上海美专。20岁即获蔡孑民画奖金。1965年至1968年;连续四年荣获“中日书法交流展”的特别奖。李文汉曾多次返回故乡,来往于海峡两岸,促进文化事业交流,促进台湾的早日回归。
-
历史沿革
春秋沈子国,战国称寝或沈,为楚寝丘邑,治所在今县城西古城。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置寝县,属楚郡(后析置陈郡属之)。
汉改为县(王莽改曰闰治)。同时在西部置鲖阳县,治所在今鲖城镇。均属汝南郡。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将县赐李通更名固始侯国。永平六年(公元63年)改鲖阳县为鲖阳侯国。永建元年(126年),封刘显为阜阳侯,置阜阳侯国,至永兴元年(153年)废。
三国魏改置鲖阳、固始两县,属汝南郡。西晋仍鲖阳、固始两县,属汝阴郡。东晋咸康二年(336年),鲖阳、固始两县并入新蔡县,后复立,属新蔡郡。
南北朝时初属宋后入魏,梁大通二年(528年)入梁,太清末复入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改固始置财州,北齐废财州、鲖阳县,置褒信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褒信县置沈州,把原褒信县地分置鲖阳、沈丘两县,隶属沈州。十六年,州治移往项城,沈丘县属颍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今县东南部增置高塘县,六年废,入汝阴县。贞观元年(627年)废鲖阳、沈丘两县,并入汝阴县。神龙二年(706年)分汝阴复置沈丘县仍属颍州。
宋属顺昌府。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军夺取颍州,元将扩廓帖木儿挟军民北逃。
明初废沈丘县入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为府,设阜阳县,即为阜阳西乡之地。在驿口桥(今老集)设府同知(俗称“二府”),在沈丘集 (今县城)设巡检司。
民国23年(1934年)9月,析阜阳县西乡北起颍河,南至洪河,纵以茶棚大路、龙王堂、栗头店、五坑集、欧庙集、会龙集、九龙沟以西设立新县,因县城滨临泉河,故名临泉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8年改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解放初,民国36~38年,分置临泉、泉南、泉阳3县和临泉市,统归豫皖苏区第四地委所辖。1949年3月,合并临泉、泉南、泉阳县和临泉市仍为临泉县(包括今界首县颍河南和阜南县方集区),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阳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属安徽省阜阳地区。1996年起属安徽省阜阳市。
-
名优特产
黄岭大葱
临泉黄岭一带,盛产大葱,名经霜葱,叶青肉厚,茎长白嫩,茎部外有淡紫色薄皮相护,耐严寒,抗霜冻,愈寒而愈肥,久藏而不烂坏。常食能体格健美,延年益寿。
黄岭大葱主要用于调味,气香四溢,可壮食欲,助消化,和脾胃,提精神。黄岭镇大葱种植历史悠久,大葱名气也大,引得浙江、南京、西安等地客商纷至沓来。2006年黄岭镇平均亩产大葱近5000多公斤,亩产收入5000多元。
牛庄穿心莲
穿心莲茎方节显,绿色枝叶均对生,质脆易啐味极苦,全棵入药,清热解毒,消除肠道疾病,可以制穿心莲片剂,也可以提取穿心莲内脂制针剂,穿心莲杆子也可以加入各种饲料中,预防肠道等疾病。
临泉县牛庄乡有传统种植穿心莲的历史,2006年全县以牛庄为中心种植穿心莲2万多亩,产品销往上海、广西、北京、湖北、四川、河南、广州全国各大制药厂。
韦寨“三粉”
“三粉”即“粉面、粉皮、粉条”,韦寨地区加工三粉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韦寨因盛产粉条而被誉为“三粉之都”。其年产量最高时可达数千吨。
韦寨地区一产的粉丝是纯红芋粉,因色泽白亮,柔韧耐煮,口感爽滑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产品热销全国各地。
流鞍河大闸蟹
2005年以来,临泉县流鞍河400公顷水面已全部开发养蟹,河蟹当年平均个体重150克以上,最大个体达到500克。流鞍河所产的成蟹个大、色好、蟹黄多、无污染,在上海、杨州等水产市场成了抢手货,部分产品远销到日本、香港及东南亚。
2006年流鞍河蟹400公顷水面收获成蟹300吨,产值2400万元,纯利润1600万元。2006年该区域已获省农产品认证,所产的河蟹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定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临泉县水产站还将标准化养蟹技术推广到涎河、谷河、界南河等区域,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投入幼蟹苗4.5万公斤,年底产值预计超过3000万元,可使沿河两岸2000多农户受益。
-
名胜古迹
古迹遗址老丘堆
0余米,宽20余米,高10余米。相传聃(丹)季载受封于沈,身后掩埋于此。但据考古学家认定,迹里是新故事石器时代的文明遗址,由于此处遍地是陶制器皿碎片和残断的石器,出产东西。出土有石斧、石锛、石箭头、石刀、陶方鼎、陶纺轮等,还有骨刀、骨针、骨箭头、骨鱼叉等。老丘堆本来很大,因处于流鞍河岸边,长时间遭到暴雨冲刷和农人深翻垦植,相当小了。这里地势较高,地上枯燥,前有大平原,后临流鞍河,是原始社会的一个村子。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维护单元。
费子街遗址
在涎河汇入泉河西岸的杨桥集费子街村。凌驾河床3米,长300米,宽150米,四周环水,中心有河道冲击构成的一条大沟。在这里采集有石锛、陶网坠、陶纺轮等古代文物。属大汶口文明晚期、龙山文明早期的遗址。
岗上遗址
在黄岭集东北1千米处的岗上村头。长800米,宽200米,高3米。南部和西部是断层,断层处表露出有烧土层和遗址层。出土有蚌镰、骨镞、骨针、骨镖、石镞、石斧、陶纺轮、陶罐、獐牙、鹿角等很多遗物,属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在上述三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然则没有发现青铜器,标明那时社会尚处于氏族公社会期间,还没有进入奴隶制社会。人类曾经过着久居的生涯。打鱼用的网坠、佃猎用的箭头,则标明渔猎东西的提高和出产力的进步,这只要在氏族社会的晚期才干呈现,阐明母系氏族公社会已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社会的分工大致是:农业出产、渔猎为男人所担任;制陶、豢养牲畜、纺织缝纫是女子的工作;大哥的人担任指点、教授经历,并做些简便事务;孩子们从事辅佐性劳动。全体氏族成员人人都要劳动,产物明显把握在父系家长手中,但仍为氏族成员所共享,还没有发生盘剥和私有制。
沈子国古城
临流鞍,地垫很高,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藏丰厚,城郭规划雄伟,轮澄清晰,确有一派古城堡的气候。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聃季载被封于沈地,在此树立了沈子国,这以后,聃季载的子孙们在此繁衍生息。
鲖阳古郡
在鲖城镇北郊,因面对鲖水之阳而得名。这里地垫很高,陶片瓦砾俯拾皆是,城池规划明晰。在此出土有很多的古代文物,如陶壶、陶鼎、铜镜、石馨及战国时楚国的黄金钱币郢爰(yǐngyuán)等。鲖阳早在两汉、魏、晋时就曾两次设郡。一次在南朝封宋永初元年(420年)元月,刘裕废东晋称帝,改国号宋,将新蔡郡设在鲖阳。30年后,又将郡移至汝南。另一次在南朝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萧道成废宋,改号齐,将新蔡郡改为北新蔡郡,仍设在鲖阳。
毕卓墓
在鲖城镇1千米处,高4米,周长80余米,雄伟威严。墓内分为正室、后室、西室、东室。全为青砖构造,墓砖上刻有鸟斑纹。毕卓为晋朝鲖阳人,曾任吏部郎。因嗜洒如命,醉盗领家酿酒而传笑古今。1958年,本地群众掘墓取砖,曾挖出很多五铢铜钱和一只洒壶,及一“吉人夫人”的砖刻。
长官清真寺
年前史,那时作为长官店回民礼拜场合。大门楼吊挂一横匾,上书“古清真寺”;二门楼横匾“率由理门”;北课堂匾额“主敬存诚”;大殿明柱上有春联:“仔细主无影形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远独一理在心”。1983年县当局拔专款又重建大殿6间,南课堂6间,北课堂5间及大门楼和二门楼,使清真寺相貌面目一新。
古木千年银杏树
在县城西事迹子处。银杏树、古城址、老丘堆并称为临泉三大事迹。树高30余米,胸围8米。九棱十八丫、本十二枝杈,已有两千多年的树龄,至今仍枝叶茂盛,挺拔苍劲,银果累累。凸起地上的根部,天然构成的各类造型,如雄狮巨龙,如跃虎奔马,千姿百态,听凭想象。个中,在一根木上可见一明晰的马蹄印,邻近根木上又有一个足迹。传说,为明末农人起义师领袖李闯王攻击北京时,在此倚树稍息留下的。据林业任务者考据,离城市这么近,又这么大,这么古的银杏树,为全国第一。此树已列为省重点文物维护树木。
老枸桔树
在鲖城镇古鲖阳城遗址处。相传为元朝未年上将察罕铁木尔在鲖阳城建花圃时所植,至今已有660余年的前史。其树固然不大,但经年已久。高3米多,上部骨干老死之后再抽新干,新干身后又发新干,五代树干残枝记忆犹新,可见其陈旧之甚。而今所发新枝,仍绿叶茵茵,并后果数枚。每年都有很多慕名者来此欣赏一番。
近现代革命遗址育才阁
在长官集中间的涎河南岸。是革命烈士张蕴华于1929年任长官小黉舍长时所建。那时,他组织有学生会、穷汉会、夜校等,提出“扒寺院,打神像,兴私塾”的标语,率领学生、教员和穷汉先后扒失落7座寺院,建成育才阁后,他在大门上写一别春联:“竖起两根硬骨头;誓与土劣拼死命”。在二门上写一副春联:“有什么思维说什么话;做一番事业尽一番心”。育才阁有上、中、下三层,共16间。第一、二层为教室,第三层仅一间,仿意大利式修建。从全体看,既美观而又严整,既俭朴而又调和。
魏野畴烈士陵寝
坐落在老集东首界南河东岸。魏野畴原为中共皖北特委书记,1928年4月9日依据中心“八·七”会议精力,组织和发起了有名的阜阳“四·九”起义。但因为预备任务不成熟,起义归于掉败。魏野畴率部撤离阜阳,星夜兼程向西南转移,路过老集时被仇敌杀戮于界雕南河畔。1988年,县当局辟地在魏野畴牲处建造陵寝。陵寝分两局部,前面为陵寝景色区,遍植松柏、花圊。后面为烈士坟场,墓前立有墓碑。陵寝大门两帝旁有“四·九举义旗名垂千古;皖北洒碧血光照后人”的春联。
刘邓大军汇合留念碑
在韦寨中黉舍园内。1947年8月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计谋防护转为计谋抨击的序幕。在大别出施行计谋再睁开时期,刘伯承司令员带领的后方批示所于12月转出大别出,来莅临泉的韩老家。1948年2月24日,邓小平政委带领的前方批示所自负别出转出,来到韦寨,与刘伯承带领的后方批示地点辨别75天后成功汇合。1991年县当局拨款在此立碑留念。
-
社会民生
城乡建设
2010年,7月,县城乡规划局的成立。为加强城乡规划管
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2013年临泉县县城建成区面积是28平方公里,2013年临泉县县城建成区常住人口有26万人。
2012年,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面加强农村重点项目建设,改造升级县乡道路72千米,加固修复农村公路危桥53座。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工程通过验收,建设标准农田2.4万亩,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个。界南河治理工程、大中沟损毁桥梁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全部竣工。
2012年,全年完成水利工程土方750万立方米,修复加固堤防85千米,新建配套桥涵360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万亩,解决14.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扎实推进,建设农田林网3万亩、绿色长廊130千米。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83%。完成2座35千伏变电站和112个农网升级工程,新建通讯设施50处。
2012年,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3.6万。集中编制大别山扶贫开发片区规划,申报项目361个,资金总额1363亿元。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涌现出白庙鲁阁、杨桥朱腰庄、庙岔庞庄等一批美好乡村建设典型。
科教文卫
文化是临泉具有的比较优势之一。临泉有1000多个民间艺术团队
,其中杂技团队达890个。燕飞大江南北,仙游长城内外,说的是县内飞燕杂技团和迎仙马戏团两大杂技团在全国的影响。全县890个杂技团队中,大中型团队占极少部分,更多的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团队,一家人,一部车,走到哪,演到哪。临泉县杂技团队都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演出团体,自我组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各团队间互相竞争,各自为政,是一种典型的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很难形成大的品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壮大。同时,练习杂技比较辛苦,职业生涯短,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走上这条路,这也客观上造成了杂技后备人才的缺乏。
针对这一情况,临泉县出台了众多措施,传承民间艺术、发展文化产业。县委县政府对发展和繁荣民间杂技艺术十分重视,把其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产业来抓。临泉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并多方筹措经费,建立起发展基金,对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杂技马戏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其创新节目形式。2009年起,该县确定每两年举办一次杂技马戏艺术节,还将定期举办杂技、马戏、魔术调研与比赛,促进团队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全县杂技马戏团队的整体水平。
与此同时,为解决杂技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对县杂技艺术学校学员在校期间的生活费、学费统一买单,以此扩大学校生源。
2005年,临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2008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临泉。2012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全县31个综合文化站和400个农家书屋免费开放。
2012年,临泉县被评为全省发明专利十强县,获批国家级科技项目1个、省级科技项目5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年获授权发明专利19件。各类教育持续发展,实施了中小学布点规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平稳推进。县医院按时开通“一卡通”系统,实行了药品零差率。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全年报补582万人次,报补资金5.3亿元。食品药品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基本建成,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临泉县体育中心。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满足群众健身、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大型会议和展览等活动的需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和构建文明和谐社会,2009年临泉县第16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建设临泉县体育中心。
临泉县体育中心按县城总体规划要求,选址在政务新区光明南路西侧,总占地180 亩。体育中心建设总投资概算1.5亿,主要有三大建筑:一是1.5万人座位的主体育场,看台下面的空间平面可满足健身室、各种商业活动(休闲中心、简餐、酒吧、茶座等)、体育宾馆、贵宾休息等多元化服务功能;二是1500人座位的游泳馆,内含8泳道,50m标准游泳池和儿童戏水池;三是2000人座位的综合训练馆及体育学校教学楼、室外大型全民健身广场、篮球场、网球场等配套设施。体育中心建成后将集体育健身、体育竞赛、休闲娱乐等为一体,能满足业余训练和群众健身的需要,为临泉县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主体育场已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举办了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等盛大的活动。
就业保障
2008年临泉县返乡创业、就业人员5300多人。 当地充分利
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创业就业环境,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2009年春节前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197101人,其中受创业政策吸引,准备返乡创业6026人,节后愿意在本县找工作就业的有11725人。
201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23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63人,农村转移劳动力2.5万人,就业技能培训84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2万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6380万元。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500套廉租房、300套公租房开工率100%,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复盖2700户。
2012年,城乡救助工作共纳入城市低保1.01万人、农村低保8.13万人,发放大病救助资金2910万元、五保供养资金2408万元、孤儿救助资金242.2万元。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600例,为1.25万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823万元,为200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发放医药补助100万元。
-
经济发展
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被称为是建国后全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一五”时期,临泉县一方面发展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另一方面完成了对私营、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商业体系。195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4万元,比1949年增长1.95倍,年平均递增14.47%。
1958年至1978年,“大跃进”时期,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走了一些弯路,影响了市场商品的正常流通;1960年前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和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割资本主义”尾巴,取缔农村集市贸易等,导致市场商品流通渠道单一,流通不畅。另外生产停滞,商品市场供应日趋紧张,一些主要生活必需品长期凭票限量供应,以及商业领域出现“武斗”等诸多因素,大大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转和顺利发展。197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3万元,比1958年增长1.44倍,平均每年仅递增4.56%。
从建国伊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三十年,由于受自然和人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城乡集贸市场一度被关闭,个体经营户几乎消失,国合商业独家经营,零售网点逐年萎缩,严重制约着市场的发展。到1978年底,全县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网点已由1949年的4104个和499个降到883个和64个,分别年平均递减5.16%和6.84%,全县每千人拥有的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网点由1949年的5.5个和0.7个降到0.7个和0.05个。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打破了旧的市场经营格局,一个全面开放、繁荣活跃、欣欣向荣的城乡商贸流通体制在我县已基本形成。
结构工业水平
截止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亿元,增长31.5%;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23.3%;工业销售产值89亿元,增长36.8%,产销率达104.7%;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61%。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县新增规模企业21家,规模以上企业达80家。县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步伐加快,机械电子产业园8栋标准厂房、3栋职工公寓、1栋综合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新泉花园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共安置群众454户,代桥安置区一标、二标段工程主体完工。县工业园区全年新开工项目14个,在建项目24个,新增投产企业14个,投产企业达82个。鲖城皮革产业园、脱水蔬菜产业园、泉北食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农业状况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黄豆、高梁、玉米、红芋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油菜、烟叶、花生、薄荷、红麻、荆条等。药用作物主要有生地、白芍、白术、半夏、菖蒲、菊花、穿心莲、猫儿眼、马齿苋等。瓜菜作物主要有西瓜、南瓜、黄瓜、甜瓜、白菜、萝卜、菠菜、芫荽、芹菜、韭菜、大蒜、生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用材林木主要有泡桐、椿树、楝树、槐树、白杨、柳树、松柏、桑榆、楸梓等。经注济林木订极桃、李、杏、梨、石榴、苹果、葡萄、香椿等,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狗、兔、鸡、鸭、鹅、猫、鸽、蚕、蜜蜂等。饲养鱼类说要有鲤、鲢、鳖、青鲩、泥鳅、金鱼等。
临泉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和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年粮食总产94万吨以上。全县建立了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红芋、优质瓜果蔬菜、优质玉米、优质纯白芝麻、优质中药材、食用菌、生猪、山羊、黄牛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190万亩。全县名优稀特奇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临泉贡柿、韦寨“三粉”、牛庄中药材、邢塘系列脱水蔬菜、瓦店羊肉制品、谭棚毛笔等享誉全国,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达56个,有15个品牌的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20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全县已形成了瓦店山羊、长官屠宰、邢塘脱水菜、陈集黄牛、老集生姜、白庙大葱、牛庄中药材、韦寨“三粉”、于寨瓜果、田桥精细蔬菜等十大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粮油加工、肉食加工、“三粉”加工、脱水蔬菜加工四大产业链。临泉是全国最大的脱水蔬菜生产基地;瓦店山羊市场是华东第一山羊市场,年成交额2亿元以上,羊肉制品均远销欧美、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大专业市场内引外联,构成了豫皖边界的商贸中心,成为全国菜篮子产品的中转站。
全县规模养殖场达4285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45%,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率超过40%。临泉县成为安徽省第一养牛大县、安徽省畜牧富民十强县、安徽省第一养羊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畜产品百强县。
截止2012年,夏粮秋粮夺取双丰收,玉米最高单产突破850公斤,连续两年刷新全省纪录,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全年土地流转面积50.3万亩,设施种植基地达5.5万亩,规模养殖场达5165个。全县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市级41家、县级38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16个。
第三产业
皖浙农贸大市场获批国家级“双百市场工程”。全县大中型超市23家,乡镇布建率80%,村级布建率60%。家电、摩托车、农机下,共销售各类产品34.1万台,销售金额10.2亿元。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8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销售总额23.2亿元,增长53.9%。
重点项目2012年,全年列排重大项目98个,总投资265亿元,完成投资45亿元。20万吨合成氨原料线路改造、年产30万吨复合肥、电动车整车组装生产线、姜子牙财富广场、城市天然气建设工程等项目投入使用,临泉中学、临泉中医院、综合培训中心、辉隆生资建材大市场、S102线拓宽改造等项目加快实施,阜新高速公路连接线、杨桥船闸等项目陆续获批,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交通攻坚等领域的重点工程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2年,全年引进项目154个,实际到位资金57亿元,增长36%,利用外资达984万美元。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实现进出口总额4501万美元,其中出口4003万美元、进口498万美元。
经济实力201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0亿元,增长7%;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亿元,增长16.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8.4亿元,较年初增加48.9亿元;贷款余额83.3亿元,较年初增加13.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340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630元。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组织开展企业帮扶活动,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总数达12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13.8%。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姜尚大道、惠园路、科技路建成通车,10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表面处理中心一期工程交付使用,深泽电子、塞莱斯电动车、空气能热水器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泉花园、代桥安置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开发区企业总数达143家,其中规模企业57家。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被省政府批准,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增注册家庭农场30家,规模经营大户达1100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6家。成立了中药材、经果林、芥菜等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400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50人。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县土地流转达78万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到96.5万亩。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达123.9万吨,实现“十一连增”,连续7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业稳步提升,全县规模养殖场达6130个,规模养殖比重为74%。
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全县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7家,总数达96家,实现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15.5亿元,增长58.7%。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建成乡镇商贸中心16个、村级直营店29个。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7000万美元。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农村商业银行成功挂牌,徽商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入驻临泉。积极组织参加合肥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现场销售金额360万元,达成销售协议1.3亿元。
-
自然地理
气候临泉县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热而雨水充,秋爽天气晴朗。年平均气温15.3℃左右。
地质临泉县地域属淮北平原,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自然坡降为八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由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洪水泛滥,形成了堆积平原。土壤构成主要有砂礓黑土、砂礓土和泥土3种,十分适宜种植作物。地下水位高,且含量丰富,可提取水量达3.6亿立方米,而且无色、无味、透明、属中性偏碱性淡水,适宜生活和灌溉。地表水也十分充足,除洪河、泉河水流已污染外,其他河流均适宜灌溉,对农业生产颇为有利。
水文临泉县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临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润河、延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东流,又有临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横贯南北。阜临、临鲖、临新公路是沟通东西交通的动脉,临艾、临南、临界公路有连接南北往来的要道。
方位临泉县地处安徽省的西北边陲。地理坐标北纬32°34′~33°10′,东经114°52′~115°31′。南与河南省淮滨、新蔡县毗邻,北与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县相连,西与河南平舆县、项城市交界,东与阜阳市区及阜南县接壤。南北长68千米,东西宽62千米。全县总面积1818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耕地173.7万亩。
-
行政区划
行政规划 临泉县辖21个镇、10个乡、工业园区1个 22个镇 城关镇 杨桥镇 鲖城镇 谭棚镇 老集镇 滑集镇 吕寨镇 单桥镇 长官镇 宋集镇 张新镇 艾亭镇 陈集镇 韦寨镇 迎仙镇 瓦店镇 姜寨镇 庙岔镇 黄岭镇 白庙镇 关庙镇杨小街镇
9个乡 牛庄乡 高塘乡 范兴集乡 土陂乡 谢集乡 陶老乡 田桥乡 张营乡 庞营乡
1个工业园区 临泉县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