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朝阳县

朝阳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朝阳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上游,东、东南与凌海市及葫芦岛市的南票区、连山区接壤,西、西南和建平、喀左及建昌相毗邻,并与北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交界。南北长109.1公里,东西宽76.2公里。总面积3757平方公里(2013年),下辖8个镇19个乡,人口为562628人(2013年),2013年,朝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6万元。朝阳县有劈山沟、努鲁尔虎山自然保护区、清风岭等著名景点。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朝阳县 外文名: Chaoyang Xian 下辖地区: 辖8个镇、19个乡和贾家店农场 建立时间: 1778年 面积: 4215.8平方公里 人口: 62万人(2003年) 地理位置: 北纬40°55′-41°54′,东经119°52′-120°47′ 友好城市: 朝阳市 著名景点: 玉清宫,劈山沟,关帝庙,法轮寺 地域名人: 赵尚志 电话区码: 0421 邮编区码: 122000 政府驻地: 朝阳市双塔区 行政类别: 县 车牌代码: 辽N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行政类别: 县 电话区码: 0421 邮编区码: 12200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 562628人(2013年)

  •   交通运输

      朝阳县位于东北通往中原的咽喉地带,陆路交通枢纽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建国初期,朝阳县公路建设相当落后,而且只能季节性通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朝阳县交通运输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九五”期末,朝阳县境内共有普通等级公路1080.7公里,乡道50条608.1公里。晴天通车里程达605公里。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村村通油路的奋斗目标,朝阳县于1999年铺设油路36公里,结束了乡级公路没有油路的历史。

  •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末,朝阳县户籍总人口为562628人,减少217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29498人,占朝阳县总人口的94.1%;非农业人口为33130人,占朝阳县总人口的5.9%。

      民族

      截至2013年,朝阳县有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苗族、壮族、俄罗斯族、锡伯族、鄂伦春等12个民族。

  •   历史名人

      赵尚志

      赵尚志将军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将领,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传奇式民族英雄。毛泽东同志赞誉赵尚志将军等抗联将领是“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其“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称赞赵尚志等八位抗日将领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1925年2月,赵尚志考取了哈尔滨市著名的许公中学,并倡议发起了哈尔滨市最早的学生会组织“许公中学学生自治会”。1925年夏,在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赵尚志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东北地区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在领导学生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和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方面卓有建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主要领导人,为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同王明、康生等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创建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统一战线政策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赵尚志是威震中外的抗日将领,苏联人民把他与苏联红军传奇式英雄夏伯阳相比,称赵尚志为“中国的夏伯阳”。赵尚志在东北抗联史上,与杨靖宇齐名,有“南杨北赵”的美誉。

      刘桂武

      刘桂武,辽宁朝阳县人,“西安事变”中亲手抓住蒋介石。“七·七”事变后,这位名震海内外的“捉蒋”名将任“东北挺进先遣军”骑兵6师少将师长,开赴绥热抗日前线。1938年,36岁的刘桂武在内蒙古黄油杆子村与敌军激战时为国捐躯。

  •   建制沿革

      朝阳县1殷商时期,为商封孤竹国之北部疆域。

      西周初期,县地属燕国辖境。

      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辽西郡所辖之第四郡县——“柳城县”之属地,郡治隶属幽州。

      秦汉时期,先为东胡地,后并入匈奴。

      汉武帝时期,经过三次对匈奴征伐后使这里成为汉之实际领地。后正式在辽西郡设柳城县,古城遗址在今柳城镇袁台子村。除柳城之外,当时辽西郡14个属县之中的“且虑”和“孤苏”县遗址也在今朝阳县境内。

      东汉时期,这里仍为辽西郡属地。

      东晋十六国时期,这里先后出现了“前燕”(鲜卑慕容),“后燕”(鲜卑慕容)和“北燕”(汉族冯跋)三个王朝的割据政权。咸康7年(公元341年)燕王慕容皇光“柳城之北,龙山之西”建新都,定名“龙城”。龙城即今日朝阳县城,因前燕、后燕、北燕先后定都于此,朝阳为三燕故都因而得名。

      南北朝时期,此地为北魏领地。公元436年,北魏灭北燕,在龙城置龙城镇。太平真君5年(公元444年),改置营州。公元447年,又置昌黎郡,治龙城。

      隋唐时期,改龙城为柳城,设营州总督府。唐玄宗时,唐王朝复置松漠都督府。营州都督府亦还治于柳城,并设平卢军使,兼领安东都护和营、辽、燕三州。

      北宋、辽时期,在朝阳县置霸州新武军,设霸城县,初属中京道,隶五享中的中享大定府。公元1041年,改霸城县为兴中县。今朝阳县属地分别为兴中府的兴中县、建州永霸县、安德州安德县、川州咸康县等州县所属。其中兴中县府县治所在今朝阳县城;安德州在朝阳县五十家子,建州故地在今朝阳县大平房镇的黄花滩。由于辽代初期在营州设霸州彰武军节度使,所以营州又有霸州、兴中府之称。

      南宋、金时期,朝阳县沿用辽称,仍为兴中府治,属北京路。这里分别为当时兴中、永霸、武平等县所属。金掳北宋徽、钦二帝到北方,途中还经过了今天的朝阳。

      元朝时期,这里初袭辽金府县旧制,至元7年(公元1271年)降府为州,隶大宁路,分属当时兴中、建州、川州管辖。后升懿州为路,兴中改属懿州。

      明朝时期,初属营州右屯卫,继撤营州卫并入泰宁卫,后划归兀良哈三卫做蒙古牧地,明末又为吐默特等蒙古部落所并。

      清朝时期,朝阳县为蒙古土默特左右翼地。乾隆3年(公元1738年),清政府在凌源设塔子沟厅,朝阳县为塔子沟厅东境,隶承德府。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在塔子沟厅东境置三座塔厅,治所为今日朝阳县城。乾隆41年(公元1776年),撤消二厅,以土默特左右翼所开垦的地方设置了朝阳县,仍隶属直隶省承德府。光绪30年(1904年),升朝阳县为朝阳府,领朝阳、建昌、建平、阜新、绥东五县。

      民国三年(1914年),朝阳县废府改县。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热河省划归东北政务委员会管辖,朝阳直属热河省。伪康德元年(1934年)12月,日伪政权搞省治改革,划东北为14省,朝阳由热河省划归新置锦州省管辖。伪康德7年(1940年),朝阳县改称吐默特右旗,后将朝阳县北部划出,另置吐默特中旗,即北票县。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10日,朝阳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朝阳县属热河省管辖。

      1956年,朝阳县由热河省划归辽宁省管辖至今。

      1958年属朝阳市。

      1964年朝阳市改朝阳行政公署,朝阳县隶属朝阳行署。现为朝阳市辖县。

  •   文物古迹

      朝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全国闻名遐尔的“楹联之乡”。现境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8处,古塔、城堡24座。汉代柳城遗址、东晋壁画墓文物价值极高;关帝庙、法轮寺、玉清宫建筑巧夺天工槐树洞景色幽雅,清风岭巍峨隽秀,劈山沟远近闻名。朝阳县还是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西安事变”捉蒋名将刘桂武的故乡,“尚志纪念馆”是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玉清宫

      朝阳县4

      道教庙宇——玉清宫位于朝阳县羊山镇肖家店村北山坡,规模较大、占地9980平方米,此乃清末光绪年间修建的讲善堂,改名位玉清宫。玉清宫继承传统建筑艺术风格,但又有独特之处,特别是万山祠和三天界下层券顶 龛式建筑与传统结构相结合,设计新颖,别具一格,实属罕见。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境内,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是朝阳县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佛教庙宇,以建筑技艺精湛、雕刻艺术精巧而远近闻名。庙宇四周山峦起伏,树木茂盛,山下小溪蜿蜒流长,风景隽秀。华严寺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硬山式建筑,砖、木、瓦结构,迎风、压带、站板皆有艺术雕刻、檐下六根立柱,均为石雕。庙内其它建筑也别具风格。

      槐树洞朝阳县5槐树洞

      槐树洞原名涌泉寺,是朝阳三大名洞之一。位于朝阳县南双庙乡境内,其型如狮,又称狮子洞。以洞幽、树深、寺美、水奇远近闻名,素有“朝阳小千山”之美誉。槐树洞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庙内有两棵古槐矗立其间,因而得名。庙前有一雕刻玲珑奇巧的龙头,其口有清泉涌出,四季长流。庙宇后有一蜿转而上的山路,可达槐树洞。洞内塑有神像,洞外树有名碑,顶上树有一座辽代古塔,民间称之“止水塔”。槐树洞美景有诗为鉴,清代朱松上曾写《古槐山》,诗曰:“古槐何代植,苍翠自然新,几度回眸眺,斜阳一片烟。”其意韵淋漓尽致。而今槐树洞风景区又得以重新开发,其景致青春焕发,风姿绰约,古韵新香。是渡假、休闲之圣地。

  •   朝阳特产

      全县有各种果树644万株,品种齐全,果品优良。其中朝阳大枣色泽深红锃亮,酸甜适度,以个大、核小、皮薄、肉脆而闻名省内外,素有“北方玛瑙”之称,尤其是鲜枣,更为人所喜爱,朝阳县也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大平顶枣之乡”。朝阳县是全国四大杏仁产地之一,山杏分布面积广,集中连片,天然与人工并存,尤以大青山一带为著。朝阳县盛产各种小杂粮,谷子米色金黄,味美馨香,被清廷列为“珍珠贡米”。绿豆,《本草纲目》称为“药中之佳品、济世之粮谷”,为本地之特产。此外,还有近百种野生中草药材,数量较多的有山枣仁、黄岑、桔梗、苍术等20余种。

  •   社会事业

      教育

      2013年,朝阳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0.1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朝阳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2所,其中:小学196所;初级中学3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3所;师范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专1所;幼儿园68所。在校学生73105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5513人,初中学生14709人;高中学生数9003人;职业中专在校学生1165人,幼儿园及附设班学生12715人。

      卫生

      2013年,朝阳县拥有卫生机构81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所,疾病防御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结核病防治所、妇幼保健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各1个,卫生管理办公室28个,村卫生所812所。朝阳县实有床位909张,其中,县级医院350张,乡镇中心医院559张。卫生技术人员939人,其中,执业医师383人,注册护士397人。

      社会保障

      2013年,朝阳县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0330人,比2012年同比减少4542人,其中,在岗职工期末人数28085人,比2012年同比减少4610人;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0446人,比2012年同比减少4720人,其中,在岗职工平均人数27463人,比2012年同比减少5286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157686千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7.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50080千元,比2012年同比减少1.4%;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8024元,比2012年同比增加5347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8236人,比2012年同比增加5728元。

  •   经济概况

      朝阳县是个农业大县,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和小麦。油料作物有大豆、向日葵、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是辽宁省棉花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24%。全县注重发展枣和杏为主的经济林,也是辽宁省苹果生产基地县。其中苹果红艳硕大,甜美耐贮藏,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畜牧业主要有鹅、鸭、牛、猪等。是辽宁省级活牛和冻免肉出口基地和细毛绒改良基地。野生资源丰富,盛产中草药材,主要有山杏仁、山枣仁、黄岑、桔梗、苍术等。主要工业有化肥、发电、运输机械、造纸、玻璃、冶炼、建材和纺织、酿酒、塑料等行业。毛巾、地毯、柳编制品等销往美国、日本、英国、德国、香港国家和地区。

  •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朝阳县地理坐标为北纬40°55′~41°54′,东经119°52′~120°47′(县城北纬41°43′、东经120°27′)。东与锦州市接壤,西与建平县、喀左县为邻,南与葫芦岛市、建昌县毗连,北与北票市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为界。东北距沈阳316公里,西南距北京518公里。南北长109.1公里,东西宽76.2公里。总面积3757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

      朝阳县2呈菱形,南北较长,东西略窄。地貌属于冀北辽西侵蚀低山丘陵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地形特点属于“七山二水一分田”。平均海拔300米,境内丘峦起伏,山脉纵贯,河流冲积形成既有连绵起伏的中低山,又有沟壑低横的丘陵和沿河缓平的冲积平原,地形较为复杂。根据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全县可分为两大区,东南部为小凌河流域,西北部为大凌河流域。朝阳县境内山河壮丽,地形多样。山区与丘陵相对高度为300—600米。山峰主要分属于两大山脉:大凌河以北,北自阜新、北票与内蒙古边界,南达凌源西南与燕山山脉斜接的山峰,多属努鲁儿虎山脉;大凌河与小凌河之间的山峰,则多属松岭山脉。境内有记载的山峰有114座,其中500米以上的有31座。努鲁儿虎山系大青山山脉,位于县西北30公里处,面积约为22.5平方公里,南东走向,山势连绵陡峭,断崖绝壁,崔嵬壮丽,为境内西北天然屏障,其主峰大青山海拔1153.7米,为本境第一高峰。燕山山系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松岭山脉,山势群峰连通,石骨嵯峨,西南陡峻,东南渐缓,横截县境中部地区,主峰云蒙山海拔843米,山势宏伟雄莽,以主峰常被云雾遮盖,故名,清晨登凌绝顶,可遥望海天一色之佳景。位于县南57公里的朝阳与喀左两县交界处的大铁山(胜利、木头城子一带称南楼子山),主峰高达1052.2米,山势宏伟,横超绝塞,山腰泉水清澈甜美,遍山草木丰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此外,诸如老座子山(位于县西46公里的东大道乡中部与建平县交界处,高1104.4米)、猴山(位于县西南40公里的木头城子镇与胜利乡边界处,高994.7米)、大黑山(位于县西35公里的贾家店、北沟门、杨树湾乡交界处,高909.3米)等山峰也都以或险或奇而闻名境内外。

      气候

      朝阳县3朝阳县地处中纬段,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区。北部受蒙古高原高压影响较大,气候大陆性特性特征显著。东南部距渤海虽不足百公里,但由于受燕山山脉阻隔,南来暖湿气流不能流入境内,所以形成半干旱半湿润的易旱地区。境内四季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861.7小时,太阳总辐射量为140.7千米/平方厘米,全县光能条件优越,属全省高值区。

      水文

      朝阳县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及其支流老虎山河,南部有小凌河。大凌河流域包括西北部13个乡镇(场)和南双庙乡,大致位于努鲁尔虎山山系以东、大柏山山脉以西。大凌河横贯东西,北部地区由于受断裂控制及流水侵蚀作用,地势起伏不平,多以山地为主;西部和南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地形地貌多样,以平地和丘陵为主。大凌河流域地区沿河两岸冲积平原,一般宽为3~5公里,最宽处可达7~8公里,土地平坦、肥沃,且比较集中,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为人口集居密集地区。小凌河流域包括东南部14个乡镇(不包括南双庙乡),位于大柏山山脉以东、大凌河以南,大致呈南北走向。小凌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此区域,沿河的低平阶地为本地区人口集居和耕作区。包括顺小凌河水流经黑牛营子、尚志、羊山、二十家子、东大屯等乡镇的沿河两岸以及小凌河流的沿河两岸,有许多河谷冲积小平原,土质比较肥沃。

      自然

      广袤的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642.5万亩,人均占有国土资源10.5亩,其中耕地137.1万亩、平地40万亩、坡地71.4万亩、山地25.7万亩、宜林面积220万亩、牧地面积182万亩、水域面积62.1万亩、河滩面积45.8万亩。粮食作物以谷子、玉米、高粱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瓜菜等次之。朝阳县是国家北方优质棉重点产区,棉色乳白,拉力强,强度大,历史上称为“银朝阳”。六家子镇曾被周总理誉为“塞外高寒山区棉花生产的一面红旗”。品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朝阳县山川孕宝,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多年来,经过地质部门的探测和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发掘,现已发现的矿产有26种。包括金、钒钛、锰、磁铁、铜、钼、铅、锌、钨、煤、草炭、油页岩、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包括冰洲石)、黄铁矿、耐火黏土、石棉、氟石、珍珠岩、膨润土、高岭土、玛瑙、建筑石材(大理石、玄武岩、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等)、矿泉水、“麦饭石”等。目前重点开发的有金、锰、铁、石棉、石灰石、氟石、珍珠岩、花岗岩、玄武岩、耐火黏土、大理石等。有待于进一步勘探、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铜、铅、锌、钨、方解石(包括冰洲石)、膨润土、玛瑙、矿泉水、“麦饭石”、各种建筑石材等。其中黄金、锰、铁、石棉的开采在省内外享有盛名。

  •   行政区划

      朝阳县下辖9个镇、16个乡和贾家店农场:柳城镇、大庙镇、瓦房子镇、六家子镇、大平房镇、波罗赤镇、木头城子镇、二十家子镇、羊山镇、联合乡、东大屯乡、七道岭乡、北沟门乡、北四家子乡、乌兰河硕乡、东大道乡、黑牛乡、根德乡、王营子乡、尚志乡、南双庙乡、松岭门乡、古山子乡、胜利乡、台子乡。

  •   风景名胜

      劈山沟 

      朝阳县6

      劈山沟,辽宁省自然保护区,位于朝阳县古山子乡境内,距市区40公里,其景山头瀑布飞溅、山间万木争艳、谷底溪水涓涓,两旁怪石万千,沟口形如“劈山”,有无尽之美言。保护区内有21600亩山林,植物品种繁多,其景如诗如画、四季各异,春天,清风送爽、漫山尽绿、杏花飘香;夏季,骄阳照耀、云雾缭绕、满山滴绿、神清气爽;秋天,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意韵万千;冬季,雪压青松,气势傲然。 努鲁尔虎山自然保护区

      努鲁尔虎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朝阳县古山子乡境内,是市级风景区,现已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努鲁尔虎山自然保护区以溪流、林木、花草、山石见长,面积达二千公顷,山谷长十余里。谷内溪水如光似练,峰回岭转,像北斗而曲折,像长蛇而蜿蜒,明灭可见;谷底巨石堆积,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有立有卧,有蹲有坐,有爬有跑,有背有抱,各具其态。山谷四周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蔚然浑秀,郁郁苍苍。一年四时不同,风景各异。春,风和日丽,草木吐绿,红杏枝头春意闹;夏,云蒸霞蔚,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秋,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万木霜天红烂漫”;冬,白雪皑皑,描银点玉,青松挺拔入云天。四季百鸟声喧,雉兔群群,獐鹿驰逐,生趣盎然。谷之深处,天然瀑布有三,特色各异,令人赞叹。

      清风岭

      朝阳县7

      清风岭风景区位于朝阳县长在营子乡,距市区58公里。景区内九沟十八岭无沟不秀、无岭不奇。榆林沟景区山峰连绵重叠,争奇竞秀,岩石造型妙趣天成,形象逼真,有张家界之神韵;庙沟景区古木参天,百步一洞,千步一瀑,山泉掩映于树木之中,飞瀑斜挂在山壁之上,颇具九寨沟的意境。奇峰、怪石、清泉、飞瀑、山洞、巨树构成了一幅幅天然水墨画卷。清风岭多怪石。如“悟空捉狮怪”,狮怪俯首低眉,孙悟空傲然屹立,观之如入西游仙境。清风岭多泉水。如“三叠彩泉”泉泉相映,层层相叠,在阳光下七彩流转,使人目眩神迷。清风岭多传说。如马仙神泉的传说,神仙洞的传说,王老凿的故事等等,更有四季不息之灵泉供饮用,洞外“清风岭,明月桥” 遗存壁刻相映证。此外,“听雨轩”、“劈山柏”、“八戒神游”、“金蟾望日”、“滴水观音”、“飞来石”、护国寺、马仙庙等景点也无不各具奇趣。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