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西宋格庄

西宋格庄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基本概况

      全村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7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80户,259人,全为邹姓,均属汉族。

  •   大事记

      1941年3月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55年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0年投资3万元,建起倒虹吸水槽1座,灌溉面积10公顷。

      1991年投资2万元,全村用上自来水。

  •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小学。1989年,东、西宋格庄共同投资1.5万元,建起新学校,学生105人。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4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左右。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人均粮食增加到300公斤,人均存款余额2100元,全村有手扶拖拉机45台、运输车2辆、摩托车12辆、电视机80台、电话30部。 村庄建设建国前,居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不到8平方米。从1990年起,全村统一规划房屋建设,村民全部住上瓦房,街道也大有改观。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

  •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3年3月,成立宋格庄党支部,时有党员3人。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邹和仁、谭炳云、谭伦德。1961年3月,宋格庄大队分成东、西宋格庄两个大队,分别成立党支部,邹和广任西宋格庄党支部书记。之后,曾任本村党支部书记的有邹化芝、邹和山、邹化治、邹化起、邹和志、邹化庆、邹清财。2002年,全村有党员22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7月,设宋格庄村政府。曾任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谭乐德、谭德、邹和喜、谭英德、谭炳云。1961年,宋格庄分为东宋格庄和西宋格庄两个生产大队,邹和宾任西宋格庄大队大队长。之后,邹化云、邹和志、邹化起、邹化治、邹化卿、邹成吉、邹化庆、邹清财、邹化强、邹清林、邹化良先后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2001年3月,邹清林复任村委会主任。

  •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95公斤,总产3.2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05公斤,总产7.2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提高到22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559公斤,总产达到11.7万公斤。 1995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大力发展芋头生产。2000年,全村种植芋头13.4公顷,总产25万公斤,收入37.5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153万元,其中农业112万元,畜牧养殖业41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前,本村没有工业。1965年,村建面粉厂1个。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发展第二、三产业,先后办起电气焊部、商店等。2002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24人,收入20万元,其中工业7万元,运输业9万元,商饮业2万元,服务业2万元。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