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四家庄村

四家庄村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四家庄村

  •   四家庄村简介

      村落概貌四家庄村位于阳坊镇东北,距镇政府约5公里。东临马池口镇,南与史家桥村接壤,西接西马房村,北靠马池口镇亭子庄村。距六环路土城出口仅2公里,距温南路1公里,20路、7路公交车均可到达村中,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村庄呈长方形,村域面积2047.65亩,耕地面积1600亩。村中主要街道长4032米。截止2006年底,村庄总户数582户,总人口数1300人。其中农业户籍户数401户,男520人,女534人,共1054人;非农业户籍户数181户,男151人,女95人,共246人。村民主要为汉族,主要姓氏为赵、董、张、段。

      历史沿革在宋元时期,四家庄村称“杏花村”。村庄西靠太行山余脉,东望一片平川,西部高崖口沟,山水呈月牙形。当时,这里是幽州通往塞外的交通要道。村落较大,街长五里。街内茶馆酒肆林立,棉匹成行,行客商旅,肩担负贩,日夜往来。“杏花村”又属幽州城北较大的农贸集散地。但因明朝末年在阴历九月的一天,突然狂风巨起,飞砂滚石,地震爆发。整个杏花村毁灭。半年后,杏花村外出经商的皮、段、郑、庄四姓村民归来,发现家乡已成一片废墟,四人悲愤不已,伤痛之余决心重建家园,便动手在村址南端修建草舍,故定名为四家庄。

      自然环境地处于南口剖面,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洪汇集于此,形成温榆河源头。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土壤为第四纪冲积物上形成的厚层潮土,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由于四家庄气候适宜,降雨量充足,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为其他产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保障。

      文物古迹村中有一座地藏庵,曾于光绪十三年重修,后于文革期间损毁,仅存大殿部分围墙。村中有一株400年以上的大槐树,至今枝繁叶貌,具体树龄待查。

      村政建设2005年11月至06年3月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工程。为给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村里成立了保洁队,设立了固定的垃圾池,投入资金3万余元购入垃圾桶。 2004年-2006年,村党支部以此为突破口,投资55万元,硬化村西路面750米,铺设污水管线750米,路面两侧绿化150米;完成户改厕305户,安装太阳能路灯57盏。投资12万元对村中街道进行整治,主要整治村西、村东2条街道和村委会门前两侧乱堆乱放的砂石料和柴草杂物;为美化环境,在村委会大门两侧栽种龙爪槐9棵,黄杨80米。由于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人,我村环境卫生治理初见成效,亮化、美化效果显著,村民明显感觉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对支部的工作更加支持和拥护。

      村史荣誉四家庄村党支部成立于1949年,第一任支部书记是赵逊林,现任支部书记是赵秋利。2006年,获北京市先进村委会,四家庄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村。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