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罗马历史中心区

罗马历史中心区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罗马历史中心区位于意大利梵蒂冈,罗马奥勒利安城墙内,是当今一国首都内完美保存古城建筑及布局结构的典范。城内教廷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文化遗产,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称罗马历史中心区,面积占现在罗马市的40%,从高空俯瞰该中心,罗马古城犹如一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7座山丘上,珍贵的古迹和古建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有万神庙、竞技场、圣保罗大教堂和第度凯旋门等。

  •   主要建筑

      罗马历史中心区2万神庙

      罗马的另一象征万神庙是罗马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最受欢迎的历史古迹之一。它位于古城中心,已于1980年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人们坐在喷泉四周。有的读书,有的聊天,尽管已是隆冬时节,仍有人在吃一种顶端带有掼奶油的冰咖啡,这是附近一家咖啡店的特产。在这处于罗马历史中心的圆形广场上,二十四小时都有四处观光的游客、罗马人和无处不在的鸽子,人们常常坐在这巨大的巴罗克喷泉脚下休息,这里水流不断,顶端是一座来自遥远的伊希斯神庙的真正的埃及方尖碑。马路对面矗立着一座人们已熟视无睹的宏伟的圆形穹顶建筑物--万神庙,呈现在广场的是它那30多米宽的大理石和花岗岩柱廊。过往的人们似乎对它神秘的存在及古老神圣的氛围无动于衷,尽管它保存得非常完好。你甚至会感到这一切都很自然。万神庙建于公元前27年,正值罗马共和国衰落到帝国兴起的动荡时期,尤利乌斯·恺撒的义子屋大维同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争斗不休;从那时起,它就矗立在那儿。有些导游将它称为继圆形剧场之后的“罗马的另一象征”。正是在罗马的中心,万神庙建造、改建,并历经许多个世纪的变迁。也许正因为它像一条贯通古今连续不断的金线,它才成为今天这座伟大城市的自然组织部分。最早的万神庙正如它的希腊名字所表示的,是“众神之庙”。

      原来的万神庙带有中央圣坛和柱廊,同希腊庙宇相仿。哈德良皇帝将起初的长方形建筑改建成现在的圆形。公元609年发生了最重大的功能性变化,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决定将它修复,用于基督教崇拜,并称之为圣玛丽亚殉道者教堂。 万神庙的历史并非风平浪静。教皇乌尔班七世命人除去它的青铜雕塑,将之熔化,用于圣彼得大教堂的尖顶,后来,伟大的反宗教改革运动建筑师贝尔尼尼又在三角墙两端加了两个小尖塔,不久即被罗马人称为“猴子的耳朵”。

      万神庙还是罗马人和来罗马观光的人们所喜爱的约会场所。罗马交通堵塞情况令人生畏,很难遵守时间;最微小的事故都可能让你迟到半个小时。人们常常安排在一个可以坐下来等待的熟悉的地点见面。带有16根高耸的花岗岩柱和白色大理石三角墙的万神庙柱廊,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在夏日或冬日的倾盆大雨中--这种雨同伦敦的毛毛雨和巴黎的细雨截然不同--都是理想的藏身之处。人们先在那里碰面,再去电影院、逛商店或谈生意。从3月到10月一直戴着太阳镜的衣冠楚楚的年轻人聚集在万神庙两侧的墙根下。他们坐在那里等人,一边看报纸、聊天、吃冰淇淋。

      万神庙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地区的中心,这里不仅靠过去维持其声誉,而且也是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在这个意义上,罗马历史中心很幸运地不同于许多别的城市,后者作为活的社区已经毁灭,已经献身于自身的美的祭坛。这么多人的生活场所变成了献给过去的无生命的博物馆,也许有一天人类应该决心保护那些城市美的典范,使他们不致变成博物馆的残片,并防止传统城市社区中生命力的衰竭。

      竞技场

      竞技场也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始建于公元1世纪的弗拉维王朝,3世纪和5世纪重修过。竞技场平面为椭圆形,长径188米,短径156米,外墙高48.5米,用浅黄色巨石砌成,分为4层,下面3层砌成拱门样式。场内中心是竞技表演场,铺有木地板,板下有地下室,供乐队堆放道具和关闭猛兽用。表演场四周是椭圆形分布的看台,可容纳观众四五万人。表演场除用于竞技外,还用于阅兵、赛马、歌舞表演和斗兽。现在竞技场的高大围墙已残缺不全,表演场也已残破,露出地下室,但周围看台保存得相当好。

      罗马历史中心区3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是基督教初期教堂,初建于4世纪,19世纪初被烧毁后按原状重建。教堂主厅为纵长方形,长120米,宽60米。中心部位的纵长方形主厅最高,两侧有列柱,列柱上方是连续的拱券,再向上是壁柱和明窗,天花是木板平棋格形。圣坛在东端,上有半圆穹窿顶。圣坛前有祭坛。主厅内镶嵌的壁画是5世纪的原作。主厅前是三面有围墙的方形庭院。这种长方形平面的教堂又称巴西利卡式教堂,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世界遗产委员会把罗马历史中心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是:从传说的公元前753年建成之日起,罗马就同人类的历史紧密相连。它曾是统治地中海世界五个世纪之久的帝国的首都,后来又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着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

  •   历史影响

      罗马历史中心区51980年,万神庙和罗马历史中心被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理由如下:从传说的公元前753年建城之日起,罗马就同人类的历史紧密相连。它曾是统治地中海世界达五个世界之久的帝国的首都,后来又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着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轻轻松松负载了这两千年历史的万神庙就是一个历史的活的见证。很自然,大多数人最初对万神庙感兴趣,是因为它既是历史古迹,又是一座博物馆。它是众多不朽人物、艺术家和国王的永久的憩所,其中包括统一的意大利的第一个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其子亨伯特一世,以及亨伯特的王后,萨伏伊王室的玛格丽塔。数年前,将意大利最后一位国王的遗体移入万神庙的计划在意大利舆论界引起了争论,至今尚未平息。万神庙中还有拉斐尔的灵柩,他一直被看成是最伟大的画家,他的天才赋予罗马如此多的美。另外一些埋葬于此的艺术家有乔瓦尼·达·乌迪内,佩林·德尔·瓦加,安尼巴利·卡拉齐,塔代奥·祖卡里和巴尔达萨雷·佩鲁齐。随着罗马本身的变化--早期和晚期帝国的首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教皇的罗马反宗教改革的巴罗克时期的罗马,梵蒂刚城,以及从1870年起成为意大利首都--万神庙的外观在许多个世纪里也不断地改变。一些重大事件标志着罗马历史的每个阶段。

      还有著名的建于公元203年的记载着塞维罗皇帝远征波斯功绩的凯旋门;有记载着第度皇帝东征占领耶路撒冷的第度凯旋门;还有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于312年在密尔维桥上战胜尼禄暴君而修建的罗马最大的凯旋门。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几座广场也很著名: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努姆广场,是早期最主要的广场;凯撒广场,建于公元前42-2年,它的一端矗立着高大的战神殿;图拉真广场是古罗马最大而又最壮丽的广场,它建于公元111-114年,由一系列建筑和空场组成。还有市中心的威尼基亚广场,它长130米,宽75米,是几条主要大街的汇集点,十分繁华。它的左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维尼基亚宫,现已成为文艺复兴艺术陈列馆和国家考古艺术史研究所图书馆。广场上还有一座1885-1911年为纪念意大利独立和统一而建的无名英雄纪念碑。在碑中央的高台上,是意大利开国国王伊曼纽尔二世的贴金铜像。罗马城内还有3000个喷泉,以建于1762年的特雷维喷泉最著名,喷泉池中央立着海神像,两侧为象征着富饶和安宁的女神。

  •   基本概述

      罗马历史中心区1中文名称:罗马历史中心

      英文名称:HistoricCentreofRome,thePropertiesoftheHolySeeinthat

      国家:意大利梵蒂冈

      遗产原属:约在公元前510年成为罗马共和国首都。公元前1世纪废除共和之后仍为罗马帝国首都。

      所属洲:欧洲

      批准时间:19801990

      遗产现状:它位于罗马奥勒利安城墙内,是当今一国首都内完美保存古城建筑及布局结构的典范。

      批准标准:1990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意大利首都、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世界7亿多天主教徒的圣地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座落在台伯河下游平原上,是古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的发祥地和首都,自古以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风光名扬天下,位于罗马市奥勒利安城墙内的老城区(亦称罗马老城),是当今世界上一国首都内完美保存古城建筑结构的典范,1983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罗马是意大利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文化和交通中心,约在公元前510年成为罗马共和国首都。公元前1世纪废除共和之后仍为罗马帝国首都。这时城市文化和建筑大为发展,兴建了许多神庙、教堂、廊柱、凯旋门、纪功柱和竞技场。4世纪时它又是西罗马帝国都城。756年-1870年是教皇国首都。14-15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艺术、建筑、文化和经济再次得到发展。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王国首都。

      罗马历史中心区面积占现在罗马市的40%,是该市12个行政区之一。从高空俯瞰该中心,罗马古城犹如一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7座山丘上,珍贵的古迹和古建筑比比皆是。在奥勒利安城墙内还有一道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城墙,保存着17座雄伟的城门。帕拉蒂尼和卡皮托利尼山之间曾是古罗马宗教、政治和商业活动中心,卡皮托利尼山上还有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市政厅广场和罗马城大部分著名的艺术陈列馆,在埃斯奎利尼山坡上有著名的罗马斗兽场,无论从建筑技术还是从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都是古罗马建筑最杰出的成就之一。罗马历史中心宽广的帝国广场两旁,耸立着帝国元老院、神殿、贞女祠、凯撒庙等。

  •   故事传说

      罗马历史中心区6据传说,罗马历史中心的建城奠基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罗马城最初建在景色秀丽的7座山丘之上,故称为“七丘之城”。关于罗马的来历,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这就是著名的“母狼乳婴”的故事。公元前亚平宁半岛的阿尔巴隆加国王努米托尔的公主西尔维娅,与希腊战神马尔斯相爱,婚后生下一对孪生兄弟。其叔阿穆里乌斯得知这一情况后,怒不可遏,处死了西尔维娅,并下令将孪生兄弟放入篮筐扔进台伯河里淹死。谁知篮筐不但没有沉没,而且漂到河边,一只母狼将两个孩子衔走,并用狼奶喂养他们,后来被一位猎人拾去抚养。两兄弟长大成人后,智勇双全,力大无穷,终于杀死了阿穆里乌斯,为母报仇雪恨。兄弟俩在众人帮助下,在母狼喂养他们的台伯河畔大兴土木,建起一座城市,并以他们的名字“罗慕洛”命名,后来慢慢演化成“罗马”这个名称。今天罗马的城徽图案就是一只母狼伴看着两个男孩。在罗马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母狼陪伴着两个男孩的铜雕。

      漫步罗马街头,那耸立的高层建筑群和绿荫丛中的古罗马的断垣残壁交相辉映,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雕像和拜占庭式教堂比比皆是,构成了一幅从古罗马到现代罗马发展的壮丽画卷。罗马给来访者留下的最突出印象是,市区楼房式样各不相同,但色彩协调融合,大多数呈桔黄色或桔红色。建筑物周围广植树木,遍种花草,甚至住宅的阳台、房顶上也被充分利用。有的楼房,在二楼阳台上摆着一只木桶,桶里种植一棵柏树,而柏树的树冠从三楼阳台地板上一个特制的洞里伸出,上下住户可以共同享受这棵树的绿色,这种别出心裁的绿化方式在世界其他城市是难以见到的。在罗马街头行走,步行几分钟后只见建筑物渐渐稀疏,前方出现一片树林,沿着茂密的树林走一段路后,建筑物又渐渐多起来。

      显然,这种绿化带与建筑群相间的布局,是在城市最初设计规划中所安排的。全市到处都是草坪覆盖,看土裸露的地方,犹如一片绿海,即使刮大风,市内也见不到尘土飞扬。罗马城内的喷泉更是令人赞叹不已。喷洒在空中的泉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一道道彩虹,如同五颜六色的锦缎飘舞在空中。市内共有3000多处喷泉,最著名的要数特雷维喷泉。它建于1762年,喷池中央竖立着一尊海神像,两侧是象征富饶与安乐的女神。市内这些喷泉的泉水均来自罗马的古老水道。

      罗马城在天主教徒的心目中占有神圣位置,城内天主教堂随处可见,据说有450多座。城西北有梵蒂冈的圣彼特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建于1506年至1626年,前后历时120年。在半圆形的教堂回廊上,竖立着300多根巨型圆柱,每根柱子上都有姿态生动的雕像。教堂里的雕刻、雕像、壁画等都是当时的艺术杰作,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罗马历史中心作为世界闻名的古城,犹如一座巨型露天博物馆,迄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如万神庙、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埃莱二世纪念碑、贞女祠、凯撒庙、凯旋门、凯旋柱等。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最吸引游客的是作为古罗马帝国象征的斗兽场,被人们称为世界八大名胜之一。斗兽场为一座椭圆形建筑,高约50米,周长500米,上下有4层看台,可容纳观众7万多人。斗兽场于公元80年动工兴建,几万名犹太战俘花费10年血汗建成。如今斗兽场上部业已倒塌,但四周的看台仍保留完好。

  •   风景特色

      罗马历史中心区4幸运的是,罗马历史中心并不是一个旅游展示点。经济生活在博物馆和游客之外照常进行。万神庙所在街区生气勃勃,有比萨饼摊,简朴的长寿食品店、禅宗教派中心、工艺品商店、书店和珠宝店。马德莱娜大街上有许多极好的著名的冰淇淋商店,其中一家在数年前抛出了一种轰动一时的甘草冰淇淋,还有富于传统色彩的焦利蒂店,它那法兰西风格的小圆桌、文雅机敏的侍者,以及风味和食具均逾百年而不变。议会大厦就在附近。铺有“小圣石”或称“小圣彼得”的街道禁止汽车通行,但喧闹的杂技表演般的脚踏车和满载游客的马车则畅行无阻。夏天,万神庙石墙的浅棕色与周围建筑的红色和赭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非洲氛围,石缝间长出的青草更加强了这一效果。万神庙是古迹、聚会场所,也是庇护所,但还不止于此。它庄严,但并不孤立;它的神秘为四周的一切带来了光芒和深远的意义。不仅仅圆形广场,远在那些狭窄的、铺满卵石的街道上,从野猫到时装店,一切都多多少少被它那如诗在壮美所照亮。正如海德格尔在《Holzwege》中谈到一座希腊庙宇时所说的,这样的建筑将它们主要的特征赋予事物,将它们关于自身的思想赋予人。在万神庙周围,世俗的与崇高的事物融为一体。

      但是,即使万神庙不存在,罗马历史中心也仍将是全世界最美的地点之一,四周尽是奇异的景点、建筑物与古运,帝国时代的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教皇的罗马和意大利复兴运动的罗马在此相遇相交。从万神庙移开视线并非要避开它的神奇。在这里,美几乎无处不在,它是不动声色的、平静的、隐秘的。在罗马,过去不权是记忆。四个世纪以前的喷泉仍然存在,为行人提供饮用水,清闲空气,带来愉悦。同17世纪一样,教堂仍然对大众开放,这里有一天至少举行两次弥撒的基督教堂,有社会活动中心和救济中,人们把手插在兜里,骑着单车或脚踏车来往于这迷人的市区,时而停下来坐在大理石长椅上,这些巴罗克时期的石椅骄傲地负载着它们400年的历史。

      离万神庙不远是从反宗教改革以来就未曾改变过的拿沃那广场。更近一些是美丽的圣·路易吉·德·弗兰切西教堂,内有卡拉瓦乔的绘画。对面是密涅瓦广场,斯汤达曾经住在那里。在圣玛丽亚教堂前面有一座埃及方尖碑,顶上是一头小象,罗马人戏称其为小鸡,还有守护圣凯瑟琳之墓的一座哥特式建筑和一个小型博物馆。距万神庙不远还有意大利议院所在地马达马大厦、奥古斯都的陵墓、斯帕尼亚广场和圣伊尼亚齐奥广场。这也许说明了为什么在不朽的罗马城中有这么多货源充足的鞋店。

学科中心